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因果关系论_第1页
侵权法因果关系论_第2页
侵权法因果关系论_第3页
侵权法因果关系论_第4页
侵权法因果关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侵权法因果关系论

一般来说,侵权责任的构成包括违反行为、违反、因果关系和错误。侵害行为是私法规范外在以产生权利义务的基础;损害是侵权救济的逻辑前提一、作为侵权责任的组成部分的必然因素(一)因果关系二和归责性与哲学、实验科学旨在探寻因果关系的本质及其通则不同,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考察指向于解释与归责此等“实用”的目的与功能,即通过解释确认“特定场合下某种特殊事件是另一特殊事件的结果或者后果”,当前,较为流行且为我们熟知的是英美侵权法上的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二分。前者旨在探寻特定事件间因果上的事实联系,在此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后者借由法律价值的判断去确定原因事件主体对后果承受主体是否须就何种损害负责。有观点将此二分对应于德国法上的责任成立因果关系与责任范围因果关系的区分,关于英美侵权法的因果关系二分,以Green为代表的法律现实主义者认为,在侵权案件中,所谓因果关系只是关于被告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作用力问题,是纯粹的事实问题。这个问题是真正的因果关系问题,主要由证据加以证明,但对于决定最终的法律责任没有直接作用。在事实因果关系被证明之后,即进入归责阶段,因果关系在此阶段不再发挥作用,裁判者衡量的是行为是否具有可归责性的问题。可归责性的判断须综合考量公共政策与道德观念、被告的义务与过错、法律保护的范围、可预见性存在与否等具体因素。所以,事实原因是真正的因果关系问题,所谓的法律原因或近因是非因果的政策判断,用以实现对责任的适当限制。事实因果关系,被认为是科学的、事实上的原因(二)风险标准方面的研究。在法律关于法律因果关系,法律人已作出了理论或规则构建方面的种种努力,包括直接因果关系、最后不当行为人、原因与条件的区分、实质因素标准、可预见说、风险标准、介入原因分析以及相当因果关系说等等。尽管Prosser悲观地认为,近因是一个无法用规则加以一般化的领域,没有任何规则能够替代对特殊事实的处理以及考虑与这些特殊事实相关的所有因素,包括逻辑、道德、正义、常识与政策等。风险标准是在与介入原因路径的竞争中得以胜出的。在欧洲,在必要条件确认基础上用于进一步限制责任的主流理论是相当因果关系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初由德国生理学家vonKries于1880提出,其强调之重点,“在于注重行为人之不法行为介入社会之既存状态,并对现存之危险程度有所增加或改变。亦即行为人增加受害人既存状态之危险,或行为人使受害人暴露于与原本危险不相同之危险状态,行为人之行为即构成结果发生之相当性原因。”自上文对两大法系确立法律原因的主流理论的简述可知,可预见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与风险标准等均属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推断。因为,人类对于因果关系的认识必然受到其认识水平的局限。人类还没有能力完全了解事物间纷繁复杂的自然联系,因而只能凭藉现有的知识积累,根据不完全的外部信息,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大概的判断。二、责任范围的限制:不当行为与法律后果(一)过失主导地位及其合理性关于过失的意义,素有主观过失与客观过失之争。前者主张过失负责须以具备遵守可能性为前提,系以个人可非难的主观情事为基础,以证明行为人个人心理上的过失状态为其中心,寻求从行为人意思的伦理可责难性角度解释过失的归责根据。这种过失及其归责的原则在西方近现代侵权法中曾确立其主导地位,乃因其特别契合于其时自由主义世界观中张扬并保障个人社会经济活动自由的价值精神。后者系指以一般合理人社会生活上之注意义务,作为过失判断的根据。举凡行为人之损害行为,违反上述注意义务,除有法定之免责情事外,即认过失成立,不再具体论究行为人的注意能力是否能预见该损害。很显然,这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规范性判断,即如Terry所言,过失是给他人带来不合理的可预见风险的行为。过失客观化的确立,除了受害人救济此社会性诉求外,最主要在于法律的适用要求。“法律不将气质、智力和教育诸方面无穷无尽的变数作为某一给定行为的内在特征予以考虑,因为,这些东西在不同人的身上大相径庭。”以上关于过失的剖析,揭示了过失构成同样包含对损害的合理预见要求。因此,过失判断是否已然包含法律原因确认所要求的对于损害可合理预见与否的判断作业,从而,是否有过失取代法律原因以限责之可能,如此问题,颇值深究。(二)超过法律责任是为了限制执行1.相对过失与抽象过失相对过失与抽象过失是有关过失概念的另一主要争论。此概念争论在美国著名案例Palsgrafv.LongIslandR.R.Co.该案审理中,卡多佐法官代表多数认为,过失必须结合当事人间的特定关系加以认定,以对实际遭受损害之人的可预见性为基础。本案中,没有任何迹象能够使哪怕最谨慎的人预见行李中存放的是爆竹,并且会因碰撞而爆炸。所以,被告工作人员的行为即使对行李持有人有过失,也不能因此认为对原告也构成过失。原告有权就针对其本人构成不当的行为提起诉讼,但不能成为被告对他人违反义务的替代受益人。因此,卡多佐法官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过失与风险一样,都是关系中的概念。上诉法院的Andrews法官代表其他三位法官提出异议,认为此案应从因果关系而非过失的角度加以理解。他指出,认定过失的标准不是行为人对特定他人负有注意义务,而是对一切人负有的注意义务。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社会免受不必要危险的损害。如果损害确认因我们的过失行为而产生,我们将为此负责,哪怕结果无法预见。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限制,那就是过失必须是损害结果的近因。卡多佐和Andrews法官争论的焦点即为相对过失与抽象过失的概念差异:过失是相对于实际受害人及实际损害而言的,还是相对于一般人的行为本身具有的一种反社会性。相对过失主张在行为与特定结果的关系中考察过失,以合理预见为纽带有效连接了不当行为与损害结果,从而肯定原告的损害是被告所设不合理风险的现实化,直接为责任的承担寻获规范的基础。相反,抽象过失主张,避免制造不合理风险的义务是普遍的对世义务,其结果是“所有事实上受到伤害的人都可以提出权利要求”,过失因此丧失了作为规范基础的意义,不得不寻求经常以“公共政策”或“正义感”等模糊面目出现的近因概念的限制,徒增问题的烦扰。前文简述的风险标准采纳的就是抽象过失概念。依照该标准,“只有先行确定使行为有过失的风险包括哪些种类的潜在损害,才能对比实际损害与风险,判断实际损害是否处于使行为有过失的风险范围内”。当然,若单纯就限责目的而言,风险标准为实现其近因认定,采抽象过失说以事先划定风险范围,再检视实际损害是否处于该风险范围内,此方法形式上可谓清晰简明,当风险范围一经确定,近因的认定判然若揭。但问题是,风险范围当如何认定?任何行为均有风险,且可能有多个层面、指向不同人的多种风险,因此如何确定使行为有过失的风险的量或质呢?显然,以发生损害的可能性存在为唯一条件认定风险,必将使损害几乎或全部都处于风险范围内,取消通过风险范围筛选实际损害的功能。以上的论述旨在说明,抽象过失概念的采纳在价值层面的失当与技术的不可靠,所以,笔者坚持过失的相对性。相对过失概念呼应了风险的关系特征,是对特定主体间行为与遭受关系的具体评价,从而为主体间责任的追究确立坚实的规范基础。除了适用于结合可合理预见性与可合理避免性而确认的一般合理注意义务外,相对过失的分析路径对于法定义务的违反亦具有充分的解释能力。法定义务属于法律的一般性规范要求,可源于公法或私法。违反法定义务只是对于法定行为义务的违反,在私法上并不当然构成过失2.过失与责任的关系依相对过失概念,过失系在行为与损害的关系中加以认定。对于特定损害,行为有过失,则责任可确立;相反,则无责任。因此,过失可确立责任并限制责任,即行为人须对且仅对行为有过失的损害承担责任。如此限定责任的方法,相当程度上可去除法律因果确定的繁琐,只是过失限责的有效性尚需检讨如下几个问题。(1)在行为损害发生后,行为人是否有合理预见前文已有简述,法律因果关系实为基于社会经验总结的一种可能性判断。无论哪种主流的判断规则,实质上均包含有对损害合理预见的要求,以上结论若可采,将面临如下进一步的质疑:行为人在行为时对于后续损害是否可能合理预见。对此,首先需明确的是,过失的判定乃在实际损害发生后,使合理人居于与行为人行为相同的情境,追问行为时是否可合理预见该类损害。预见者是仅具备“公认的有限知识”(2)增加了初始损害后不能合理预见性的不确定性可合理预见性意义的这种区分被哈特与奥诺尔作较详细的说明。理论意义上的可合理预见性仅仅考虑某种损害是否可以预见,而不考虑损害的严重性以及避险成本等影响实际决定的因素;实际意义上的可合理预见性则不孤立地考虑可预见性,而是在综合考虑损害严重性及避险成本等相关因素后,将足以影响一个合理人相应的避险行为。对于后续损害可合理避免性的解释,这确实是过失限责的一个主要难题,因为加害行为对于后续损害一般不具有直接作用力。在此,可能有人会简单以加害行为“引致了”后续损害为由,主张应以初始损害后能否防免后续损害为标准来判断加害人对于后续损害是否存在过失。但结合过失的双层构造,拟制合理人置身于初始损害后加害人所处的情境,却可能因预见主体、时空条件等基本要素而非预见信息的不完备,使得对于后续损害的合理预见不可能。主体条件的不完备,如加害人过失驾车撞伤他人后死亡或昏迷被送医或因其他合理理由不在场;而若后续损害瞬间接续发生,如行为人过失驾车追撞货车,导致货车上装载的炸药爆炸伤及较远处的原告,此种情形则属于初始损害后不具备预见避免后续损害的时空要素。而即使对于后续损害可合理预见,也可能因初始损害后危险或急迫处境中特有的不利因素,使得即使是合理人亦无法合理避免后续损害。如此种种,均意味着对于后续损害的过失认定不成立,使得因初始损害自然引发的后续损害能不能得到救济可能取决于不确定的时空条件、加害人特质或其他偶然情事,如我国2013年发生的河南高速公路抛撒钢钉案(三)过失限责的法律原因归责价值1.过失责任原则向为私法基本理念之一,其意谓加害人须对且仅对有过失的加害行为负责。故在过失侵权,归责之根据应在过失而非因果关系或其他,即如Kelsen所述,法律判断之目的乃在表示吾人于社会生活上之应为或不应为,其精义系“当为”,而非单纯之“现实存在”,故法律命题之作用,毋宁在明示设定社会秩序之标准或维持已成社会秩序之标准。因果关系等自然法则之运用,不过是形式上或结构上之要素,无以成为规范性或当为性判断之基础。相反,所谓归责,乃基于具体个人与法律秩序之关系,将加害行为与特定个人相结合,以为价值判断之出发点。透过如此之判断,不仅责任主体可得具体确定,从损害到其原因发生者间之过程,亦能一览无遗。就侵权行为法而言,损害赔偿之规范关系,即依过失归责观念加以完整之说明,故学者或称其为法律价值判断之“最后界点”,或称其为损害赔偿法之根本要素2.上述的过失限责,须在行为与具体损害的关系中,依据可合理预见性与可合理避免性构造,认定行为的过失并归责,如此是否将过于严格地限制责任,尤其是对于较远损害的救济。3.过失限责,符合过失责任之要义,可使因果关系判断尽可能回归事实客观、价值中立的属性,避免与过失在可合理预见性判定上重复评价及差异化评价之可能,如此可实现过失归责并限责之整体思路的明晰简化。但法律原因限责实践中的本来存在的适用难题并不因此消失,主要问题有二:(1)面对过失侵权实践的复杂多样性,旨在合理限制责任的法律原因判断作业常涉及对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对于以上问题,笔者试着回应如下:(1)过失判定须于个案中具体构造合理人,使其置身于与行为人实施行为相同的情境,透过法官的心理机制首先判断合理人是否能够预见损害的风险,在可预见的基础上,再推导合理人在此情境中通常会实施什么行为以防免损害。此运作过程虽有过失的法律构造可充作判断推导的大致路径,但终究不可摆脱个案中综合权衡的具体作业。(四)以“事实因果关系”为标准的过失侵权归责规则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真正法律上的原因只是事实因果关系,用于解决加害人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作用力问题;而英美法上作为侵权因果关系二分法之一的法律原因,既非因果关系问题,亦非事实问题,只是基于价值判断以限制责任的工具。而依前文所论,在过失侵权法,此限责可依过失判定实现。故,对于过失侵权责任的确认,首先须确定行为与损害之间的事实因果关系,即以“假若没有”标准为主、NESS标准为辅判定损害是否真的因行为而引发,在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行为对于损害是否有过失,依此归责并限责。过失侵权的如此整体分析路径实已涉及事实因果关系分析的如下争论,即这种因果关系是行为作为一个整体与实际损害之间的关系,还是行为的不当方面与实际损害之间关系?三、过失与法律原因的界分长期以来,唯物辩证法的必然性观念对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使其在中国成为“政治正确”的幌子。与上述学术研究与规则现状相对应的,我国司法实践中,无论对于过失或因果关系的推导,常常欠缺精细化与较明确的方法论支持,所以,过失与因果关系的杂糅问题反倒好像被掩盖了,没有强烈地凸显出来。在因果关系认定上,两大法系所坚持的因果关系事实方面与法律方面的二分,并没有在我国司法裁判中得到普遍遵循,相反,传统的必然因果关系说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区分的影响似乎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