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产业发展大省白酒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_第1页
白酒产业发展大省白酒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_第2页
白酒产业发展大省白酒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_第3页
白酒产业发展大省白酒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_第4页
白酒产业发展大省白酒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酒产业发展大省白酒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在中国酒精产业发展的董事会中,四川、山东、河南和江苏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地位。年销售额不仅与该板块的地理位置有关,而且与中国酒精工业的产量和税收的巨大贡献有关。同时,它也与不同类型的行业政策有关。笔者重点研究了这几个白酒产业大省近年来推进白酒产业快速发展过程所实施的战略,对各产业大省的白酒发展基本情况、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采取的主要政策及其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总体论述和比较分析。1酒精饮料行业发展的基本信息1.1川酒产业分布现状白酒工业是四川省的传统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产能增速和盈利能力。川酒板块主要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水井坊、沱牌、郎酒———“六朵金花”名优品牌龙头企业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国白酒行业生产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川酒在行业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白酒板块中占据了龙头地位,发展优势、强势越来越明显,拥有中国白酒业1/3的实力。从产业分布上看,川酒各产区的白酒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重点产业区域在宜宾和泸州市。“十一五”期间,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为640.28万千升,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21.24%;实现工业总产值2714.69亿元(2007~2010年),占同期全国白酒工业总产值的34.67%;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919.66亿元,占全国白酒工业销售产值的36.42%。1.2随市场行业特征而改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大省,为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上升潜力,致使山东不但成为全国有名的白酒生产大省,更是白酒消费、市场容量发展的大省之一。从山东白酒产业总体分布上看,其每一个行政区划县都基本上有自己的酒厂和自己的地域文化品牌,具有坐地为王、落地生根的产业特征,其全省的中、低端白酒市场依然是以本地酒为王者天下。近年来,在同外地品牌的竞争中,山东白酒的产量和工业销售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出现了下滑,但在下滑的过程和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发展机会,牢牢地将鲁酒固守在中国白酒行业板块产量和销售体量的前茅。“十一五”期间,鲁酒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生产白酒413.87万千升,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3.73%;实现工业总产值779.17亿元(2007~2010年),占同期全国白酒工业总产值的9.9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89.79亿元,占全国白酒工业销售产值的10.69%。1.3河南白酒简称豫酒河南白酒产业发展及其酒文化源远流长。如杜康造酒、仰韶文化遗址和在舞阳贾湖出土的9000年前的酒液等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豫酒的发展形成了丰厚积淀,促使河南成为中国白酒产销大省。同时,河南强大的交通、物流优势使其成为酒类等商品集散中心,集聚了全国众多的名优白酒及其地产区域性品牌。目前,河南白酒市场几乎集中了川、黔、鄂、皖、苏的主要品牌;本地豫酒主要以仰韶、四五、宝丰、张弓和赊店等知名品牌为主。近年来,一系列的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和行业发展不断推进整个河南白酒产业较好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河南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生产白酒282.61万千升,占同期全国白酒总产量的9.37%;实现工业总产值509.55亿元(2007~2010年),占同期全国白酒工业总产值的6.5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40.13亿元,占同期全国白酒工业销售产值的6.49%。1.4苏酒产业的发展现状江苏不但是经济发展强省、沿海开放大省,从白酒行业来讲也是生产和消费大省,苏酒在近年来的中国白酒行业中的发展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面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所形成的川酒东进、鲁酒南下、黔酒北上的局面,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02年就明确提出了“振兴苏酒”的发展战略规划及其发展目标,并在白酒行业的企业改制、技术进步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十一五”以来,苏酒全面实施白酒名牌战略,通过介入国内的重大活动,着力传播“和”文化、“缘”文化及其“蓝色经典”时尚文化,促进了苏酒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融合、重组,逐步跨入中国白酒行业的前强之列。苏酒近年来的发展特点及其推力特征主要体现在加大白酒企业的技改、创新投入方面,这对苏酒的迅速复苏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江苏名优白酒企业对技改、创新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为提高苏酒的产业集中度和苏酒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苏酒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量56.39万千升,占同期全国总量的6.33%;实现工业总产值178.50亿元,占同期全国行业总量的6.39%;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69.12亿元,占同期全国行业总量的6.36%。“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生产白酒168.43万千升,占同期全国白酒总产量的5.59%;实现工业总产值460.44亿元(2007~2010年),占同期全国白酒工业总产值的5.8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83.1亿元,占同期全国白酒工业销售产值的5.81%。从以上几个白酒产业发展大省白酒发展基本指标看,由于各省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政策、发展速度的不同,其白酒产业在各自省区的经济比重和在全国白酒行业所占的比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来看:四川仍然是行业龙头,其次是山东、河南和江苏。这几个白酒产业大省近年来所取得的业绩与其发展过程中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发展战略、合理的发展目标和高效的保障措施分不开。这些省份的发展战略也值得全行业和欠发达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学习和借鉴。2工业发展战略2.1四川酒近年来,川酒的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四川省相关产业政策的奋力推动。纵观川酒发展过程的动力分析,其在白酒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战略:2.1.1中小企业培育使用龙头企业,提高生产集中度主要采取强抓白酒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加强集中发展区的白酒科研、生产、加工枢纽、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的集群发展;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酒类“小巨人”,以龙头企业为聚核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提高行业生产集中度;推进白酒企业间的资源整合,走“集中办企业”向“集中办产业”转变,鼓励优势龙头和重点骨干企业间的横向整合,促进中小企业向骨干企业、优势产品和品牌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实现窖池、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要素的共享和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2.1.2政策支持,重点扶持依托“六朵金花”,以高端产品、高度白酒树立川酒的高端形象。在政策、资金、人才、营销等政策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先发展、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依托“龙头企业”的集聚、集中优势,加快推进全省白酒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大集团、小配套的发展格局。2.1.3强化品牌定位和品牌营销采取将“龙头企业”培育成为高端品牌,突出其品牌形象,加深其酒文化底蕴,同时将品牌和外部资源充分结合,精心培育营销队伍,提高其品牌的终端市场竞争力,维护品牌形象和价格体系,将资源集中在优势产品、优势区域品牌上,使品牌产品定位、文化包装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结构上建设品牌梯度,在巩固名优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一批地产品牌,培育“小巨人”品牌,打造二线梯队品牌;逐步恢复或着重打造省、部级“双优”老品牌,重点培育一批成长型品牌;积极开发个性化品牌、时代品牌和特殊群体消费品牌等。2.1.4加大白酒等配套服务产业集群支持力度,建立白酒生产企业主要采取以白酒生产加工为枢纽,大力发展酒类设计、包装、物流、服务等关联产业,逐步完善酒业的研发、酿造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关联度、耦合度,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孵化、产供销一体、产学研结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构建白酒酿造基地、酒类产品设计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酒类产品展示中心、酒类产品物流中心、地产品牌酒的培育中心,加快全省白酒产业集群化发展。2.2川酒指数占川酒板块上的比重较低,但比重偏低,且逐渐形成在所有的行业领域上表现为川酒板块上所占比例也较好的行业领域鲁酒在省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和催生下,近年来实现了较好的发展,虽然在产量和销售产值指标方面占全国的总体量比重有所降低,但其发展势头在所有白酒板块上仅次于川酒。近年,鲁酒的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2.1优化白酒产业结构山东白酒产业主要采取重点发展芝麻香型和浓香型等名优名牌白酒,不断提高白酒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积极推进“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准化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和“芝麻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逐步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和效益的同步升级。2.2.2加大资金温度和社会化发展在这方面主要采取逐步推进行业产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发展,同时加大资金募集力度;以名优名牌产品为龙头,促进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增强白酒产业的整体实力。2.2.3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大技改投入,采用先进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发酵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减少低档酒的生产,提升中高档酒的生产比重。2.2.4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能耗成本主要是加大对行业内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行业产业发展过程的能耗成本。2.2.5培训和发展集团重点是发展景芝、扳倒井、泰山生力源、兰陵、古贝春、琅琊台、孔府家等企业集团,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3豫酒豫酒的发展离不开科学高效的产业宏观政策推动。近年来豫酒在产量和销售产值方面比重的提升,得益于采取以下战略:2.3.1积极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坚持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降低粮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国家产业政策。紧紧围绕破解白酒行业长期存在的生产、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高和高端产品生产能力薄弱等行业问题,着力推进建立产学研结合、先进技术推广、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的产能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改革生产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原料、新菌种、新技术、新设备等现代生产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白酒酿造业。2.3.2大型会计师集团主要采取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着重培育骨干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形成仰韶、宝丰、宋河、张弓、赊店、天冠等大型酒业集团,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推进整合重组,推动优势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拉长拉宽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产业基地,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控制力,促进全省全行业的整体升级。2.3.3断优化布局依托产业、资源、成本、区位等优势,以产业集聚区发展为载体,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平台搭建和信息服务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特别是引进带动性强的行业龙头项目,促进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2.3.4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品牌战略按照市场要求,鼓励并支持白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依托行业名优品牌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制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提升行业骨干企业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和市场开拓水平;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形象,培育一批国家名优品牌、省内品牌,同时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产品,形成河南白酒品牌群体发展格局。2.4苏酒的改进2.4.1高起点规划建设白酒工业园区按照“全国领先、华东一流;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目标,实施高标准、高起点、大气魄、大手笔战略,稳步推进江苏白酒产业重点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为苏酒的后发优势储备潜力和夯实基础。2.4.2持续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围绕白酒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大力引进与白酒工业发展相配套的包装、印刷、物流等关联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对新进入白酒工业园区发展的主业和配套产业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纳入相关招商引资考核目标。2.4.3提升苏酒品牌效应在品牌发展上,进一步提升、巩固“蓝色经典”、“洋河”、“今世缘”、“珍宝坊”、“苏酒”等名优白酒的品牌地位,不断放大“蓝色经典”、“双沟”等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逐步提升苏酒整体品牌的发展和竞争实力。2.4.4支撑体系发展时期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设立国家白酒标样中心和国家白酒信息平台,以研究中心、技术中心、行业检测中心为依托,逐步提升全省白酒行业的技术升级,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2.4.5积极培育行业规模的白酒企业紧紧围绕白酒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对“两证”齐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白酒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将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并规范运行的白酒企业均列为“小巨人”企业培育,强化全省白酒行业的第二、第三梯队白酒企业的发展。2.4.6加快江苏白酒市场的开发按照覆盖全国、推动出口的要求,加大白酒市场的开发力度,加快江苏名优白酒发展的全国化进程,不断拓展全国白酒市场空间,提高苏酒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4.7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品质安全大力实施战略管理,紧紧围绕行业、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大思路、大战略、大项目谋求大发展,加快推进技术高新化、管理信息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全国化的发展建设。在全省白酒行业内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加快建立以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从产业发展战略来看,四川、山东、河南和江苏几个省在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相同之处:几个省都将着力实施“龙头”发展战略,以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集团,促进产业升级作为重要手段;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结构,打造知名品牌作为推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同之处:四川主要实施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区发展战略;鲁酒着力深化行业产业改革发展,优化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能耗成本;豫酒加强政策引导,以科技助推行业发展,以构建高水平产业为载体,培育集群发展优势;苏酒采取高起点的白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推进配套产业的延伸发展,着力促进行业企业技术升级,培育行业“小巨人”企业。3为发展战略提供保障3.1四川酒3.1.1加大白酒产业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白酒产业发展促进政策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关于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促进政策,重点加强白酒行业生产要素价格倾斜和扶持;设立白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各类民间资本、业外资本加大对白酒产业的投入;合理开展税收筹划,因地制宜地用好、用活国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优先保障重点白酒企业发展用地和白酒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用地;实施白酒企业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的鼓励政策。3.1.2加强行政服务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治理和整顿白酒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等行政服务制度,增强机关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禁止对行业龙头企业、白酒产业集中发展区和“小巨人”企业等重点涉酒企业、园区乱检查、乱收费和乱罚款。3.1.3完善白酒产业发展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调整和充实白酒产业发展管理工作力量,完善白酒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并从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上予以保证,确保各级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的有效实施。3.1.4加强行业质量监督管理强化推进白酒产业技术升级,提升技术保障;建立完善白酒质量监管体系,建立白酒行业的生产、流通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规范白酒市场环境。3.1.5完善支持体系建设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形成产业发展促进体系。主要着力于人才队伍建设、酿酒原料基地建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等。3.2鲁酒3.2.1加快芝麻酒精乙醇发展鼓励鲁酒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加大对芝麻香型白酒的科研力量和投入,提升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3.2.2加强品牌建设,增强竞争优势加强对景芝、扳倒井、古贝春等具有影响力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鲁酒全国性市场的竞争优势。3.2.3加大市场营销抓营销创新和国内市场开拓,以白酒生产相对薄弱的省市为重点,加大宣传和营销攻关。与经济实力强、市场网络覆盖面广的经销商联合营销或参股,调动经销商积极性,使鲁酒产品重新走向全国市场。加快鲁酒进入国际市场进程和量的扩张。3.2.4利用先进技术发展发酵淘汰落后的蒸馏酿造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积极采用各类先进技术,利用酒糟和污泥生产有机肥料,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发电;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3.3豫酒3.3.1政府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国家各种政策,并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加补贴额度,简化补贴手续。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产能、技改补贴。结合国家税政转型改革措施,制定并落实各项税率扶持措施,鼓励各级政府研究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3.3.2对白酒企业的支持加强行业产业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投向上优先满足白酒产业技术升级和并购重组的资金需求。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白酒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性对白酒产业进行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缓解中小白酒企业在融资上的困难。3.3.3策倾斜支持建立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在检验检疫、报关通关、信贷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利用省外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重点企业产品出口。探索建立促进产品出口补贴机制,鼓励当地政府对企业出口产品所增加的物流成本差额部分给予适当补贴。3.3.4落实建设条件将行业重大规划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实行联审联批制度,加快工作进程,协调落实建设条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积极争取国家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统筹运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对符合工业技术进步目录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并给予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3.3.5激励行业创新人才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选拔机制,培养和引进行业高级管理和科技人才机制。加大对行业优秀人才的激励措施,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方式,参与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依托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采用校企联合、订单培训等形式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壮大高级熟练技工队伍。3.4苏酒3.4.1关联产业发展明确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分管白酒产业工作职能,完善白酒产业发展相关组织结构和协调机构,推进白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白酒产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每年对白酒产业确定发展目标,签订目标责任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对其管理层制定经济奖惩措施。3.4.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苏酒采取设立白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由财政按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当年上缴地方财政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额的20%计提。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白酒产业园区建设;鼓励白酒行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扩大窖池等基础规模建设;加快人才开发;推进品牌创建等。3.4.3投资工业项目及配套项目对白酒经济区发展过程凡进入白酒工业园区的新建项目和进入白酒集中区的工业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均享受当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同时享受免收技改项目的市权规费。3.4.4集中发展区、白酒工业园区及龙头企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安排在白酒行业项目建设土地指标分配上实行政策倾斜,在白酒产业集中发展区、白酒工业园区或白酒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保证集中区、园区及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需要。土地价格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并享受当地招商引资相关政策。3.4.5开发适合酒类企业的信贷产品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作为扶持白酒企业发展渠道拓展重点,积极开发适合酒类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拓展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贷款业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