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_第1页
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_第2页
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_第3页
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_第4页
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唐,唐王朝进一步走向衰败,宦官操纵时局,士大夫党争不休,藩镇对抗朝廷,经济日渐凋敝,时代把一层失望与沮丧的阴影投射在文人的心中。他们的作品,不仅没有盛唐时代那种自由奔放的朝气,也没有中唐时代那种满怀激烈的勇气。他们不是不关心社会政治,但这种关心总是伴随着失望;他们常常表现旷达,但这种旷达却和无奈相连。哀婉和衰飒的气氛笼罩着这个时代的诗坛。因此,诗人较多吟咏的有三类题材:历史、自然与爱情。对历史的追怀是对现实的喟叹,对自然的眷念是对人世的疲倦,对爱情的寻求是对个人心灵的抚慰。晚唐,唐王朝进一步走向衰败,宦官操纵时局,士大夫党争不休,藩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的大气磅礴之势,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就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李商隐擅长律绝诗,常以歌咏历史题材来讽喻现实。杜牧的清新明丽的抒情小诗,广为人知。本专题以“小李杜”的诗歌鉴赏为主,兼顾选了几篇其他诗人的诗篇。《九日齐山登高》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内心的抑郁。本诗把旷达和愤郁两种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用峻峭挺拔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的大气磅礴之势,但《寄扬州韩绰判官》以对扬州城特定的景观和优美的意境的描写刻画来怀念并调侃故人。风格悠扬,清丽俊爽。《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应是一首感情深挚、委婉缠绵的爱情诗,诗人写出了爱情成就的艰难、两地相思的痛苦以及对爱情坚贞的意志,写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安定城楼》则是登楼抒怀,以贾谊、王粲自况倾吐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讽刺嫉贤妒能的统治者。诗中灵活用典,含蓄又尖锐;感情浓郁,格调激昂,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寄扬州韩绰判官》以对扬州城特定的景观和优美的意境的描写刻画《长安晚秋》通过特定环境中的秋景描写,反映诗人的宦游羁旅之苦和思归之情。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商山早行》写深秋商山早行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行旅之劳,抒发思乡之情。诗中选择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情景结合,故乡景色与旅途景色对比鲜明,值得借鉴、学习。《长安晚秋》通过特定环境中的秋景描写,反映诗人的宦游羁旅之苦1.了解晚唐诗歌的基本倾向和特点。2.把握李商隐诗的思想内容。3.理解杜牧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4.理解晚唐其他一些诗人的诗作的思想内容和诗歌创作的手法技巧。1.了解晚唐诗歌的基本倾向和特点。1.鉴赏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这首登临诗,要着手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领略其感怀的艺术技巧。欣赏作品的意境美是理解《寄扬州韩绰判官》的关键。2.鉴赏李商隐的《无题》应注意从表现手法去理解其内容,《安定城楼》要准确理解诗歌中运用的典故神话的寄托之意。3.阅读《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很容易理解:1.鉴赏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这首登临诗,要着手把握诗人抒发(1)分析诗题,知道写作重点。(2)抓住诗歌意象,理解作品内容。(3)找出关键词句,把握思想感情。(4)辨析表现手法,明确表达作用。(5)从字句入手,揣摩诗歌语言。

(1)分析诗题,知道写作重点。知识卡片1.作者名片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后世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知识卡片2.文题背景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

2.文题背景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hán

xié

mǐnɡ

dǐnɡ

zhān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只/喝醉了酒

包容与客携壶上翠微

菊花须插满头归

不用登临恨落晖

牛山何必独霑衣

hánxiémǐnɡdǐnɡzhān指青翠掩映的山腰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高中语文专题六九日齐山登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考点链接】登临诗的文化解读《九日齐山登高》是一首登高诗。古典登高诗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取材源之一,如广东、福建高考中都考查过此类诗歌。而且不少名句名篇的默写也都取材于古典登高诗,如2009年全国卷Ⅱ中的杜甫《登高》默写。登临诗是对因登高临远而写景抒情的诗歌的统称。诗人通过登高远望,面对亘古不变的山川河流和浩淼无穷的宇宙苍穹,人的力量显得微弱渺小,山川豪迈、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沧桑等情绪便自然产生。【考点链接】登临诗不是简单的登高写景,往往托物言志、观物反思。表达思念之情是在登高诗中重要的主旨之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都流露了飘泊流离之愁和思念家乡的深情。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是登高诗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杜甫的《登高》、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登临诗不是简单的登高写景,往往托物言志、观物反思。表达思念之发思古之幽情,感怀于时事也是登高诗的重要内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江苏卷)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中。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2009年江苏卷)则乐观必胜的精神与信念洋溢字里行间。晚唐高蟾的《金陵晚望》(2007年江西卷)咏史抒怀,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刘敞的《登城》和苏轼的《望湖楼晚景》(2011年湖北卷)分别为我们描绘出优美和壮美两种不同的画面。发思古之幽情,感怀于时事也是登高诗的重要内容。李白的《登金陵总之,游子思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基本涵盖了我国古典登高诗歌的主旨,其情感往往慷慨多悲、凄婉哀伤。鉴赏登临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登临诗的结构。登临诗大多为律诗,首联是交代登临地点,点明景或情的特点;中间两联写登楼所见所闻;尾联抒发登临所感。2.注意写登临所见的观察角度。如赵嘏《长安晚秋》首联先写全景;颔联仰视,写高处之景;颈联俯察,写低处之景;全诗景物描写层次感强,情景结合。3.注意诗人抒写的感情。如前所述,“一登楼,就‘发愁’”,登高望远,或怀古,或思远。总有一种深沉、邈远的幽愁在其中。当然,有不少登临诗抒发一种豪情壮志。宜仔细理会抒情的复杂性。总之,游子思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基本涵盖了我国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念奴娇登多景楼①(南宋)陈亮②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注】①多景楼,在江苏京口(镇江);②南宋孝宗15年,陈亮因反对南宋统治者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定势”为借口而放弃北伐的主张,亲自到京口一带考察。(1)“河洛腥膻无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词感情起伏变化很大,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①多景楼,在江苏京口(镇江);②南宋孝宗15年,陈亮解析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开头两句,凌空而起。“今古”一词,暗示了此词是借古论今。接下来两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抨击。“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换头“因笑”二字,承上片结尾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顺势而下,使上下片浑然一体。“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