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溴丁烷的制备课件_第1页
正溴丁烷的制备课件_第2页
正溴丁烷的制备课件_第3页
正溴丁烷的制备课件_第4页
正溴丁烷的制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溴丁烷的制备2.掌握通过共沸蒸馏提取粗产物、液体有机物的洗涤、干燥、蒸馏等基本操作。二、反应式一、实验目的1.理解从醇制取卤代烃的原理及方法。机理:正溴丁烷的制备二、反应式一、实验目的1.理解从醇制取卤代1副反应:副反应:2NameMw.StateDM.p℃B.p℃nD25

SolubilityH2OEtOHEt2O等1-丁醇74.12collq0.8098204-89.53117.21.399320915∞∞,s(bz)1-溴丁烷

137.0lq1.2758208-112.4101.6;18.8801.4401200.0618∞∞丁醚130.2lq0.7689204-95.3142;47241.399220<0.05∞∞1-丁烯56.12colgas0.5951204lq-185.4-6.31.396220ivsvs三、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NameMw.StateDM.p℃B.p℃nD253四、实验装置图:直火加热吸收碱液勿取太多,浪费!正好接触液面!四、实验装置图:直火加热吸收碱液勿取太多,浪费!正好接触液面4五、产物纯化过程:若产物卤代烷沸点高,无法蒸馏,此步可省略!五、产物纯化过程:若产物卤代烷沸点高,无法蒸馏,此步可省略!5六、液体有机物的干燥剂:液体有机物含有水分,在蒸馏前通常要先行干燥以除去水分;这样可以使液体沸点以前的馏分(前馏分)大大减少;有时也是为了破坏某些液体有机物与水生成的共沸混合物。有些反应须在绝对无水条件下进行,所用的原料及溶剂要干燥。1.目的:2.干燥剂方法及干燥原理: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除水。(1)物理法:六、液体有机物的干燥剂:液体有机物含有水分,6常见的有分子筛;吸附:多水硅铝酸盐晶体,晶体内部有许多孔径大小均一的孔道和孔穴,它允许小的分子“躲”进去。例如,4A型分子筛直径约为4.2Å,能吸附直径小于4Å的分子。5A型直径为5Å

(水分子的直径为3Å,最小的有机分子CH4的直径为4.9Å)。吸附水分子后的分子筛可经加热至350℃以上进行解吸后重新使用。分馏:共沸蒸馏:如苯/水*、环己烷/水等体系。沸点不同。蒸馏出苯的同时,会携带水一起蒸出;沸点69.4℃。常见的有分子筛;吸附:7(2)化学法:以干燥剂来进行去水;分为两类:a、能与水可逆地结合生成水合物;如氯化钙、硫酸镁等;b、与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如金属钠、五氧化二磷。目前实验室中应用最广泛。下面以无水硫酸镁为例讨论这类可逆干燥剂的作用。MgSO4+H2O

MgSO4·H2O0.13kPaMgSO4·H2O+H2O

MgSO4·2H2O

0.27kPaMgSO4·2H2O+2H2O

MgSO4·4H2O0.67kPaMgSO4·4H2O+H2O

MgSO4·5H2O1.2kPaMgSO4·5H2O+H2O

MgSO4·6H2O1.33kPaMgSO4·6H2O+H2O

MgSO4·7H2O1.5kPa25℃(2)化学法:以干燥剂来进行去水;分为两类:a、能与水8无论加入多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在25℃时所能达到最低的蒸汽压力为0.13kPa,也就是说全部除去水分是不可能的。如加入的量过多,将会使有机液体的吸附损失增多!如加入的量不足,不能达到一水合物,则其蒸汽压力就要比0.13kPa高,蒸馏时前馏分增多。1.水层尽可能分离除净;2.加入的量足够多;3.需要一定的平衡时间,至少0.5h;4.蒸馏以前,必须将这类干燥剂滤去。无论加入多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在25℃时所能达到最低的蒸汽压力93.干燥剂的选择基本原则:(1)不发生化学反应或催化作用;(2)不溶解于该液体中;

如酸性物质不能用碱性干燥剂,碱性物质(胺等)则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强碱性干燥剂如氧化钙、氢氧化钠能催化某些醛类或酮类发生缩合,能使酯类或酰胺类发生水解反应,氯化钙易与醇类、胺类形成络合物。如氢氧化钾(钠)还能显著地溶解于低级醇中。(3)考虑干燥剂的吸水容量和干燥效能;吸水容量是指单位重量干燥剂所吸收的水量;干燥效能是指达到平衡时液体干燥的程度;3.干燥剂的选择基本原则:(1)不发生化学反应或催化作用;10如:硫酸钠形成10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达1.25氯化钙最多能形成6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为0.97。两者在25℃时水蒸气压分别为0.26kPa及0.04kPa。说明:硫酸钠的吸水量较大,但干燥效能弱;而氯化钙的吸水量较小但干燥效能强!常见的干燥剂的性能及应用范围见表4-2*。其中CaCl2和MgSO4最为常用!如:硫酸钠形成10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达1.25氯114.干燥剂的用量**

取决于液体有机物中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多少。以最常用的乙醚和苯两种溶液作为例子。水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于室温时约为1~1.5g/100mL(结合水),如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最大吸水容量是0.97,因此无水氯化钙的理论用量至少要1.5g;但实际上则远较1.5g多,这是因为萃取时,在乙醚层中的水分不可能完全分净(自由水),其中还有悬浮的微细水滴。100mL含水乙醚常需用7~10g无水氯化钙。水在苯中的溶解度极小(约0.05g/100mL),理论上讲只是要很小量的干燥剂。由于自由水的存在,实际用量还是比较多的。但可少于干燥乙醚时的用量;一般的用量为每10mL液体约需0.5~1g,但由于水分含量不等,干燥剂的质量、颗粒大小和温度等诸多原因,因此很难规定具体的数量。实际用量通过观察干燥剂在液体中的外观来决定!4.干燥剂的用量**取决于液体有机物中水(自由水和结合水)125.操作:在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分尽可能分离干净。宁可损失一些有机物,不应有任何可见的水层。将该液体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用骨勺取适量的干燥剂直接放入液体中,振摇片刻。如果发现干燥剂附着瓶壁,互相粘结,通常是表示干燥剂不足,应继续添加。最后,液体由浑浊变为澄清*,观察干燥剂的形态,若它的大部分棱角还清楚可辨,表明干燥剂的量已足够了*。并不一定说明它已不含水分!最后记得塞上塞子,放置至少0.5h!5.操作:在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分尽可能分13七、实验步骤及操作上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在100mL圆底烧瓶上安装回流冷凝管,冷凝管的上口接一气体吸收装置(见图4-1),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剂。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水,并小心地加入14mL(0.28moL)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冷至室温。再依次加入9.2mL(0.10moL)正丁醇和13g(0.13moL)溴化钠,充分摇振后加入几粒沸石,连上气体吸收装置。将烧瓶置于电热套上用小火加热至沸,调节火焰使反应物保持沸腾而又平稳地回流,并不时摇动烧瓶促使反应完成。由于无机盐水溶液有较大的相对密度,不久会分出上层液体即是正溴丁烷。回流约需30~40min(反应周期延长1h仅增加1%~2%的产量)。待反应液冷却后,移去冷凝管加上蒸馏弯头,改为蒸馏装置,蒸出粗产物正溴丁烷**。取一试管收集几滴馏出液,加水摇动,观察有无油珠出现。如何判断蒸馏已结束?七、实验步骤及操作上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在1014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洗涤**。产物转入另一干燥的分液漏斗中,用等体积的浓硫酸洗涤*。尽量分去硫酸层。有机相依次用等体积的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后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1~2g黄豆粒大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间歇摇动锥形瓶,直至液体清亮为止*。将干燥好的产物过滤*到蒸馏瓶中,在石棉网上加热蒸馏*,收集99~103℃**的馏分,产量7~8g。纯粹正溴丁烷的沸点为101.6℃*,折光率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