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课件_第1页
任务二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课件_第2页
任务二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课件_第3页
任务二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课件_第4页
任务二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二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主讲:叶浙东任务二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连续控制主讲:【任务描述】专业能力训练环节一用PLC改造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与连续控制电路

设计要求(四步法):1)按照控制要求设计PLC的输入输出(I/O)地址分配表。2)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的输入输出(I/O)接线图的设计。3)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4)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指令表程序的设计。【任务描述】专业能力训练环节一设计要求(四步法):专业能力训练环节一用PLC改造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与连续控制电路

【任务描述】专业能力训练环节一【任务描述】【任务描述】专业能力训练环节二用PLC改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设计要求(四步法):1)按照控制要求设计PLC的输入输出(I/O)地址分配表。2)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的输入输出(I/O)接线图的设计。3)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4)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指令表程序的设计。【任务描述】专业能力训练环节二设计要求(四步法):【任务描述】专业能力训练环节二用PLC改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任务描述】专业能力训练环节二【任务描述】拓展能力训练环节用PLC改造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与连续控制电路

设计要求(四步法):1)按照控制要求设计PLC的输入输出(I/O)地址分配表。2)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的输入输出(I/O)接线图的设计。3)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4)按照控制要求进行PLC指令表程序的设计。【任务描述】拓展能力训练环节设计要求(四步法):【任务描述】拓展能力训练环节用PLC改造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与连续控制电路

【任务描述】拓展能力训练环节空气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三相异步电动机【知识链接】一、电气元件基础知识动画播放空气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三相异步电动机【知识链接1、空气开关在电路发生短路、严重过载、失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故障电路有效的保护串接在他后面的电器设备。【知识链接】1、空气开关在电路发生短路、严重过载、失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2、熔断器熔断器是一种保护电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熔断器串接于被保护电路中,能在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电流时快速自动熔断,从而切断电路电源,起到保护作用。【知识链接】2、熔断器熔断器是一种保护电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3、交流接触器【知识链接】3、交流接触器【知识链接】3、交流接触器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弹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接通线路;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弹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断开线路。【知识链接】3、交流接触器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3、交流接触器【知识链接】(a)线圈(b)主触点(c)辅助触点

接触器的图形符号3、交流接触器【知识链接】(a)线圈(4、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推动动作机构,使触头系统闭合或分断的保护电器。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作用。【知识链接】4、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推动动作机构,使触头5、按钮常态下,按钮有一对常开触点和一对常闭触点。按下按钮时,常闭触点先断开,然后常开触点后闭合。当松开手后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两对触点复位。【知识链接】5、按钮常态下,按钮有一对常开触点和一对常闭触点。按下按钮时5、按钮【知识链接】(a)常开触点(b)常闭触点(c)复合触点按钮开关的图形和文字符号5、按钮【知识链接】(a)常开触点(b)常闭触点【知识链接】【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二、梯形图编程(LAD):PLC的梯形图沿袭了传统的继电器电气控制图,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图形编程语言。将PLC内部的各种编程元件(如继电器的触点、线圈、定时器、计数器等)和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命令用专用图形符号、标号定义,并按逻辑要求及连接规律组合和排列,从而构成了表示PLC输入、输出之间控制关系的图形语言。梯形图是目前用得最多的PLC编程语言。【知识链接】二、梯形图编程(LAD):【知识链接】符号对照【知识链接】符号对照【知识链接】PLC的梯形图编程【知识链接】PLC的梯形图编程梯形图编程语言的特点是:与电气原理图相对应,具有直观性和对应性;与原有继电器控制相一致,电气设计人员易于掌握;梯形图与原有的继电器控制的不同点是:梯形图中的能流不是实际意义的电流;内部的继电器也不是实际存在的继电器;梯形图中的连线不是真正的连线,只表示逻辑关系。【知识链接】梯形图编程语言的特点是:【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三、指令表PLC的指令是一种与微机汇编语言中的指令极其相似的助记符表达式,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叫做指令表(InstructionList,IL)程序。不同厂家PLC指令的助记符有所不同,但基本的逻辑与运算的指令功能可以相通。在GX编程软件中,梯形图和指令表可以自动转换。

【知识链接】三、指令表【知识链接】名称助记符目标元件说明取指令LDX.Y.M.S.T.C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取反指令LDIX.Y.M.S.T.C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输出指令OUTY.M.S.T.C驱动线圈的输出与指令ANDX.Y.M.S.T.C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与非指令ANIX.Y.M.S.T.C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或指令ORX.Y.M.S.T.C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或非指令ORIX.Y.M.S.T.C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块或指令ORB无串联电路块的并联连接块与指令ANB无并联电路块的串联连接FX2N系列PLC的基本指令【知识链接】名称助记符目标元件说【知识链接】LD、LDI、OUT指令:X0X1M100T0Y0T0Y1K19LD X0OUT Y0LDI X1OUT T0K 19OUT M100LD T0OUT Y1梯形图程序指令表程序【知识链接】LD、LDI、OUT指令:X0X1M100T0Y【知识链接】AND、ANI指令:指令表程序LD X2AND X0OUT Y0LDI X1ANI Y0

OUT M101AND T0OUT Y1梯形图程序X2X1M101Y0T0Y1X0Y0ANDANIAND【知识链接】AND、ANI指令:指令表程序LD X2梯形图程【知识链接】OR、ORI指令:指令表程序LD X4OR X6ORI M106OUT Y0LDI X1 ANI Y0OR M103ANI Y2ORI M116OUT M103X1M103Y0X4Y0X6M106M103M116Y2LDORORIORORI【知识链接】OR、ORI指令:指令表程序LD X4X1M10【知识链接】ORB指令:X1M115Y0M100X2Y2M101X3T0M112ORBORBLDI X1ANI Y0ANI M100LDI X2ANI Y2AND M101ORBLDI X3AND T0ANI M112ORBOUT M115指令表程序【知识链接】ORB指令:X1M115Y0M100X2Y2M1【知识链接】ANB指令:LDI X1ORI X2LDI Y0ANI M100LDI Y2AND M101ORBOR T0ANB ORI X3OUT M115指令表程序X1M115Y0M100X2Y2M101X3T0ANBLDORB【知识链接】ANB指令:LDI X1指令表程序X1M115Y【知识链接】四、FX2系列内部资源1、输入继电器X(X0~X177):输入继电器是PLC用来接收输入设备(按钮、开关、传感器、限位开关等)的信号。输入继电器的地址编号采用八进制。输入继电器只有触点,没有线圈。2、输出继电器Y(Y0~Y177):输出继电器是PLC用来将输出信号传给负载(交流接触器线圈、指示灯、发光二极管、气岗等)的元件。输出继电器的地址编号采用八进制。外部信号无法直接驱动输出继电器,只能在程序内部用指令驱动。【知识链接】四、FX2系列内部资源【知识链接】3、辅助继电器M用途:中间继电器(逻辑运算的中间状态存储、信号类型的变换)。辅助继电器可分为:通用型、断电保持型和特殊辅助继电器三种,辅助继电器按十进制编号

。通用辅助继电器M0~M499(500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