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供热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供热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供热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供热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热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热价格配置管理热价格配置管理是基于热价格调整的政治要求。热价调整听证会根据热价调整过程中的热价调整,使热方了解热方的需求,满足热方的需求,政府认可。(一)热价格调整成本控制1.供热成本的支撑供热成本是热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热价调整的主要依据和最低经济界限。供热成本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热价的变动,控制供热成本上升是稳定热价、控制热价上涨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现实看,热价未对供热效率形成有效的激励作用。供热企业效率不高或亏损,主要原因是人浮于事,行业劳动效率低下,资金的利用效率更差。这说明对供热成本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存在着严重障碍。政府对热价进行管制,利润是管住了,但成本并未管住。“热价涨多少,供热成本就涨多少,而且涨得更多”,这已成为全国城市供热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热价的稳定或上涨幅度的减缓,对稳定人民生活、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集中供热的发展,热费支出在家庭生活支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供热成本不能有效控制的条件下,供热成本不合理的增加,必然会相应推动热价不合理的上涨,增加家庭消费支出,影响人民生活。为了解决供热支出有困难的家庭,国家财政必然会对这些家庭进行补贴,增加国家财政支出。2工资增长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供热成本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类是生产性因素,如劳动生产率和固定资产利用率的高低,反映供热行业和企业工作质量的高低。另一类是分配性因素,它的变动只是引起国民收入在供热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如固定资产的重新估价等。影响供热成本变动的生产性因素,可分为国民经济因素(客观经济方面因素)和与供热企业工作质量直接有关的因素(微观经济方面因素)。前者主要有科学技术在供热生产中的应用,后者在供热企业现有条件下,主要是供热企业的工作质量。主要有改善现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等等。影响供热成本变动的分配性因素,可分为工资因素和价格因素。工资对供热成本变动的影响表现在:当工资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时,分摊到单位热量成本中的工资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因此,正确规定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供热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价格对供热成本变动的影响表现在,燃料、电力、水的价格变动引起盈利在燃料、电力、水的生产部门与供热部门之间的转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有时也会间接地影响供热成本的变动,这是因为消费品价格的变动必然引起供热职工工资的相应变动,从而影响供热成本。3.供热成本上限规制发达国家对城市公用事业价格的管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准许成本加准许利润,并相应规定生产效率的平均提高幅度。这种价格管制方法,叫公正报酬定价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以单一约束机制为特征的价格管制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方法只是管住了利润,价格并没有管住。理由是成本的管制再严密,毕竟政府不能代替企业。相比企业而言,政府对成本的控制能力要弱得多。在利润率定死的情况下,企业没有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从而虽然企业并未获得超额利润,但一部分资源还是浪费了。为此,英国率先改公正报酬定价法为价格上限规制。价格上限规制,是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社会契约的形式签订价格调整合同,规定了价格的上限,使价格只能在这个上限以下自由变动。供热成本上限规制是参照价格上限规制的原理,对供热成本实行有效的控制。供热成本上限规制,就是政府规定企业供热成本增加的上限制度。通过设置成本下降率指标,倒逼成本,使供热成本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供热成本上限一旦确定后,若供热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途径,其实际成本低于规制成本,那么所获得的差额利润应留在企业;若实际成本超过规制成本,则发生的亏损由企业负担。供热成本上限的确定,以基期供热成本为基础,以供热成本变化率和供热成本下降率为基本依据。基期供热成本,是现行热价确定期的正常成本。成本变化率,是燃料、电力、水和工资费用发生变化后,供热生产成本的相应变化程度,它反映了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和生活消费品、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供热行业影响程度,根据当期的通货膨胀率确定。规制成本下降率,是参照供热成本弹性程度,即企业实际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确定。为了掌握供热成本动态变化,应设置供热成本上限规制的调控指标。调控的主指标,应采取单位供热量成本上限控制率。辅助控制指标,根据供热行业的特点,可设置资金效率、燃料、电力单耗率、劳动生产率等项。供热成本上限规制的运行周期,以法定财务决算为年考核期,四年为一个供热成本规制当量的运转周期。一个周期运转完毕后,进入下一个周期,要重新设定规制主指标,修定辅助控制指标。(二)热价调整方案系统1.实行热价调整长期以来,全国各城市的热价调整,一般采取供热主管部门或企业申请———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审查———城市政府批准执行的方式。这种“一对一”的封闭式热价调整方式,在供热作为“福利”、资金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它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政府对供热成本核算的精确程度和明细程度往往不及供热企业,较难弄清供热企业所报财务情况的真实性。热价调整缺乏热消费者的参与,不仅不利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垄断局面和政企不分的状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垄断的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传统的价格调整模式和方法被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所取代,政府管制价格的科学性、公开性、民主性问题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而实现这一切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199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城市集中供热是一项公益性、自然垄断性都很强的行业,热价应由政府管制,理应实行热价调整听证会制度。热价调整听证会遵循“发扬发民、广开言路、实事求是、集思广益”的原则,参加听证会的各方代表可以品头论足,献计献策。不仅热消费者与热经营者可以进行面对面答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政府监督机构可以实行全程监督,而且可以通过新闻媒介的广泛宣传,使封闭式的神秘的热价调整过程公开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热价调整方式固有的弊端,有利于达到热经营者理解、热消费者满意、政府认可的效果。2.热价调整申请特点热价调整听证会上,首先应由申请进行热价调整的供热主管部门或企业报告供热企业的财务状况,说明进行热价调整的理由以及热价调整的方案。其次应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告对热价调整申请的初审意见。报告应说明初审工作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报告应对热价调整方案有明确的初步意见。最后是与会人员对热价调整申请报告和热价调整申请初审报告进行讨论。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和人员可以就有关问题向热价调整申请者和初审者提出质询,热价调整申请者和初审者应当进行答复或作出解释。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应当认真采纳听证会的合理意见,在听证会后规定的时间内,制定热价调整最终方案,正式行文公布执行。如果须经同级以上政府或上级物价主管部门批准的,应将热价调整最终方案及时上报,并附听证会综合意见,经批准后公布执行。3.为热价调整之方案制定程序规范一是供热企业要建立健全供热成本管理制度,提高热价调整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是热价调整听证会制度对供热企业成本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供热企业要安排足够的人员参与供热成本的记录、管理工作,保证热价调整的供热成本情况有据可查,准确完整。二是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做好听证会前的调查研究工作,确保热价调整初审意见的科学性。如对供热企业的供热经营状况、社会平均供热成本、供热市场供求状况、国家相关政策、热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等问题,应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了解,从而为热价调整初审意见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三是邀请真正有代表性的人员参加听证会,确保热价调整听证会的公正性。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类热经营者、各类热消费者、专家学者、价格工作者、群众代表参加听证会。为增强政府热价调整决策的民主性,可公开向社会邀请热价调整听证员。四是慎重对待各方面的意见,力求热价调整方案决策科学、公正、合理。听证会上要营造民主氛围,让各方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后认真分析归纳各方面意见,吸取其积极、正确、合理的内容,敢于否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自身的意见,不做供热部门利益的代言人。听证会上,与会代表对某些问题的争论可能比较激烈,甚至有较大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再次召开听证会,并吸收更大范围的人员参加会议,使听证会上反映的意见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四、热价管理热价执行管理,是通过供热收费制度改革和供热质量管理的加强,使供热、用热双方实现公平交易,等价交换。(一)加热和收费制度改革1.供热收费制度不完善现行供热收费制度,是居民冬季采暖集中供热收费,按住宅供热建筑面积计取,职工个人交出烤火费后,按住宅使用面积再交一部分,其他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支付。这种福利型的“包烤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集中供热大发展,显得格格不入,很不合理。现行供热收费制度问题之一:是按居民住宅供热建筑面积计取热费。这种收费制度不利于建筑节能的发展和居民节能意识的提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供热企业也因此成本增多,热费过高。这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较低和经济不发达的国情是极不相称的。问题之二:是热费的大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支付,人为造成热费难收。供热收费难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供热事业发展十分突出的矛盾。一些供热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取间断供热或低温供热等消极措施的情况时有发生,供热质量难以达到标准,居民为此到处“告状”,影响社会稳定。2.大力开发和生产供热计量仪表及控制设备现行供热收费制度的改革,首先是改按供热建筑面积计量收费为按表计量热量收费。供热按表计量收费,欧洲国家已有70多年的历史,有成熟的热计量技术、装置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及法规,取得了节约20%以上的能源、保护了环境等显著效果。在我国城市推行供热按表计量收费,有一系列技术和经济问题需要解决。国产供热仪表及控制设备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目前应用在供热计量的设备绝大多数是外国产品。我们要在学习、引进国外供热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大力开发和生产供热计量仪表和控制设备,逐步形成国内供热计量产品系列,尽快地应用在全国城市供热行业。实施供热按表计量收费,不论新建系统还是旧网改造,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投资问题应与产权相联系,由产权单位承担。对于新建工程,采暖系统的计量仪表与控制设备及安装费用,应进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费用中去。对于旧网改造,计量仪表与控制设备及安装费用,应由房屋所有人承担。实施供热按表计量收费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利国利民的大事,国家应出一些优惠政策,给实施供热按表计量收费的有关单位以扶持。居民住宅供热计量方式及室内采暖系统的改造,要选择先进可行、经济适用的按户计量装置的室内采暖系统。总结国内供热计量试点工作的开展经验,可采取以下几种供热计量方式:一户一表按户计量热量,单元入口安装总表按户分配热量和采取测供水流量及温差计算热量等办法。国家应抓紧修改有关设计规范,指导和推动供热按表计量工作在全国各城市顺利开展。3.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热力是一种商品,应由供需双方直接交易,热费由用户直接向供热企业支付。同时按单元楼收费,靠用户动员用户,热费收齐一片,供热一片。这就要将现行冬季取暖福利型“包烤制”改为工资化,实行暗补改明补,按目前各城市的居住房屋标准和热费,由职工所在单位对职工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取暖补贴。这样使供热收费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无论职工所在单位的经济状况如何,谁用热就向谁收费。现行职工冬季取暖福利工资化,是一件牵动千家万户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改革开放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的反应,推行工作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城市居住住宅改革成功,为推行职工冬季取暖福利工资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今后房屋使用权和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其附属设施水、电、气等早已按供需双方直接交易计量收费,供热按供需双方直接交易计量收费必须加快进行。但由于这项改革涉及到国有企业机制的转换,必须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进行,又不能急于求成。(二)热质量管理1.供热质量的特性供热是用人工的方法保持恒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人们在冬季购买的供热产品,不是热水,也不是供回水温度差留给散热器贮存放出的热量,而是“空间的温度”。产品质量一般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五个方面,另外还有数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三个引伸特性。供热产品的性能是指“空间的温度”;可靠性是指供热系统出现故障,对用户中断供热的程度;安全性是指供热系统出现爆裂,对用户人和财物的损害程度;经济性是指供热系统建设运营,耗费资金的程度;交货期是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供热时间;售后服务是指用户报修,供热企业派人处理的及时程度。至于产品的数量和寿命,由于供热的特点,不存在这些特性。产品质量标准是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达到客观要求和主观条件统一的产物。把反映供热质量主要特性的技术参数(或技术经济指标)明确规定下来,形成技术文件,就是供热质量标准,或技术标准。“空间的温度”是衡量供热质量的第一要素,国家已有标准的温度值(如居室温度18±2℃),并对室内温度的检测提出了一个合格指标———室温合格率(95%-97%)。供热企业现在就是根据这一规定,从开始供热到结束,严格执行。在冬季,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性别、不同衣着、不同活动量的人,对室内热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如有的房间,有的人有时需要15℃就可以,有的房间有时就希望达到21℃。所以,笼统地认为在基准温度的偏差内为合格是不合适的。随着热价的调整,居民个人负担增加,人们对热的商品意识提高后,就会对“空间的温度”提出自主选择的要求。目前,我们对供热系统的管理还很难做到这一点。2管质量的测定供热质量受供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供热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保证和提高供热质量,必须把影响供热质量的因素,全面地系统地管起来,也就是说,必须实行供热质量全面管理。这就是不仅要管供热产品质量,还要管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供热质量全面管理,要求必须从抓工作质量入手,在改善工作质量上下功夫。通过提高工作质量,不仅做到保证和提高供热产品质量,而且要做到成本降低,价格便宜,服务周到,以供热质量的全面提高来满足用户的要求。供热产品质量,是经过供热生产全过程一步一步形成的。优良的供热质量是生产(包括设计)出来的,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供热质量全面管理要求把不合格供热产品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