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_第1页
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_第2页
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_第3页
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_第4页
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1页2一.皮肤光老化

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阳光是人类生活不可缺乏一个基础元素。阳光中紫外线会产生一系列光生物学不良反应,如日晒伤。日光中主要是紫外线(UV)辐射引发皮肤病变,UV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9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90~320nrn)和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UV透入皮肤深度与其波长相关。波长越短,被皮肤角质层吸收和反射百分比越大。随波长增加,透人皮肤量增加,深度也增加。不一样UV生物学作用不一样,UVB长久照射可使皮肤产生广泛结缔组织光损伤,并能诱发皮肤癌;UVA强烈照射也可造成皮肤出现红斑和血管损伤,也可诱发皮肤癌,而且因为UVA仅使皮肤晒黑,但不能对其后日晒伤起保护作用,所以UVA比UVB更有害。UVC经过大气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达不到地面,对人体无害。因为人类户外消闲活动增多以及工业化引发大气中臭氧层变薄,使人体皮肤遭受到光源性损害在过去10年中显著增多。人体经过日光曝晒或长久接收日光照射,对皮肤产生显著影响,如出现皮炎,皮肤老化,甚至引发皮肤癌等。所以,防晒剂研究已经成为新世纪一个热点。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2页3

皮肤老化是因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各种原因引发复杂衰老过程。内源性原因引发皮肤老化是不可防止自然过程,称自然老化(intrinsicaging)。在外源性原因中,UV作用是最主要,称为光老化。日光对皮肤作用是在漫长生命过程中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从时间次序上和皮肤自然衰老叠加在一起,极难将二者准确区分。尽管如此,皮肤光老化在临床表现和组织学上还是存在一些显著特征,与皮肤自然老化区分见(表1)。皮肤光老化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3页4皮肤光老化

光老化发生年纪:儿童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发生原因:光照,主要是紫外线辐射影响范围:局限干光照部位临床表现:干燥,多皱纹,粗糙,光暴霹部位皮脂腺显著增大,毛细血管扩张、点状色素沉着或色素柱退斑片。皮肤可出现各种皮肤病组织学表现:1.严重光损伤时,真皮内有大量大,蓬乱增生弹力纤维,最终成为无定形团块

2.成热胶原纤维降低,未成熟胶原纤维增多,腔原被uv照射后所致炎症漫润细胞酶水解

3.真皮结缔组织基质中蛋白多糖(硫酸肤质,硫酸类肝寅)和氨基多糖(透明质艘)

含量增加

4.纤维母细胞增多,肥大细胞丰富且个别脱颗粒

5.表皮增厚,裹皮细胞变得不冉型且极性消失:大小不等,染色特征改变

正常老化成年以后开始,逐步发展固有性,机体老化—个别全身性、普遍性皮肤皱纹细而密集,松弛下垂,正常皮纹加深。非暴光部位躯干可出现老年性血管瘤,其它肿瘤少见弹力纤维仅轻度增加,变粗成熟胶原纤维变得更稳定,可抵抗酶降解作用;胶原束变粗基质中此二类多糖含量降低细胞数降低表皮中度变薄,真皮表皮连接处变平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4页5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5页6皮肤光老化

光老化机制

长久在烈日下曝晒是引发和促进皮肤光老化最主要环境原因。日光中UVB和UVA可经过以下机制使皮肤产生光老化性损伤:

(1)损伤DNA并使蛋白质产生进行性交叉联结:日光照射造成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等自由基生成,可使DNA产生氧化性损伤,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日光照射还可引发蛋白质如胶原蛋白发生进行性交叉联结。在光老化发生过程中,自由基作用靶细胞是已分化、分裂后细胞,其最早损伤部位是线粒体DNA。

(2)UV辐射造成真皮炎症反应和基质降解:UV照射可激活血管周围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致炎介质和细胞因子,也可造成组织溶解酶释放,如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从而,造成真皮炎症反应并迟缓降解真皮基质成份而致光老化。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6页7防晒剂应用

防晒剂概念和分类防晒剂(sunscKens)是能预防和治疗闩光照射引发皮肤及其从属结构损伤化学物质。按其使用方法可分为外用和内用两大类:一.外用防晒剂

Ⅰ.外用遮光剂

1.物理性遮光剂(紫外线散射剂):二氧化钛、滑石粉、陶土粉、氧化锌等;

2.化学性遮光剂(紫外线吸收剂):PABA、二羟丙酮、水杨酸酯类等;

Ⅱ.外用抗氧化剂:茶多酚类、维生素E、维生素C、乙酰半胱氨酸等;二.内用防晒剂:脂肪酸、胡萝卜素等。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7页8防晒剂应用

防晒剂评价方法

一.防晒指数防晒指数(Sunprotectionfactor,SPF)是评价遮光剂预防UV晒伤作用一个主要指标,它被定义为涂与不涂遮光剂时,UV引发红斑所需最小剂量比值。即SPF=被防护皮肤MED/未防护皮肤MED。式中MED(minimalerythemadose)为在皮肤上产生红斑所需最小剂量。

SPF用来表示防晒剂防晒效能是较为科学指标。应指出,SPF只表示防御UVB所致晒伤效能,而与UVA防御效果无关。现在,世界各国均以SPF对防晒剂肪晒效果进行分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防晒剂分为五类

(见表2)。

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8页9防晒剂应用

类别SPF1.弱防晒剂(minimalsunprotection)2~42.中度防晒剂(moderatesunprotection)4~63.强防晒剂(extrasunprotection) 6~84.最强防晒剂(maximalsunprotection) 8~155.超强防晒剂(ultrasunprotection) 15或以上

表3防晒剂分类(美国FDA,1978年修改)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9页10防晒剂应用

防晒剂对UVA防护效能用UVA防护指数(PFA)表示。PFA是涂防晒剂部位与未涂防晒剂部位产生PPDUVA最小剂量(MPPD)比值。

PFA=防护皮肤MPPD/末防护皮肤MPPDMPPD(minimumperststentpigmentdarkening)是指产生连续性色斑最小剂量。当PFA值为2~4,对UVA防护等级为PA+,表示有防护作用。当PFA值为4~8,对UVA防护等级为PA++,表示有良好防护作用。当PFA值为8以上,对UVA防护等级为PA+++,表示有最大防护作用。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10页11防晒剂应用

二.色素从容反应

UV照射引发皮肤色素从容是表皮色素增加或再分布结果。

1.速发色素从容(immediatepigmentdarkening,IPD)IPD是UVA或可见光照射后即刻出现色素从容,于照射后1~2小时达高峰,3~4小时逐步消退。在IPD中,不一定有新色素生成,皮肤颜色改变主要是黑素体再分布结果,即黑索体从黑素细胞核周进入表皮黑素细胞树突中。

2.连续色素从容(pemlstcntpigmentdmkening,PPD)大剂量UVA照射后,皮肤可出现显著色素从容,且能够保持2~24小时。依据日晒斑和日晒后皮肤变黑程度,将人类皮肤分为6型(见表3)。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11页12防晒剂应用皮肤类型 日晒红斑 日晒黑化 未曝光区肤色

Ⅰ 极易发生 从不发生 白色

Ⅱ 轻易发生 极少发生,轻度 白色

Ⅲ 有时发生 有时发生,中度 白色

Ⅳ 极少发生 轻易发生,中度 白色

Ⅴ 罕见发生 轻易发生,重度 棕色

Ⅵ 从不发生 极易发生,黑色 黑色

表2日光反应性皮肤类型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12页13防晒剂应用3.迟发色素从容(delayedtinction,DT)DT主要是由UVB照射后引发,可见光影响较小。在照射后3-4天即能检测到,其峰值时间为10天至4周不等,然后逐步消失。这主要取决于UVB总剂量和皮肤颜色。DT主要改变是酪氨酸酶活性增强,黑素生成增加黑裹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增加,黑素化增强,黑素体向树突移动加紧。DT含有光保护作用,可提升日光晒伤阈值4~5倍。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13页14防晒剂应用防晒剂作用和应用

(一)预防和治疗皮肤光老化普通而言,只要采取合理防晒办法,或防止深入日光照射,就能够预防或减轻皮肤光老化性损伤,甚至使受损组织修复。

(1)预防皮肤光老化:许多研究证实,应用防晒剂可预防皮肤光老化。

(2)治疗皮肤光老化:大家—般在临床上出现可见光损伤时才用防晒剂,此时结缔组织已产生严重光损伤。以前认为这种光损伤是不可逆。当前动物试验证实,即使在出现广泛光损伤以后,应用遮光剂,不论停顿,还是继续UV照射,均能使光损伤皮肤停顿深入损伤,并进行修复;表明遮光剂也可治疗光损伤。作用机制:遮光剂阻断UV对人体皮肤照射,就可阻止ROS等自由基产生,从而预防DNA和蛋白质损伤,也可阻止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组织溶解酶释放,从而预防真皮炎症反应和基质降解。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14页15防晒剂应用

(二)防治一些与日晒相关疾病日光是许多皮肤病主要致病原因。临床上所见急性日晒伤就是因为强烈日光照射后引发局部急性红斑、水疱性皮肤炎症。事先外涂防晒剂可有效地预防急性日晒伤。一些由日光直接引发皮肤病,如多形日光疹、光线性药疹等急性发作,以及由日光照射而激发或加剧一些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类天疱疮等,应用防晒剂,都有一定程度防治作用。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15页16防晒剂应用(三)预防曰晒引发免疫抑制试验证实,防晒剂外用能防护局部和全身免疫抑制;其防护作用与防晒剂吸收光谱广泛性亲密相关;吸收光谱范围越广,防护效果越好,反之则差。应指出,防晒剂防护全身性免疫抑制作用小于防护炎症作用。表明UV照射引发免疫抑制和炎症属于不一样机制。只有应用SPF高广谱防晒剂且剂量(浓度)高于防护炎症时,才能防护全身性免疫反应抑制。皮肤光老化与防晒剂的应用第16页17防晒剂应用(四)预防日光照射引发皮肤癌单独UV照射,不需其它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子作用,就可引发皮肤癌。UV致癌作用既是开启作用,又是促进作用。

UVA致癌作用则主要是经过产生氧自由基系列(超氧阴离子、单线态氧、氢过氧化物)造成DNA单链断裂、突变、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及染色体畸变而诱发皮肤肿瘤。防晒剂可预防皮肤肿瘤形成;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