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_第1页
73-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_第2页
73-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_第3页
73-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_第4页
73-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

广告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本专业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三年业余学习,掌握从事广告职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熟悉现代广告媒介和广告技术。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胜任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管理等项工作。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二)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统一负责。课程性质为统服的选修课一般采用中央电大试卷,课程性质为省开的课程一般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自由选择,但原则上拓展知识类的课程的学分选用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三)修完广告专业开放课程可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和单科结业证书。(四)有平时作业和实践性环节的课程,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平时作业不合格者,不得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五)有实验、实习和平时作业的统设课程,必须按中央电大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六)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免考。具体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各安排5周,各计5学分。中央电大提供生产实习大纲和毕业作业要求,试点单位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应有检查、有考核。(七)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允许进行课程替代免考。三、毕业实行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申请毕业证书学生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首门注册课程获得学分后8年内有效。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四、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广告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2005级文学科新闻传播学类广告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二年制)课程类别序号称名程rrrt/诱学分课内学时期学排安议建课程性质注备电视录音实验课大设作及业第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必修课个论三概“想和風论要WM亠1」理重平”小表邓代**□□2am□mm论概学告广O720□□□□□O72□□0□0mmO生72000□mm□□□□O9090DE□0□0O990000□□□⑵1±I语英O081±Dmm□□□□O72120□mm0□0mm⑵\7如策告广O90nD□□©□O^告⑵\7n□□□33□O生72n0□□0mm0限选课案文告广O72000□□mm□□□艮月统告广秀优O720□□00nR月统告广O720000□□□□□艮月统选修课O1±18000□□□□□艮月统mm3.0550□□□□□开省DEO55n□□□□开省mm566nn□□□□□开省mmO550000□□□□开省EEO720□□0□开省O72000□mm□□□□开省DEO55□□0□0开省DE3.055nnn0□□□□开省集中实践环节O周3nD□□□□□□13O周5n0□□□□□□nD□□□□□□nnn□□□□□□□0C□□□□□O940□□0□0O12000□□□□□□O0□□0□0O0000□□□□□O76□□□□□□□□□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应用型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1.毕业后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2.较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既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和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管理学科的知识。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企业的营销、财务、物流等管理,具有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网站的维护和管理能力。3.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二)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统一负责。课程性质为统服的选修课一般采用中央电大试卷,课程性质为省开的课程一般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自由选择,但原则上拓展知识类的课程的学分选用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三)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未完成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课程的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四)集中实践性环节由省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设计。中央电大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集中实践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教学质量。(五)本专业安排毕业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量选择与实际任务相联系的题目。中央电大将对毕业设计答辩情况和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抽查。(六)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允许进行课程替代免考。三、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申请毕业证书学生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首门注册课程获得学分后8年内有效。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四、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2005级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二年制)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课内学时必要教A学环节建议安排学期课程性质备注电视录音实验课大设作及业第学第1第第必修课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36122统设2计算机应用基础4.07212454统设3英语I(1)(2)6.010833统设4经济数学基础5.090365统设5管理学基础5.0905统设6电子商务概论4.0724统设7市场营销学5.0905统设8程序设计基础5.0905统设9基础会计4.0724统设10数据库应用3.0543统设11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4.0724统设限选课1西方经济学4.072114统服2企业信息管理3.054V3统服3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3.0543统服选修课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1.0181统服必选2Photoshop应用3.0543省开3VisualBasi(程序设计5.09036185统服4经济法概论4.0724省开5统计学原理(A)5.0905统服6市场调杳与预测4.0724统服7多媒体技术基础4.072184统服8广告概论4.0724省开9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5.090625统服10电子商务案例分析4.0724省开11贸易实务4.07294省开12商务谈判实务3.0543省开13外向型经济3.0543省开14新技术讲座电子商务2.0362省开15社区工作专题讲座4.0724省开16个人与团队管理3.0543省开17资源与运营管理3.0543省开18福建经济专题研究4.0724省开集中实践环节1课程设计(电子商务)3.03周2毕业设计(电子商务)6.06周必修学分要求47.0限选学分要求10.0选修学分要求10.0实践环节学分要求9.0最低毕业总学分76.0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实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方面,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知识和业务能力建设方面,侧重于综合物流管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知识,培养对物流业务管理的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实际运作能力,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从事物流企业管理,具备助理物流师的知识、能力水平。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和工作。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物流管理专业是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实现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一)专业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二)选修课是为完善专业知识结构需要而开设的,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统一负责。课程性质为统服的选修课一般采用中央电大试卷,课程性质为省开的课程一般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自由选择,但原则上拓展知识类的课程的学分选用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三)有实验课和平时作业的课程,必须按要求组织学生完成。凡没有做实验、实验不及格或平时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四)集中实践环节由专业见习、综合实训和毕业作业三部分构成。专业见习,主要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内容,安排学生到物流管理公司见习,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增加感性认识。综合实训,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安排学生到物流管理公司进行有关岗位的上岗综合实训,增强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作业主要是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央电大将为学生的毕业作业提供选题范围。集中实践环节由市电大制定教学大纲组织实施。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五)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允许进行课程替代免考。三、教学模式和教学媒体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话答疑、BBS、VBI、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四、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福建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五、课程的免修国家承认的助理物流或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可免修电大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相应课程,免修课程如下:助理物流师可免修的必修课程:(1)物流学概论,(2)仓储与配送管理;选修课程:(1)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2)企业物流管理。物流师可免修的课程:除了助理物流师可免修的四门课程外,还包括必修课程供应链管理。六、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七、课程说明必修课1、计算机文化基础本课程学分为3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主要让学生尽快学会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中英文输入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使用与操作技巧,以及Internet的实用知识和操作。2、物流学概论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动因、系统要素、存在形式、发展现状和技术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认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熟悉物流系统的构成,掌握物流组织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认识物流业发展的特色。3、供应链管理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课程内容:本课程在介绍供应链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供应链的关键要素、供应链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供应链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供应链的内涵,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4、仓储与配送管理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与实践,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化仓库作业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充分利用仓储的一切有效措施,安全、科学、经济地收、发、保管物资,及时、准确地进行社会化配送。5、物流管理定量分析基础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课程内容:该课程主要讲述物流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内容包括库存管理中的经济批量的确定,线性规划问题,货物运输中的运输路线规划,货物配载配装的体积重量优化,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核算问题,以及产品结构问题的计算等。6、现代物流管理专题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本课程主要从物流业发展流程进行实例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物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物流活动各环节发展的特点、发展的现状以及前沿动态。课程主要是结合大量案例分析,详细讲解物流管理中的重点及难点模块内容。选修课1、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本课程学分为4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依据现代物流活动基本环节中各自不同的作业流程,如仓储、装卸搬运、集装运输、流通加工、运输与配送、分拣和支撑物流活动的信息系统等,系统地阐述物流活动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流设施与物流装备以及这些设施和装备的基本功能、结构特点、操作方法、管理手段等。2、企业物流管理本课程学分为4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课程内容:本课程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物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环节的运作方法和规律,实现物流过程重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2005级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二年制)必要习教学环节建议(安排学期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课内学时实验课程设计及大作业作业实习社会调查开设学期第学期第学期第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课程性质备注1邓小平理论和r三个代表重月思想概论E^236全年V统设公必2英语1(1)(2)6108全年VV统设共3计算机文化基础354V全年V统设必修修4管理学基础590全年V统设5物流学概论590全年V统设6供应链管理590全年V统设专课7仓储与配送管理590全年V统设业8物流管理定量分析基础590全年V统设必9现代物流管理专题590全年V统设修小计411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472VV省开专2企业物流管理472V省开业选修3电子商务概论472V省开选4国际贸易实务472V省开5人力资源管理472V省开修6市场营销学590V省开公课7西方经济学472V省开共8社会工作专题讲座472V省开选9福建经济专题研究472V省开修10外向型经济354V省开11个人与团队管理354V省开12资源与运营管理354V省开小计33集中实践专业见习33周V综合实训33周V环节毕业作业55周V最低毕业总学分76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

物业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物业管理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本专业采取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通过三年的业余学习,掌握从事物业管理职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具有承担物业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具体来说,本专业适合下列岗位群:1.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2.饭店、商厦、写字楼物业经营管理工作;3.企事业单位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4.社区规划与物业管理服务工作;5。房地产开发与营销的具体服务工作。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是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实现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一)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统设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二)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由中央电大提供教材和教学服务,由中央电大有命题的必须使用中央电大试卷。(三)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统一负责。课程性质为统服的选修课程一般采用中央电大试卷,课程性质为省开的课程一般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自由选择,但原则上拓展知识类的课程的学分选用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四)各门课程均安排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共同组织。形成性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结业考试。(五)有实验、课程见习、课程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按要求组织学生完成,凡未完成课程实践环节或课程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六)集中实践环节由专业见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作业四部分构成。专业见习,主要是结合物业管理专业涉及的内容,安排学生到物业管理公司见习,了解物业管理的基本流程,增加感性认识。综合实训,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安排学生到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有关岗位的上岗综合实训,增强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实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毕业前,选择一定的实习题目,到物业管理公司具体从事某一方面的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作业主要是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央电大将为学生的毕业作业提供选题范围。集中实践环节由省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七)本专业专业见习安排2周,综合实训安排4周,毕业实习安排3周,毕业作业安排5周,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八)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允许进行课程替代免考。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BBS、电子信箱、VBI、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四、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申请毕业证书学生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首门注册课程获得学分后8年内有效。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物业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六、课程说明必修课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课程学分为2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电大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为电大学生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课程,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时代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力奋斗,青年无疑代表着这个事业的未来。包括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内的当代中国青年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今后的实践中得到坚持和发展,寄希望于当代中国青年特别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努力。同时,当代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要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进入自已的头脑。我们只有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运用其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确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内容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第二章分别阐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从第三章到第十三章,分别讲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国情、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及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2.管理学基础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思想;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预测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划工作的方法与原理;组织工作的原理与方法;领导与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其运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入网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大根据本地实际选用。4.物业信息管理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行物业信息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物业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远程通信与网络基础;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分析;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等。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5.物业管理财税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税收和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概述;物业管理会计基础;物业管理的资金筹措;物业管理企业的资产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物业管理营业收入和利润分配;物业管理财务报告及分析;物业管理财务预算;物业管理税费;物业管理保险。6.物业管理实务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两学期。其中,首学期为理论课,学时72,次学期为实操课(课程实习),学时为54。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运作,初步能用物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物业管理的任务和基本环节;物业管理企业的组织;物业管理团体和管理规约;物业管理的招标与投标;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综合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物业管理经费与财务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小区的社区文化;物业管理现代化。7.物业管理法规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业管理涉及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法律制度概述;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物业管理法律规范;物业权属的法律制度;物业相邻关系的法律制度;物业交易的法律制度;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制度;业主自治管理的法律制度;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物业管理纠纷、诉讼与仲裁。8.房地产营销管理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地产营销的基本知识、营销策略和基本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营销管理的范畴;物业营销环境的分析;物业购置者的行为分析;物业产品的营销策略;物业产品的市场细分及定位策略;物业产品的价格营销策略;物业销售渠道策略;物业产品促销组合策略;物业服务营销;物业营销的计划与控制。9.物业设备设施管理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课程见习和课程实习36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业设备设施的基础知识,能正确理解设备设施使用、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物业设备设施的物理学基础;给水设施;消防设施;排水设施;供暖与燃气供应设施;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小区智能化系统;物业设备管理的制度与任务。10.房屋构造与维护管理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课程见习、课和实习36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房屋构造,掌握阅读房屋工程图和房屋维修管理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房屋构造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画法几何基础;房屋建筑的类型;基础与地下室;房屋骨架中墙、柱、梁、板的构造;房屋中门窗、地面、装饰和水电安装的构造;变形缝和抗震构造;建筑防火构造;制图的基本知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工程图;物业接管与查勘;房屋修缮计划管理;维修市场和维修工程承发包;维修施工管理;施工的成本管理;房屋维修与养护技术。选修课1.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办公室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办公室管理的主要事务、工作程序和要求;现代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特点、要求和技能;公务文书(包括公文、事务文书);学术文体(包括学术文体、其他科研应用文及传志);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包括书信、读书笔记);社会活动应用文体(包括演讲稿、应试作文);其他应用文体(包括新闻、财经、法律文书)的写作。本课程重视写作实践训练(包括作文、讨论和讲评)。2.行政管理学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理论规范和一般研究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行政管理学概述;行政环境;行政管理的内容和基本手段;行政组织的理论、结构和设置原则;人事行政的分类制度和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行政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行政机关管理的现代化;行政领导的职位、职权与职责;行政决策体制、原则与过程;行政指挥与控制、行政协调和沟通;行政公共关系的功能、原则、实施和建构;行政责任的确定;行政道德的内容和建设;行政监督的体系和机制;行政信息与行政管理、行政信息系统和信息处理;我国的行政改革。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3.人力资源管理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思想。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的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的含义、目标与职能、人力资源的原理、环境、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发展;人力资源的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雇员的录用与配置;员工培训与发展;员工绩效考评;员工报酬与福利;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工作安全与健康;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价值及计量。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4.公共关系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技巧。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共关系的定义、特征和意义;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公共关系主体的含义,主体形象的作用,主体形象的塑造、维护和发展;公共关系对象的含义,公众特征,确定公共关系公众的步骤,处理公关公众关系的原则;公共关系手段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传播的功能,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公共关系的指导思想;公共关系的实施过程;公共关系活动的前期准备;公关专题活动、公关广告、制造新闻、公关助销、公关危机处理等公共关系实施形式;公关礼仪、沟通技巧、公关文书等公共关系实施技巧;公共关系机构;公共关系人员。5.职业资格考证课程本课程3学分。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属职业技术能力培训课程,规定必须取得国家建设部或劳动保障部颁发的《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方能获得本课程的规定学分。课程主要内容:职业道德;物业管理概述;物业管理机构;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写字楼的物业管理;商业场所的物业管理;工业区的物业管理;物业的接管验收与撤管;物业管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物业管理常用文书;物业管理费用的管理:房屋维修与管理;房屋附属设备维护与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文体娱乐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2005级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物业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二年制)课程类别序号称名程trrl>学分课内学时期学排安议.扌二建课程性质注备电视录音实验课大设作及业第一^学^第二^学^第三^学^第四聶第五蠡第六聶个论三概“想和恩论要1=1」理重平”小表邓代□□期2am□mmO6312D□□□□0必X72/IXXJ1±z(xI语英O&99Vn□0□0mmO55nn□&□□□□修O72124402□0□0EEO621±00mm□□□O081±00□□□□Irrt/mm4.07200□mm□□□DEO生720□□EE□cO081±00□□□EE□□O90nD□□□EE0限O72n0□mm□□0艮月统选□00□□□□□□诱□0□□0□cO18n□□□□□艮月统mmO9000□□□□nR月统EE4.07200□□mm□□艮月统选O720□□EE□0开省mm4.07200□□□mm□□艮月统修EEO550C□□□13□开省O550□□□0开省mmO5500□□□□□开省DEO550□0□0开省O周200□□□□□中集mmO生周4二D0□□□□□"实13O周3n0□□0□0mmO周5nD□□□□0□n二n□□□□□□O2500□□□□□O0□□0□cOnn□□□□□□O140□□0□0O76n0□□□□□□工学科电气信息类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理论、程序设计方法和数据库应用技术,具备计算机软件编程、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能力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一)素质和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积极的求知欲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自觉的规范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并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4、具有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6、具有数据库系统应用及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7、具有比较熟练地按照工程化思想进行软件编码和系统开发的能力。8、具有编写软件开发文档和进行信息系统测试的初步能力。(二)知识要求1、具有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等必备的基础知识。2、具有阅读、理解本专业英文资料所必备的英语知识。3、具有进行程序设计和程序测试与调试的知识。4、具有进行数据库管理、维护及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必备知识。5、具有软件工程思想进行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撰写软件文档的必备知识。6、具有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见本专业实施方案。三、就业面向1、各企事业单位等IT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系统实施、管理与维护工作。2、软件企业中从事软件编程和测试工作。3、IT行业中从事软件、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四、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1、本教学计划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三部分。其中统设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2、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统一负责。课程性质为统服的选修课一般采用中央电大试卷,课程性质为省开的课程一般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自由选择,但原则上拓展知识类的课程的学分选用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3、有实验、实训、大作业的课程,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成。实验、实训、大作业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4、集中实践环节中的“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和“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中央电大提供统一的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和课件,由省电大组织实施。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5、毕业设计安排8周,重点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要求。6、本专业教学计划中部分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具体见专业实施方案。7、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允许进行课程替代免考。五、修业年限与毕业本专业为课程开放,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福建电大按二年制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六、教学进程表(附后)工学科电气信息类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专业(开放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七、课程说明1、程序设计基础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实验8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具体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并以C语言为例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构成和程序编码;第二部分程序设计基础部分。包括数据结构概述,算法与问题求解,程序设计方法和软件工程的概况。后续课程: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和步骤,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悉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并能编写简单小程序,达到对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2、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其中:*网络实用技术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概述(操作系统概念、五大管理功能概述、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概念、互联网体系、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网络应用等)。附录: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常见英文单词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局域网安装与使用、Internet接入与应用、Windows2OO0安装与配置等、IIS与网站配制。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网站编程技术奠定基础。3、VisualBasic程序设计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其中: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可视化编程理论概述,VB可视化编程初步,应用程序接口设计及代码编写,VB高级语言技巧,文件处理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图形图像和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调试与错误处理,Com和ActiveX应用。附录:VisualBasic程序设计常见英文词汇及阅读文章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后续课程:Delphi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VB开发环境,简单程序设计,菜单设计,鼠标、键盘、API函数使用,文件管理程序设计,绘图和多媒体应用,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简单程序调试及错误处理,ActiveX的简单应用。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和VB程序设计的编程技巧,具备用VB语言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4、SQLServer数据库应用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其中:SQLServer数据库应用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及特点,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理论,SQL语言,事务概念,SQLServer平台基本操作。附录:数据库常见英文单词及阅读文章。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等。后续课程: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SQLServer数据库应用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安装与配置SQLServer、创建“进销学”数据库、创建表和索弓I、备份与恢复数据库、Transact—SQL综合查询应用、触发器设计、存储过程设计、数据库安全性管理、ODBC及SQLServer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SQL基本应用、ODBC、JDBC等常用的数据库编程接口技术。5、计算机专业英语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英语短文。先修课程:英语I(1)。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术语以及常用词汇,能够初步阅读专业性读物,提高阅读和翻译能力,能够使用英文界面的应用软件。6、Delphi程序设计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其中:Delphi程序设计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Delphi集成开发环境,Delphi数据类型及操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Delphi控件,窗体和事件,程序框架设计,数据库开发。先修课程:VisualBasic程序设计后续课程: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Delphi程序设计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运行你的第一个Delphi程序、Delphi语法练习、常用组件的使用(一)、常用组件的使用(二)、使用状态栏、用户界面设计(一)、用户界面设计(二)、数据库组件应用(一)、数据库组件应用(二)、多媒体组件应用(一)、多媒体组件应用(二)、报表应用程序开发。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Pascal语言的语法,Pascal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标准的Windows程序设计方法,具备用Delphi语言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7、系统开发规范与文档编写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大作业18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软件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规范与评审,软件质量保证及几个主要阶段的示范文档。附录:系统开发规范与文档编写常见英文词汇。先修课程:网络实用技术基础,VisualBasic程序设计,SOLSERVER数据应用等。后续课程:信息系统测试,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全过程,软件开发规范;掌握有关软件文档的编写,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和从事系统开发实践打下良好基础。8、信息系统测试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其中:*信息系统测试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分类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结构化系统测试技术和面向对象系统测试技术;Web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基本测试技术,包括系统测试、安全测试、性能测试等;信息系统测试的基本流程和实施过程;结合测试管理工具实例说明软件测试实施的基本过程;主流测试工具的概况和使用知识。先修课程:系统开发规范与文档编写。后续课程: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信息系统测试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黑盒测试技术、白盒测试技术、信息系统测试的实施与管理。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测试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主流测试工具的使用。9、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本课程4学分。课程主要内容:数据库开发技术简介,VisualStudio.NET介绍,VisualBasic.NET语法,WEBCONTROL介绍,WEBFROM的创建与使用,使用ADO.NET访问数据,代码分离技术,ASP.NET安全,ASP.NET应用程序。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使用VB.NET和ADO.NET开发基于ASP.NET的WEB数据库应用程序。10、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本课程4学分。课程主要内容:信息系统开发概述,超市购物系统案例分析,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唱片销售预测系统案例分析,医院信息统计分析系统案例分析。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得到综合、全面的能力训练,具备独立开发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能力。11、.NET编程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其中:*.NET编程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NET框架的总结介绍,包括.NET框架的概述、通用类型系统、字符串数组和集合;.NET框架下的面向对象基础知识;.NET框架下的目录文件管理技术;ADO.NET技术;Web服务、.NET事件处理和.NET应用部署等内容。*.NET编程基础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通用类型操作实验、字符串、数组与集合、创建和使用类、数据流和文件操作、使用ADO.NET获取数据、使用ADO.NET修改数据、实现表的主从关系、创建和使用WEB服务、部署Windows应用程序。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基于.NET架构的编程有清晰认识,并对ADO.NET编程有更深入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掌握.NET环境下的编程技术与方法。12、网站设计技术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其中:*网站设计技术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网页制作、网站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等。附录:JavaScript常用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处理和函数,CSS样式表。*网站设计技术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创建本地站点并进行文件管理、直接使用HTML代码编制页面、基本静态网页制作、在网页中使用CSS样式表、JavaScript程序应用、多媒体网页设计、站点上传和维护等。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HTML基本概念,网页设计的方法,网站的发布与维护,JavaScript基本应用,ASP基本,网站与数据库应用,了解XML的特点、基本语法以及动态网站设计技术。13、数据结构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其中实验27学时,大作业18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线性表、栈、队列的定义、顺序存贮和链接存贮结构,进行插入和删除等运算的算法;树、二叉树、二叉排序树、哈夫曼树的定义、性质、存贮结构及建立过程,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算法,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插入和生成算法,图的定义,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和边集数组存贮结构,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求图的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拓扑排序算法,数据查找和排序的各种算法,文件的概念和组织方法14、多媒体技术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24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论;视频与音频信息获取与存储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结构;压缩技术;超文本和超媒体;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动画制作工具和创作技术;编辑多媒体软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掌握多媒体软硬件的配置及使用。15、信息管理系统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大作业18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管理、信息与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及其发展等。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2005级工学科电气信息类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二年制)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必〈要教r学环曲开设学期建议安排学期课程性质备注录像录音CAIVCD网络实验课程设计及大作业第学期第学期第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必修课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36V全年V统设2计算机应用基础472VVV全年V统设3程序设计基础354VVV全年V统设4英语I⑴354V全年V统设5软件数学基础472V全年V统设6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原软件技术基础'472VV全年V统设7VisualBasi程序设计472VV全年V统设8SQLserve?数据库应用472VV全年V统设9计算机专业英语472V全年V统设10Delphi程序设计472VV全年V统设11系统开发规范与文档编写472VV全年V统设12信息系统测试472VV全年V统设小计44选修课1网站设计技术472VVV统服2英语I(2)354VV统服3.NET编程基础472VVV统服4多媒体技术基础472VVV统服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354V省开6数据结构472VV统服7Web服务开发472V省开8信息管理系统472VV统服9软件项目管理354V省开10社会工作专题讲座472V省开11个人与团队管理354V省开小计45集中实践环节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4V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4VV毕业设计8V小计16最低毕业总学分76工学科电气信息类网站编程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一定计算机理论和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网站编程能力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一)素质和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积极的求知欲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自觉的规范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并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4、具有阅读、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5、具有用当前主流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能力。6、具有综合运用数据库、交互网页、XML等技术进行网站编程的能力。7、具有进行网站管理、维护的能力以及WEB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8、具有阅读和编写软件开发文档的初步能力。(二)知识要求1、具有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等必备的基础知识。2、具有熟练阅读、理解英文软件文档所所必备的外语知识。3、具有进行程序设计和程序测试与调试的基本知识。4、具有进行管理、维护及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必备知识。5、具有进行网站管理、维护和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的必备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自学及跟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见本专业实施方案。三、就业面向1、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从事网站界设计、网站管理与维护及网站编程工作。2、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的网站管理技术工作。3、软件企业中从事网站设计与程序开发等工作。四、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1、本教学计划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三部分。其中统设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2、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统一负责。课程性质为统服的选修课一般采用中央电大试卷,课程性质为省开的课程一般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自由选择,但原则上拓展知识类的课程的学分选用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3、有实验、实训、大作业的课程,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成。实验、实训、大作业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4、集中实践环节中的“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和“网站设计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中央电大提供统一的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和课件,由地方电大组织实施。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5、毕业设计安排8周,重点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要求。6、本专业教学计划中部分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合,具体见专业实施方案。7、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允许进行课程替代免考。五、修业年限与毕业本专业为课程开放,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福建电大按二年制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六、教学进程表(附后)工学科电气信息类网站编程专业(开放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七、课程说明1、网站设计技术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其中:*网站设计技术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网页制作、网站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等。附录:JavaScript常用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处理和函数,CSS样式表。后续课程:.NET编程基础、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网站设计技术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创建本地站点并进行文件管理、直接使用HTML代码编制页面、基本静态网页制作、在网页中使用CSS样式表、JavaScript程序应用、多媒体网页设计、站点上传和维护等。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HTML基本概念,网页设计的方法,网站的发布与维护,JavaScript基本应用,ASP基础,网站与数据库应用,了解XML的特点、基本语法以及动态网站设计技术。2、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其中:*网络实用技术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概述(操作系统概念、五大管理功能概述、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概念、互联网体系、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网络应用等)。附录: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常见英文单词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局域网安装与使用、Internet接入与应用、Windows2000安装与配置等、ns与网站配制。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网站编程技术奠定基础。3、VisualBasic程序设计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其中:VisualBasic程序设计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可视化编程理论概述,VB可视化编程初步,应用程序接口设计及代码编写,VB高级语言技巧,文件处理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图形图像和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方法,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调试与错误处理,Com和ActiveX应用。附录:VisualBasic程序设计常见英文词汇及阅读文章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Delphi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VB开发环境,简单程序设计,菜单设计,鼠标、键盘、API函数使用,文件管理程序设计,绘图和多媒体应用,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简单程序调试及错误处理,ActiveX的简单应用。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和VB程序设计的编程技巧,具备用VB语言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4、SQLServer数据库应用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其中:SQLServer数据库应用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及特点,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理论,SQL语言,事务概念,SQLServer平台基本操作。附录:数据库常见英文单词及阅读文章。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等。后续课程: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SQLServer数据库应用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安装与配置SQLServer、创建“进销学”数据库、创建表和索弓I、备份与恢复数据库、TSQLServer数据库应用Transact—SQL综合査询应用、触发器设计、存储过程设计、数据库安全性管理、ODBC及SQLServer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SQL基本应用、ODBC、JDBC等常用的数据库编程接口技术。5、计算机专业英语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英语短文。先修课程:英语I(1)。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术语以及常用词汇,能够初步阅读专业性读物,提高阅读和翻译能力,能够使用英文界面的应用软件。6、.NET编程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其中:*.NET编程基础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NET框架的总结介绍,包括.NET框架的概述、通用类型系统、字符串数组和集合;.NET框架下的面向对象基础知识;.NET框架下的目录文件管理技术;ADO.NET技术;Web服务、.NET事件处理和.NET应用部署等内容。先修课程:网络设计技术后续课程:网站设计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NET编程基础实训2学分。主要内容包括:通用类型操作实验、字符串、数组与集合、创建和使用类、数据流和文件操作、使用ADO.NET获取数据、使用ADO.NET修改数据、实现表的主从关系、创建和使用WEB服务、部署Windows应用程序。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基于.NET架构的编程有清晰认识,并对ADO.NET编程有更深入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掌握.NET环境下的编程技术与方法。7、系统开发规范与文档编写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大作业18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主要内容:软件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规范与评审,软件质量保证及几个主要阶段的示范文档。附录:系统开发规范与文档编写常见英文词汇。先修课程:网络实用技术基础,VisualBasic程序设计,SOLSERVER数据库应用等。后续课程:信息系统测试,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全过程,软件开发规范;掌握有关软件文档的编写,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和从事系统开发实践打下良好基础。8、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本课程4学分。课程主要内容:数据库开发技术简介,VisualStudio.NET介绍,VisualBasic.NET语法,WEBCONTROL介绍,WEBFORM的创建与使用,使用ADO.NET访问数据,代码分离技术,ASP.NET安全,ASP.NET应用程序。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使用VB.NET和ADO.NET开发基于ASP.NET的WEB数据库应用程序。9、网站设计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本课程4学分。课程主要内容:网站构建基础;Web应用架构及其部署、配置和安全性;基于・NET的网站设计。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站设计框架和过程有比较清楚的理解,同时使学生掌握网站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建立和完善一个规模、难度逐步递增的实际案例,体会整个网站策划、开发、维护到二次开发的完整过程,从而系统的掌握从网站策划到使用VS.NET开发基于ASP.NET架构的Web应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2005级工学科电气信息类网站编程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二年制)课程类别序号课内学时必要耳教学3环节开设学期建议安排学]期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分录像录音CAIVCD实验课程设计及大作业第学期第学期第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备注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36V全年V统设2英语I(1)354V全年V统设3软件数学基础472V全年V统设必4计算机应用基础472VVV全年V统设5网站设计技术472VV全年V统设修6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原软件技术基础)'472VV全年V统设7VisualBasi(程序设计472VV全年V统设课8SQLserver数据库应用472VV全年V统设9计算机专业英语472VV全年V统设10NET编程基础472VV全年V统设11系统开发规范与文档编写t1472VV全年V统设小计411局域网组建与维护354V省开2英语I(2)354VV统服3美术基础354V省开4网页程序设计方法354V省开选5平面设计基础354V省开修6动画设计基础472V省开课7Web服务开发472V省开8Window2000网络管理472V省开9流媒体技术472V省开10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354V11社会工作专题讲座472V小计45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44周VV集中实践环节网络设计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44周VVV毕业设计88周V小计16最低毕业总学分76农学科植物生产类

园艺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为农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园艺生产技术指导、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农业、农村工作,有社会责任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和组织生产的初步能力,对本专业的先进科学技术有所了解。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承担基层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本专业教学计划设有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三)有实验、实习和平时作业的统设课程,必须按中央电大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学生未完成实验、实习,或实验、实习不及格,或平时作业完成未达50%以上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每门课程的平时作业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四)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免考。具体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各安排5周,各计5学分。可结合当地科教兴农的实际进行,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央电大提供生产实习大纲和毕业作业要求,试点单位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应有检查、有考核。(五)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省电大统一负责。课程性质为统服的选修课程一般采用中央电大试卷,课程性质为省开的课程一般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自由选择,但原则上拓展知识类的课程的学分选用不得超过总学分的10%。(六)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允许进行课程替代免考。三、修业年限与毕业实行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申请毕业证书学生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首门注册课程获得学分后8年内有效。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四、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农学科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五、课程说明必修课1.植物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形态解剖部分:植物的细胞、组织,植物种子、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的花、果、实。植物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等。被子植物分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分科特征。植物生态:生态条件、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后续课程: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遗传育种学等。2.农科基础化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与农科各专业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溶液;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化学概述;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法;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分光光度法;pH电位测定法;农业生产中重要离子的定性分析;有机化学绪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形象;烃的重要反应;卤代烃、醇、酚、醚的重要反应;醛、酮的重要反应;羧酸与胺的反应;糖与氨基酸及与农医有关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功能。本课程后续课程:土壤肥料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和遗传育种学。3.土壤肥料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和肥料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土壤的固相物质,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的水、气、热状况及其调节,土壤的吸附性、酸碱性和缓冲性,土壤的形成、分布和几类低产田土壤的改良,植物营养及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作物的氮素营养和氯肥合理施用,作物的磷营养和磷肥的有效施用,作物的钾营养与钾肥的合理施用,作物的钙镁疏营养和石灰石膏的施用,微量元素及徽肥施用技术,复合肥料的生产施用,有机肥料,配方施肥技术等。先修课程:农科基础化学。4.遗传育种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为解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