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产方案的拟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1页
大豆生产方案的拟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2页
大豆生产方案的拟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3页
大豆生产方案的拟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4页
大豆生产方案的拟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掌握大豆“垄三”栽培技术的主体技术措施掌握大豆“垄三”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垄三”栽培技术所谓“垄三”,即指在垄作基础上采用3种机械化关键技术:(1)一是垄体、垄沟分期间隔深松;(2)二是分层深施底肥;(3)三是垄上双条精播。以上3项作业由机械一次完成。(1)土壤深松(2)分层深施肥(3)机械精量播种主体技术措施(1)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2)实行伏秋精细整地(3)适时播种,保证播种质量(4)搞好病虫害防治(5)加强田间管理(6)配套耕播机具(7)适时收获配套技术措施大豆“大垄密”田间丰产长相一、技

术简介

“大垄密”栽培技术是目前黑龙江省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上主推的一项大豆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是在引进消化美国“大豆平作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豆垄作生产特点,将其嫁接到垄作上,所形成的“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栽培技术。该项技术适于我国阶段性降雨较多的地区推广应用,能够解决该地区大豆生产过程中阶段性降雨多和土壤库容小,不能存放多余水等问题,比常规65cm垄作能够增产20%以上,大豆每公顷产量可稳定保持在3000kg以上。二、技

术要点1.土壤耕作

选用地势平坦、土壤疏松、地面干净、较肥沃的地块,要求地表秸秆少,地表秸秆长度在3~5厘米之间,采用以深松为主体的松、耙、旋、翻相结合的整地方法。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秆强、抗倒伏的矮秆或半矮秆品种。由于机械精播对种子要求严格,所以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机械精选。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纯度大于99%,净度大于98%;芽率大于95%,水分小于13.5%,粒型均匀一致。精选后的种子要进行包衣,包衣要包全,包匀。二、技

术要点3.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80%保证率的日期作为当地始播期为宜。在适播期内,中晚熟品种应适当早播,以便保证它在霜前成熟;早熟品种应适当晚播,以便使花雨相遇,提高产量。4.播种方法与播种标准

秋季用专用大垄宽台起垄机起垄,春季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二、技术要点5.种植密度

黑龙江每公顷33~36万株,整地质量好、肥力水平高的地块,要降低播量10%;整地质量差、肥力水平低的地块,要增加播量10%。内蒙的东四盟和吉林的东部地区可参照这个密度,吉林和辽宁的其他地区公顷播种密度可在32~34万株。6.施肥

施肥量:每公顷尿素为50公斤;二铵为150公斤;钾肥100公斤;施肥方法:分层施肥,种下5厘米和12厘米;叶面肥:在大豆开花初期和结荚初期喷施,每公顷用尿素5~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2.5~4.5公斤。二、技术要点7.化学灭草

播前土壤处理:可选用速收、乙草胺或金都尔混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可选用乙草胺、金都尔与广灭灵、速收等混用。8.化学调控

大豆植株生长旺盛时,可在分枝期与开花初期用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等化控剂进行调控,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9.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