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课题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6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6课。前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了解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本节课则尝试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由于四季变化的成因非常复杂,是由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本课并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而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个错误观点而已。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的特点以及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但对于地球的公转特点不甚了解,并且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为普遍的错误认识,认为地球离太阳近就是夏天,地球离太阳远就是冬天。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将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联系起来,并要推翻之前的错误观点。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科学态度目标·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重点模拟地球公转。难点探究四季的成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同一地点的景物在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展示图片。明确:2、哥白尼在“日心说”中提到哪两种地球运动方式?明确:地球运动方式有两种:自转和公转。公转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运动。3、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还是与公转有关?明确: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而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需要一年的时间,所以四季变化与地球自转无关,与公转有关。4、思考: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着怎样的关系?观察交流回答回答思考通过图片观察和资料的引用,导入聚焦问题,由浅入深。讲授新课一、探索(一)了解地球公转通过观测,人们发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播放视频。我们能发现地球的公转有哪些特点?展示图片。温馨提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明确:发现记录(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我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在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吗?引导学生创造性回答。2、实验材料圆盘、乒乓球、油性笔3、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2)再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道。(3)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观察小球的运动。4、实验演示。播放视频。5、填写模拟实验自我评价表6、通过模拟,你对地球的公转有什么认识或问题?预测:◆地球一直是“斜着身子”公转的样子,很难模拟出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很难控制。7、我们通过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注意观察地球公转特点。播放视频。(三)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1、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关于四季的成因,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对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2、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我们离篝火很近,就会觉得很热;如果我们离篝火较远些,就不会觉得很热。如果我们离篝火足够远,就不会感觉热了。所以地球离我们近,就会感觉热,是夏季;地球离我们远,就会感到冷,是冬季。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观察下面一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明确: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3、小结从资料中找到能支持或反驳有关观点的事实或数据,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关于四季的成因,我们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四)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北半球是按照赤道来划分的。赤道以南称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称为北半球。观察: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你有什么发现?明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证明了什么问题?明确: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二、研讨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怎样模拟地球的运动的?明确: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再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道;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2、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公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明确:周期:一年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倾斜角不变产生四季变化轨道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三、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是()A.昼夜交替的变化B.一年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2、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想去南半球看企鹅,你认为什么时间去最合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四季的形成与()无关。A.地轴的倾斜B.地球的公转C.太阳与地球的距离4、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旋转。A.北极星B.地轴C.太阳5、地球公转一周相当于自转()周。A.365B.1C.24四、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四季形成的原因。先看视频,再观察图片,根据提示交流回答准备实验操作看视频实验后填写交流观看视频回答观察交流观察交流回答回答练习了解地球公转特点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认证公转特点。从资料中收集证据纠正错误认识。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再次证明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总结和提升认识完成达标测评延伸课堂知识,培养科学探究兴趣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地球自转的研究中,学生模拟实验比较简单。但是在本节课中,几乎不能模拟出地球公转的同时在自转,对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接受。应该提前就渗透宇宙的奥妙,这样学生在探索中也不会钻牛角尖。教科版五年级上3.1《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课题时间在流逝单元3学科科学年级5教材分析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研究计量时间的开始。对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非常熟悉又不熟悉的事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时间的流逝中生活和学习,但时间又看不见摸不着。本课是研究计量时间的第一课,学习内容涉及到计量时间工具的发展史,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存在,知道可以利用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并利用计时工具计量时间,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学情分析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关于时间及现代计量时间的工具,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直观的认识,但各种计时方法和计时工具是怎样逐步发展的,在现代钟表发明之前古人是如何计时的,这些问题学生可能有所思考,但认识不太清晰。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即引导学生关注、研究这些问题,并通过对燃香钟这一工具的探究、研讨,使学生由浅入深进行计时工具的探索,激发研究计时方法的兴趣,并初步获得研究计时问题的方法,为后面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准备。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规律来计时。(2)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大致地计时。2、科学探究目标(1)能搜集古人计时方法的资料并进行交流。(2)能观测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3)能就“蜡烛可以计时吗”这一问题结合实验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3、科学态度目标有关注计时方法的意识和兴趣。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计时工具。重点通过观测、记录及分析、研讨,探究燃香变短的速度是否均匀。难点观察、推测影响燃香长度变化的因素,给自己的观测数据提供合理的解释。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它总是在我们吃饭、睡觉、学习、游戏的时候,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朱自清在《匆匆》中这样写道:播放录音。2、转瞬即逝的时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答。比如每天6:30按时起床,高铁6:51发车,每天19:00按时收看新闻联播……3、如果有人问现在几点了,你怎样才能准确回答?目前:只需看一眼钟表就知道现在几点了。4、思考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听录音交流回答思考认识到时间流逝之快,认识到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进而思考在现代计时工具的使用之前,人们是如何计时的研究焦点。讲授新课一、根据自然现象判断时间1、展示课件图片,让学生回答现在几点了,并说出推测的理由。2、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预测:(1)春:冰雪融化夏:绿树成荫秋:谷穗金黄冬:白雪皑皑(2)早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白天开始中午: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傍晚:日落西方,斜晖脉脉夜晚:皓月当空,银光满地3、小结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资料卡片:古代埃及人对一天的划分(展示文字图片)思考: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明确: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二、古人利用太阳计时1、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有哪些?具体方法指导:2、圭表和日晷都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作的太阳钟。(1)日晷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日晷是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面上有时间刻度,晷针在晷面中央与晷面垂直。常见的日晷有牛顿钟、立式日晷、水平日晷和赤道日晷等。立式日晷是安置在墙上的,地平日晷的晷面必须严格水平,赤道日晷的晷面为赤道面。牛顿小时候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记下时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工作原理:“日”是太阳,“晷”是阴影,“日晷”就是太阳的阴影。日晷是利用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来计时的。(2)圭表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工作原理: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三、研究一炷香的时间阴天或没有太阳的时候,日晷和圭表无法计时。于是人们有想出另外一些方法计时。比如一袋烟的时间、一盏茶的时间、一炷香的时间等。一炷香为什么能用来计时?说说你的猜想。1、实验材料檀香、香座、火柴、直尺、记号笔、秒表2、实验方法①取一支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做标记。②燃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3、注意事项①选用檀香,烟轻,味道好②每次计时,秒表要清零③注意用火安全④小组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4、燃香时间记录表四、研讨1、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人们计时?明确:古人用太阳计时、燃香计时等。2、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提示:实验方法与要求和燃香实验相同。课后同学进行实验,下节课分享实验结果。五、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三种计时工具中,最早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是()A.机械钟B.原子钟C.日晷2.暑假外出的一天,爸爸发现太阳快到头顶了,我认为这时候可能是()A.11时左右B.12时左右C.13时左右3.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A.日晷B.滴漏C.浑天仪(二)判断题1.日晷和圭表都可以称为太阳钟。()2.日晷是可用于夜间计时又可用于日间计时。()3.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4.夏季时间流逝的速度是白天慢晚上快。()5.“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古人的作息时间。()六、作业布置在家进行蜡烛燃烧计时实验,做好实验记录与分析,注意用火安全。猜测交流阅读分析搜集、阅读、交流猜测准备操作记录,分析回答练习让学生知道自然现象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时间。本环节让学生利用观察、阅读,比较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教师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扇灰油漆劳务分包合同
- 商铺租赁补充协议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卖车担保合同书模板
- 2024年中国兵器装备中国长安领军人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教师教育实习工作总结(6篇)
- 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DB41∕T 1812-2019 苹果简约栽培技术规程
- 离婚协议书盖章
- 面积差协议委托
- Module 1 Unit 1 I like the ABC so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二年级上册
- 喀什草湖镇发展规划方案
-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学习课件
- 中央性前置胎盘护理查房课件
- 风机运行记录
- 农村信用社服务外包(银行劳务外包)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等差数列复习课课件(公开课)
- 园林植物识别与园林植物特点(第二版)课件
- 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课件
-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 常用抗肿瘤中成药表
- 【扬子江药业利润结构及盈利能力探究(论文85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