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与零工群体的适配性研究_第1页
零工经济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与零工群体的适配性研究_第2页
零工经济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与零工群体的适配性研究_第3页
零工经济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与零工群体的适配性研究_第4页
零工经济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与零工群体的适配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零工经济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与零工群体的适配性研究

一、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营销应用对传统经济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二级劳动市场”的灵活就业充满活力。零工入制度成为全球人口的新增长趋势。在美国有超过36%的劳动者在首份或第二份工作中参与了零工就业,据麦肯锡预测,到2027年超过50%的美国劳动力将参与其中;在2017年-2019年的3年间中,英国的零工经济规模翻了一番,有470万(约10%)劳动者从事零工经济活动;中国信息研究院的数据表明,2018年我国平台就业人数约为1.91亿,占总就业人数的24.6%。与此同时,零工就业也呈现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零工就业的蓬勃发展在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强劲助力了各国经济复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零工经济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稳定(魏巍、冯喜良,2020)、降低城镇人口失业率(由于零工经济还属于新兴形态,针对此类群体社会保险问题的专门讨论还不足,但学者们已围绕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开展了丰富的研究。目前,绝大多数针对灵活就业劳动者社会保险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但随着灵活就业的发展,学者们对灵活就业劳动者社会保险问题的关注,也呈现从虚到务实,从宏观层面的制度探索逐步向微观实证深入推进的趋势。已有文献对灵活就业者参保决策的分析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进行,从内部视角来看,个体特征和家庭状况主要决定了劳动者的参保决策;从外部视角来看,社会环境和政策安排也对参保决策产生了影响。虽然已有研究基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决策进行了分析,但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整合,并探究两者之间交互影响的多层次的系统性研究还十分鲜有。大众难以在实证研究的佐证下,形成对劳动者参保行为的前因、后果的系统化认知。因此,本文选取计划行为理论这一能系统整合个体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任务特征因素等诸多关键因素的理论框架,在工伤保险制度进入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迅速跟进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两大主要险种的制度构建讨论,探究零工青年的参保决策过程,以期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框架的调整思路提供更多的微观证据,为解决就业模式转变中带来的社会保险扩面难题提出合理的政策思路。二、参保决策影响员工参保意愿的因素参保决策是个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国内外学者们围绕个体参保决策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发现个体、家庭、社区以及政府行为均会对个体参保理性选择产生约束和影响(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我们发现学术界在参保决策影响因素领域已经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以往的研究通常只聚焦于个体的参保行为或参保意愿的其中一个方面,但从现实来看,个人意愿并不完全符合实际行为。即使有些学者注意到参保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差异性(郭瑜、白雪飞,2011;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是一种旨在预测和解释特定环境下人类行为的理论,它是2.积极的参保态度与参保意愿行为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行为的积极或消极评价的表达(H1a:积极的参保态度对参保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H1b:积极的参保态度对参保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对个人行为选择的影响主观规范反映的是重要的他人或团体对行为主体决策的影响,亦指行为主体执行某一特定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任何个人和有关组织都有可能对个人的信念、态度和行为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主观规范中包括示范性规范(descriptivenorms)和指令性规范(injunctivenorms)(段文婷、江光荣,2008;H2a:更强的主观规范对参保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H2b:更强的主观规范对参保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知晓行为控制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感受到能够控制并执行某种行为的容易或困难程度(H3a:知觉行为控制越强,其参保的意愿更强烈;H3b:知觉行为控制越强,其参保的可能性越大。(4).行为表现表达行为意愿是个人想要采取某一特定行为的行动倾向,指产生行为决策的过程中,引导是否要采取该行为的一种表达,是任何行为表现的必经过程。通常来说,个体参与某一行为的意愿越强,其更愿意为实现这一行为付出努力,行为就越有可能实现(H4a:参保意愿对零工青年的社会保险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4b:参保意愿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的响应之中起中介作用。四、方法与变量选择1.零工青年社会保险参与意愿的描述本文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面向微工网平台就业者采集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微工网是国内首家灵活用工服务平台,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劳动力共享模式运用到企业用工中,为劳动者提供临时性、灵活性和兼职性的工作机会。该调查采用手机客户端推送的方式向已在平台注册的零工就业者发放问卷。通过回收处理,共获得有效数据1888份,其中年龄小于或等于35岁本文的因变量是社会保险参与行为,本文主要关注零工青年在两大主要社会保险,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中的参保决策过程。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本文关注的主要自变量有:一是行为态度,即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是计划行为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个人的行为态度来源于对行为结果的评估和理解。本文根据“个体在零工就业中最需要政府做的事”这一选项来衡量个体的参保行为态度,若个体最需要“政府给予社保政策支持”则体现其对社会保险较高的需求度,具有积极的参保态度,反之则为消极行为态度。二是主观规范,即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受到的其他群体及社会系统等外部的压力,反映了社会群体组织和社会环境等对主体特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其中劳动者参保时所感知的指令性规范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险政策对其参保行为的引导、监督和约束上,示范性规范主要体现在同事朋友和一些组织机构对行为人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零工以往主要从业单位的性质来衡量其在作出参保决策时所面对的主观规范。一方面,在国有单位、私营企业等工作的零工青年其周边的同事参保的倾向和概率更高,因此其受到的示范性规范也更强;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这些单位参保的监管力度较大,参保过程较为规范(中介变量。为进一步探究零工就业青年社会保险参与的决策机制,本文参照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采用零工青年的社会保险参与意愿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所有变量定义及描述如表1所示。文章所涉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有53.13%和53.03%的零工青年有参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意愿,有53.02%和48.20%的零工青年有参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行为,这反应出青年群体在参保方面的低敏感性。特别是在养老保险中,“意强行弱”的现象更显著。在零工平台中,26-30岁的就业者占比最大(38.52%),其次是21-25岁的就业者(32.95%),16-20岁以及30-35岁的劳动者分别占13.75%和14.79%;女性工作者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农村户籍者和城镇户籍者各占一半。值得关注的是,新型零工平台打破了灵活就业固有的“次级市场”的印象,为高学历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零工就业机会,大专以上学历劳动者占了64.15%,初中及以下学历劳动者只有4.87%。从生活状况来看,大多数零工就业者从事零工工作都是出于发展型目的,生存型零工只占总数的14.85%,大部分零工青年更看重零工平台的工作时间灵活、锻炼能力等特性,这反应了当代年轻人更加自由的择业观,经济收入并不是其最主要的考量因素。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来看,54.99%的劳动者对零工就业有着积极的行为态度;从主观规范感来看,72.22%的零工青年受到较高水平的参保规范感;从知觉行为控制角度来看,分别有46.29%和48.09%的零工青年表示不了解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且医疗类保险项目更受零工青年的关注。2.零工青年参保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型构建由于本文的变量参保行为是一个二分变量,“1”表示零工青年参保医疗/养老保险,“0”表示零工青年不参保医疗/养老保险,因此,本研究拟构建一个二项逻辑回归模型。Logit模型是概率单位模型,可以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零工青年选择参保或不参保的概率,探究零工青年参保决策影响因素,Logit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2)青年参加社会保险意愿的中介变量为深入探究自变量对参保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而明晰灵活就业青年参加社会保险的决策机制,本文引入社会保险参与意愿即是否愿意参加社会保险这一中介变量,借鉴其中,intension代表中介变量,Z代表控制变量。式(2)的系数c五、数值模型结果的分析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零工青年的社会保险参与行为的结构性特征。由于Logit模型中的系数并不能直接反应x对y的影响程度,只能从符号和显著性方面给出有限的信息。因此,本文在对Logit模型结果进行汇报时均汇报边际效应影响的大小dy/dx。表3报告了零工青年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上的参保表现。其中(1)列和(4)列报告了参保意愿的影响效应,(2)列和(5)列报告了参保行为的影响效应,(3)列和(6)列在(2)列和(5)列的基础上纳入了参保意愿,以检验参保意愿的中介作用,具体结果如下。1.零工就业者参保待遇的提出从参保意愿来看,控制变量中只有户籍影响了零工青年的参保意愿,与农村零工青年相比,来自城镇的零工青年参保意向更高。从计划行为理论来看,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保意愿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与参照组相比,积极的行为态度使得参保意愿提升了7.6%,对医疗保险的了解使得零工青年的参保意愿提升了19.9%。从参保行为来看,与初中学历的零工就业者相比,具有高中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参加医疗保险的概率分别减少了17.8%和9.2%,这一结果与传统认知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零工就业者参保待遇的低水平性所决定的。目前,由于零工劳动者在参保时如果出现就业地与户籍地分离的情况,就不能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职工医保,而居民医疗保险较低的保障水平往往难以满足其医疗保障要求,这使得高学历的零工青年可以依靠自己实现医疗保障,因此其在参保行为上表现出更低的概率。发展型零工参加医保的概率比生存型零工高9.3%,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参保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与劳动者本身的生活状况有着紧密的关系,通常来说,生活状况更好的劳动者更具有参保的经济能力,因而其作出参保决策的概率更高。从计划行为理论来分析,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零工青年医疗保险参保行为有着显著且积极的影响,其中积极的参保态度使参保医保的概率提升了6.3%,了解医疗保险的零工青年参保医疗保险的概率提升了22.1%。从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的检验来看,在基准回归的基础上加入参保意愿后的结果表明,积极的参保态度和对保险的了解仍然对参保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系数变小,可见行为意愿在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到医疗参保行为的影响路径中起到了不完全中介作用,积极的行为态度以及对医疗保险的了解通过提升零工青年的参保意愿,进而促进其参保行为。医疗保险参保行为路径如图1所示。2.零工青年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分析从养老保险参保意愿来看,与16-20岁的零工青年相比,30-35岁的零工青年参保意愿提升了8.4%,这与养老保险的性质相关,养老保险是一种延迟给付的保险,且待遇条件之一是累计缴费15年,这是因为年龄提高了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女性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高于男性,这是因为从全国平均数据来看,女性的平均寿命更长,面临的养老风险更持久,因此女性更愿意参保(从零工青年在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差异来看,本研究发现,虽然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零工青年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但从影响程度来看,积极的参保态度和对社会保险的了解更加能促进零工青年的医疗保险参保行为。从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来看,医疗保险的参保意愿也在更大程度上转化成为参保行为。结合描述性统计中的结果,本研究发现对零工青年来说,其对医疗保险的效用偏好高于养老保险,这是由于受灵活性工作特征和收入水平的影响,这一群体并不担心养老这种遥远的可能发生的风险(3.行为态度影响参保意愿以上研究发现,与农村零工青年相比,城镇零工青年在医疗保险参保意愿和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上表现出更高的倾向,为进一步厘清零工青年的参保决策机理的异质性问题,本部分进行了户籍异质性检验,以期为聚焦重点群体,制定差异化的零工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如表4所示,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决策过程中,行为态度主要促进了农村户籍零工青年的参保意愿和行为。但在医疗保险中,行为态度主要促进了城镇户籍零工青年的参保意愿;主观规范只显著促进了城镇零工青年的参保行为。由此可见,对于农村劳动者来说,其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更弱,因此当其认为医疗保险对其会产生积极效应时,其参保的倾向更强。但在养老保险方面,由于农村一直沿袭着家庭养老的模式,因此,行为态度只对城镇零工青年的参保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参保行为来看,城镇户籍的零工青年在受到高水平的主观规范时,也更倾向于参加养老保险,但这种规范效应在农村户籍的青年零工的参保行为上并无显著的影响。由此可见,农村零工青年对医疗保险的偏好更高,而城镇零工青年更关注养老保障。此外,本研究发现城镇零工青年对保险的积极态度虽然具有显著提升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效应,但对实际参保行为却并未产生影响。对于青年劳动者来说,虽然能意识到养老保险的积极效应,但参保行为却远远滞后于其参保意愿,这揭示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未能有效转化零工青年的参保意愿,其制度设计与零工青年实际工作状态的不相适应也阻碍了这种参保意愿的行为表达。具体来说,青年的正向远景预期与老年风险、较低的收入水平与过高的缴费负担、较强的工作流动性与复杂的异地转移接续手续等之间的矛盾是制约零工青年参与养老、医疗保障的重要原因。六、零工青年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实践启示凭借着对雇佣双方的独特价值,零工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并成为众多青年劳动力的就业选择。这一方面有效地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已有的劳动、用工、就业和社保等政策的设计和运行机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社会保障政策来看,我国传统社会保险制度并不能很好适应就业方式多元化,零工就业群体年轻化的趋势,制约了零工群体参保行为。因此,需要厘清零工青年社会保险参保决策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应零工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险政策,促进零工群体参保意愿和行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着眼于零工青年的参保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认知—意愿—行为”框架,探究其参与医疗和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及决策机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零工青年对社会保险的积极态度只促进了医疗保险的参保行为,个体感受到的强参保主观规范只促进了养老的参保行为,而对社会保险政策更高的知觉行为控制皆正向促进了零工青年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且影响效应最大;二是参保意愿在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保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正向中介作用;三是从户籍异质性上来看,积极的行为态度主要促进了农村青年零工的医疗保险参保意愿和城镇青年零工的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主观规范主要影响了城镇青年零工的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四是从零工青年对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偏好来看,他们更迫切地想要参保医疗保险。虽然零工青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到参保的积极效应,但由于老年风险的发生还较为遥远,使得其参保行为远远滞后于参保意愿。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未来零工劳动者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提出以下实践启示。第一,拓宽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沟通渠道。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劳动者对社会保险的了解和积极的参保态度能显著促进零工青年的参保意愿和行为。由此可见,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并制定符合零工青年实际需求的社会保险政策是重要的解围纾困手段。社保征缴机构应着力建设受青年群体欢迎的新媒体公众互动交流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等,以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