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分类训练:传统美德类_第1页
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分类训练:传统美德类_第2页
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分类训练:传统美德类_第3页
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分类训练:传统美德类_第4页
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分类训练:传统美德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题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无论是山川自然美、劳动创造美、青春靓丽美,还是文化艺术美、人性心灵美、传统道德美等等,都会受到人们的欣赏和由衷的赞美。有人说,84岁的钟南山是美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智慧,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健康;有人说,勤劳的环卫工人是美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给人们带来清洁和美丽……请根据以上材料,以“最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限文体(诗歌除外),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劳动创造价值永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地劳动,才能不断地创造价值,推动历史的车轮往前走。“80后”产业工人泰世俊参加工作14年,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革660多项,在追求数控加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倍。秦世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立了创新工作室。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环境卫生等都依赖千千万万各个岗位的劳动者。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向劳动者致敬”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草坪上的警示牌》,按要求作文。某居民住宅区的一块扇形草坪上。管理部门的警示牌几经更换:请勿践踏草坪!(无效)严禁践踏,违者罚款!(无效)小草依依,踏之何忍!(短期见效,不久又失效)草坪下埋有电线,踩踏易触电!(一句善良的谎言,因一个小孩误入草坪安然无事而失效)你踏我扶,你踩我修!(……)请以“公德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德行,奢侈是一种恶行。“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道德品质,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导的人生之道。古人认为俭有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认同节俭生活,不愿意节俭。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有的说:“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也有的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俭岂不是打击经济?”此外,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新的时代,仍要节俭”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日常生活中,你肯定有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也见识过人们对陌生人的各种态度。从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以及他对待世界的态度。请就“对待陌生人的态度”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和见闻,抒发你的情感。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感情真挚,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800字。6.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德不孤,必有邻——孔子。

道如何?德为何?千百年来一直促使仁人志士做深度的追寻和精度的定位-----请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孟子·公孙丑上》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一定会有很多联想和感慨,请你就其中一点或者几点,以“做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注意]①标题自拟。②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③不得抄袭。9.阅读下面“典型素材”和“相关话题”中的两则材料,请以“公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典型素材】香港市民戴口罩出行2月1日,众多香港市民和游客戴口罩前往铜锣湾购物。截至当天下午,香港确诊13例新型肺炎病例。为防范新型肺炎疫情,绝大多数香港市民戴口罩出行。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的户外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由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制作的正确佩戴口罩的公益广告。(2020-02-02中国青年报)【相关话题】疫情当前,口罩文明应成个体自觉1月31日,@北京公交警方发布消息,两天前,41岁男子韩某在乘坐616路公交车时,乘务管理员提示其应佩戴口罩乘车,其不听劝阻并辱骂乘务管理员。目前,韩某因侮辱他人被北京公交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政拘留。从媒体报道的经过看,没有佩戴口罩的韩某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不妥,反倒是咄咄逼人、屡次挑衅;甚至乘务员无奈回应“你随便吧”,韩某依然不依不饶、不断辱骂乘务员,甚至动手殴打。当前,疫情牵动人心,而一些因疫情引发的社会摩擦甚至治安案件则更让人痛心,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毫无意义的内耗,也加重了公共管理的负担和大众的紧张情绪。在非常状态下,社会尤其需要稳定的秩序和理性的个体。韩某被行政拘留的处理决定,也表明执法者对扰乱公共秩序的不法行为“零容忍”。尤其是,刁难一名乘务员,更显得无畏无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些天恐怕是“家里有一口米,就决不出门”,但公交司机、地铁安检员、公交乘务员等,却不得不长时间暴露在户外,不得不与来来往往的乘客打交道,这也意味着他们要面临更多风险。在他们那没有“假期延长”,只有“负荷增加”。因此,作为乘客主动佩戴口罩,不仅是有效的自我防护,更是给他们一份安心。随着返程人员回京,北京防疫形势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一段时期,要求戴口罩、应该戴口罩的场景会更多,希望市民可以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刁难。说到底,顶层的防控压力,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些一线的工作岗位上,配合这些基层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对防疫做出的个人贡献。在病毒面前,你我都是同一战线的战友,又何苦去为难、伤害同袍?对此,韩某无疑是一个反面教材,但愿他能够从行拘的处罚中得到教训。少一些霸道和无理,多一些共识和合作,我们才有可能最终战胜病毒;相反,“敌人未乱,我先内乱”,则只会让形势雪上加霜。(新京报2020-02-01)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你勇敢地直面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真;你虔诚地对待生活,生活将赐予你善;你热情地拥抱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美。请以“感谢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题目要求以“最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应当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最美”,它包含两方面内容:“最”为副词,表明程度特高;“美”既可以指味、色、声、态的美,也可以指才德或品质的美。“最美”应当是与“他美”进行比较权衡后,得出的结论,写作时要进行比较,体现思辨性。材料呈现对美的不同理解,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宏观上指出美的不同呈现方式,有可视性的物质,有抽象性的精神。不论是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美都是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一种情感体味形式,而且“都会受到人们的欣赏和由衷地赞美”。第二部分则从美在具体审美对象上的不同表现展开叙述,列举钟南山和环卫工人的例子,表明虽然审美载体不同,其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都能够给人带来积极的愉悦。各行各业,正是有无数人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的真意,才有了人们幸福安康的生活。大国工匠也好,普通的小人物也罢,他们都以自己的行动精耕自己的本业,不负职业称谓的同时,也彰显了一种美。两段材料,从宏观概括到具体所指,从不同角度对美进行解释。行文构思上,先概述材料,有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奋斗的青春最美。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青春是美好的,张扬恣意是一种青春之美、恬淡沉静是一种青春之美、奋斗不息也是一种青春之美。二、我认为奋斗的青春是最美的青春,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三、奋斗实干,是创造出彩青春的根本途径,没有奋斗的青春就是平庸的青春。立意:1.心灵善良的人最美。2.奋斗的青春最美。3.平平淡淡是最美。2.例文:向劳动者致敬五月,是诗意的季节,是热情开始的地方,也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大力弘扬劳动之美,是正气之声,是历史之赋,更是时代之责。致敬每一位劳动者,致敬每一滴汗水、每一分付出。没有辛勤劳动,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没有苦干实干,就不会实现美好的梦想。放眼望去,无数的普通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发光发热。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整洁宽阔,一排排树木绿道成荫……这一切都离不开劳动者,是他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推动了社会进步。致敬每一位劳动者,绝非一句口号,我们可以从身边最简单的小事做起:给白衣天使一个深深的鞠躬,给环卫工人温暖善意的眼神,向快递小哥道声谢谢,听从值勤交警路面指挥,自觉把果皮纸屑放进垃圾桶……这些举手之劳,我们都能做到,也应该做到。让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成果都得到尊敬,这是对劳动者最大的致敬;只有让每一位辛勤劳动的人都得到尊重,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致敬每一位劳动者,需要培育新的劳动者精神。现在,既要继续呼吁那种朴素的劳动者精神,还要强化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优化就业环境,提升劳动者待遇。让每一个行业的劳动者都享有尊严,社会进步也就有可持续的依靠。当亿万劳动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被充分激发,当劳动的价值获得应有的尊重,社会发展就会涌现无穷的动力与创造力,就会书写出更雄伟的时代故事。劳动创造世界,勤勉传承美德。对于家庭来说,勤劳是好家风;对于国家来说,勤劳是硬实力;对于青年来说,勤劳是点金术。劳动改变命运,劳动成就梦想。致敬劳动者,就是要从我做起,真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微之处,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曾写:“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劳动者用信念与执着、勤劳与坚韧,支撑着繁花似锦,我们既要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更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用劳动创造价值,靠奋斗成就梦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叙述全国劳动模范秦世俊的事迹。他参加工作14年,搞技术创新和改革660多项,将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倍。一个“80后”,用劳动不断创造价值。第二段指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努力着,奋斗着,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劳动者的模范事迹、劳动人民热烈的劳动场面,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辛勤的汗水、高超的技艺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本题要求以“向劳动者致敬”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在创新与发展的21世纪,我们向“向劳动者致敬”,不仅仅是因为其劳动收获的果实,更多地是让学生领悟到劳动背后的美丽与意义。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向劳动者致敬”写作时要写出对劳动者那种忘我工作,任劳任怨的精神的赞美。立意:1.撷劳动之光,耀民族未来。2.劳动是幸福的源泉。3.向新时代劳动者致敬。4.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3.例文:树社会公德,创美好明天小区草坪上的警示牌几经更换,无论是善意的劝阻还是无奈的欺骗,似乎都收效甚微。社会公德,亟待树立。“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既是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又是公众利益的维护,公共秩序的体现。列宁同志有一次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已走了一半。那女工见是列宁,先是一惊,然后赶忙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却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响亮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就任期间,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大人物尚且如此,平凡的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树立自己的公德心。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即是说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将被人们所不齿。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社会公德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常言道: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在我们当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发扬助人为乐,扶贫助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吸引外商投资,吸引国内外旅游者旅游,加强地方经济收入。爱岗敬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保护环境、助人为乐、勤俭持家、拾金不昧……中华传统美德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试想,每个百万富翁如果能够慷慨解囊帮助贫困,每一个强壮青年都能细致入微帮助老弱病残,就不仅会使生活在贫困中的人过上幸福温暖的生活,而且这些发扬公德的人也会赢得社会的认可;每个工人如果都能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做集体的主人,那每个集体定都能蒸蒸日上;每个游人如果多走些路把垃圾丢进垃圾箱,每户人家都不把垃圾弃在马路旁,那就会拥有整洁的环境,也可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不是空气污浊,垃圾的遍地;每一个企业如果都能做好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他们就不仅会获得大家的信任,取得社会效益,而且产品也会畅销,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发扬社会公德已蔚然成风,我们的祖国定会是一个人人互帮互助,生活美满幸福,环境整洁清新,风景优美怡人的国度。树社会公德,创美好明天。我们的未来不仅仅是经济腾飞、科技进步的时代,更应该是遵守公德、灵魂高尚的至善之境。【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审题: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材料中的警示牌无论是一开始的呼吁式标语“请勿践踏草坪”,还是命令式的“严禁践踏,违者罚款”,还是动之以情式的“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还是吓唬式的“草坪下埋有电线,踩踏易触电”,都收效甚微或者干脆无效。所以,最后,管理部门无奈地更换成了“你踏我扶,你踩我修”。居民无视警示牌、继续践踏草坪的原因,无非是没有将警示牌放在心上,没有感受到践踏草坪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认为这不过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换言之,这是缺乏社会公德心的表现。公德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公共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题目中明确地要求以“公德心”为话题进行写作,写作的时候,要审定范围,要在“公德心”的写作框架内进行构思,某些虽然失当但不属于“公德”的素材,则不应进行写作。可以对社会上公德心缺失的现象进行批评,可以赞扬某些维护社会公德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倡导大家共同遵守社会公德,树文明新风。立意:(1)树社会公德,创美好明天。(2)维护社会公德,人人有责。(3)“公德”在“公”,从我做起。(4)社会公德,勿以善小而不为。素材:(1)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盘锦市大洼县的农村。初二辍学,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到广州闯荡,1994年到深圳。1994年8月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178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4月20日电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将爱长留人间。(2)李静是重庆大坪医院神经内科的在读博士。11月29日,李静通过媒体报道得知小青松患病的消息后,就向丈夫提出想给孩子捐款,两人商量后决定将李静到部队12年来的工资和补贴,共计6万多元捐献给小青松治病。“是这身军装让我想到责任。”李静说:“我17岁就成为军人,12年的部队生活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作为一名医生,我更有义务为那些有困难的人奉献一份爱心。”(3)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李嫣患有先天性唇裂,这一事件曾被媒体广泛关注。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的不幸,更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具有先天性残疾孩子的父母所要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经济压力。因而李亚鹏夫妇决定,以成立一个基金会的形式来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又患有先天性唇裂的儿童。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之后,夫妇俩正式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支持和管理下,设立了“嫣然天使基金”——专门帮助贫困家庭的唇裂儿童进行治疗的专项公益基金。12月6日,北京某福利院1岁半的孤儿小峰成为“嫣然基金”救助的首名唇腭裂患儿。(4)2006年国庆节过后,河南魏都区丁庄办事处丁庄社区农民丁向力的女儿丁亚星被诊断出得了白血病,这个10岁的小女孩3岁时就失去了亲生母亲,而今又被重病折磨,急需巨额医疗费拯救生命。为了给丁亚星筹集医疗费,她的继母武雪梅于11月14日在许昌市区街头下跪求路人捐款。此情此景感动了同村人和很多路人,纷纷帮助她募捐,后新华社、《人民日报》将武雪梅称为“中国最美的继母”。(5)退休户籍民警乔秀文是晋源区金胜镇人,他几十年如一日自己过着俭朴的生活,却慷慨解囊资助孤儿或贫困学生上学,救治贫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还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他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为瘫痪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过节主动打扫公厕卫生……他用平凡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6)姚义德今年52岁,是河南社旗县朱集镇古城村人,他的老伴孙庆荣今年58岁,也是河南人,夫妇俩20年前来到海南至今一直靠捡破烂、干杂工为生。老姚的亲生孩子有3女2男,最大的今年30多岁,最小的也20多岁了,都已在海南成家。从1988年开始至今,老姚夫妇先后收养了10名弃婴。他说:“见死不救是一场大罪,自己少吃一点,多苦一点,救一条生命,该多值呀。不过有些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这些女孩都很好,多可惜呀!”结构层次:文章开篇引述材料,提出了“社会公德,亟待树立”的观点,然后引用名言“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指出公德心的意义所在。接下来,以列宁和霍克的事例作论据,论述了公德心的重要性;再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历数从过去到现在的事例,论述了我们国家始终都将社会公德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再提出假设,从多个角度畅想了假如人人都有公德心的美好愿景。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观点,回扣题目。4.例文:时代浪花翻涌,节俭永立潮头凭栏远望,勤俭传统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五千年上下星河;放眼今朝,节俭美德依旧是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精神坐标。面对日新月异的当下生活,我依旧可以笃定地讲:纵然时代浪花翻涌,节俭美德永立潮头!俭以养德,持之可以正己身、行大道。“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犹在耳,“耕读传家,克己恭俭”的传统影响未消,有些人却早已将“节俭”二字尘封遗忘。俭以养德、坚持勤俭不是迫使人们回归箪食壶浆、划粥断齑的清苦生活,而是让你在富足生活中多一份留意,少一份妄为。倘若人人皆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意志消丧,留恋于纸醉金迷的肤浅生活,又何谈立身天地、雄狮梦醒?又何谈道德站立、民族崛起?节俭,是人立身之本。俭以蓄力,持之可以馈乡梓、强大国。或许有人觉得当下生活富足,节俭已无必要。其言大谬!节俭不只为个人,也可以回馈家乡和国家。马旭老人清贫一生,节俭到每餐只吃一点面条和青菜,却将科研经费积攒多年,以千万巨额在家乡捐助学校,灌溉一世的乡愁。叶嘉莹先生鲐背之年节俭过活,却将退休金捐出资助学术研究,促进古典诗歌的传播。节俭是为了将更多的资源运用到亟需之处。这样的思想境界与奉献情怀又岂是山珍海味可以比拟?俭以传承,持之可兴炎黄、照四方。勤俭之风是中华民族一直具有的精神特征,它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并非冰炭同器难以相融。时代发展下的物质生活提高是表,但我们不能舍本逐末而忘记炎黄的根。提倡节俭,其实不只是为守好民族的传承,更为开辟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节俭,是华夏民族赖以传承的核心品格。有人认为,提倡节俭会抑制经济发展。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相反,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会使物尽其用,这样才会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新的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随手关灯,及时关闭水龙头,主动践行“光盘行动”,适度消费……从自身做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新的时代的号角吹响,但节俭的美德却永不能忘。做好身边的小事,就是在践行勤俭节约的风尚。或许因你的一分努力,我们可用的资源便多了一成,力量便强了一分。流沙成塔,涓滴汇海,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勤俭节约化作日常生活,让其融入民族崛起的火苗,在浪花翻涌的时代中勇立潮头、绽放光芒。【详解】(1)写作背景的限制:本次作文是话题作文。话题的核心是“新的时代,仍要节俭”,提供了写作背景,新的时代。确实,进入新的时代,新环境,新生活,新观念,传统价值面临重估。节俭,作为古老的传统价值之一,也面临重估。重估不等于否定,而是在新的时代情境中来认识、评价之,看其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析其如何继续发挥价值。所谓话题背景,就是话题存在的社会情境。今天谈“节俭”和40年前谈“节俭”,谈论的背景是差别很大的,立论的依据和侧重也有很多不同。如果现在谈论“节俭”和40年前的画风一样,文章就失去了当代的意义,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这就是谈论一个话题需要关注其存在背景的原因。话题已经确定了观点,写作主要在分析论证阐述其正确性、其价值所在,从而让节俭的传统价值继续得到接受、弘扬、传承,成为当代主流价值洪流的一部分。(2)核心概念的界定文章的核心词应为“节俭”。节俭是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重要途径。选择相对节俭的生活,就是把控自己的物质欲望,而把控自己的欲望是修身养性的基础。一个人一旦打开了物质欲望的闸门,整个人性的闸门将都趋于失控。而且,物质欲望的满足是无止境的,一旦沉沦往往不能自拔,陷入人生的“第二悲剧”。把控欲望,其实就是把控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始终走在平坦明亮的大道上,而不至于滑入欲望的深渊。因此古人总结出节俭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就是能培养道德品质,能延年益寿,能心平气和,能涵养心中的正气。界定时,不可将话题偏移为“勤俭”而大谈勤劳;偏移为“俭朴”而大谈朴实的品质,等等。节俭是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的传统美德,而不是需要树立的“新风”。对概念的正确定位可体现出考生的思维品质。材料中三个观点的辨析:①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首先中国现在只是局部富裕,很多地方还不富裕,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很多人还在贫困之中。第二,即使有的地方有的家庭富裕起来了,但也经不起奢侈,没有多少家庭能经得起奢侈。第三,节俭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之一,还要继续发扬。社会风气一旦走向奢靡,将很难扭转。第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没有实现,正处于实现的关键时刻,更是需要继续勒紧裤腰带,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关键时刻。第五,中国是人口大国,很多资源勉强够用,还有很多资源严重短缺,经不起浪费和奢侈。②有的说:“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首先,一个人是家庭人,也是社会人,个体的价值追求应该主动和社会主流价值保持一致,自觉融入社会主流价值的洪流中,而不是和社会主流价值对着干。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如此。第二,钱是自己家的,但资源是大家的,环境是大家的,奢侈消费意味着更多的资源耗费,更多的碳排放,更多的环境压力,同为地球人,有义务为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而付出自己的努力。花钱自由之外还有环境正义。第三,作为青年学生,花自家的钱其实就是花父母的钱,节俭其实是对父母辛勤付出的尊重。③有的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俭岂不是打击经济?”首先,“消费”不等于“浪费”,过分地强调“消费”的经济学意义,就会忽视“浪费”的破坏性作用,甚至把“浪费”视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建立在“浪费”基础上的经济绝对是不健康的,是不可持续的。第二,提倡节俭,并不影响合理消费,而是要努力杜绝浪费和奢侈。建立在合理消费基础上的经济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第三,经济发展不能以败坏社会风气为代价,那样是得不偿失的。参考立意:1.世殊时异,节俭不移。2.共筑富强梦,节俭不可抛。3.赞节俭之风,歌时代之魂。4.以节俭奏曲,为时代发声。5.青春逢盛世,节俭彰美德。6.俭以养德,奏时代弦歌。行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纵然时代浪花翻涌,节俭美德永立潮头”这一中心论点,然后从“俭以养德,持之可以正己身、行大道”谈节俭可以修身;从“俭以蓄力,持之可以馈乡梓、强大国”谈节俭可以强国;“俭以传承,持之可兴炎黄、照四方”谈节俭可以传承民族品格。结合现实重申中心论点。最后以呼吁“我们共同努力,将勤俭节约化作日常生活,让其融入民族崛起的火苗,在浪花翻涌的时代中勇立潮头、绽放光芒”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参考素材:1.节俭自古乃中华民族之美德,正所谓:“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想必从小就背着《悯农》长大的我们,应该对“节俭”二字有更深刻的体会。作为新的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有幸能生活在一个富裕的新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将节俭的美德抛之脑后。在新的时代,仍要节俭。2.节而俭之,不论富裕与否。每当有人提倡在生活中节俭时,总会有人认为国家已经富裕了,不必节俭。而我想说:节俭不论富裕与否。20世纪的中国一穷二白,物资不足,使得人们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本世纪的中国正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我们更应养成节俭的习惯,让国家集中物资力量办大事。马旭是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她和丈夫迄今为止已向家乡学校捐赠超过一千万元,这些钱都是她发明的专利所得。老两口省吃俭用,能缝缝补补再用的东西绝对不扔,家中只有四件像样的家具。她拥有千万资产,生活显然可以十分富裕,但她仍然选择节俭,将财富用在更有需要的地方。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不论富裕与否,都应当节俭。3.司马迁曾言:“盖闻治国之要,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节俭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面对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不少人对此发出疑问——节俭仍需提倡吗?在这里,我想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唯有每个人传承节俭之美德,才可为今朝之中国助力续航。”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4.追溯历史,商纣王荒淫无度、生活糜烂,过着穷奢极侈的日子,造酒池肉林,最终为周武王所灭,成为历史上的暴君,被世人唾弃;放眼世界,最早确立海上霸权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并没有用靠海外殖民得到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而是用来购买国外奢侈品,最终导致西、葡两国衰落;再看今朝,中国人正是本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人生信条,一步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一历史性飞跃。节俭是安邦定国的法宝,让节俭蔚然成风,国家才会海晏河清,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5.当今很多人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对节俭不屑一顾。问之,则曰:“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对此,我不予置否。可过度消费,用铺张浪费来为国家做“贡献”,恐怕经济学家是不背这个“锅”的。节俭与消费,看似矛盾的背后实则是一种“包含”关系。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习惯;而消费是一个货币流通的过程,是维持人类生存的需要。作为新的时代青年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崇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拥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跟风随大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6.这个世界总有那么一些人愿舍小家、为大家。马旭老人清贫一生,将自己攒下的科研经费全部捐助给家乡学校;叶嘉莹先生节俭过活,将自己的退休金捐出资助学术研究。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范希文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古代伟人留下的壮语,本着忘我的奉献情怀,彰显了当今英雄的姿态。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如今的生活,是老一辈凭着粗茶淡饭奋斗出来的,作为新的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珍惜当下的生活,继承节俭这一传统美德,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点睛】话题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提示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另外,话题作文的拟题很重要。拟题的方法有:一、添加新词法。就是在话题关键词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题目。如“品味经典,品味时尚,品味书香”等。二、巧用修辞法。巧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品味是首歌”。三、化用佳句法。引用俗语、格言、谚语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通俗易懂,自然朴实,妙趣无穷。四是引用化用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影视书名、影视剧名、新闻标题、电台栏目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先给文章定下一种调子,给人一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感觉。5.例文:感动我的陌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陌生人,马路上他们行走在我们的周边,购物时他们拥挤在我们左右,公园里他们与我们一起沐浴春色,在餐厅、在影院、在任何公共产场所,总有那么多陌生人和我们在一起,融为一个大家庭。但在这其中,总有许多陌生人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帮助和关怀,那种感觉,就像自己的亲人……“哗啦啦……”豆大的雨水从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泼洒下来,我手忙脚乱地撑开雨伞,在公交站台边等车,嘴里不住抱怨着这突如其来的阵雨。车到站了,我一个箭步冲上去。虽然公交车里淋不到雨,但却是人满为患,空气又闷又热。我费力穿过拥挤的人群,握着湿漉漉的雨伞柄,靠在一个角落里,眼睛心不在焉地盯着车窗外撑伞的人们匆匆走过。就在这时,汽车猛地一个急刹车,车厢在重力的驱使下似乎都快从轮子上脱节了。我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被巨大的冲击力甩向前面,脚也下意识地往前踩了一步,踏在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上。好不容易伸手拉住了塑料椅的把手,雨伞却不受控制,歪歪扭扭地掉到了地上。当我惊魂未定地回头寻找掉下的雨伞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潮湿的雨伞竟然靠在了一位阿姨的身上,伞滴下的脏水也沾湿了她的裤脚!我感到脸滚烫滚烫的,不由得低下了头——哎呀,阿姨的皮鞋上怎么也沾上了我又湿又脏的鞋印呢?这下可惹大麻烦了,我等待着阿姨的一顿臭骂,心“怦怦”地跳个不停。谁知,阿姨见我这般窘迫模样,居然笑眯眯地捡起雨伞递给我。“小朋友啊,快把你的伞拿好。”她和蔼可亲地说道,“急刹车的时候,你可得当心呀,可别摔跤了。”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对不起,阿姨。我把您的裤子和鞋子弄脏了,快擦擦吧。”我握紧把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递给阿姨。阿姨立即摆摆手,说:“没事啦没事啦,我回家洗洗就好了,你没必要觉得不好意思啊。”我刚想开口道谢,一辆卡车从窗外闪过,公交车猛地一颠,阿姨又扶住我的手臂,不停地叮嘱:“快扶好,别说话了!”望着阿姨充满焦急关怀与和蔼的面孔,我感到心里暖洋洋的。车到站了,我穿过拥挤的人群下了车。暴雨虽依然“哗哗”地下着,可那位陌生的阿姨温柔的笑脸与话语却像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她就像我的妈妈!如果在我们生活中,陌生人之间时时处处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宽容看,那世界不就成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大家庭了么,那该多好啊!【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话题”是作文的核心,写作时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审题】本题是话题作文,话题是“对待陌生人的态度”,要求记叙你的经历和见闻,抒发你的情感,写成记叙文。从本题提供的材料来看,“从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以及他对待世界的态度”这一句是审题的重点句。对待陌生人,除了应该具备的自我防范意识外,应该要“真诚”“沟通”“关爱”。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是,陌生人对待“我”的态度,给了“我”温暖和关爱,让“我”感动,在陌生人的眼里,“我”也是他的陌生人;二是,“我”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应该放弃排斥、敌视,表现真诚、关爱。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那么写陌生人给“我”带来的温暖比较好写。可以从这方面立意。参考立意:①沟通。沟通能消除误会,促进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②爱。心中有爱,并将之化为行动,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心中有爱,能将人变得平和,能减少矛盾的产生。③真诚。真诚待人,才能换来真诚的回应,你我都真诚,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少些防备,少些冷漠。参考素材:1.走到哪都被嘱咐要多小心的我,在自己的旅途中遇到很多温暖我的善举。我分享与你,愿阳光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与你不曾相识,却愿意相信你。车站里到处都是人,我坐在候车厅的座椅上等车,百无聊赖,低头玩手机。有位较年长的老人,一直在我面前徘徊,拖着很多行李。我抬头瞥了他一眼,刚想低头,他就问“姑娘,你可以帮我先看一下行李吗,我去一下洗手间。”我看了一下时间,离发车的时间还挺久的,就说“我先帮你看一会,你要早点回来哦。”老人说了谢谢就把所有家当放在我前面。回来的时候,他和我聊天,我问他“你不怕我不帮你看着或是把你东西顺走吗?”他说了句让我至今仍然记得的话,“你一姑娘家,怎么会看上我这些家当,而且我第一眼看你,就觉得你是个值得信任的人。”被陌生人信任的感觉真好。2.举手之劳。在深圳的时候,同学告诉我,有次她坐末班车回来,车上很多人,被挤到后面,身上没有零钱,手机绑定公交卡,她把手机递给前边的人,让人帮刷卡,她说车上那么多人,有一瞬间担心自己的手机拿不回来。她还是说,前边的人就这样一个递给一个,刷卡后又递回来,那一瞬间,她觉得全世界满满的善意。后来,我亲历这一幕的时候,觉得人与人之间可以如此信任,真好。3.不倚老卖老。故事发生在公交车上,在生物岛上,一群年轻人乘坐环岛的公交车去上班,一位老人上车后就有年轻人给他让座,大爷说你们坐吧,我坐公交车不用花钱,你们是要花钱的,而且还是去上班,我站一会就到了。我听到此觉得心中有股暖流在心中缓缓流淌,如同窗外温暖的冬阳。以前看了太多关于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被打的新闻,觉得二者皆有错。4.那是今年暑假的一天傍晚天气微凉,我和母亲去公园散步,当我们走到假石边是就发现不远处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我们向前走了几步,人群突然从中间分了下来,两边的人推攘着向后面,随后即有两个人从人群中出来。一个佝偻着腰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后又跟着一个虎背熊腰的中年人。那中年人一把扯住老人既脏有破的衣裳,还有一只手攥得紧紧地像是在恐吓老人。围观的人和我一样都在和周围的人一起指责那个中年人,却始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5.那中年人扫视了一下四周的人,看人们没有什么反应就开始骂骂咧咧的,大概是说不想赡养老人,自己的日子也和拮据。人群中一阵唏嘘,那中年人肥头大耳,身上的衣着也是非名牌不穿竟说出这样的话。我站着心中为老人愤愤不平。6.但我始终还是一个有着同情心的路人和我一样围观的人也是——同情着老人但是就只是停留在口头、这时的老人几乎是在苦苦哀求自己的儿子给一点生活费,那中年人把手甩甩冷漠地说道:“我实在没钱,不行你就去捡捡垃圾吧。”这时有个老奶奶看不下去了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是他把你养大的,你就是不孝啊!”那中年人丝毫不以为然只是气势汹汹地走向老奶奶,吓得老奶奶直往后退,一直退到人群中去,那中年人得意地用鼻子哼了几声。7.就在他得意洋洋地回头时,一个高瘦地青年冲上来推了那中年人一把,那中年人被他这一下给弄蒙了,表情凝固了三四秒他说道:“多管闲事,那你喜欢管就给你处理。”然后装着很淡定的走掉了。这是青年人询问起老人情况还拿出了身上为数不多的一些零钱然后一句话也不说的走了。路人都说:”真是好青年啊,要是各个都这个样子多好。”我站在一边想到了怜悯和善行的距离。8.和谐社会需要正义,但我们不该停留在口号,而是应当去维护正义,维护正义的晋升。就像那位青年无言的善行而不是我和围观人无力的怜悯。行文结构:本题要求写记叙文。需要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确定立意后,给文章拟写标题,例文的标题为:感动我的陌生人。文章开头需要点题,从“处处都能见到陌生人”写起,写到“总有许多陌生人给我们带来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帮助和关怀,那种感觉,就像自己的亲人”点题。接下来,先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记叙经历,写陌生人是如何感动我的。记叙中需要刻画人物,需要有细节描写,但记事的文章,强调事件的完整性,和事件对“我”的影响。文章结尾,再次描写“暴雨哗啦啦下”,但“那位陌生的阿姨温柔的笑脸与话语却像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照应开头,再次点题,突出主题。【点睛】话题作文审题时注意以下几点:1.审话题(1)理解话题的内涵: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我们可将话题的含义由本义引向引申义、比喻义,这样不仅容易写,还能写得有深度、有新意。以话题“试卷”为例,试卷的本义指的是考试时准备应试人写答案或应试人已经写上答案的卷子,如果单从这一点来立意,就不好写。一个学生就用它的比喻义来写,“人生如同一张空白试卷,人生的试卷中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还有判断题、分析题,要你一一地去解答”,然后就此展开来写,写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并达到了相当的理性高度。(2)准确理解话题,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例如话题“诚信”,其含义是诚实守信,一个学生写考试作弊后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显然只写了诚实,这就偏离了题意。

2.审材料或提示语

现在的话题作文一般都设计了一段材料语或提示语,是为考生理解话题意旨而创设,对话题的意旨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它能帮助考生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审题时要对这些材料语、提示语认真研读,准确理解其意义、作用。例如下面这则以“自由与不自由”为话题的材料: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考生在审读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沙漠、自由、不自由、选择等.其中的沙漠比喻困难、坎坷、逆境、挫折等。进而读出“自我”“坎坷”“不顺”、“世界”“理想”“人生”“目标”等外延,从中可以表现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6.例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有违公认的社会准则,就会招来“缺德”的斥责声。德,泛指道德和品行,其含义延伸到不同行业,便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做官要讲官德,教书要讲师德,经商要讲商德,写文章要讲文德,“白衣天使”要讲医德。每个公民都要恪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德,神圣的字眼,纯洁无瑕,不带任何物欲,不沾任何“铜臭”。据《左传》记载,鲁国大夫叔孙豹到晋国传授其立德思想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活于天地之间,生生死死是自然规律,权势利禄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惟有立德可以彪炳千古,证明人生价值。这就是自古相传的“三不朽”信仰。古人还有“富润屋,德润身”之名言,说的是富贵钱财只能充实一个人的房屋,道德品质方能修身养性。这些至理名言经受了千百年人生风雨的考验,今天更加熠熠生辉,成为人们修身、洁身、做人的“镜子”。被人们传诵一时的天津光荣软件公司的4个青年人,以浩然正气拒绝制作辱我国格的电脑游戏软件《提督的决断》,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表现了置民族大义至高至上的高贵品德。浙江余姚市一商场误收顾客13元后,不惜花费3000元在当地电视台做广告寻找买主,退还多收的钱款,商德之高尚传为美德。商品经济,物欲横流,金钱比任何时候都有“魔力”,圣洁的德同样受到铜臭的污染。笔者也曾耳闻:郑州街头的一家照相馆置民族气节和祖国尊严于不顾,为了赚钱竟然向小学生推销“皇军照”。雷州海岸有人面对落水渔民的呼救却说出“先收费后救人”那种毫无人性的话,眼睁睁地看着12条生命被吞没。济南的一家医院竟有医护人员从一个癌症患者身上捞“油水”,借病人之名为自己开减肥药和补品,账却记到了患者头上,“白衣天使”的美名被肮脏的灵魂所玷污和亵渎。这些没有一丁点儿民族骨气的“商人”,这些见死不救的看客,这些从垂危者骨里“榨油”的“医护人员”,金钱的诱惑使他们魂不附体,心中的道德防线成了“豆腐渣”。或许他们得到了满钵的财富,然而却丢失了人生最宝贵的金钱所买不来的品德。一位哲人说过,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丧失了道德就失去了所有。一个无德的人无疑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缺德”二字赠予他们太确切不过了。归来兮,高尚的德。道德是民族精神的精髓,而民族精神是不朽的,愿德这根擎天大柱永远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让高尚的德永驻你我心中,让我们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话题作文。对于话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话题的类型,是字,是词,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话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审题】首先分析话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动宾短语,考生需要思考如下问题:何为“有道德的人”?如何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何意义?可以借助这些问题打开思路。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那么作为有道德的人,在社会公德上定然会心怀国家、民族,会遵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规矩,在个人品德上,定然是诚实守信,心存善念,在职业道德上定然是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的。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谈。接着分析材料,本题除了给出话题,还提供了一句有关道德的名言。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人能不断使道得以完善,道却不能使人得以完善;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这里展现道德之于人的价值。最后分析文体,材料要求写作议论文,这就要求考生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有充足的论据。参考立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言行一致,谈吐文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尊老爱幼,不歧视弱势群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诚实守信,言出必践;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帮助他人,爱护群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心存善念。行文结构:首先由“德”的含义引题——每个公民都要恪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正文部分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列举正面反面的事例在对比中凸显德之价值;结尾呼吁高尚道德归来,并以“让高尚的德永驻你我心中,让我们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呼应开头。素材:1.究竟怎样才算有道德的人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善事,不能认为那是小事而就不去做它,也不能因为恶事很小而就去做。而我们应控制自己的私欲,不能被表面利益所迷惑,而做出违背道德伦理的事。2.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所以,道德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3.其实想要有道德并不难,只要我们为别人做出一点一滴,许多人在一起的力量就像大海那么强大了,人人跨出了一小步,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道德关系着我们的修养和我们的品质,我们必须拥有,我们只做了一点举手之劳,就有可能为别人开启一扇大门。4.精神的高雅在于思考那些善良和优美的事物。5.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7.只有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才会有良好的社会公德。8.个人品德的修养的提升,在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同时,也必然获得别人的尊重、关心和理解,从而推动社会公德的前行。9.只有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才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每一名员工都代表其所属职业的形象,其个人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对其职业道德的评价。10.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多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缺少个人品德的修养造成的。他们平时轻视自己的人格,不用个人品德来约束自己,因而也就不可能受到职业道德的约束。7.例文: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这样的一组镜头你也许并不陌生:在食堂排队打饭,总有不少人蜂拥插队;在公交站台候车,虽然车上有足够的座位,人们却推搡着拥向车门;两辆车在狭窄的路上迎面相逢,司机互不相让,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太多的争抢场面,让我们看到了人们辞让之心的缺失。《孟子》中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辞让的美德成为千古美谈。这只是小让,人人都应该能做到。再说那春秋时的鲍叔,齐桓公欲任用他为相,但他坚决辞让,说自己的才能不及管仲,举荐管仲为相他的辞让,不仅让管仲免去了牢狱之灾,更让齐桓公得到良才辅佐,得以逐鹿中原,成就霸业这是大让,鲍叔把万人争夺的职位拱手相让,胸怀是何等宽广!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世贸中心大楼里的人们尽管在惊慌逃命,却仍然保持着谦让风度,谦让让场面变得有秩序,这为他们的撤离赢得了时间最让人感动的是,有一位盲人,牵着一只导盲犬,居然在人们的谦让和关照下一路畅通,顺利逃生这是生死攸关的辞让,人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弱者,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辞让,是人类最伟大、高尚、美好的品德,犹如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人类精神这条璀璨的项链上。然而,辞让并非一味地退让。腐败的清政府为了苟安,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不是辞让,而是懦弱无能;汪精卫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卑躬屈膝,建立亲日的伪政权,这也不是辞让,而是贪婪背叛。辞让,是生活中对他人的关爱。石墩桥上,我与一位行人迎面相遇,此时,我应站在另一头等候对方先过。辞让,是生活中对他人的尊重。看到一位腿脚不便的人到购物窗口去购物,你应微笑着放慢脚步,让对方先行。辞让,是生活中对自我的洗礼。在饭堂打饭别人不小心弄脏你的衣服时,在公交上人多拥挤被人踩踏时,在寝室同学冒冒失失打碎你的开水瓶时,学会辞让,得理而让人,就如同春风里为自己盛开一朵鲜花,芬芳你的心灵;学会礼让,得理而饶人,就如同黑暗里为自己点亮一盏明灯,照亮你灵魂前行的路。辞让,礼之端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话题”是作文的核心,写作时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审题】本题材料选自《孟子》,孟子的“四端”认为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的源发地。四端萌动,仁意呈现。能不能发挥自己的“四端”,关系重大。把“四端”由个体的特殊体验向外扩充,于家可以侍奉父母、尊长,于国可以为政治民,乃至于统御天下。反之,则连个人的身家性命都难以自保。做人这一话题较大,方方面面涉及到做人,材料中孟子所指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人要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做人的原则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也就是说有个做人做事的底线,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那些事应该努力去做好,那些事可以做,而那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人要有原则,但这些原则也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在不断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需求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法律和道德等准则会有所不同,这个时期这样做可能是对的,而同样的做法放在另一个时期就是错的,甚至是违法的。那么,做人的原则也要随着变化着的社会而不断调整。说到底,做人做事都是要有原则的,也希望这些原则能够成为自己不断完善人生的起点,把握适度,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在不断进步中快乐自己,奉献社会。写作时可从身边出发,谈做人的道理。参考立意:1.做人要有恻隐之心;2.做人要有羞恶之心;3.做人要有辞让之心;4.做人要有是非之心;5.发于“四端”,达于远方。参考素材:1.蜜蜂只有不停地飞行,收集花粉才能酿出甜美的蜂蜜;鸟儿只有不怕摔,不怕累,练好飞行才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一滴水只有不怕千难万险才能到达大海……人也是这样,只有学会自我完善才能在社会上立足。2.完善自我,第一点就是自强。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自强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8年4月7日,在法国巴黎奥运火炬接力活动中,金晶面对“藏独”分子的袭击,不顾个人安危,用柔弱的身躯护住了祥云火炬。她用微笑创造了生命的传奇。虽然命运夺去了她的右脚,但是金晶的举动证明了:个人强,国家才强。正如她所说:“只要心里有阳光,眼睛里看到的就全是温暖。”一个自强的人即使面对身体的残缺,她也会无所畏惧。3.一个自强的人,肯定是一个自爱的人。马克思在这方面也讲过:“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是的,自爆自弃会使你失去自信和自强,破坏你的人生大道。但是,古今中外拥有多少人因为自我爱护,获得多少人敬仰啊!无法正常行走,正常说话的台湾博士黄美廉还是认为自己很可爱,很富有,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此外,“感动中国”人物李丽,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历经几十次手术后,她才能走路。她卖过水饺,摆过烟摊,好不容易开了加油站,没几年又倒闭了,可她依然很坚强。她说:“一个人一定要学会自爱,只有自爱的人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4.我是一个平衡感不太好的孩子,骑自行车总是还没踏上板就摔倒,跳绳总是斜着身子。我看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完善自我》篇后,我觉得我更应该对自我充满自信,学会坚强勇敢。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地练习自行车和跳绳。有时刚跨上自行车,车把一歪,我就摔倒在地上了;有时我好不容易把住车头,却忘了踏板了,我又一脚踩到了地上;有时……尽管如此,我仍然一次次重来。我心里想着:每个人都是被命运咬过一口的苹果,如果它在你身上咬了一大口的话,那说明它喜欢你的芬芳。我不能气馁,不能退缩,终于我成功了。我可以毫不费力的骑上一圈又一圈。5.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自己做起!行文结构:本题适合于写出议论文。分析材料,明确话题,确定立意,给文章拟写标题。文章开头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指出其问题所在,即缺乏辞让之心,引出文章论题。正文部分,运用充分的论据,进行分析论证,辞让之心对于人际交往,国家间交往,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结构上可以采用并列式和对照式结构。论证过程中,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论点。【点睛】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区别: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⑤话题作文范围广,十分好写。⑥命题束缚性较强,相对来说发挥余地小。8.例文:五月粽香传千古“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磁带在转,很旧的歌了,但仍喜欢这种老老的味道。外面下雨,打湿了西关的石板街,落入了珠水,朦胧了荔枝湾,敲响了竹叶……而这种气息究竟能传到多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五月龙舟还没下水,但前几天外婆已经忙着包粽子的事。每年她都很乐的,说到一家子包粽子便乐得总露出两颗板牙,可爸妈都忙呀。表弟正和电脑中的怪兽争个不休,哪有心思包粽子。结果空荡荡的大屋子里就只有我跟外婆忙里忙外地洗叶子、捣糯米、蒸咸蛋什么的。年老的外婆用手搓着和了油的米又唠叨着说:“这蛋黄可是六爷爷卖的,他的准是好。唉,可今年价高,就这么点花肉了……知道吗,你舅舅就爱这花的肉,小时候净争吃的……”外婆笑得很欢,似乎眼睛都成线了。每年都这么说,似乎是个没完的故事。“外婆,你就不累吗?年年做。”我洗着绿豆回头说。“累啥。你外婆这老骨头做这个最棒了,你外公特爱的。可这一年下来,你们都忙,想起一家子吃粽子可乐了。”外婆用食指、拇指纯熟地按着粽叶,边说着边裹了起来,时而又停了停,像在想事。她是在想那些很老的故事吗?空气中传着粽香,传着米香。传递着古老味,婆婆味和浓浓的情。“哎,表姐,帮我叫个比萨,要芝士味的。”表弟的这一声喊,似乎把东西都打碎了,传着的东西似被断去,断得七零八落。“你这小子,有粽子呢,还吃那洋东西。”外婆有点生气,我也有点不情愿,那以后的时间似乎再找不到先前的感觉。粽子包好了,那天晚上就我一个人。爸妈仍在忙,我却陷入了深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给了社会很多,同时又似乎在不断地打断某些东西的传递。“忙”似乎成为了人的隔膜,情被阻了,围在圆桌四周几代同堂的机会似乎少了很多。而外来的文化又打断了传统的传递,人们似乎热衷于成为耶和华的儿女了,让那屈原变得有些孤单。五月粽叶香究竟能传几代呢?这很远很远的味道会飞入黑白的史书吗?然而这毕竟是可悲的。万物于传递绵延不已,而我们呼唤着我们的文化,在骚体的诗赋之间,在五月,渴求那文明传承。雨仍在下,淅淅沥沥。我吟唱着楚辞,时而又是一曲儿时童谣,眼中起了雾水……【详解】命题方式:话题作文审题要点:这是一则材料+提示语的话题作文,复考生需审出材料或话题中限定范围内那些仍可以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和主旨,全面地挖掘话语的含义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审题过程:本次作文在提示语中就有关于“传递”的作用、内容,学生有话可说。考生首先要关注话题中的“传递”二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制递,如接力棒的传递、信息的传递、话语的传递等、奥运圣火的传递等;二是虚化的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坚韧精神的传递,友爱善良传递等。从话题的提示中可知,本话题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传递,因此,文章的立意以虚写为高。另外,从反面也可以批评一些丑恶思想的传递,以及生活在某些环境的小孩会受到大人的思想传递。再从高处想,一个民族的生命在于传递,没传递就会终结,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通过传递不断更新。在立意上,“传递”的意思是方到另一方,引申义较广泛,可以是传播、传承、传送、传达、传告等,只要有“传”和“递”的意思就可以。在构思上,从其含义来看,考生可以写“传”,也可以写“递”;从内容上看,可以写一个具体物体的传递,也可以写抽象的传递(精神、情感、态度、思想、情绪等);还可以介于具体和抽象之间(经验、技艺等),总之有“传”的意思即可,次数不限。从传递的关系来看,可以写“传”与“接”,也可以只写“传”或“接”(继承);从传递发生的原因看,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从传递的方向看,可以是单一的,如一代传给一代,从前传给后等,也可以是双向的,如你和我之间,或多向转折;从话题角度看,可以写为什么传递,包括传递的好处、目的、原因等,也可写怎样传递,还可以写由谁传递等,传递什么。总之,只要符合题意,在话题范围内,就没有角度的优劣之分,主要从写作的深刻性,认识度,创新性方面进行评价。参考立意:爱心的传递传递文明孝心传递传递快乐传递是一种责任传递温暖传递是一项崇高的使命行文结构:在具体的构思中,可以从自然、社会、家庭几个方面来打开思维。放眼自然,落花对枝头花的喃哺细语,传递“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使命和责任;燕子南飞,生生不息,代代延续,传递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追求。放眼社会,公车上的一个个让座的身影,传递着爱的温暖;校园里一声声响亮的问候,传递春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的教育文化。放眼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则向孩子传递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我们可以穿越时光隧道,把目光聚焦到历史,或是把历史和现实交织起来写,从一个发展的过程来看一种精神的传递。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身边的时事,如“长征精神的传递”、对“国学”热的思考等,一定要注意落笔在传递的过程上,揭示出传递的意义。参考素材: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细节。故事内容是,晚上妈妈给儿子洗完脚以后,又给婆婆洗脚,孩子看到妈妈的举动后立即也给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孝要勇于承担,因为这是一种责任。2006年,林秀贞,一个普通农民,一名共产党员。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孝”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一个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所以“孝”需要传递,一代又一代,这是责任。春天,吹响了万物生命的序曲,润物无声,随后春把生命传递给了夏天;狂风暴雨,汪洋中生命经历了抗争,于是夏又把生命传递给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渐呈现出了金黄,成熟地弯下了腰,带着一种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传递到了冬天;风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动,即使到了最后,也要“化做春泥更护花”。这就是生命的传递,传递中的生命,在这里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更没有悲伤,就这样,岁岁年年。是谁搅动了一江春水?是屈原站在汨罗江畔,那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抱石坠江。生命沿江而下,传递了两千多年的辉煌,于是我们听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豪言,更看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语。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显然,这种需要一代代人传递的民族魂就是“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点睛】话题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提示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另外,话题作文的拟题很重要。拟题的方法有:一、添加新词法。就是在话题关键词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题目。如“品味经典,品味时尚,品味书香”等。二、巧用修辞法。巧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品味是首歌”。三、化用佳句法。引用俗语、格言、谚语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通俗易懂,自然朴实,妙趣无穷。四是引用化用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引用或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曲、名言警句、影视书名、影视剧名、新闻标题、电台栏目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先给文章定下一种调子,给人一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感觉。9.例文:那些小小的恶……何为小小的恶?诸如随地吐痰、哄抢座位、乱穿马路之类,谓之“小小的恶”。怎么个“小”法?小到易被自我原谅,小到犹如浮尘,无处不在。小小的恶总是躲在“小节”里,人们很容易忽视它。不消说“豪放派”们总是“不拘小节”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打喷嚏不避人;连“婉约派”也时不时地要“踏青折柳”“六月飞纸”。你若上前指出,对方多是一脸无辜,再不然就是一脸惊愕,怎么能说是“恶”?不拘小节能算是“恶”么?小小的恶真是无处不在。君不见大街小巷的“飞痰”一族,纵横于路口的“红绿色盲”,水龙头里淌不尽的水滴,人行道边始终空缺的栏杆,地铁站台上不顾危险越过警戒线一拥而入抢座位的人……小小的恶,数量何其多也,生活的角角落落都有它们的影子,颇有点要包围文明世界的架势。正因为如此,它们的危害绝不可小觑。小小的恶容易让人自我原谅。比如闯了个红灯,你会说是因为时间紧或者没看见红灯,总之是情有可原的。又比如在公交车上见到老者没有让座,那一定是因为你累坏了或者其他,总之是合情合理的……于是忐忑不安成了心安理得,充足的理由使“素质差”成了一种“迫不得已”的结果,不知不觉中也就原谅了自己的“低素质”。小小的恶包裹在侥幸心理之中。谁都知道随地吐痰危害公共卫生,滥食野生动物会传播疾病,乱扔废电池会污染环境……但是,人人都吐痰,为何我不能?大伙都在吃,就多我一个?扔了那么多的废电池,地球不照样好好的?殊不知如此侥幸心理往往会酿成巨大的灾难。当年的“非典”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人认识了一种叫“果子狸”的小动物。既然人们把它们送上餐桌,就难保自己不被送进隔离病房。对于这些“小小的恶”,多数人先是不满,再是麻木,最后自己也如此这般了。由于本应责备、制止小小的恶的人,或旁观或参与,“小小的恶”的泛滥也就成为可能。当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视若无睹的时候,这些低素质行为导致的就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损失、社会秩序的混乱,它开始腐蚀社会的道德基础,演变为道德的沦丧、精神的消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的基本伦理道德,但是在今天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以前公交车售票员一声“哪位乘客让一下座”便会有人响应,可现在,售票员不厌其烦地“宣传”,众人却无动于衷,一副我自岿然不动的模样,有的闭目养神,有的佯装看书、看风景……若是动员具体某一人,往往不是遭对方的白眼,就是一顿气恼的骂骂咧咧。渐渐地,售票员们也学乖了,我干吗要白白地惹一身晦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于是程序化的“不厌其烦”的广播语出现了,人们更加充耳不闻,由那广播自娱自乐去吧!“尊老爱幼”这档事也就在公共汽车上一笔勾销了。何止“尊老爱幼”,还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它们在“小小的恶”的围攻下,渐渐支持不住了,开始偃旗息鼓了。从恶如崩,哪怕是小如浮尘的恶,也可能成为遮天蔽日的沙尘暴。所以必须警惕那些被人忽视、被人原谅而又无处不在的“小小的恶”,它们正在角落里窥视我们,盘算着如何侵蚀我们、腐化我们,进而占领我们的精神,让人类走向毁灭。【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话题作文的能力。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审题】“戴口罩”体现了一个人的“公德心”。“公德”作为道德修养的一项内容,它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谓“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场合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是道德领域的“现场秀”,更是私德在公共生活舞台上的曝光。写这类作文切忌就事论事,而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由于话题范围较大,我们可以采用“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方法,寻找小的切入点。对一个话题的含义理解之后,立意确定之后,就要考虑选用什么样的体裁来成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要有正确鲜明的观点,典型充足的论据,更要有完整的结构内容,使观点在开头点、中间提、结尾现。【立意】公德可贵;公德心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公德心要从小培养;公德源自内心的修养等等。【结构】本文以调侃的语言提出严肃的社会话题——现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