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_第1页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_第2页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_第3页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_第4页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主讲人:贵州省土地整顿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衡第1页1.破坏土地情况和复垦必要性

破坏土地包括已破坏土地和拟破坏土地。土地复垦合适性评价评价对象是所有被破坏和影响土地,包括已破坏和拟破坏土地;评价目标是为了分析被破坏土地是否能够复垦及确定复垦后土地利用方向。因此,破坏土地情况和复垦必要性分析是土地合适性评价基础。第2页1.1破坏土地情况1.1.1已破坏土地现状及破坏程度分析1.1.2拟破坏土地预测及破坏程度分析1.1.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第3页(一)已破坏现状(1)破坏范围:已破坏土地范围主要是指生产项目或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对土地造成地类变化范围。须明确破坏范围取得方式,采取现场测量出图套合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或直接补调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出范围,量算得出由各用途划分单元地类面积。(2)破坏类型:主要指挖损、压占、污染、塌陷四种类型,应分破坏类型统计面积。(3)补充情况:对于已破坏土地中已复垦部分,须提供土地权利所有者证明材料,说明土地复垦情况,明确不须列入此方案范围。第4页(二)土地破坏程度分析描述详细要求如下:A:压占类型基本特性:破坏前地类、土壤质地及土层厚度,压占前是否剥离表土,压占物种类、性质,压占物厚度,边坡坡度,压占物下有没有剩下土层,有没有潜在污染性等;B:挖损类型基本特性:挖损前土地地类,挖损前是否进行表土剥离,挖损深度、边坡坡度,挖损后是否有表土覆盖,有没有潜在污染性等;C:塌陷类型基本特性:塌陷区现有地形地貌,塌陷地类,塌陷性质(包括沉陷、裂缝、倒塌、滑坡),塌陷深度、积水或漏水情况,塌陷边缘顶底部坡度变化值,稳定性等;第5页(一)拟破坏土地预测范围根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工艺流程或项目工程安排等,论述拟破坏土地预测根据和办法,测算不一样步段或区段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范围、地类、面积和程度等。对于拟破坏土地范围,可根据开发设计方案结合实地踏勘情况将拟破坏土地范围标绘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量算得出各地类面积。第6页(二)土地破坏程度分析拟破坏土地破坏程度分析与已破坏土地相同,但拟破坏土地破坏程度是对破坏后土地情况和农用生产性能进行预测性分析和评价。要求附已破坏和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第7页2.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2.1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2.2复垦方案类比分析及复垦方向确定第8页2.1.1评价对象确定土地复垦合适性评价对象是破坏土地,是人工恢复原有地貌。对于保存部分不列入评价范围,预测塌陷区应纳入评价范围。第9页2.1.2评价单元划分(1)评价单元划分基本要求1)地块相邻、单元内部性质相对均一或相近;2)单元之间具有差异性,能客观反应出土地在一定期期和空间上差异;3)具有一定可比性;4)可操作性:即最小上图单元:4mm2(1:10000标准分幅)。第10页(2)评价单元划分办法能够根据项目区土地破坏方式、破坏类型、限制原因、土地用途等来划分,主要划分办法如下:1)以破坏类型为单位划分,如将矿区破坏土地提成挖损、塌陷和压占等类型;2)以土地用途分,如将金属开采复垦合适性评价划提成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和其他场地等;第11页2.1.3评价体系建立►初步确定复垦方向►定性分析,找出限制因子►复垦措施变化限制因子►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成果若不宜则降级评价►至复垦方向第12页(一)初步确定复垦方向

(1)项目所在地域自然条件分析(2)政策分析(3)群众意愿第13页

(二)定性分析,找出限制因子

根据初步复垦方向,分析破坏土地复垦限制性原因,按照评价单元分别找出各评价单元限制其复垦合适方向因子,如土源、污染、水源、浇灌等。第14页(三)复垦措施变化限制因子

根据各评价单元限制因子,提出对应处理限制性因子复垦措施,并明确复垦措施能变化情况,若该限制因子为目前技术和资金下难以处理,则说明理由。第15页复垦土地客土起源

复垦土地客土起源须明确数量、质量、位置。客土起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矿区内剥离表土;二是外购土方;三是矿区内外可取土源。第16页2.1.4评价因子选择土地复垦合适性评价因子选择主要遵循主导原因标准,复垦土地在再利用过程中,能对土地利用起主导作用或限制作用为主导原因,这些主导原因是影响复垦利用决定性原因,应按主导原因确定其合适利用方向。不一样项目不一样利用方向针对实际情况选择评价因子有所不一样第17页宜耕方向:预期土层厚度:即预期复垦后土层可达成厚度,包括原有土层未破坏部分和可提供土量复垦厚度之和。不一样评价单元针对不一样土地利用方向土层厚度要求不一样。坡度:指影响宜耕地形坡度。分级标准应为:<2°,2°~6°,6°~15°,15°~25°,>25°等五级。浇灌条件:对水源确保和浇灌设施两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排水条件:可从自然排水和排水设施两方面定性评价,对于挖损地、塌陷地也许存在积水情况,尤其对于降水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地域来说,排水条件是限制宜耕主要指标。区位条件:破坏土地离居民点位置是否在3公里以内,是否有便捷通行道路。污染条件:评价土地是否包括重金属(铅、鎘、汞、砷、铬等)、放射性元素及含硫废水污染,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第18页宜林、草方向:预期土层厚度:意义同上。坡度:对于林地坡度影响可划分为<25°,25°~45°,>45°三个级别。排水条件:可从自然排水和排水设施两方面定性评价。第19页其他可选指标:对于塌陷地域还应考虑选择因子:土地稳定性:地表存在不稳定原因,将对最后合适性起到主要限制作用。裂缝宽度:对于不一样复垦方向起到不一样限制作用。塌陷深度:这是对塌陷地域非常主要因子。第20页2.1.5评价办法评价办法一:指数和法评价办法二:极限条件法第21页评价办法一:指数和法(1)评价办法数学模型:式中,C为合适性评价综合得分值;Ai为某单元第i参评因子分值;Bi为第i参评因子权重;n为评价原因因子个数。第22页(2)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互相对应,不一样评价方法,其评价标准表述方法和框架不一样。不一样复垦方向,其影响因子权重和分级标准应有不一样,提议采取专家调查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和分级标准。(以宜耕方向为例):耕地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值60分下列不宜复垦耕地;得分值在60-80分之间较适宜复垦为耕地,得分值80以上适宜复垦为耕地。若某评价单元总分达成60分,而单项因子评分=20分,则成果同样为不宜。第23页例表2土地复垦宜耕方向合适性评价等级评价标准影响因子权重/权重(塌陷区)原因特性分级标准对应分值坡度0.23/0.2<2°1002°~6°806°~15°6015°~25°40>25°20预期土层厚度0.25/0.22≧100cm10080cm~100cm7060cm~80cm40<60cm20排水条件0.18/0.15有良好排水设施,不存在积水情况100自然排水,遇洪涝灾害时会产生季节性积水70无排水条件,积水无法排出20浇灌条件0.18/0.15水源能确保,有良好浇灌系统100有水源条件,自然浇灌,水源利用不足,会产生季节性缺水70缺乏水源,无浇灌系统,无法满足浇灌20区位条件0.16/0.14离居民点3公里内,有完善道路系统,生产便捷100离居民点3公里内,无道路系统70离居民点3公里外,无道路,生产极不方便20塌陷深度(仅针对塌陷地域)0/0.14塌陷深度在50公分下列,修复较容易100塌陷深度在50公分~100公分,经修复后勉强合适农作物生长70塌陷深度大于100公分,影响严重,难以修复20第24页例表3土地复垦宜耕方向合适性特性描述编号评价单元原因特性地形坡度预期土层厚度排水条件浇灌条件区位条件塌陷深度P1工业场地2°~6°60cm无排水条件,积水无法排出有水源条件,自然浇灌,水源利用不足,会产生季节性缺水离居民点3公里内,无道路系统/P2风井区P3堆煤场P4排矸场P5表土堆放场P6预测塌陷区(耕地)2°~6°40cm自然排水,遇洪涝灾害时会产生季节性积水有水源条件,自然浇灌,水源利用不足,会产生季节性缺水离居民点3公里内,无道路系统塌陷深度在50公分~100公分,经修复后勉强合适农作物生长第25页

例表4土地复垦宜耕方向合适性评价计算过程及成果编号评价单元评价分值评价成果计算过程计算成果P1工业场地80*0.23+100*0.25+20*0.18+70*0.18+70*0.16=70.8总分在60~80区间,但单项有得分=20,成果为不合适P2风井区P3堆煤场P4排矸场P5表土堆放场P6预测塌陷区80*0.2+70*0.22+70*0.15+70*0.15+70*0.14+70*0.14=72总分在60~80区间,单项得分均>20,成果为较合适合计第26页评价办法二:极限条件法评价模型一:(1)评价办法

Yi=min(Yij)其中,Yi为第i个评价单元最后分值;Yij为第i个评价单元中第j个参评因子分值。对于破坏土地在复垦过程中不能改善限制性原因,将限制其复垦方向。第27页(2)评价标准建立该方法评价标准中只需确定复垦方向限制性因子及对应分值,不需确定权重,不一样复垦方向应选择不一样评价因子及分值。评价成果确定标准为:Yi=20分,则不宜复垦为该方向,若Yi≠20分,则基本适宜复垦为该方向。本文以宜耕方向为例,若不宜耕地方向,应继续评价其是否适宜林地或其他地类方向。第28页例表5土地复垦宜耕方向限制性原因评价标准影响因子原因特性分级标准对应分值坡度<2°1002°~6°806°~15°6015°~25°40>25°20预期土层厚度≧100cm10080cm~100cm6060cm~80cm<60cm20排水条件有良好排水设施,不存在积水情况100自然排水,遇洪涝灾害时会产生季节性积水60无排水条件,积水无法排出20浇灌条件水源能确保,有良好浇灌系统100有水源条件,自然浇灌,水源利用不足,会产生季节性缺水60缺乏水源,无浇灌系统,无法满足浇灌20区位条件离居民点3公里内,有完善道路系统,生产便捷100离居民点3公里内,无道路系统60离居民点3公里外,无道路,生产极不方便20塌陷深度(仅针对塌陷地域)塌陷深度在50公分下列,修复较容易100塌陷深度在50公分~100公分,经修复后勉强合适农作物生长60塌陷深度大于100公分,影响严重,难以修复20第29页例表5-1土地复垦宜耕方向合适性评价计算过程及成果

编号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原因特性及分值Yi评价成果坡度预期土层厚度排水条件浇灌条件区位条件塌陷深度(仅针对塌陷地域)特性分值特性分值特性分值特性分值特性分值特性分值P1工业场地>25°2060cm40自然排水,遇洪涝灾害时会产生季节性积水80水源能确保,有良好浇灌系统70离居民点3公里内,无道路系统70//20不合适P2风井区P3堆煤场P4排矸场P5表土堆放场P6预测塌陷区第30页评价模型二:(1)评价办法Yi=Qj*Tj*Rj*Sj*Wj*Xj=YiN其中,Yi为第i个评价单元最后分值;YiN为第i个评价单元中编号为N参评因子分值;Q、T、R、S、W、X为自定义影响因子编号,j=1,2,…N为各影响因子级别编号,假如评价单元中影响因子评价等级有编号为N,则评价成果Yi=YiN。第31页(2)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成果确定标准为:Yi=20分,则不宜复垦为该方向,若Yi≠20分,则基本适宜复垦为该方向。本文以宜耕方向为例,若不宜耕地方向,应继续评价其是否适宜林地或其他地类方向。第32页例表6土地复垦宜耕方向限制性原因评价标准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编号原因特性分级标准对应分值坡度Q1<2°100Q22°~6°80Q36°~15°60Q415°~25°40QN>25°20预期土层厚度T1≧100cm100T280cm~100cm60T360cm~80cm40TN<60cm20排水条件R1有良好排水设施,不存在积水情况100R2自然排水,遇洪涝灾害时会产生季节性积水60RN无排水条件,积水无法排出20浇灌条件S1水源能确保,有良好浇灌系统100S2有水源条件,自然浇灌,水源利用不足,会产生季节性缺水60SN缺乏水源,无浇灌系统,无法满足浇灌20区位条件W1离居民点3公里内,有完善道路系统,生产便捷100W2离居民点3公里内,无道路系统60WN离居民点3公里外,无道路,生产极不方便20塌陷深度(仅针对塌陷地域)X1塌陷深度在50公分下列,修复较容易100X2塌陷深度在50公分~100公分,经修复后勉强合适农作物生长60XN塌陷深度大于100公分,影响严重20第33页例表6-1破坏土地复垦宜耕方向合适性评价计算过程及成果编号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原因特性及分值Yi评价成果坡度预期土层厚度排水条件浇灌条件区位条件塌陷深度(仅针对塌陷地域)特性分值特性分值特性分值特性分值特性分值特性分值P1工业场地>25°QN60cmT3自然排水,遇洪涝灾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