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课件_第1页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课件_第2页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课件_第3页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课件_第4页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供如下器材:石块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轻质细绳

利用以上实验器材可以直接测出哪些与石块有关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利用测量量还可以计算出哪些物理量?并用测量量来表示。提供如下器材:石块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轻质细绳利用以上用浮力知识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物理组成振生用浮力知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物理组成振生1、双提法测物体密度(ρ物>

ρ水):表达式:一提解决质量G石F拉二提解决体积水1、双提法测物体密度(ρ物>ρ水):表达式:一提解决质量G如何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石块弹簧测力计水轻质细绳未知液体提供如下器材:如何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石块弹簧测力计水轻质细绳未知液体提供2、三提法测液体密度(ρ物>

ρ水)等V排:G石未知液体F拉2水分析:①②①②得:表达式:F拉12、三提法测液体密度(ρ物>ρ水)等V排:G石未知液体F拉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橡皮泥(ρ泥>

ρ水)V1橡皮泥如何测出橡皮泥的体积、重力和密度?提供如下器材: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橡皮泥(ρ泥>ρ水)V1橡皮泥如何测出橡3、一漂一沉法测物体密度(ρ物>

ρ水):一漂得质量一沉得体积(1)测橡皮泥密度3、一漂一沉法测物体密度(ρ物>ρ水):一漂得质量一沉得体如何测出瓷碗的体积、重力和密度?提供如下器材:01234cm装适量水瓷碗刻度尺的柱形容器如何测出瓷碗的体积、重力和密度?提供如下器材:01234cmh1h3h2一漂得质量一沉得体积(2)测瓷碗的密度:表达式:h1h3h2一漂得质量一沉得体积(2)测瓷碗的密度:表达式:装有适量水瓷碗刻度尺石块细线的柱形容器如何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提供如下器材:01234cm装有适量水瓷碗h1h2h3(3)用下列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柱形容器、足量水、刻度尺、瓷碗、小石块。一漂得质量一沉得体积“助浮”h1h2h3(3)用下列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柱形容器、足量用浮力知识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1、双提法2、三提法3、一漂一沉法小结:用浮力知识1、双提法2、三提法3、一漂一沉法小结:浮力的有关计算方法:1、“称量法”——F浮=G-F拉

例题:一个重1N的钩码,挂在弹簧秤上,当钩码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0.8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_____N。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例题:一个正方体边长是0.1m,浸没在水中的情况如图,

则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Pa,受到的压力是_____N;而物体下表面受到则物体受到的压强是____Pa,受到的压力是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0.1m浮力的有关计算方法:1、“称量法”——F浮=G-F拉23、“阿原”——F浮=G排=ρ液gV排

例题:一个物体的体积是0.001m3,若把它浸没在水中,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4、“力的平衡法”:漂浮悬浮F浮=G物例题:一个实心物体漂浮在煤油上受到的浮力是9.8N,那么把它放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N。(ρ物<ρ煤油<ρ水)3、“阿原”——F浮=G排=ρ液gV排4、“力的平衡法”V排的变化导致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变化!液面升降问题:V排的变化导致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变化!液面升降问题:1、浮冰问题2、浮盒问题液面升降问题:1、浮冰问题2、浮盒问题液面升降问题:例1.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6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深度为h1=8cm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底面积为40cm2,密度为2.6×103Kg/m3的圆柱形物体A挂在轻质杠杆左端B点,A的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此时A的下底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h2=6cm,在杠杆C点悬挂重物G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若将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移动重物G到D点时,杠杆水平平衡,此时液体的深度为h3=15cm,如图丙所示。若OC:OD=3:2,g取10N/k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例1.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6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深度为物体A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是

。物体A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是例2.东城一模23.如图14所示,底面积为Sb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Sa的圆柱体A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也未全部没入水中,物体A所受水的浮力增加了

。物体A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加了

。物体A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加了

。例2.东城一模物体A所受水的浮力增加了。物体SbASaSbASaSbASah△h△V排A相对于容器下降h时,“假设法”“分解‘动’作”(“一步两动”)SbASbASbAh△h△V排A相对于容器“假设法”4、将各力用公式展开(F浮=ρ液gV排

G物=ρ物gV物)解浮力问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判断物体的状态(静止时或匀速直线运动时)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3、找出几个力的关系,列出力的平衡方程。5、解方程或方程组。GF浮GF浮F拉GF浮F拉GF浮F压GF浮F支G=F浮G=F浮+F拉G+F拉=F浮4、将各力用公式展开(F浮=ρ液gV排G物=例:重0.9N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为25cm3,若对该物体施加0.3N的竖直向下的力时,该物体刚好全部浸入液体中。(g=10N/kg)求:(1)液体的密度。(2)物体的密度。G=0.9NF浮G=0.9NF’浮F压=0.3N由图(1),因为物体漂浮,所以

F浮=G木①由图(2),F’浮=G木+F压②由②-①得:F’浮-

F浮=F压ρ液gV物-ρ液g(V物-V露)=F压ρ液=F压/(gV露)=0.3N/(10N/Kg×2.5×10-5m3)=1.2×103Kg/m3例:重0.9N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为25cm3,(2)由②得

,V物=

V排=F’浮/(ρ液g)

=1.2N/(1.2×103Kg/m3×10N/Kg)=10-4m3F’浮=G物+F压=0.9N+0.3N=1.2N=ρ液gV物ρ物=G物/(gV物)=0.9N/(10N/Kg×10-4m3

)=0.9×103Kg/m3(2)由②得,V物=V排=F’浮/(ρ液g)F’浮=G例:如图1所示,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将金属块放入水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为2N,木块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2所示。已知木块的体积是金属块体积的5倍。求:金属的密度和木块受到的重力。(g=10N/kg)金属木图1木图2金属例:如图1所示,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将金2014年高考新课标II卷满分作文:一只野生动物的自述和煦的阳光照暖了人间大地,铁网外面有的人来去匆匆;有的人充当摄影师,不停的对铁网内的“我”或其他小伙伴拍照;有的人摆着不同姿势等待同行人的拍照。如此场景日复一日,渐渐是去新鲜感,我也在日复一日,感叹为何“我”如今的生活变得如此安逸,“我”却觉得别样的狼狈不堪。懒洋洋的躺在铁网中,沐浴阳光,回想起祖辈对对“我”讲诉了那些“我”遥不可及的生活经历。自有记忆起,“我”便生活在铁笼之中,如井底之蛙一般,未知外面的天空,而且外面的天空看起来并不如祖辈讲诉的那般广阔无边,在这铁笼里“我”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野生动物的秉性逐渐被消磨,原本的“森林之王”也蜕变为“摆设之王”在铁笼里人人摆设。奋斗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打破原有的生活习性规律,就是扼杀的生命力。远离森林,被关在露天的铁笼子中,任由他人观赏,这简直就是断送了我们的余生。在铁笼里,有人专门给我们准备食物,无须外出觅食,还有些名为游客的群众会向铁笼子投掷食物,就这样“我”的野生动物的觅食技能就没有学习起来。而且据“我”所知,祖祖辈辈的觅食技能是在森林里,通过捕食获得的,而“我”在铁笼里的觅食技能根本就不是野生动物的觅食本领。野生动物真正的觅食生存能力不是在铁笼子里训练而获得的。管理“我”的人美曰其名说是为了“我”的生存觅食技能,禁止游客向我投掷食物,否则将依法惩处。知晓这个消息后,“我”一直在想这游客向我投掷食物的行为与管理“我”的人的行为毫无差别,为何他们要以这种借口竖立警示牌呢?他们所竖立的法又是什么法呢?这些“我”不得而知。“我”早已接受这种安逸的生活,在铁笼子里的余生丧失的不仅仅是捕食技能,更多的野生能力技能也丧失了。野生动物不需要被圈养的生活,放置到野外便是最好的培养“我们”觅食技能最好的方法。至今“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们的背道而驰做法,让我们失去原本的觅食技能捕食他们的初衷,可他们的作法确实已经伤害到“我们”的觅食技能了。“我”原本就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