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新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1页
水稻生产新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2页
水稻生产新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3页
水稻生产新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4页
水稻生产新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北方水稻生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稻田养鱼的好处

二、稻田养鱼的理论依据

三、养鱼稻田的选择

四、稻田养鱼工程建设

五、养鱼稻田的基本模式

六、鱼种放养

七、日常管理

八、捕捞收获

九、稻田农业技术与养鱼的关系一、稻田养鱼的好处(一)提高水面利用率一田多用,稻鱼双丰收。增加稻谷产量,增加收入(二)节约成本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降低养鱼成本;养鱼时间一般为3-4个月,时间短、见效快。(三)节省劳力稻田养鱼后鱼类可吃掉大量杂草,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四)增加鱼产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改善食物结构。尤其是那些缺少池塘、水库和湖泊的山区和半山区,更是解决“吃鱼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五)容易推广稻田养鱼技术易学,操作简便,便于推广,户户可养。二、稻田养鱼的理论依据稻田养鱼是人工的稻鱼共生生态结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迭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获得稻鱼双丰收。(一)除虫水稻的害虫,如螟虫、稻螟虫、食根金花虫等,及其它如稻飞虱浮尘子等在稻叶上为害的昆虫,鱼类可将其消灭。(二)除草鱼吃掉田中的草芽、草籽及一些水生植物(如眼子菜、浮萍等),有助于稻田除草。(三)保肥鱼将田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作为饵料吃下,使浮游生物不致随水流失,若干水生昆虫也不能羽化飞走,达到为稻田保肥的目的。(四)增肥鱼类粪便及其它排泄物直接起到肥田的作用。(五)松土鱼类在稻田中来回游动觅食,翻动泥土,使田土疏松,促进肥料分解,也促进稻谷的分蘖和根系发育。三、养鱼稻田的选择(一)土质好一方面保水力强,无污染、无浸水、不漏水,能保持稻田水质条件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要求稻田土壤肥沃,呈弱碱性,有机质丰富,稻田底栖生物群落丰富,能为鱼类提供丰富多种的饵料生物原种。(二)水源足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水量充足,有独立的排灌渠道,排灌方便,旱不干、涝不淹,能确保稻田水质可及时、到位的控制。(三)光照条件好光照条件比较适宜(四)光照充足,同时又有一定的遮阴条件稻谷的生长要良好的光照条件进行光合作用,鱼类生长也要良好的光照,因此养鱼的稻田一定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四、稻田养鱼工程建设(一)田埂的修整田埂要加高加固,一般要高达到40cm以上,捶打结实、不塌不漏。田埂高度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稻田而定。(二)开挖鱼溜(坑)、鱼沟为了满足水稻浅灌、晒田、施药治虫、施化肥等生产需要,或遇干旱缺水时,使鱼有比较安全的躲避场所,必须开挖鱼坑和鱼沟。

(三)开好进、排水口稻田养鱼要选好进、排水口。进、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这样,进、排水时,可使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四)搭设鱼棚夏热冬寒,稻田水温变化很大,虽有鱼坑、鱼沟,对鱼的正常生活仍有一定影响,因此,可在鱼坑上用稻草搭棚,让鱼夏避署,冬防寒,以利鱼正常生长。(五)施足底肥养鱼稻田要结合整田施用一定量的底肥,适量施用肥料。五、养鱼稻田的基本模式(一)稻田鱼坑式(田头坑式)此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在稻田内按田面积的一定比例开挖一个“鱼坑”。坑的开挖面积一般为田面积的5%-8%,深2-2.5m,坑一般设在田中央或背荫处。但不能设在稻田的进、排水口处及田的死角处。(二)稻田回沟式(鱼沟鱼坑式)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50-7Ocm,顶宽50cm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沟深30-50cm,沟的上面宽30-50cm。沟的设计形式为在稻田内距田梗30cm处开挖一条环沟,面积为1亩以上的稻田还要在田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三)垄稻沟鱼式此种养殖方式较为科学。方法是在稻田的四周开挖一条主沟,沟宽50-100cm、深70-80cm。垄上种稻,沟里鱼一般每垄种六行左右水稻,垄之间搭垄沟,沟宽小于主沟。(四)鱼沟、宽沟式亦称沟池式此种方式是小池和鱼沟同时建设。(五)单季稻田养鱼单季稻收割后,开始修建稻田养鱼工程,工程模式可根据养殖模式选择,以上4种模式皆适用。(六)双季稻田养鱼晚稻收割后,开始修建稻田养鱼工程,工程模式可根据养殖模式选择,以上4种模式皆适用。

(七)冬闲田养鱼它是利用晚稻收割以后到翌年春季早稻生产前的一段稻田休闲期养鱼。也有在水稻插秧后就放鱼,一直养到农历春节前起鱼。

六、鱼种放养(一)放养品种稻田作为养鱼水体来看,特点不同于池塘、湖泊等水体。,稻田水浅受气温影响大,所以,稻田中适宜养殖耐浅水、耐高温性情温和、不易外逃而又是杂食或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鲫、银鲫、杂交鲤、工程鲫等吃食性鱼类,套养少量鳙鱼和小规格肉食性鱼类。(二)放养种类及规格放养鲤鱼,一般都放养当年鱼种,3.3cm以上即可放养;鲫鱼在3cm左右即可放养;放养种类及规格在更大程度上受养殖模式的限制。(三)放养密度与时间鱼种放养时间越早,养鱼的季节就越长,因此应尽量争取早放养,尤其是当年孵化的鱼种,待秧苗返青后即可放入。放养隔年鱼种则不宜太过早,约在栽秧后20天左右放养为宜。放养过早鱼会吃秧,过迟对鱼、稻生长不利。晚稻田养鱼,只要耙田结束就可投放鱼种。(四)鱼种投放前的稻田消毒养鱼稻田一定要清田消毒,以清除鱼类的敌害生物(如黄鳝、老鼠等)和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寄生虫类)。(五)鱼种投放前的鱼种消毒首先对鱼种进行疫苗注射,然后再用3%食盐水浸泡5-10分钟。鱼种成鱼的稻田在6~7月份应套养500-1000尾夏花。夏花放养前一般用2%~3%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消毒,再缓缓倒入鱼溜中。(六)注意事项1.放鱼种时必须注意水温差2.放鱼种之前需要在稻田里化肥毒性消失后再放鱼种3.保护好鱼种,待鱼苗长到不被误食时撤去围栏4.选择水稻品种时应考虑耐肥力、抗倒伏性、和抗病性,要选择耐肥力强,秸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七、日常管理(一)防逃除害,坚持巡田养鱼稻田要有专人管理,坚持每天检查巡视两次;稻田的田埂和进水口、排水口的拦鱼设施要严密坚固,经常巡查严防堤埂破损和漏洞;鱼放养后要绝对禁止鸭子下田,以免养鱼失败。(二)适时调节水深养鱼稻田水深最好保持7-16cm深,随着水稻生长,鱼体长大,适当增加水位,一般控制稻田水位10cm以上。(三)科学投饲饵料是鱼类生长的基本保证,投饵应严格按照“四定三看”(定时、定质、定量、定位,看鱼、看水、看天)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四)及时追肥为确保稻谷和鱼类的生长,应根据稻、鱼的生长情况及时追肥。

(五)做好防暑降温降暑工作1.调节水温2.清除水华3.防止缺氧4.避免干死

(六)做好鱼类转田工作鱼类转田有几种方法,但最好的方法是在一丘稻田里、各半种植成熟期不同的稻作品种,例如种植早熟、中熟或晚熟品种,这样在收割早熟或中熟稻谷时,鱼就会自然游到晚熟稻那边去,而收割晚稻时,原来早熟品种的那一半稻田已插入晚稻秧苗;鱼又会自动游到以插晚稻秧苗的这一部分稻田中来,晚稻品种的这部分稻田耕作可照常进行。(七)病害防治养鱼稻田应施用低毒高效农药,如敌百虫、乐果、稻瘟净等。粉剂农药宜在早晨有露水时施入;水剂农药宜在无露水情况下喷施于叶面上。施用农药应选择对鱼类毒性小,药效好的农药,如井冈霉素、杀虫手、扑虱灵、托布津等,必须按比例浓度用药。八、捕捞收获捕鱼时于夜间排水,等天亮时排干,使鱼自动进入鱼沟鱼溜,使用小网在排水口处就能收鱼,收鱼的季节一般天气较热可在早、晚进行。

九、稻田农业技术与养鱼的关系

(一)施用化肥与养鱼的关系在稻田中施化肥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而稻谷需要的氮、磷、钾等肥料,同时也是培养鱼的饵料生物一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盐类,所以稻田的肥料多少,直接影响鱼类的饵料丰歉,二者利害一致,没有矛盾,但在施用化肥时要注意肥料的种类和数量,否则会因施用不当造成鱼类中毒死亡。

(二)施用农药与养鱼的关系在稻田养鱼中,施用农药时,应先了解鱼类对常用农药的忍受程度,剧毒农药应少用或不用,使用农药除要准确计算用量外,还应注意撒药方法。(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