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诊断_第1页
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诊断_第2页
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诊断_第3页
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诊断_第4页
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诊断昆明市同仁医院施湖涛目录引言检查方法的选择超早期脑梗塞定义超早期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表现治疗时间窗内溶栓的讨论结语引言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30%)、致残率高(85%)和复发率高等特点。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脑卒中67%~80%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发作3h内进行静脉内溶栓效果良好,动脉溶栓可将治疗时间窗延后至6h。引言引言

在我国脑梗塞患者能够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的大约为25-31%,个别地区仅为7%。延误治疗的主要原因是路程的耽搁及早期判断不清。

新的治疗方案要求提早缺血性脑梗塞

的诊断时间,即从过去仅反映形态学改变提前至在发生代谢功能改变时就明确诊断,以客观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改变病人的预后。引言目录引言检查方法的选择超早期脑梗塞定义超早期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表现治疗时间窗内溶栓的讨论结语检查方法的选择

平片对超早性期的脑梗塞无诊断价值。

脑血管造影是血管病成像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闭塞的血管,并能做及时治疗,但不能显示梗死范围和脑实质异常,而且是一种侵入性方法,专业操作技术性强,脑梗塞的病人往往不能合作,所以一般也不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多普勒超声可无创地检查颅外及颅内血管状况,但对小血管显示差,且多倾向于提供生理方面的信息,而非准确解剖学定位,而且准确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检查者的经验。

检查方法的选择

核素扫描检查SPET和PET虽被公认为是评价脑组织血流动力状态的“金标准”,但是其价格昂贵、成像时间长、图像空间分辨力差以及具有核放射性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CT及MRI技术发展迅速。CT血管成像(CTA)及灌注成像(CTP)、磁共振扩散成像(DWI)、灌注成像(PWI)、血管成像(MRA)及波谱技术(MRS)应用于临床,使形态成像发展到功能成像成为可能,超早期(6h内)诊断缺血性脑梗塞成为现实。检查方法的选择目录引言检查方法的选择超早期脑梗塞定义超早期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表现治疗时间窗内溶栓的讨论结语超早期脑梗塞定义

超早期脑梗塞主要是指发病6h以内的脑梗塞。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

当脑的血流量降低到<12~20ml/(100g·min)时,会产生脑的血供不足,微循环灌注障碍,ATP生成减少、耗尽,细胞膜Na-K泵功能丧失,细胞外Na+、Ca2+进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无氧酵解酸性代谢产物积聚,细胞内渗透压升高,使细胞外水分子进入细胞内,产生细胞毒性水肿。大约在缺血4~6h后,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内容物渗出,产生血管源性脑水肿。病理生理缺血半暗带(治疗时间窗)

缺血半暗带(ischmicpenumbra,IP)是1981年Astrup等提出,并将之定义为电生理活动停止而能量维持离子泵功能正常及细胞结构完整的可逆性脑组织损伤。它的存在受侧支循环、血压和缺血组织耐受性的影响,具有可逆和可变性。随时间推移IP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可转化为正常灌注区(时限可逆性)或转化为梗死区(不可逆性)。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受累脑组织的侧支循环Willis环大动脉间颈外动脉至颈内动脉吻合(经眼动脉)经软脑膜的侧支循环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梗死核心区半暗带血流减少区梗死核心区弥散异常区灌注异常区良性血供减少区缺血的三种模式缺血的四种模式→目录引言检查方法的选择超早期脑梗塞定义超早期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概念超早期脑梗塞的CT和MRI表现治疗时间窗内溶栓的讨论结语CT平扫的价值排除脑出血CT平扫不作为超早期脑梗塞常规影像诊断方法,但出现以下的几个CT平扫征象可提示有超早期脑梗塞的可能影像学表现一、局部脑实质密度轻微降低

临床怀疑脑梗塞的患者,CT平扫示左右大脑半球对称区脑实质CT值差别大于1.8(△Hu)时,应短期内复查CT或做进一步检查除外脑梗塞。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二、脑动脉高密度征

表现:一段脑动脉的密度高于同一支脑动脉的另一段或其他动脉的密度意义:表示动脉闭塞后血栓或栓塞形成于动脉内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HMCAS的五项标准:(1)MCA水平段非增强显影(2)MCA密度高于周围脑组织(3)骨窗位时消失(4)一侧性改变(5)无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常MCA密度为小于53HHMCAS密度为60-80H动脉硬化伴钙化CT值大于120H三、局部脑肿胀

局部脑回变平、增宽,脑沟变浅、消失和轻微的占位效应。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发病后2小时病例13天后7天后四、豆状核轮廓模糊全部豆状核境界不清(M1段闭塞)2.壳核后部境界不清(岛段屏状动脉供血障碍)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五、岛叶皮质境界不清

脑岛灰、白质境界模糊,呈均一很淡的低密度影,又称岛带消失征,是脑梗塞超早期CT表现中最敏感的指标。影像学表现-CT平扫征象

病例2

上述CT平扫征象出现几率与阻塞动

脉大小与梗塞面积大小有关。CTA成像原理:CT增强扫描时,在受检的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进行连续容积采集,然后运用计算机的后处理功能,重建受检血管的立体影像。影像学表现CTA影像学表现CTA影像学表现CTA病例3影像学表现

除血管状态外,CTA原始图像(CTAsourceImageCTA-SI)还可显示病灶、提供侧支循环的直接信息。CTA-SI病例4病例5(不匹配现象)动态增强灌注CT原理根据示踪剂在血管内的首过效应,选定层面进行扫描(基底节层面),以绘制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来计算各血流参数,获得血流参数:CBF、CBV、MTT、TP。经伪彩处理得到参数图。影像学表现CBF

CBVMTTTTPCBVCBFMTTCBVCBFMTT发病5小时后病例6CBFCBVMTTTP静脉溶栓后24小时CBF病例7CBF病例8病例9

CBFCBVMTTTTPTPCBF病例10动态CT增强灌注成像定量评价灌注CT不能获得准确的参数绝对值。可以通过与健侧相应部位的血流参数值进行对比来半定量评价,例如:

rrCBF=患侧rCBF/健侧rCBF

如果rrCBF<0.2,脑组织损伤不可逆;

0.2<rrCBF<0.35,溶栓效果好。影像学表现动态CT增强灌注成像定性评价灌注不足。MTT明显延长,CBV减少,CBF明显减少。侧支循环信息。MTT延长,CBV增加。血流再灌注信息。MTT缩短或正常,CBV增加,CBF正常或轻度增加。过度再灌注信息。CBV与CBF显著增加。影像学表现动态CT增强灌注成像定性评价缺血半暗带的描述:CBF正常或轻度降低,CBV增高、正常或轻度降低,MTT延长,TP后移。面积CBV与面积梗死相关性最好。预测缺血半暗带面积=面积CBF-面积CBV影像学表现动态增强灌注CT缺点无法进行全脑灌注。目前的CT准直器宽度限定了1次采集脑组织层面的厚度有限。层面的选择:基底节或放射冠层面。对于后颅凹、脑干不适合做灌注扫描。患者接受X线照射剂量。影像学表现常规MRI

超早期脑梗塞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细胞毒性水肿,T1加权像上可见病变区脑肿胀改变,包括脑回增厚、脑沟变浅或闭塞等征象。此时整个缺血区的含水量并未增加,只是细胞内、外含水量发生了变化,所以此时T2加权像以及FLAIR成像都不能显示病灶。

影像学表现T1W增强

血管内强化脑实质强化脑膜的强化影像学表现MR血管造影(MRA)

主要表现有血管中断、变细,血管边缘模糊不规则和信号强度降低。影像学表现MR弥散加权成像(DWI)

基本原理:当水分子中的氢质子受到强梯度磁场作用下,不同部位的质子产生不同的共振频率,以致在相位重聚时,质子间失去相位的一致性(失相位),从而在图像上出现信号衰减。缺血脑组织区的水分子弥散运动减弱,因而无信号的衰减而呈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上为低信号区(弥散系数降低)。影像学表现DWI原理影像学表现自由水分子的扩散不受限生物体内水分子的扩散受各种生物膜及大分子结构的限制信号在图像上的表现方式TissueSampleA

FreelyDiffusingWater=DarkTissueSampleBRestrictedDiffusion=BrightMR灌注成像(PWI)

基本原理:利用造影剂缩短T2或T2

的作用。通过动态检测造影剂首过脑组织时所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可以绘制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推算出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有三种: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

影像学表现MR灌注成像(PWI)

超急性期脑梗塞,在PWI上表现为梗塞区局部高信号。影像学表现

PWI反映的是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状况;而DWI反映的是细胞毒性水肿。两者显示的病灶体积不一样

DWI显示的病灶体积与最终梗死面积相仿,但并不意味DWI显示的病灶体积代表核心梗死区。DWI与PWI联合评价缺血半暗带

联合使用PWI和DWI技术有助于推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