李凭箜篌引教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李凭箜篌引教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李凭箜篌引教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李凭箜篌引教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李凭箜篌引教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凭箜篌引唐·李贺第1页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与作品时代背景。2、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朗读课文。3、体会诗歌利用描写手法及其作用。4、从音乐描写技法、各自格调两个方面比较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两文不一样之处。第2页乐器——箜篌第3页箜篌(kōnghóu)是十分古老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文献中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广阔、音色柔美清澈,体现力强。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中国盛唐(618-907)时期,伴随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成了相称高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不过,这种古老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此前壁画和浮雕上看到某些箜篌图样。第4页『竖箜篌』

东汉之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也称箜篌。为避免与汉族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第5页『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第6页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音乐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根据古书记载和保存下来古代壁画图形,设计试制了几个类型箜篌,但存在着许多不足,没有推广和流传开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它构造比较完善、科学,音响具有民族特点,因而被推广用于音乐实践。

第7页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色,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一种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创作精神,以丰富想象力和新奇诡异语言,体现出幽奇神秘意境。一、作者介绍第8页二、写作背景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初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第9页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三、有关“引”第10页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四、朗读课文注意节奏与韵律采取方式:22122221第11页五、理解句义吴丝蜀桐张高秋吴丝蜀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言音乐之美,先说乐器之精。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突出音乐高雅。四个小组,前三组四句,最后一组一句。要求理解句子意思,并对其作点赏析,挖掘字句中信息。第12页张高秋:不但是演奏抽象动作,更易引发联想:音乐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霄——像礼花同样,起于弦上一点然后发散到长空去。高秋:秋高气爽,天空明亮透澈,自然看起来格外高远。既点明了演奏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环境。第13页空山凝云颓不流“响遏行云”——《列子汤问》优美悦耳弦歌声一经传出,飘散在寂寞山间闲云都为之动容,凄然停步仿佛在俯首谛听。

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第14页江娥啼竹素女愁

音乐变得愁苦郁闷,我们仿佛听到娥皇和女英在湘江边为舜痛哭不己,泪尽,继之以血,将湘江之竹尽染绯红;又仿佛在重温素女弹奏起五十弦瑟,令人悲不自禁……从侧面写出了音乐声感人肺腑。第15页

点出演奏者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地点。

诗人故意避开了叙事性交代和直说,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艺术力量。李凭中国弹箜篌第16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声类声“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王琦《李贺诗歌集注》昆山:也叫“玉山”或者“群玉之山”。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神鸟,《韩诗外传》云:“其声若箫。”箫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区深沉哀郁,演奏时余音袅袅,给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之感。第17页以形类声昆山玉碎:唤起山崩地裂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壮观。凤凰叫:唤起孤单哀鸣形象感,形容乐声幽怨。芙蓉泣露:唤起露滴残荷形象感,形容乐声凄凉。香兰笑: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形象感,形容乐声欢快愉悦。第18页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十二门:借指长安,当初京城长安四周,每面有三个门,因此说是十二门。清冷乐声使人以为长安城沉醉在寒光之中——音乐具有不可抗拒感化力和渗入力——整个长安城仿佛只有箜篌美好旋律在回荡。利用了极度夸张手法。紫皇: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初皇帝。第19页箜篌上那二十三根丝弦弹奏出妙音,连天上玉皇大帝和人间皇帝都为之感动。巧妙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意境由人间扩大到仙府。下列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广阔深广、神奇瑰丽境界。第20页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那激越声响,那撼人心肺力量,震破了女娲所补苍天;成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新奇,出人意表,而又感人肺腑。秋雨密密匝匝坠落声,能够摹状乐声急促,也能够唤起连绵不绝忧郁形象。第21页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教:不不过对乐师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无比赞赏,就是誉之为仙乐了。老、瘦:匪夷所思,极日常字用得极生动。鱼之愈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老鱼竟然跳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而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成了忘我境界。既是夸张,又是侧面描写。

第22页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舞蹈完成,乐曲结束。不过,整天伐桂、劳累不堪吴刚还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愿拜别。听众听得入了迷,曲已终而意犹未尽。第23页所用艺术手法和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同样,都是侧面描写,体现音乐终止后,听众却沉醉在音乐所带来情绪中久久不能脱出。第24页五、说说诗中体现“箜篌”演奏出优美音乐都用了什么手法?1、侧面衬托,通过描摹音乐效果老衬托音乐本身2、利用化无形为有形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3、利用浪漫主义手法,用自由想象和瑰丽神会世界来体现音乐世界。第25页六、比较阅读从音乐描写技法、各自格调两个方面比较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两文不一样之处。1、音乐描写技法:①本诗主要对音乐效果进行了描写,对音乐起伏旋律描写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血香兰笑”作了正面描写。②《琵琶行》主要利用了比方句式描摹了音色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以明月及青衫湿来侧面衬托其演奏效果。③《听颖师弹琴》前十句以形象比方描摹了琴声起伏变化,并且描摹出了音乐本身体现意第26页境,是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方式体现了对琴师感受,是侧面描写。2、从各自格调上看:①李贺诗歌是纯正音乐描摹,没有诗人主观情感寄托,体现出“凄寒冷绝,浪漫瑰丽”格调。②白居易诗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抒情,还插入了琵琶女情态描写与两人身世交代,体现出“平易感伤”格调。③韩愈诗前十句写琴声,后八句写诗人听琴感受,至于琴声引发人生体验并没有直言,体现出“悲怆含蓄”格调。第27页练一练

听《青藏高原》,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感受描写出来。是谁带来远古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祈盼难道说尚有没有言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眷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