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_第1页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_第2页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_第3页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_第4页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贾颖妮2020年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稳步推进,在学术史研究、文学传播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皆有进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者的跨域流动推动了大陆与东南亚的互动交流,促进了研究生态的良性发展。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总结该年度研究成果:学术史、文学史研究;文学社群、文学现象研究;文学生产与文学传播研究;作家作品研究。一、学术史、文学史研究大陆学界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已有40年历史,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反思进入学者的视野。本年度有3篇论文涉及这一议题。朱文斌、岳寒飞的论文《中国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①总结了大陆学界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得失:起步阶段(1979—1989),东南沿海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率先开展研究,《四海》《台港文学选刊》《华文文学》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期刊平台,研究资料获取困难,主要倚赖人际交往,评论难免多溢美之词,且以个案分析为主,整体性研究和区域性研究较单薄;拓展阶段(1990—1999),研究对象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丰富多样,拓宽了研究维度,开始着手编撰文学大系、文学选集、文学辞典以及文学史;繁盛阶段(2000年至今),作家作品研究更加深入,文学史著作和研究性论著大量涌现,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多元化,出现百家争鸣的态势,高水平杂志上经常刊发相关研究文章,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一堂的盛况。论文勾勒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研究阶段的特点,探讨了新的学术生长点,对学界同仁的后续研究颇有助益。于悦的论文《新世纪东南亚华文作家作品研究述评》总结了新世纪大陆学界东南亚华文作家作品研究的概况与得失:研究主题不断深入,除了聚焦“本土性”与“中国性”的研究,开始关注本土生活、原乡书写、爱情婚姻等主题;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以作品细读为主,同时引入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比较研究等方法;不足之处在于研究主题趋同,缺乏对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的探索,多从中国内地的视角去探讨,主观色彩过浓。②邱菽园是近代著名的南洋华侨,积极参与新加坡的政治运动、文化事业和文学创作,颇受海内外学者关注。廖欣欣的《著名南洋华侨邱菽园研究综述》搜集整理近代以来国内外关于邱菽园的研究成果,认为已有成果主要从生平研究、事迹研究、文学研究三方面展开;新加坡学界因在地优势,掌握的文献资料丰富,对邱菽园的研究具有持续性;但邱菽园的生平史料仍有待开掘,诗歌研究有待丰富。论文在总结研究现状的同时,试图展望邱菽园研究的未来走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199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马华文坛热议的话题。龙扬志的论文《正名:文学史书写与马华文学身份重建》探讨重写文学史与马华文学“正名”的复杂纠葛。论文提出,从“正名”入手重写文学史,其初衷与旨归并非单纯满足文学的“内部需要”,而是与华族落地生根的意识联系,是为了在马来西亚国家结构中建构一种“识别与被识别”的文化身份;这一现象说明,“正名”是作为少数族群的华族在现代民族国家结构中表达自身政治、文化权益的一种诉求,国家族群政策影响少数族群的文学美学面貌。③论文对马华文学史书写背后的政治权益与族群关系问题有深入思考。二、文学社群、文学现象研究天狼星诗社在马华文坛影响深远。金进分析了诗社的诞生背景、诗社成员和创作主题,认为天狼星诗社的创作以现代主义技法表现文化乡愁,以及对传承中华文化的渴望和失根的隐忧,其中蕴含着对于生命本真及终极归宿的渴求,即哲性乡愁,具体表现为浓烈的爱国情绪和中华文化情结以及大量运用中国文学资源。天狼星诗社在马华文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创作心态和精神追求保存了那个特定时代马华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④晚清文人在海外的旧体诗创作近年来引发学界关注。陈婵娟等的论文《会贤社文章创作的类别》通过搜集新马的华文报纸资料,探讨晚清驻新加坡领事左秉隆创办的会贤社对马华旧文学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从八股文、论、策三种文体入手,探讨会贤社的文章创作的特点和成就,有一定的史料价值。⑤陈庆妃以《过番歌》和邱菽园的古典汉诗作为百年福建华侨华人文学开篇的两个重要文本,分析闽籍南来文人对南洋华人文学的开创之功,认为他们的文学书写见证了东南亚各国民族独立、福建人从华侨到华人身份转换的历史过程,尽管1990年代以后,新马地区出现“断奶”论,但华人作家依然以文学书写保留着文化寻根的生命意识,并在中国文化的全球新境遇中建立新的协商互动机制。⑥文化认同、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中国性与本土性是学界关注的重要文学现象。本年度有多篇论文就此展开探讨。古大勇撰文分析了东南亚华文文学中“中国元素”的六个方面:华夏历史名人的致敬、中华时令习俗的牵念、故乡风物器具的眷注、山川江河的深情呼唤、神话传说的南洋移植、武侠文化的古典招魂。他认为,“中国元素”实质上是“文化中国”的书写,展现了东南亚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继承。⑦潘颂汉的论文《留台马华作家写作语言的嬗变》从留台马华作家写作语言的嬗变探讨他们的身份转换过程,分析了王润华、李永平为代表的“前行代”作家字雕句镂的语言淬炼特征,以及以张贵兴为代表的“中生代”作家由简单平实向繁复华丽递嬗的语言锻造特征,与语言实践相伴随的是这些作家在台湾身份转换期间的文化焦虑感,前者彰显的是向中华文化“遥奉正溯”的决心,后者彰显的是理性审视母语文化情结的心态,并意识到唯有将大马经验与台湾经验糅汇交织,方可言说身世和定位身份。⑧王晓峰分析了马华文学的“根”主题,认为马华文学具有离散文学的特点,寻根意识强烈,它书写了不同代际华人的生活遭遇与身份意识:老一代华族心系中国,有“落叶归根”的故土情怀;新生代华人以出生地为故乡,有“落地生根”的在地意识;华人被排斥的境遇造成第三代、第四代华人选择再移民,其身份与文化从单一变为多元,增加了身份认同的困惑。⑨曾小月、唐园的论文《潮汕美食与泰华潮人散文乡愁书写》认为泰华潮人作家书写潮汕美食,除了从食与情、美食记忆与现实矛盾等方面表达思乡之情,更深层次的目的是通过食物维持、彰显华人身份。⑩路雅雯分析了菲律宾华人的移民原因和生存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菲律宾华裔文学作品中第一代华人和第二代华人的不同情感:父辈华人希望子女的职业收入丰厚体面,华人子女更在意个人的发展兴趣;父辈华人视当地人为他者,华人子女对当地人有着平等对待的情感倾向。这一现象反应不同的成长环境对菲律宾华裔的情感认同和身份归属产生了深远影响。⑪越南学者阮氏维东介绍了越战时期越南作家与越南华侨作家的汉文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书写主题、艺术风格,比较了两类作家诗作里的异同点——在主题方面都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但越南作家的诗作充满乐观精神,而越南华侨作家的诗作充斥着死亡的阴影,对未来深感迷茫,这与华侨作家的处境更为艰难有关。⑫大陆的越南华文文学研究较为薄弱,涂文晖是难得的持续关注此领域的学者。她以南越华文短篇小说的婚恋书写为窗口,透视南越华人的精神世界。研究指出,南越华文婚恋小说的常见情节模式是青年男女的爱情至上观念与传统伦理道德发生冲突,绝大多数主人公选择分手以传承孝道。这种情节模式显现了南越华人知识分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捍卫,具有反抗美国强势文化的历史价值,但失之于过分守成。⑬胡银锋以《越南华文文学》季刊为例,总结了2008—2020年越南华文散文创作概况及成就:题材广泛,类型多样;语言个性化,古典与质朴并存;主题丰富且深刻。认为越华散文书写的深层动机是华人的身份追寻与文化归属感的需求。⑭难得的是,有学者从域外书写的丰富性反思现有研究的削足适履,颇具启发性。陈桃霞关注到中国作家的南洋书写,认为南洋书写呈现出明显的感性、闲适风格,明显不同于东洋书写和西洋书写的现代性、理性特点,这一突出特征显示了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另一种文化心态,拓展了中国文学域外书写的版图。⑮文章指出,海外研究者往往将南洋书写置于东南亚华文文学框架内加以阐释,对中国文学、文化与社会语境有一定程度的“盲视”;大陆学术界则将这些文本视为一般的异域文学,侧重于对南来者的外部研究,而忽视了其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是一个有待开掘的研究课题。邹元江总结了百年马来西亚华文话剧在剧团、剧目、剧场、剧运和剧评等方面的概貌与成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研究提出,马来西亚华文话剧是与中国百年话剧同步发展的域外样本,对丰富中国话剧研究的域外视野,对我们重新思考域外华人的生存方式与身份认同敞开了极为重要的学术空间。⑯这一论断也为大陆马华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议题。宗教、教材、微型小说、自然书写也有学者展开探讨。青年学者马峰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女作家为例,分析各国宗教书写的特征。新加坡女作家孙爱玲的创作主要展现了基督教的正面形象,充满虔敬之心。印尼华文文学受制于当地敏感的宗教关系,宗教书写较少,袁霓能够大胆书写印尼华人民间信仰,表现出对宗教信仰的尊重与兼容态度以及对族群和睦的期待。马来西来女作家温玉华、晨砚、黎紫书创作了大量基督教题材小说,前两者往往正向颂扬基督神性,后者通过批判式的人性解剖来叩问灵性,更具深度。⑰马峰另在《印度尼西亚华文小说的柔性叙事》中指出,印尼政府封锁华文的文化威权模式,使印华作家采用书写爱情的柔性叙事,具体包括女性的温情抚慰策略、男性的古典兴寄策略、书写中国的疗愈策略、针砭现实的本土反思策略,这种柔性叙事成为华文作家的文化抵抗方式,具有疗愈族群创伤与建构华族堡垒的文化诉求。⑱马华学者许文荣的论文《百年补遗:教程设置架构下的马华文学》实际是其编著《马华文学十四讲》的绪论。文章概述了大陆、台湾、大马、美国的马华文学研究队伍,介绍了《马华文学十四讲》的编排体例和风格,重点阐释了编者研判的马华文学在教学上最重要的14个课题,对想从事马华文学教学与研究者颇具参考价值。⑲微型小说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东南亚兴起的小说类型,中国学界也关注到这一现象。张建英、郑秀玉的论文分析了越华微型小说中孝文化的具体体现、孝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及意义。⑳陈瑶琼关注到马华新生代作家的自然书写,认为新生代作家善于运用现代与后现代技法展现热带雨林与橡胶林,与前辈作家热衷书写反殖民题材不同,新生代作家的自然书写融汇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在马来西亚的生活经历,借此重构民族记忆。这些创作手法带来书写上的深邃迷离,与热带雨林和橡胶林的神秘迷幻相得益彰,提升了作品的整体美感与价值。㉑三、文学生产与文学传播研究“鲁迅在东南亚”一直受学界关注,本年度有3篇论文涉及这一议题。韩江华的论文《鲁迅作品在泰国:传播与影响》梳理了鲁迅作品在泰国的传播史以及鲁迅作品在泰国的深远影响。㉒马峰的论文《“东南亚鲁迅学”的本土建构》厘清了“东南亚鲁迅学”的概念,介绍“东南亚鲁迅学”的学术史,重点突出了以王润华为代表的新马学者的研究和创作成果,并以王润华和潘国驹合编的《鲁迅在东南亚》为中心,探讨本土学者建构的东南亚鲁迅学的特征。㉓李浴洋采访王润华教授的访谈文章《“五四”在东南亚》分析了“五四”在语言、教育的现代化、妇女解放等层面的影响,认为“五四”作为一种精神符号是与另一个精神符号“鲁迅”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在东南亚”不仅是文学的象征,他的意义更多与现实政治有关,而且鲁迅对东南亚的影响是覆盖性的,没有局限在华人世界,马来人、印尼人、越南人也都受到鲁迅思想的影响。㉔张松建以余光中、郑愁予、杨牧为中心,探讨了195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诗对新加坡作家的影响。研究指出,台湾现代诗通过报章杂志、书店、出版社、留学访问等多种渠道进入新加坡文坛,在新的文化场域中被当地诗人接受,并由此推动新加坡华文现代诗的发展壮大,这种跨国影响对重新思考现代主义的文化政治问题提供诸多阐释空间。㉕作家之间的人际交往对文学传播有重要作用。熊飞宇、林小米的论文《泰华作家梦莉与冰心的交往考记》介绍了泰华作家梦莉与冰心的几次会面以及梦莉以此为题的散文创作,由此探讨冰心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㉖李朝霞以丘逢甲为个案,探讨人际交往与诗文酬唱的文学传播作用。论文分析丘逢甲与邱菽园、林文庆等的交游如何带动丘与南洋文化圈的互动,延续海外汉诗传统。这其中,社会结构与文化资本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新马地区有一批如邱菽园、林文庆等的华侨,他们具有传统“士大夫”的“入世”与言说机制,加之具有恒产实业,于是在南洋办报结社,不断扩大社会话语权,企图通过“汉学复兴”来找寻自己的汉文化之根。丘逢甲身上兼具“抗日为国”的国族形象以及延续斯文的传统形象,正契合他们的需求,在他们的推动下,丘逢甲成为南洋社会关注的焦点。㉗四、作家作品研究本年度的作家作品研究成果最多。其中,马华作家作品研究的成果占据较大比重,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华文作家作品亦有所涉及。在马华作家中,黄锦树、黎紫书最为引人注目,本年度研究二者的论文各有6篇。此外,有些平时不大引人注目的作家也成为研究对象,如90后马华作家曾汤尼、新加坡微型小说作家林锦等,反映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视野的不断开拓。黄锦树是颇受大陆学界关注的马华文学作家。康凌结合黄锦树晚近的短篇小说,以“无国籍者的文学”解读黄锦树的马共小说,并以此批评史书美的华语语系论述所提出的“在地化”,竟与大马国家文学的种族压迫构成共振。在此基础上,论文以黄锦树重写鲁迅、陈映真作品为起点,探讨黄锦树此类小说对鲁迅、陈映真原作意义的解构,除了否思马共提出的建国大业,更对革命自身的问题进行反思,直面革命内部的暴力与创伤,在建国论述之外,建构“南方的左翼”的另类图绘。㉘马超群、蒋成浩以黄锦树小说集《雨》《死在南方》为例,探讨马华文学的本土历史重构,认为黄锦树小说试图建构出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以抵抗华人长期以来的失语状态,但在这种历史重构中又试图解构马来西亚华人念兹在兹的中国性,表现出某种偏见与遮蔽。㉙谢青秀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黄锦树小说《鱼骸》中“龟”和“甲骨”意象的解读,探讨“中国性”在该小说中的呈现,提出“龟”与“归”同音,是暗示主人公的中国属性。㉚张衡抓住黄锦树小说集《雨》中的“热带暴雨”意象,分析小说营造的南洋“热带迷宫”:“迷宫”中有童年时代在小镇的生活体验,也有马华家族的种种轶事。研究指出,黄锦树致力展现的是南洋热带暴雨的独特意义以及马华家族隐忍顽强的成长姿态,虽然作品中提到“神舟”(隐喻神州),但对神州的想象已让位于对出生地的眷恋,由此可看出,大马本土已是第三代华人最真切也最实际的归返之地。㉛黄锦树集作家、评论家身份于一身,其批评与创作相互影响和渗透。王歆欣的论文《从批评到创作:黄锦树的马华文学试验》分析了黄锦树小说创作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以及文学创作中融合文学批评的技巧,认为这种文学试验通过互文强化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对话,为马华文学的书写提供新思路新范式。㉜刘欣玥分析了黄锦树小说新作《迟到的青年》中的时间寓言:一个在一切重要历史节点中迟到的青年无法被任何大历史秩序所接纳因而无家可归,青年此后成为“偷时间的人”,并以此来向殖民帝国复仇;然而青年只能空洞地流亡,未能获得自身的主体性。这一时间寓言可视为大马华人身份与命运的寓言。㉝黎紫书是马华文坛颇受关注的女作家。王德威的评论《盲女古银霞的奇遇》介绍黎紫书小说新作《流俗地》的“流俗与不俗”:黎紫书将锡都比作流俗之地,记录此地小人物的浮世百态;就在古银霞为未来做出重要抉择时,马来西亚经历建国后的首次政党轮替,流俗之地终于有了不俗的时刻。王德威认为《流俗地》与黎紫书以往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新作在铭刻族群/个人创伤之余愿意想象救赎的可能,下笔变柔和,也因此与张贵兴的出奇制胜和黄锦树的“怨毒著书”有所区隔,黎紫书试图探触悲悯的可能。㉞张嘉茵的论文抓住“禁锢”与“出走”这两个空间维度,分析黎紫书小说的欲望书写:在封闭的空间中探讨欲望与家庭伦理的关系,在广阔的空间中书写欲望与国族记忆的关系,体现了黎紫书创作从“小我”到“大我”的动态发展过程。㉟陈祖君、蒋成浩认为黎紫书往往从“域内人”的视角通过在地经验书写日常生活的众生哀乐,善于营造空间意象,将人物置放于现实与想象的空间之中书写人物焦虑、敏感、孤独的状态,从琐屑的生活描写中映照出“大”的历史,体现了作家“于细微处见历史”的历史书写策略。㊱龙森祥的论文分析了黎紫书小说中的典型女性形象,探讨黎紫书小说对女性意识的构建与发展。㊲侯玉婷的硕士学位论文从华文教学的角度论述黎紫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认为黎紫书的作品书写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展现了中国风情与马来西亚特色,适合应用于华文教学。㊳翟慎菂的硕士学位论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黎紫书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展开整体性研究,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特殊意象等方面探讨小说的叙事特色,并由此思考小说在马华文学史上的意义。㊴钟怡雯的论文《跨越国境:文学史版图上的杜运燮和吴进》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了九叶诗派诗人杜运燮(吴进)的“双重故乡/国籍身份”与文学创作和家国情感之间的复杂关联。吴进出生于马来西亚,多次重返中国,又曾在新加坡任教,他对马来西亚的情感和了解,远比南来作家深厚。因此,他在1947—1950年写下的散文集《热带风光》是双重视野下的较成熟的地志书写,展现了1940—1950年代那一辈华人的家国经验,以及他们对马来西亚和中国同时具有的公民情感和原生情感。文学史上的杜运燮(吴进),显示双重文学身份的可能,是跨国文学史最好的个案,有助于让我们思索跨越国境的马华旅台文学。㊵胡星灿将游以飘诗集《流线》置于马华文学的抒情传统中加以评析,认为其前期诗作具有明显的抒情色彩,恢复了天狼星诗社所推广的抒情传统;其成熟期的诗歌借意象展开“抽象的抒情”,革新了马华文学的抒情传统;其近期诗歌消解了明确的抒情,但仍重视深层的抒情精神,超越了马华文学的抒情传统。㊶甘馨裕认为姚紫早期小说《咖啡的诱惑》中呈现出情感上的二元化和摇摆性特征:既厌恶新加坡社会污浊黑暗的一面,又赞美都市之外的纯真美好;既反复确认中国身份,又因不了解中国的境况而产生致美幻想。姚紫在本土与母国文化认同之间的徘徊,展现了马华文坛从书写母国翻版文学转向追求独立的马华文学这一过程中的迷茫。㊷曾汤尼出生于中国,留学于马来西亚,之后成为马华作家兼电影导演,他在2020年推出的长篇小说《南国以南》很快引起关注,本年度有2篇论文从语言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刘天琦分析了该小说人物语言的特色,主人公使用重庆话、北京话还夹杂着英语,其他配角人物分别使用北京话、英语、马来语、广东话、闽南话、河南话、东北话等语言,这反映出马来西亚的混杂性,也表现出作者有意将整个大中华地区融合在一个故事里的创新。㊸朱思萌则分析《南国以南》中方言词汇的表意作用,如推动人物性格塑造,展现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等,认为方言的使用对马华文学别具意义。㊹本年度研究新加坡作家的论文有所增加,除了希尼尔、林宝音、孙爱玲等知名作家,林锦等此前较少受到关注的作家也进入中国学界视野。谢征达是新加坡的年轻学者,其论文《微型大义:论希尼尔微型小说中的新加坡华人历史》从两方面探讨希尼尔微型小说的历史书写:一是从希尼尔的二战主题小说中检视其对历史的批判性,不仅展现华人的创伤情绪,也诉说日本人自身的历史缺陷;二是从“历史反思”出发,批评日本和新加坡的年青一代对二战历史的无视。论文指出,希尼尔微型小说对二战历史提供了自己的诠解,以文字补足了历史图像的缺漏。㊺林宝音是新加坡著名华裔女作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谢青秀从自我与他者、男性与女性角度分析林宝音小说《恋爱截止日》中的女主角艾格尼丝的形象,认为艾格尼丝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又屈从于社会男性意识,是新加坡寻找自我身份意识的女性缩影。㊻赵志刚的论文《林宝音小说〈跟错误之神回家〉中的“无名神像”与身份认同研究》以作品中的“无名神像”为叙事的重要契机,反思新加坡社会盛行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理念带来的负面影响,批判新加坡父权制文化传统对人性的压抑;围绕神像展开的“回家”主题,展现了新加坡华人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对母国文化的守望和身份认同困境。㊼白军芳、张丽娜剖析了新加坡作家孙爱玲的小说对《红楼梦》的借鉴,认为这种借鉴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小说氛围的“脂粉”之香和闺阁风情;人物形象的“弱质”之美;女性命运的悲剧性;主题的“世情”之美;柔弱中升华出的道德之美。由此可以洞悉《红楼梦》的国际影响力,也可以探究新加坡华文文学的文化学生成意义。㊽林锦是新加坡微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大陆对其关注不多。杨眉的论文《浅析林锦微型小说中的悲剧意味》从生活的挣扎、知识的失落、品德的丧失以及情感的变异等四个方面,探讨林锦小说的悲剧意味,为我们了解这位作家打开了一扇窗户。㊾张俊杰全面介绍了泰华作家杨玲创作的历史背景、基本概貌、主要文体、思想及艺术特色,剖析其作品表现出的中华之心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肯定杨玲作品兼容并包中泰两国文化的优势,对传播中华文化和促进中泰文化交融起着重要作用。㊿泰国华文作家曾心同时是中医师,张建英、庄莉红的论文《中医文化浸濡下的曾心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分析曾心微型小说创作中渗透的中医文化气息,认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爱为文心,暗合中医“医乃仁术”的精神;向善扬善,传达中医“以善为美”的理念;顺应自然,体现中医“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外显内,呼应中医“司外揣内”的致知方法。中医文化的浸染,使曾心的微型小说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51]向忆秋的论文探讨印尼作家黄东平《侨歌》三部曲中的侨商代表李熙昌的文学形象,认为李熙昌具有商人务实逐利、精明算计的典型性格,也有作为侨领的大局意识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担当,还体现了闽南人的家族意识和“爱拼”“会赢”的精神气质。李熙昌这一具有多重身份和多面性格的形象,既集中书写了殖民地时代华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群体特征,又展现了其作为闽南移民的独特闽南文化印记,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52]五、结语总体而言,2020年度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学术史研究、文学传播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皆有进展。就成果分布而言,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研究成果最为丰硕,越南、泰国、印尼华文文学研究稳步推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者的跨域流动推动了大陆与东南亚的互动交流,促进了研究生态的良性发展。这种跨域流动既包括东南亚学生来华深造,如越南的阮氏维东和泰国的林小米来华攻读学位,也包括中国学生留学东南亚,如刘天琦、朱思萌赴马来西亚攻读学位。正因为刘天琦、朱思萌与马华作家曾汤尼都是在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攻读学位,所以后者的小说《南方以南》甫一面世,就有刘天琦、朱思萌撰文评价,形成互动。注释:①朱文斌、岳寒飞:《中国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②于悦:《新世纪东南亚华文作家作品研究述评》,《名作欣赏》2020年第17期。③龙扬志:《正名:文学史书写与马华文学身份重建》,《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④金进:《通往哲性乡愁的途中——以马华天狼星诗社的中华文化书写为分析对象》,《汉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⑤陈婵娟、庞世婷、张微:《会贤社文章创作的类别》,《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⑥陈庆妃:《百年福建华侨华人文学发展概观》,《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⑦古大勇:《东南亚华文文学中“中国元素”的六种面相》,《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⑧潘颂汉:《留台马华作家写作语言的嬗变》,《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年第10期。⑨王晓峰:《马华文学的“根”主题与精神世界》,《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⑩曾小月、唐园:《潮汕美食与泰华潮人散文乡愁书写》,《大连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⑪路雅雯:《“一带一路”沿线菲律宾华裔的情感历程与文学表征》,《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⑫阮氏维东:《论越战时期越南作家与越南华侨作家的汉文诗歌》,《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0年第15期。⑬涂文晖:《伦理道德与文化坚守:南越华文短篇小说的婚恋书写》,《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⑭胡银锋:《2008—2020年越南华文散文概况及其成就——以〈越南华文文学〉季刊散文为例》,《文化学刊》2020年第10期。⑮陈桃霞:《中国文学的南洋书写: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河北学刊》2020年第3期。⑯邹元江:《论马来西亚华文话剧对丰富中国话剧历史和理论的独特价值》,《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⑰马峰:《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宗教议题——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华文女作家小说为参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⑱马峰:《印度尼西亚华文小说的柔性叙事》,《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⑲许文荣:《百年补遗:教程设置架构下的马华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0年第1期。⑳张建英、郑秀玉:《孝文化视阈下当代越南华文微型小说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㉑陈瑶琼:《新生代马华作家的本土自然书写》,《明日风尚》2020年第18期。㉒韩江华:《鲁迅作品在泰国:传播与影响》,《鲁迅研究月刊》2020年第7期。㉓马峰:《“东南亚鲁迅学”的本土建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㉔李浴洋:《“五四”在东南亚——王润华教授访谈录》,《汉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㉕张松建:《抒情现代主义的延异——余光中、郑愁予、杨牧对新加坡诗坛的影响》,《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0年第1期。㉖熊飞宇、林小米:《泰华作家梦莉与冰心的交往考记》,《华文文学评论》第7辑,2020年12月。㉗李朝霞:《“南洋交友录”:丘逢甲的汉诗酬唱与汉学传播》,《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年第3期。㉘康凌:《无国籍者的文学,或南方的左翼——论黄锦树晚近短篇》,《南方文坛》2020年第5期。㉙马超群、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