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Biochemistry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数:2适用专业:化学(师范方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物化学》是化学类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建设人才服务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蛋白质化学;2.核酸化学;3.酶化学;4.维生素化学;5.糖化学;6.脂化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生物化学知识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学习基本的生物技术知识为目的,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用所学理论解决简单应用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蛋白质1.了解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和分类;2.了解氨基酸分类、结构、重要化学反应和分离、分析方法,重点弄清楚它的两性本质,pH和pK;3.弄清楚蛋白质一级结构及其序列分析方法;了解二、三和四级结构基本概念;4.了解蛋白质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重点是弄清楚蛋白质电学和胶体性质、两性本质、沉淀和变性;5.了解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理论依据;6.了解有哪些结合蛋白?它们的分布、特性和生物功能;7.了解我国生化工作者在蛋白质变性、胰岛素合成及其晶体结构研究上的成就。第二章核酸1.分析和体会核酸是活细胞最为关键的组分;2.了解两大类核酸分子结构及功能异同,熟悉两类核酸的速证方法;3.了解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化学组成及其重要代表的分子结构,以及4.三磷酸腺苷和环状腺苷酸的生物作用;5.弄清楚RNA分子结构及其序列分析方法;6.弄清楚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的依据和生物意义;7.了解核酸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什么叫克原子磷消光系数?增色效应和熔点温度?8.了解核酸的主要的分离和分析方法;9.了解我国生化工作者在核酸合成研究上的成就。第三章酶1.了解人们认识酶的历史过程,了解酶的分类和命名;2.弄清楚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与一般化学催化剂有何异同?3.弄清楚酶促作用的能力学和结构基础;4.明确理解自由能、活化能、活性中心、酶活性、反应初速度、比活性、中间产物理论、Km、最适pH、最适温度、酶元和竞争性抑制等名词的准确含义;5.弄清楚影响酶促作用的各种因素,并将具体了解的情况上升为规律性认识;6.了解几种有关酶作用机制的假说;7.对比酶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抑制作用;8.了解酶的分离和纯化的一般原理和程序;9.了解别构酶、诱导酶、同工酶和固相酶的本质和应用。第四章维生素1.了解什么是维生素?它们是怎样发现的?它们是怎样分类的?2.了解人对某些重要维生素的需要量及它们生理、生化功能,如果供应不足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维生素缺乏症?3.弄清楚维生素与酶的辅酶或辅基的联系。第五章糖分解代谢1.了解糖的生物功能,了解糖分解代谢研究简史;2.对比不同消化道部位糖的消化和吸收,并分析糖的吸收机理;3.了解糖的转运和贮存;4.弄明确下列名词和概念:酵解、发酵、限速步骤、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穿梭、转醛醇酶与转酮醇酶、三羧酸循环、底物磷酸化、升糖激素与降糖激素;5.弄清楚酵解的酶促历程,它与发酵有何异同?并计算它们的能量产生,它是怎样被调节的;6.了解糖元酶促分解的基本过程;7.了解磷酸己糖旁路、糖醛酸途径一般过程及其生理意义。第六章生化动力学与生物氧化1.了解生物与能的一般联系;2.明确理解生化能力学、自由能、标准自由能变化、氧化还原电势、标准氧化还原电势变化、磷氧比和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准确含义;3.牢记自由能变化与平衡常数相关公式,并学会计算;4.弄清楚放能与吸能反应是如何通过高能化合物相偶联的?说出不同类型的高能化合物;5.弄清楚氧化与还原反应是如何通过呼吸链相偶联的?牢记标准自由能变化与标准氧化还原电势变化相关公式,并学会计算;6.弄清楚氧化与磷酸化是如何通过呼吸链相偶联的?磷酸化生成ATP的形态学和能力学依据是什么?如何计算?7.了解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几种假说。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蛋白质§1.1蛋白质的作用§1.2氨基酸的初步知识§1.3肽类结构§1.4蛋白质分类§1.5氨基酸各论§1.6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7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8蛋白质的三级结构§1.9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10用于蛋白质分离与分类的实验技术重点:掌握蛋白质及氨基酸的等电点,掌握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掌握蛋白质电学和胶体性质、两性本质、沉淀和变性。难点:蛋白质及氨基酸的等电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第二章酶§2.1酶的概念§2.2酶的分类、命名§2.3酶的化学本质§2.4酶作用的专一性§2.5酶作用机理§2.6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2.7酶活力的测定§2.8酶的制备§2.9酶的应用重点:掌握酶的化学本质,掌握酶的催化特性,了解酶的作用机制锁匙说、变形或诱导契合学说。掌握Km的意义和计算公式。难点:Km的意义和计算公式的推导第三章维生素§3.1VitB1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2VitB2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3泛酸和CoA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4Vitpp和CoⅠ、CoⅡ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5生物素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6VitB6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7叶酸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8VitA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9VitD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10VitE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3.11VitK的性质和用途;结构和功能重点:掌握维生素A、D、E、K、H、B族、PP、C的结构和功能。难点:维生素A、D、E、K、H、B族、PP、C的结构第四章核酸§4.1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4.2核酸的组成成份§4.3核酸的结构§4.4核酸的性质§4.5核酸的制备及用途§4.6基因工程简介重点:DNA、RNA组成和功能,DNA双螺旋结构学说的建立过程和内容,核酸的主要的分离、分析方法。难点:核酸的主要的分离、分析方法第五章糖分解代谢§5.1糖的概念及各论§5.2糖的分解代谢重点:酵解、发酵、限速步骤、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穿梭、转醛醇酶与转酮醇酶、三羧酸循环、底物磷酸化的概念。三羧酸循环的酶促历程及在机体代谢中的作用。难点:酵解、发酵、限速步骤、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穿梭、转醛醇酶与转酮醇酶、三羧酸循环、底物磷酸化的概念第六章生化动力学与生物氧化§6.1生物氧化的特点§6.2CO2的生成§6.3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6.4氧化磷酸化作用§6.5ATP的重要作用§6.6电子传递链重点: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准确概念,自由能变化与平衡常数相关公式,磷酸化生成ATP的形态学、能力学依据及计算公式及电子传递链的组成。难点: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准确概念,自由能变化与平衡常数相关公式,磷酸化生成ATP的形态学、能力学依据及计算公式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中,新内容讲授25课时,讨论课10课时、习题课1课时。采用陈忻研制的多媒体电子教案通过计算机投影进行教学。五、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一蛋白质(包括绪论)4262-5二酶4152三维生素1562-5四核酸662-5五糖代谢2353六生化动力学与生物氧化442合计211013213-22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生物化学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是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其它化学学科中涉及生物部分知识的深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结构,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