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麻江县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麻江县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麻江县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麻江县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1 22 28 54 55 57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麻江县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贤昌镇杏山街道(具体地址)地理坐标107度34分41.81秒,26度29分17.29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22.殡仪馆、陵园、公墓2/长度(km)210260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麻江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麻发改社会〔2022〕24号总投资(万元)13500.2环保投资(万元)600环保投资占比(%)4.80%施工工期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专项评价设置原则,本项目运营期火化炉会排放大气污染物二噁英类,根据大气专项评价设置原则,本项目厂界500m范围内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杏山街道、慢坡、烂泥塘、土桥河居民点,本项目需要设置大气专项评价。);2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产业结构与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公共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公共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不属于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类和限制类的设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与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2016年10月27日),文件要求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约束。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如表1-1所示。表1-1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运期严格按照“三同时”要求完善项目3线环通[2018]303号)禁止建设项目;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12号),根据划分的环境管控单元的特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项目与生态红线位置关系图详见附图3。3、项目与《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实施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府发〔2020〕9号)符合性分析根据《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实施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府发〔2020〕9号),黔东南州分区管控及要求情况如下:(1)生态环境分区及管控体系。全州共划定206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23个,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重点管控单元63个,主要包括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城区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20个,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4以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为指导,根据黔东南州经济发展布局、生态安全格局及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结合黔东南州各区域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特点,形成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包含以下四个层次:贵州省总体管控要求、黔东生物多样性区管控要求、黔东经济带管控要求、黔东南州普适性管控要求和黔东南州各县(市)管控单元管控要求。(2)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湿地、河流、岸线、荒地、耕地等区域,是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完整性,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区域,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3)环境质量底线。一是水环境质量底线。到2020年,黔东南州辖区内重点水环境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到2020年、2030年、2035年,黔东南州辖区内各控制单元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二是空气环境质量底线。2020年对于超标县(市)PM2.5底线目标设定为35μg/m3,对于未超标县(市)目标值设置综合考虑现状值和外源输送对本地的影响。根据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的要求,设定2025和2035年的PM2.5底线目标值。三是土壤环境质量底线。2020年,黔东南州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25年,土壤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到2030年,全州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2035年,全州土壤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4)资源利用上线。一是能源利用上线,原则上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费效率的管控指标以《省26号)、《黔东南州能源“十三五”规划》确定指标为准。二是水资源利用上线,按照《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黔东南州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的通知》(黔东南府办函〔2016〕258号)确定的指标作为各县(市)的水资源管控上线指标。三5是土地资源利用上线,以黔东南州及各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确定全州2020年土地资源利用上线控制指标。四是重要河流岸线,衔接水务部门岸线保护规划结果,划定黔东南州河流岸线管控分区,共划定3条岸线。清水江干流岸线黔东南境内900.78km,优先保护岸线45.65km,主要涉及地表水Ⅱ类水体;重点管控岸线855.13km,主要涉及地表水Ⅲ类水体;无一般管控岸线。都柳江干流岸线总长576.68km,黔东南境内长318.118km,其中优先保护岸线59.17km,主要涉及风景名胜区、航电枢纽等;重点管控岸线124.91km,主要涉及有开发需求的岸线;一般管控岸线134.038km。㵲阳河干流岸线总长475.82km,其中黔东南境内386.71km,优先保护岸线97.04km,主要涉及风景名胜区;重点管控岸线286.27km,主要为水功能保留区;无一般管控岸线。(5)管控单元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分别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环境准入管控要求,形成全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①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其中:1.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占用和改变用地性质,鼓励按照规划开展维护、修复和提升生态功能的活动。2.生态保护红线外的一般生态空间,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按照生态空间用途分区,依法依规进行允许、限制、禁止的产业和项目类型的准入管控。3.从严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禁止生态保护红线空间违法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鼓励城镇空间和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条件的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②重点管控单元以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为主。应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区域及重点行业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的管控单元,落实现有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削减计划和环境容量增容方案。③一般管控单元原则上以生态环境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为主。6开发建设中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加强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比黔东南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图,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麻江县优先保护单元,单元编码ZH52263510004;麻江县重点管控单元,单元编码ZH52263520001;麻江县一般管控单元,ZH52263530001。项目与管控单元位置关系图详见附图,项目所占单元具体管控单元详见下表。控////要求//等区域,不涉及燃煤锅炉使用,不在里禾水库管理范围控保措施后所产生的扬尘对周7墓施工占地不属于城市规划要求职工生活用水与追悼人员及南州囊元利用普适性要求。理区,符合水要素普适性要求;项目不涉及燃煤锅炉使合贵州省大气环境一般管控控8要求4、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位于麻江县贤昌镇杏山街道,建设项目周边交通便利,方便群众需求,四周500m范围内居民点较少,空气状况良好;该项目不在《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保护区区域,不占用基本农田。建设地附近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且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同时,项目建设地周边市政供水管网、市政供电电网、市政污水管网均已接通,各项基础设施均能得到保障,项目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均能及时运送、处理。该项目规模为年焚尸量约800具,麻江县多年年平均风速2.1m/s,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居民点聚集的杏山街道位于项目东北侧属于项目侧风向,且项目位于马鞍山山顶属于该区域最高点,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均高于周边建筑物,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后,各污染因子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对周围敏感区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从环境影响角度看,项目选址较为合理。5、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在平面布置上,出入口设置在用地东北面,接民主路辅路,方便出入。场地内设计配套综合业务楼、悼念厅、火化楼、停车场、公厕及其附属用房等以及室外工程,为丧葬家属与工作人员提供适宜治丧场所。本项目排气筒设置在火化楼9楼顶,位于场地东南角落为项目场地最高点,排气筒高度12m。根据《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对于新建单位专用设备(含火化间)的排放筒高度不应低于12m。排气筒周围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还应高出建筑物3m以上”。本项目选址本身位于项目区域范围内马鞍山山顶,火化间又处于项目用地最高点,加上排气筒高度排口位置远高于周边建筑,满足上述标准的要求。项目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项目内悼念厅、综合楼、食堂位于项目火化和焚烧排气筒的侧风向,大气污染物经环保措施处理后排放对其影响较小。项目在火化楼一楼西南角设置1座遗体处置用房内设柴油储存间,采用闭口铁桶储存。柴油储存间与火化间相距8m,方便柴油取拿。综上所述,本项目平面布置较为合理。6、项目与《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第22号)文的符合性分析条目123456789由上表分析可知,项目与《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第22号)文的相关要求是相符的。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麻江县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改建;建设单位:麻江县顺安殡葬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建设地点:麻江县贤昌镇杏山街道;项目投资:13500.2万元。2、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贤昌公益性公墓,总规划用地315.39亩,配套管理用房480m3,墓碑加工辅助用房300m3,公厕240m3,设置墓穴16850个及道路、广场、绿化等;建设骨灰存放设置停车位150个,新建管理用房、殡葬用品服务区、丧葬用品展示区、厨房、服务用房休息区、丧家客人休息区共9000m3,及附属设施。类程程程程①生活废水、食堂废水排至化粪池处理达《污②遗体服务用水及遗体冷藏废冰块融化水经漂白粉管管网,最后汇至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③解剖废物(废解剖刀、一次性手套)分类收集至3、项目主要设备1234567894、项目主要原辅材料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详见表2-3焚尸量见表2-4。123456水/7电/12个项目原辅料理化性质及危害性详见下表:第一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燃爆危险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接触限值(mg/m3):无资料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污染相对密度(水=1)0.87~0.90沸点(℃)爆炸极限%(V/V)引燃温度(℃)257熔点(℃)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第二部分稳定性及化学活性稳定性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第三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LC50急性中毒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慢性中毒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痛刺激性具有刺激作用最高容许浓度英文名:Formaldehydesolution;Formalin毒径LC50:590mg/m3(大鼠吸入)害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致死。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法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性乙法用雾状水、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用雾状水驱散蒸气,赶走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明火、热源物品、遇湿易燃物品隔离储运。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标识中文名:乙醇危险货物编号:32061UN编号:1170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07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熔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沸点(℃)78.3饱和蒸气压(kPa)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LD50:7060mg/kg(兔经口);7340mg/kg(兔经皮);LC50:37620mg/m3,10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4.3mg/L×50分钟,头面部发热,四肢发凉,头痛;人吸入2.6mg/L×39分钟,头痛,无后作用。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燃烧性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上限(V%)爆炸下限(V%)建规火险分级甲稳定性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运行为三班制,因项目社会性质,工作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所以由公司运营必须满足24小时有人值守。办公室、管理处保证三班轮流值守,其他部门可根据需要仅设值班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为一班制。劳动定员50人。6、项目水平衡分析(1)给水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①职工生活用水项目年工作365天,拟建项目定员50人,在项目内食宿。根据贵州《用水定额》②悼念人员用水悼念人员约100人/d,用水定额按25L/人·d计,则悼念人员用水量为2.5m3/d(912.5m3/a)。③遗体服务用水主要为对尸体进行简单清洗及消毒,对含有传染病、结核病等病源遗体,本评价要求遗体必须在医院进行清洗完毕后,才运至殡仪馆处理。项目年处理800具遗体,平均每天按处理2.2具尸体计,类比同类项目耗水量,遗体清理用水按0.2m3/具计,则用水量为0.44m3/d(160.6m3/a)。④食堂餐饮项目考虑员工及悼念人员用餐,每天共计150人,全部考虑为一餐,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用水定额按25L/人·餐计,则用水量为3.75m3/d(1360.75m3/a)。⑤火化机冷却用水项目火化机尾气处理中的急冷装置需要有水箱,容积约为2m3,烟气冷却过程有水分的蒸发,蒸发量约为0.32m3/d,需要定期补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类比同类项目,每天的补水量约为0.32m3/d。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2)排水①职工生活污水职工生活用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生活污水排水量约4.68m3/d,合计1706.38m3/a。废水由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汇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②悼念人员废水悼念人员用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悼念人员排水量约2.13m3/d,合计775.63m3/a。废水由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汇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③遗体服务废水遗体服务用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遗体服务排水量约0.37m3/d,合计136.51m3/a。废水经单独设置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汇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④遗体冷藏废冰块遗体冷藏过程会产生废冰块,类比同类项目,遗体冷藏废冰块融化后废水量为0.13m3/d。⑤餐饮废水餐饮废水排污系数按0.85计,则废水产生量为3.19m3/d(1164.35m³/a)。项目给排水量见下表。数量量1人2人3/45水/////6块/////7///水平衡图见下图。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施工期建设过程分为下列几个阶段:土石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设备安装、竣工验收。施工期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物,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详见下图。2、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项目主要为麻江县城及周边乡镇过世人员提供丧葬服务,周边村寨有部分遗体在自家举行吊唁仪式,殡仪馆主要为其提供火化服务。对于需要在殡仪馆悼念、停丧的,殡仪馆提供有悼念厅。营运期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遗体火化、遗物焚烧、吊唁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以及餐饮废气、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营运期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详见图2-3。火化工艺流程见图2-4。工艺流程简述:(1)进馆由专用殡仪车将遗体接至殡仪馆。(2)业务登记确定服务项目→办理缴费手续→接运遗体→遗体清洗、整容或解剖后冷藏→确定悼念日期。(2)悼念布置殡仪厅→取出遗体→致悼词→默哀→遗体告别→遗体运进火化车间→遗物焚烧。(3)火化遗体进火化炉→火化完成收捡骨灰→骨灰盒保存→领走或寄存,最后进公墓安葬。污染物主要为火化遗体所产生的大气污染、固废,悼念活动产生的噪声污染,遗体清理的清洗废水、固废等。(焚烧池)(焚烧池)与项目有关原有环境污染问题本项目除火化炉为提质改造外其余均为新建,但火化炉建成后从未投入使用,所以无与项目有关原有环境污染问题。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本项目位于黔东南州麻江县,根据《2021年麻江县环境质量年报》,麻江县2021均值为29ug/m3。细颗粒物(PM2.5)均值为20ug/m3。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数(CO)均值为0.8mg/m3。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均值为122ug/m3。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2021年麻江县环境质量年报》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同时本次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6.3.2补充监测: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本次评价在厂址及主导风下风向5km范围内共布设了1个监测点,补充监测因子为二噁英、氯化氢、颗粒物和汞及其化合物共4项指标。NDNDNDNDNDND备注:1.“*”表示该项目本公司无资质,分包给有资质的单位:云南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物度占标1ND//达标小时值0小时值/pgTEQ/m3//小时值/ND///由表3-3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汞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氯化氢能够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限值,二噁英参照的日本政府发布的《关于二噁英宣传手册》中环境质量标准。2、地表水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麻江县贤昌镇杏山街道,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为项目西侧约2000m处的洗布河,根据《2022年上半年麻江县环境质量》可知,麻江县洗布河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麻江县贤昌镇杏山街道,项目附近无地下水出露点,区域内地下水环境质量划为Ⅲ类,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麻江县贤昌镇杏山街道,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分类属于2类功能区。项目周围无重大噪声污染源,区域内主要噪声源为项目周围居民人为噪声及车辆噪声;人为噪声及社会噪声属间断产生,且夜间产生人为噪声及车辆噪声较小。本公司于2022年8月17日委托贵州求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麻江县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监测报告详见附检测结果Leq[dB(A)]),);标点由上表可知项目周边居民点昼夜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所以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较好。4、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为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贤昌镇杏山街道。区域边界现有地表植被种类较少,生物多样性一般,生态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拟建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域500m范围内多为荒地、农田居民区,无需特殊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古、大、珍树木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经营活动为殡葬服务,不属于电磁辐射类项目,生产过程中也不产生电磁辐射,故不对其电磁辐射环境开展监测与评价。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详见下表及附图。W人W人人点W人W/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根据本项目的污染特征,本次评价采取以下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本次评价的标准,居图采用标准如下所示: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施工场界颗粒物浓度限值1.0mg/m3。项目营运期火化炉执行《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中表2,遗物焚烧废气执行《大气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标准,详见下表。表3-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无组织标准标准名称及级(类)别污染因子标准值备注单位数值《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标准颗粒物mg/m3无组织123456汞781化粪池恶臭气体执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22)表4无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限值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排放限值,详见下表。规模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mg/m³)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经殡仪馆公厕进入化粪池进入市政污水管网。运营期职工生活废水、悼念人员生活废水、食堂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遗体处理洗涤废水经漂白粉预处理池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1pH2345/6/73、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限值要求,运营期产生的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具体的限值要求见下表。))))4、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其排放》(CJ/T368-2011)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要求,妥善处理,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标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要求。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污水经经化粪池及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后进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污水属于间接排放,水污染物总量纳入污水处理厂,项目不设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按国家和当地对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结合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大气污染物:SO2为0.038t/a、NOX为0.0306t/a。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少量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根据工程建设和施工计划安排,拟定施工期为12个月(按300d计计划施工人数50人/d。施工工人大部分为附近居民(约40人),少部分管理人员(约10人)。施工场地不设施工营地。施工管理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按50L/d·人计,则污水产生量为0.5m3/d(150m3/d污水依托殡仪馆现有公厕及周边居民厕所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废水:主要来源来自于①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水泥浆水。②地基挖填以及由此造成的地表裸露、弃土临时堆放处等在大雨冲刷时泥土随雨水流失,形成的含泥沙废水。为减小施工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场地内开挖临时雨水排水沟,在雨水排水口处设置临时沉淀池,对场地内的雨水径流进行简易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施工期用水利用现有自来水管网,不涉及地下水的抽取,因此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对于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实行分类堆存并及时清运,禁止随意堆放,可有效避免雨淋产生的渗透液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中应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在原料堆放场地边界设边沟,避免污染地下水;2)设计和施工中重视废水处理系统,做好基础设施、地坪等污水处理设施等防渗(固化),严格实施“清污分流”,防止污水渗漏污染地下水;3)生活污水不得以渗坑或渗井或漫流方式排放,禁止利用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回填沟、坑等。综上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报告提出的污水防渗和雨水下渗措施,能有效防治施工期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2、施工期废气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场扬尘、汽车尾气及装修废气。(1)扬尘施工期产生的扬尘,一是来自场地整理、土石方的挖掘与破碎扬尘及现场土石堆放扬尘;二是来自来往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根据类比调查资料,测定时风速为2.5m/s,测试结果表明建筑施工扬尘严重,工地内颗粒物浓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5~2.3倍,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多在下风向150m之内。施工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对路边30m范围以内影响较大,路边的颗粒物浓度可达10mg/m3以上。为减少该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按《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进行扬尘防尘。1)在设备安装、装修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对行驶路面实施洒水抑尘,堆放材料时轻拿轻放;2)严禁凌空抛撒垃圾、渣土及时清运垃圾、渣土,运输车辆应封闭,防止遗撒;施工扫尾阶段扫除建筑垃圾,应当袋装扎口清运或用密闭容器清运;3)运输车辆适当减速行驶,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排水和泥浆沉淀设施;4)遇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施工单位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建设作业。经采取上述保护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车辆尾气施工机械燃油产生少量的燃油废气,其主要污染物有CO、SO2和NOX,由于施工的燃油机械为间接作业,且数量不多,因此所排放的燃油废气污染物仅对施工点空气质量产生间断的、较小的不利影响。防治措施: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运出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对使用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由于本项目建设内容较少,建筑材料运输较少,且油料消耗产生的污染物产生量较少,所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装修废气在建筑物室内装修阶段,会产生甲醛、苯系物等有机污染物等。根据装修时采用的装修材料不同,甲醛、苯系物产生量也不同,产生量难以估算,建议装修时使用环保型装饰材料,油漆、涂料等,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限值要求。3、施工期噪声影响和保护措施(1)源强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根据同类工程施工阶段的类比调查,一般施工机械的声功率级在75dB(A)以上,其中声级最大的是电钻,声级达到115dB(A),这些设备的运行将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及声级见表4-1,运输车辆类型及声级见表4-2。段-(2)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类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中工业噪声预测模式,预测施工场噪声源对附近声敏感点的影响,同时考虑遮挡衰减、空气吸收衰减、地面附加衰减,对某些难以定量的参数查相关资料进行估算。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室内声源。本项目按照A声功能级做近似计算:L(rL(r0)-20lg(r/r0)-△L式中:L(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L(r0)—参考位置处的声压级;r0—参考位置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m);r—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m);△L—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量),本项目取45dB(A)。(3)评价标准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评价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4)预测结果及评价施工设备的运转影响是施工场地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由于施工阶段设备交互使用,使用频率也随之变化,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源强为75dB(A)~115dB(A),采用点声源衰减公式及噪声叠加公示预测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点源噪声衰减公式如下:L2=L1-ΔLΔL=20lg(r2/r1)式中:r1、r2—分别为距声源的距离;L1、L2—分别为r1与r2处的等效声级。噪声叠加公示如下:Leq=10lg(100.1Leqg+100.1Leqg)式中:Leq——预测点的噪声预测值,dB;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噪声贡献值,dB;Leqb——预测点的背景噪声值,dB。项目考虑所有机械同时运行时,对其进行噪声叠加计算统计结果为115.5dB(A)。项目施工期噪声经叠加后仅通过距离衰减情况下,在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详见表4-3。25由表4-3可知,通过距离衰减,项目厂界280m开外噪声排放满足《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昼间70dB(A)要求。项目厂界距施工设备声源处相距约2m,该处噪声预测值为109.48dB(A)。施工期噪声仅通过距离衰减情况下,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标准要求昼间:70dB(A),夜间:55d(A)。若不采取任何措施,施工厂界噪声将存在超标现象。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本环评提出如下噪声防治措施:1)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降低声源的噪声源强;2)由于项目西侧50m范围内存在慢坡居民点,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期要做好噪声防治工作,需要在项目四周设置不低于2m高的临时围墙,另外,将噪声较大的机械施工场地设置在远离项目西侧的敏感保护目标;3)对产生高声级的设备,工作人员实行戴耳塞施工,施工者轮换作业,缩短进入高噪声区时间;4)对动力机械设备加强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5)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有关规定,除抢修、抢险作业外,不得在夜间进行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如工程建设确实需要在夜间施工,必须提前7日向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麻江分局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并由建设单位公告当地居民;6)对产生高噪声设备尽量安排在白天使用,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及《贵州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在城市市区范围内,白天(12:00~14:30)夜间(22:00~6:00)禁止建筑施工。对施工运输车辆采取限速措施,使出入车辆尽可能减缓行驶速度,运输车辆晚间运输尽量用灯光示警,禁鸣喇叭,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降噪措施后,可消减约为35~45dB(A)左右的噪声,且本项目位于该范围内所有居民点的最高点,离最近的慢坡居民点存在约40m的高差及树木阻隔。施工期噪声在施工场界噪声预测值为69.48dB(A),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的限值要求。项目敏感点最近为西侧50m处慢坡居民点,经上述措施及距离衰减后,其噪声预测值为26.56dB(A),根据现状监测,敏感点50m处背景噪声值约为48.6dB(A)与项目敏感点噪声值通过叠加后的噪声贡献值为50.02dB(A),西侧50m处慢坡居民点噪声贡献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夜间不施工,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伴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场地平整、主体建筑施工、管道铺设开挖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建筑材料、土石方及装修垃圾。(1)生活垃圾项目施工人员约5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25kg/d,施工期约12个月,施工时间为300天,则生活垃圾产生量7.5t,统一收集后送至附近垃圾转运点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废建筑材料项目新建所产生建筑垃圾量采用建筑面积预测,预测模型为Js=Qs×Cs式中:Js—建筑垃圾产生量;Qs—建筑面积(m2Cs—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垃圾产生量(t/a·m2)。本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8541m2,一般建筑垃圾按50kg/m2计算,共产生的建筑垃圾为427.05t。回收废砖用于围挡建设或其它用途,不能利用的部分运往政府部门指定堆场堆存。(3)土石方本项目区域地势较为平整,根据相关设计资料,总挖方量约为5.5万m3(土方1.2万m3,石方2.8万m3,表土1.5万m3),回填方量为5.48万m3,基本能做到挖填方平衡。(4)装修垃圾施工期装饰、装修阶段固体废物主要为装修垃圾,产生量约8t,其中油漆、涂料容器等固体废物不得随意抛弃,作为危险固废送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如不及时清运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遗留在现场的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回收或回填;2)运送建筑垃圾的车辆要加盖篷布,不能随意倾倒;3)施工现场的废金属要及时回收;建筑垃圾应运送到指定地点。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要求随产随运并处置,避免因刮风使固体废物飞扬,污染附近环境。项目施工期,经加强管理并严格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s、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施工期间因开挖地表使原有植被受到破坏,不仅削弱了该区原有水土保持能力,而且在施工中挖方与弃方将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将使施工区内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进场,石料、土料堆积场及施工噪声均破坏了当时陆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动物栖息环境、迁移途径、觅食范围等发生改变,对该区域的野生动物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工程建设区域因人类的频繁开发利用,现有陆生脊椎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物种多样性也较为贫乏,可见整个项目的建设对于区域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种群影响较小,也没有改变其群落结构及稳定性。为减小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根据施工期占地、植被破坏情况,做好施工期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建设工作;②加强管理,落实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措施;③对因建设而裸露土地采取地面硬化及种植绿化措施,选择易生存树种;项目施工期的影响是短暂的,随着项目建设完成,施工期的负面影响会逐渐消失,随着项目竣工,建设区域内地面硬化,区域内生态环境会逐渐恢复至原有水平;④加强施工人员对动物保护意识,禁止猎捕、杀害野生动物。1、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废水排放源强①职工生活用水项目年工作365天,拟建项目定员50人,在馆内食宿。根据贵州《用水定额》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生活污水排水量约4.68m3/d,合计1706.38m3/a。②悼念人员废水悼念人员约400人/d,用水定额按25L/人·d计,则悼念人员用水量为10m3/d(3650m3/a)。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悼念人员排水量约8.5m3/d,合计3102.5m3/a。③遗体服务废水主要为对尸体进行简单清洗及消毒,对含有传染病、结核病等病源遗体,本评价要求遗体必须在医院进行清洗完毕后,才运至殡仪馆处理。项目年处理800具遗体,平均每天按处理2.2具尸体计,类比同类项目耗水量,遗体清理用水按0.2m3/具计,则用水量为0.44m3/d(160.6m3/a)。遗体服务用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遗体服务排水量约0.374m3/d,合计136.51m3/a。④遗体冷藏废冰块遗体冷藏过程会产生废冰块,类比同类项目,遗体冷藏废冰块融化后废水量为0.132m3/d。⑤餐饮废水项目考虑员工及悼念人员用餐,每天共计150人,全部考虑为一餐,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用水定额按25L/人·餐计,则用水量为3.75m3/d(1360.75m3/a)。餐饮废水排污系数按0.85计,则废水产生量为3.19m3/d(1164.35m³/a)。馆内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三级排放标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遗体清理废水经单独设置的处理池(5m3/d),用漂白粉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通过污水管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项目污水进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的可行性分析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位于麻江县杏山镇谷羊村,主要废水来源是麻江县杏山镇区域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改良型一体氧化沟工艺,污水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设计处理规模为2500m³/d,污水处理设备运转良好,处理后的废水可稳定达标。本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废水量10.52m³/d,项目污水进入后不会对污水处理厂日常处理污水造成冲击,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已敷设市政污水管网,本项目污水可通过重力自流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麻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后排出。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火化机废气、遗物祭品焚烧废气、餐厅油烟废气。火化机废气采用“二次燃烧室→急冷塔→石灰粉脱硫→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12m高排气筒排放”,CO、NOx、SO2、颗粒物(烟尘)、HCl、汞、二噁英的排放浓度可满足《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表2中排放限值要求。遗物焚烧量较少,燃烧属于无组织排放,可满足《大气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669)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餐厅油烟废气烟采用净化效率在80%的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油烟排放浓度低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最高排放浓度2.0mg/Nm³的标准限值要求,满足达标排放要求。本项目化粪池埋于地下,周边绿化情况较好,化粪池臭气能够满足《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22)表4无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限值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排放限值。污染源强核算、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详见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3、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运营期主要噪声来自于悼念活动、遗物焚烧、火化机、机动车噪声等各种设备的运行噪声。根据类比调查,正常运行条件下,噪声声压级在65~90dB(A)之间。噪声产生情况见下表。123本工程主要噪声源设备运行噪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分析厂界达标情况,厂界达标情况首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附录B1.3计算室内声源源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然后采用附录A计算预测点声压级,再计算A声级,采用附录B1.5计算预测点噪声贡献值,再采用导则式(3)计算预测点噪声预测值: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附录B4工业企业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考虑遮挡物衰减、空气吸收衰减、地面附加衰减,对某些难以定量的参数,查相关资料进行估算。项目噪声评价采用点声源的衰减公式及噪声叠加公式和进行计算。(1)室内声源式中:Lp1——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Lw——点声源声功率级(A计权或倍频带),dB;Q——指向性因数;通常对无指向性声源,当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当放在一面墙的中心时,Q=2;当放在两面墙夹角处时,Q=4;当放在三面墙夹角处时,Q=8;R——房间常数;R=sα/(1-α),S为房间内表面面积,m2;α为平均吸声系数;r——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然后按上公式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围护结构处产生的i倍频带叠加声压式中:Lp1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Lp1ij——室内j声源i倍频带的声压级,dB;N——室内声源总数。在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时,按上公式计算出靠近室外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Lp2i(T)=Lp1i(TTLi+6)式中:Lp2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Lp1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TLi——围护结构i倍频带的隔声量,dB。然后按式(B.5)将室外声源的声压级和透过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Lw=Lp2(T)+10lgS式中:Lw——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Lp2(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声源的声压级,dB;S——透声面积,m2。然后按室外声源预测方法计算预测点处的A声级。(2)室外声源Lp(r)=Lw+DC-(Adiv+Aatm+Agr+Abar+Amisc)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Lw——由点声源产生的声功率级(A计权或倍频带),dB;DC——指向性校正,它描述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Lw的全向点声源在规定方向的声级的偏差程度,dB;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dB;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B;Agr——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Abar——障碍物屏蔽引起的衰减,dB;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Lp(r)=Lp(r0)+DC-(Adiv+Aatm+Agr+Abar+Amisc)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Lp(r0)——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DC——指向性校正,它描述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Lw的全向点声源在规定方向的声级的偏差程度,dB;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dB;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B;Agr——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Abar——障碍物屏蔽引起的衰减,dB;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b)预测点的A声级LA(r)可按式(A.3)计算,即将8个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LA(r)]。0.1[Lpi(r)-ΔLi])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Lpi(r)——预测点(r)处,第i倍频带声压级,dB;ΔLi——第i倍频带的A计权网络修正值,dB。c)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时,可按式(A.4)计算。LA(r)=LA(r0Adiv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L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A);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dB。(3)绿化林带引起的衰减(Afol)通过树叶传播造成的噪声衰减随通过树叶传播距离df的增长而增加,其中df=d1+d2,为了计算d1和d2,可假设弯曲路径的半径为5km。表A.3中的第一行给出了通过总长度为10m到20m之间的乔灌结合郁闭度较高的林带时,由林带引起的衰减;第二行为通过总长度20m到200m之间林带时的衰减系数;当通过林带的路径长度大于200m时,可使用200m的衰减值。(4)预测点贡献值及预测值根据预测点A声级计算预测点贡献值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噪声贡献值,dB;T——用于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s;N——室外声源个数;ti——在T时间内i声源工作时间,s;M——等效室外声源个数;tj——在T时间内j声源工作时间,s。LAi——第i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LAj——第j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距离项目厂界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的慢坡居民点,根据本项目“表3-3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知,50m处慢坡居民点背景噪声值为昼间48.6dB(A),夜间39.2dB(A)。叠加本项目噪声贡献值后,西侧的慢坡居民点处噪声预测值为昼间48.8dB(A),夜间39.7dB(A)。由以上预测结果可知,正常生产情况下厂界噪声值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的要求。本项目西侧50m处为慢坡居民敏感点,通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及噪声距离衰减,2类标准的要求。为降低项目运营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建议项目采取以下措施:1)对于乐队奏乐噪声,在项目入口设置标识牌,禁止治丧人员沿路奏乐,进入悼念厅后方可开始奏乐。严禁在夜间奏乐。项目对其围墙进行加高处理,并在悼念厅安装双层隔声窗,以减少对外环境的影响;2)悼念大厅内墙采用耐火型多孔隔音材料装饰,由于声波在入射到多孔材料时,可激起小孔或纤维的空气运动,紧靠孔壁或纤维表面的空气因孔壁的影响产生粘滞作用,使声波与多孔材料产生摩擦作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噪声得到衰减。同时,减少门窗的开放量;3)从声源上控制,选择低噪声和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项目制冷设备、排风设备选用先进的、噪音低、震动小的生产设备。对产生噪声大的设备应放置在单独的构筑物内。项目还需在主要设备基座等处进行减振、基座加固处理;4)对于汽车运行噪声,通过加强管理,采取馆内禁止鸣笛、控制车速等措施。项目营运期噪声通过以上措施后,可消减约为30dB(A)的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祭拜废物、除尘器收集的飞灰、焚烧渣、废活性炭及解剖废物等。(1)生活垃圾本项目共有职工50人,年运营时间365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25t/d(9.125t/a);悼念人员按100人/d,垃圾产生量按0.25kg/d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2)祭拜废物悼念活动中为逝者烧纸等产生的灰渣,祭拜产生的废鲜花等祭拜废物,全年产生约10t/a,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3)焚烧渣焚烧渣主要为焚烧死者衣物、生活用品(包括其他物品)及祭奠死者所用物品后产生的,产生的焚烧渣约为8t/a,其成分较简单,焚烧产生的渣可定期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4)除尘器搜捕飞灰火化机除尘器收集的飞灰除尘器收集的飞灰量约为1.2t/a,根据《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火化机除尘器收集的飞灰均属于危险废物,属于名录中HW18焚烧处置残渣,危废代码为772-003-18,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10m2),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5)废活性炭年版),本项目废活性炭属于名录中HW18焚烧处置残渣,危废代码为772-003-18。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固废,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10m2),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6)解剖废物解剖过程会产生废解剖刀、一次性手套等,解剖废物产生量约为0.08t/a,根据《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解剖废物属于名录中HW01医疗废物,危废代码为800-002-01、800-001-01。解剖废物属于危险固废,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10m2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综上所述,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得到较好处置,能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工程固体废物处置方案合理可行。1//3//48//6灰置7置8置序号1/2/3/为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在对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及转移过程中,建议建设单位做到以下:1)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2)危险废物贮存、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相关标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危险废物处置要求按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公告2013年第36号)中相关标准等相关法规规定,及时分类收集、建设符合标准的危险废物暂存设施和场所,妥善保存并设立危险废物标示牌,并按有关规定交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运输及处理处置,严禁将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作为一般固废处理处置。且本项目危险废物在转移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产生单位应当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收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每车、船(次)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危险废物的堆放要求项目危废暂存间布置于厂房西侧,本环评要求危废暂存间须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设置:①危废间必须密闭建设,门口内侧设立围堰,地面应做好硬化及“三防”措施(防扬散、防流失、防渗透);②危废间门口需张贴标准规范的危废标识和危废信息板,屋内张贴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③危废间需按照双人双锁制度管理;④不同种类危险废物应有明确的过道划分,墙上张贴危废名称,液态危废(鞋乳、清洗剂)需将盛装容器放置防泄漏托盘内,并在容器外粘贴标识;⑤建立活性炭、活性炭过滤棉更换记录台账(更换时间、更换量),将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并建立专门的危险废物管理台账;⑥危废贮存间内禁止存放除危废及应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对于产生的危废管理:①危废实行分类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实现危废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②对于危废,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转移、处置;③定期对危废工作台账进行检查;④不得将危废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部门处置,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⑤从事危废管理的人员进行危废收集、贮存、经营及运送时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5、运营期土壤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本项目火化机废气可能释放的土壤污染物主要为汞等金属或者持久性污染物、颗粒物(粉尘)、酸碱性气体(HCl、SO2、NO2等)和有机剧毒性污染物(二噁英等)四大类,这些废气污染物是以大气干、湿沉降的方式进入周围的土壤,从而使局地土壤环境质量逐步受到累积性污染影响。本项目主要考虑重金属汞大气沉降对土壤的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E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之E.1.3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及预测值公式进行土壤环境土质预测。①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ΔS=n(Is-Ls-Rs)/(ρb×A×D)式中:ΔS-单位质量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g/kg;I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输入量,g;L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淋溶排出的量,g;R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径流排出的量,g;ρb-表层土壤容重,kg/m3,配比同类项目本项目取值为1.13g/cm3,即1130kg/m3;A-预测评价范围,m2;D-表层土壤深度,m,取0.2m;n-持续年份,a;②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E,项目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可不考虑输出量,因此公式可简化为如下:ΔS=nIs/(ρb×A×D)其中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输入量Is可通过下列公式估算:式中:C—污染物的最大小时落地浓度,mg/m3。本项目的C取值为3.125×10-11mg/m³。V—污染物沉降速率,m/s;根据下式计算,汞的沉降速率取值为1.51×10-11cm/s(即1.51×10-13m/s);二噁英的沉降速率取值为3.9×10-12cm/s(即3.9×10-15m/s)。T——年内污染物沉降时间,s。2台火化机同时运行时,项目年运行536.55h,192万秒。A——预测评价范围,m2;本评价取排气筒下风向区域至最大落地浓度区域,为25600m2。经计算,表层土壤中汞的输入量Is为2.32×10-7g;表层土壤中二噁英类的输入量Is为5.99×10-15g。i其中污染物汞的沉降速率V可通过下式估算式中:V:表示沉降速度,cm/s;g:重力加速度,cm/s2;9.78cm/s2d:粒子直径,cm;汞:0.204×10-7cm;ρ1、ρ2:汞密度和空气密度,g/cm2;汞密度选取13.59g/cm2;30°C空气密度为η:空气的粘度,Pa·S,30℃空气粘度为1.86×10-4Pa·S。经计算,本项目汞V的值为1.51×10-11cm/s(即1.51×10-13m/s)。ii其中污染物二噁英类的沉降速率V可通过下式估算式中:V:表示沉降速度,cm/s;g:重力加速度,cm/s2;9.78cm/s2d:粒子直径,cm;二噁英类:0.58×10-7cm;ρ1、ρ2:二噁英类密度和空气密度,g/cm2;二噁英类密度选取1.562g/cm2;30°C空气密度为1.165g/cm2;η:空气的粘度,Pa·S,30℃空气粘度为1.86×10-4Pa·S。经计算,本项目二噁英类V的值为3.9×10-12cm/s(即3.9×10-15m/s)。目前国内尚无火葬场废气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通常重金属会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改变,肥力下降,并有可能通过作物进入食物链,影响人群健康。二噁英类有机物沉降至土壤上,如果暴露在阳光下,几天后就会分解;但如果埋在土壤中,其半衰期为10年以上。本评价调查同样产生汞及二噁英垃圾焚烧项目对区域土壤影响简要类比分析项目废气中汞及二噁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生态环境学报》(2011,20(3)560-566)《焚烧源二噁英的排放对周边土壤和植被污染的研究进展》,可知:杜兵等调查了13座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及二噁英类排放模式及部分设施土壤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排放浓度同焚烧处理量没有显著的关系,使用PCA及聚类分析方法将设施排放模式归类为3种模式,分布模式同焚烧设施炉型、处理量以及尾气处理方式等因素相关性并不显著。厂区土壤中二噁英类浓度水平约为8~14ngI-TEQ·kg-1,周边土壤浓度为1~4ngI-TEQ·kg-1左右,均处于较低水平,调查设施周边土壤的使用目前尚无明显风险。刘劲松等系统研究了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周边地区3个表层土壤样品中二噁英类的组成及其含量,并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污染源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最大落地点、以及背景采样点土壤样品中二噁英类国际毒性当量值分别是0.214、0.241和0.145pg·g-1,焚烧源周边环境土壤中的二噁英类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最大落地点表层土壤样品与背景点表层土壤样品二噁英类的组成及含量均有一定的变化。XUMX等、YANJH研究了我国杭州地区一座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对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发现该焚烧厂运行1年后,其周边土壤中的二噁英类PCDD/Fs总的浓度和毒性当量分别增加了33%和39%(中值)。但通过特定同系物因子分析发现,二噁英类含量与垃圾焚烧炉排放有一定的关系,但总体影响较小,而其他污染源如废弃物的露天燃烧、交通源和热水锅炉是焚烧厂周边土壤中PCDD/Fs积累的主要贡献者。LIXD等在2007年到2009年间,对中国一个2007年5月开始运行的垃圾焚烧厂周边的土壤样品进行PCDD/Fs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2009年该区域土壤样品中PCDD/Fs浓度仍然高于当地的背景值。对实验结果进行复合污染分析表明:该地区的PCDD/Fs浓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且焚烧厂烟气排放对该区域土壤环境的影响很小,其它一些不明确的PCDD/Fs污染来源和潜在的影响因素对该区域PCDD/Fs污染的影响不能被忽略。从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来看,焚烧厂二噁英类的排放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采用不同烟气控制技术及采用不同排放标准的焚烧炉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处于工业区附近的焚烧厂由于受到其他污染源的协同作用,其周边的环境污染相对较严重;而在非工业区并采用先进污染控制技术的焚烧厂几乎不会对附近的大气、土壤及植被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且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二噁英类污染逐渐降低。——源自(生态环境学报2011,20(3)560-566)《焚烧源二噁英的排放对周边土壤和植被污染的研究进展》。本项目对周围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沉降土壤,进而对植物生长的空气条件和土壤条件产生影响。综合本评价大气环境影响,可知,本项目污染物排放对土壤的影响可接受。为减少项目废气对周边土壤影响,本评价建议:(1)加强生产及环境管理,使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严格控制重金属、二噁英类的排放量,实行达标排放,减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2)加强项目内绿化,在项目周边营造抗污、吸声、降尘,三者兼有的防护林带;在加强项目绿地管理,采取吸附能力的乔、灌、草和花卉相结合的绿化措施。6、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1)地下水污染途径分析项目在营运期可能对地下水措施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污水收集设施在非正常情况下(事故状态下)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非正常情况下指可能发生污水收集设施渗漏、溢出,管道渗漏、破裂、堵塞等情况。事故状态下,废水泄漏后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环境,对地下水造成污染。2)地下水防渗分区地下水污染预防应坚持分区管理和控制原则,参照相应标准有针对性的分区,并分别设计地面防渗结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防渗分区原则,将本项目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具体防渗分区要求详见下表。区难区////区易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控及采取的措施如下:1)重点防渗区及建设要求重点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化粪池、危废暂存间、柴油储罐区的防渗措施如下∶a、化粪池、危废暂存间、柴油储罐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特殊防腐、防渗处理,在防腐、防渗结构上设隔离层。2)简单防渗区主要包括办公区、厂区道路等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区域。对于基本上不产生污染物的简单防渗区,不采取专门针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对于厂区各污染防治区的防渗结构应根据环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确保各类污染防治区的防渗能力满足要求。防渗措施和各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效果应作为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内容之一,综上分析,建设项目场区污染物排放简单,在落实好防渗、防污措施后,本项目污染物能得到有效处理,建设运营不会产生其他环境问题。7、运营期生态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项目生产过程中占地对周围植被及产生的粉尘对厂区周围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减少废气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环评建议单位在厂内加强绿化。根据不同地段的要求,合理搭配各种植物,充分发挥植物净化、防尘作用。具体的措施可以在厂界设置高大阔叶乔木林带,选择降尘、吸收效果好的树种。建议多种植对有害气体吸收能力较强的树木,如洋槐、榆树、垂柳等。本项目服务期满后,需对项目区进行复绿复垦。为保证项目区域的生态不被破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项目建设用于生产生活的房屋、临时建筑、机械设备,在服务期满后需进行拆除,能资源化利用的回收使用,不能回收的运至集中处理点处理;(2)项目服务期满后,需对厂内垃圾进行清理,禁止在原项目区域内进行随地填埋;(3)对项目区域内板压地块进行翻松及覆土,便于植物能及时生长;(4)厂区清理完毕以及翻松覆土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