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其内容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D.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横线处应填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1952年12月12日,在给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的复电中,毛泽东主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这主要表明了(

)A.参加抗美援朝的重要目的 B.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C.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D.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精神4.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美两国乒乓球队员的互动,推动了“乒乓外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这说明“乒乓外交”A.加速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B.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C.开启了中美两国的民间交往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5.我国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自治机关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并要积极完成国家的各项任务,又行使自治权。这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B.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享有高度自治权C.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6.“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7.据1953年普查统计,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据此,我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8.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9.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0.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解释: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实行A.计划经济体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这一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历史传统,是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这一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继承了古代民族政策 B.缩小了各民族经济差异C.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D.体现各民族的政治愿望13.针对即将召开的某一会议,周恩来指出:“(中国要)建立一个国际统一战线,要联合法国、联合英国,联合东南亚国家,联合印度支那成员国,来孤立美国,达成印度支那和平。”这次会议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的“求同存异”主张加强了与亚非各国联系C.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国际会议D.中国执行了“一边倒”的原则14.1949年,中共西南局通过建立政权、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在制度上的建构,通过恢复生产、进行土地改革实现在经济上的建构,通过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工作实现文化上的建构;此外,中共西南局还清除匪患以稳定社会秩序。中共西南局的这些措施(

)A.加快了西南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B.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C.激发了西南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活力 D.增强了少数民族对新政权的认同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对应表述正确的是A.顺治帝时期派汉满工匠进藏扩建布达拉宫 B.新中国成立以后设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C.唐朝时期在该地设立安西都护府加强控制 D.汉朝时期重修长城并向西延伸至该地盐泽16.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由此可知,“上海精神”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彰显了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C.反映了“结盟”外交的新思路 D.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17.2001年,在根据宪法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时,特别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提法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B.说明了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制度C.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18.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确立中外建交新基础——坚决断绝和台湾国民党残余势力关系;平等友善对待新中国;恪守彼此尊重领土完整及主权独立之原则。该“基础”反映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 B.“另起炉灶”方针的提出C.美国封锁中国政策破产 D.中国成为独立民族国家19.“它为国际社会摈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它是在中俄发展和平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里的“它”指的是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联合国安理会 D.国际原子能机构20.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对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进行“反限制”斗争,大力开展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体育交流活动。这一举措A.展示了良好国家形象 B.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C.构建了睦邻友好关系 D.彰显了不结盟的外交新思路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个世纪中叶,西藏发生了三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第一次是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第二次是1959年,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开创了西藏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新时代;第三次是西藏自治区成立。经中央批准,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01人,其中藏族226人,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怒族等16人。——摘编自陈连开等《中国近现代民族史》材料二

根据《基本法》第12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该法中关于香港自治权的规定极其丰富。《基本法》的条文还有至少12项限制性规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设限。——王立民等《“西法东渐”与近代中国寻求法制自主性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藏自治区建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香港回归的原因。(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指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22.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的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以上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历史文献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前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什么政治文献?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两个国家各自政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政体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三、论述题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其实就是各种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甚至是相互博弈的产物,它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经济状况、信仰方式等诸多因素。因此,严格来说,一国民主政治的具体形态只能在各种主体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达致。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应当看到民主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有代议民主,也有协商民主,有直接民主,也有间接民主,还有其他类型的民主。民主的不同提醒我们,要以差异、共存的思维看待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费孝通先生说得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梦是对中华文明的现实坚守和未来进行的想象与憧憬,这样的中国梦,显然不是“宪政”一词可以概括的,不是“宪政梦”可以指代的。——摘编自喻中《“中国梦,与民主政治道路的选择》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政治探索及建设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2.A3.D4.A5.D6.B7.C8.B9.B10.B11.B12.C13.C14.D15.D16.B17.A18.B19.A20.A21.(1)背景: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2)意义:满足了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4)相同点: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地方行政区,享有一定自治权;与中央的关系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22.(1)政治文献:《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影响:政治: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经济: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基层民主。23.示例:见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优势。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保证人民民主的制度性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