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1.gi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2.gi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3.gi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4.gi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cc2b9bab5bf9857c3aeecb71e8a469c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212页,共=sectionpages1313页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答案】B【解析】B: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生产资料相应地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私有制产生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阶级产生后就会产生国家,B正确。ACD:三项均传导错误,ACD排除。故本题选B。2.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所谓“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州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封建社会的土地资源不足 D.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答案】B【解析】A:贵州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是土地兼并的手段,并不是根本原因,A不符合题意。B:由于中国社会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故土地可以买卖,导致土地兼并普遍,B符合题意。C:土地买卖政策根源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封建社会的土地资源不足无关,C不符合题意。D: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是其表现不是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当时的中国不愿意抵抗③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
④西方文明更为先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③: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这是主要原因。加之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①③符合题意。②:鸦片战争后,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无奈均以失败告终,②错误。④:西方文明更为先进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间没有必然联系,④错误。故本题选C。4.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时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②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和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之间的矛盾③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④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使社会生产结构就会严重失调,③④符合题意。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①不合题意。②: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和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②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5.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斗争,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A【解析】②③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1842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③④正确。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但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说明(
)①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到的路是正确的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说法错误。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②说法错误。③④:材料意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成就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7.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并没有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①错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不是经济力量,②错误。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8.习近平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对五四运动认识正确的是(
)①探索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③:材料中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①说法是错误的。④: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说法是错误的。故本题应选C。9.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①统一战线②武装斗争③党的建设④群众路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敌人,是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①正确。②: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因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②正确。③: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两个基本武器的英勇战士,③不选。④:群众路线不属于三个法宝,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0.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以下阶段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①土地革命战争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C: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②→④→⑤→⑥。ABD:通过以上分析发现,ABD均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11.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迎来三个“伟大飞跃”,它们是(
)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③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跟跑、并跑到领跑④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②③④: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迎来三个“伟大飞跃”,它们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①②④正确,排除③。故本题选B。12.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习近平也曾讲过:"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以上两段关于改革的论述,共同之处在于(
)A.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B.走得通、走得好的路一定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C.马克思没有讲过的事都是没有现成经验可学的D.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答案】A【解析】A:邓小平“我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习近平“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共同之处在于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A符合题意。B:走得通、走得好的路不一定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该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C:“马克思没有讲过的新事业都是没有现成经验可学的”的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D:“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的说法太绝对,D错误。故本题选A。13.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着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重大时代课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③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C.④一③→②→① D.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发展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排第四位。②: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②排第一位。③: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③排第三位。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排第二位。故本题选D。14.从1919-2019年一百年的历史探索与实践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年、1949年、1979年、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主题分别是民族(
)A.觉醒、崛起、独立、振兴 B.独立、觉醒、振兴、崛起C.觉醒、独立、振兴、崛起 D.崛起、觉醒、独立、振兴【答案】C【解析】C: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民族觉醒;1949年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真正独立了;1979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起飞、民族振兴由此开始;2009年经济危机爆发,中国积极采取措施,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剂,带动全球经济的复兴,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因此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C符合题意。ABD:三项排序均错误,ABD排除。故本题选C。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一个对外开放的格局,其推进过程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设立四个经济特区--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D.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答案】A【解析】ABCD: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成立;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由时间先后顺序可知:A观点符合题意,BCD排序错误。故本题选A。1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下关于“新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A【解析】①: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说法正确。②: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说法错误。③:新阶段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③说法正确。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
)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十个明确” D.“十四个坚持”【答案】C【解析】C:“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C正确。A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这是“十个明确”的具体内容,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排除AB。D:“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D排除。故本题选C。1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①奋斗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的影响而获得成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奋斗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的影响而获得成功。①④符合题意。②:奋斗并不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②说法错误。③:奋斗也不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9.近年来,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这主要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依法治国【答案】C【解析】ABD:材料指向的是党的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C: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0.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待融为一体②只有经历过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前所未有的苦难的民族才会有梦想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④经过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③④: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待融为一体,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经过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③④理解正确。②:只有经历过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前所未有的苦难的民族才会更懂得珍惜现在,才会有更积极的梦想追求,②说法有误。故本题选C。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答案】(1)这一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的规律。(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私有制。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考点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点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可联系教材知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关键词②: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经济发展的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可联系教材知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结合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地位和关系、产品分配的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可联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地位和关系、产品分配比较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40多年来,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作出了中国贡献,深刻印证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习近平指出:“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结合材料,运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答案】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分析】背景素材:改革开放的成就考点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考生需要调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可联系改革开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电商模式探索与展望
-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与责任
- 生产管理策略与工艺优化技术
- 灾害预防教育学校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
- 环保节能建筑的设计与实施案例分享
- 2024年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11
- 现代物流与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
- 国庆节房地产促销方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A 第三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雷雨(节选)(1)说课稿 部编版必修下册
- 教体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网优案例汇总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5课民航服务人员下行沟通的技巧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GB 10665-1997碳化钙(电石)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重点内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
- 板带生产工艺5(热连轧带钢生产)课件
- 2022年同等学力英语考试真题及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