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实验题型练习_第1页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实验题型练习_第2页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实验题型练习_第3页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实验题型练习_第4页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实验题型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强》实验题型练习

1.小强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及肥皂“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2)比较两图可知,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如图丁,小强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无论是大块还是小块肥皂对海绵的作用效

果与之前一样,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强的方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一_。

(4)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用硬未板在至海绵,原因是o

2.为了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个相同的实心长方体(三个面的

关系为S。>S,)先后以不同方式放在同一海绵上,盛放海绵的玻璃容器上标有间隔距离相等的刻度线。

他们将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123456

受力面积2s33s彳

*

实验现象

;洪冠洪泣我泣;

下陷格数1格1.9格2.8格5格5格5格

①在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比较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时,压力越大,压力产生

的形变效果越显著;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

④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分析了表格中的数据和现象后提出猜想:在实验序号1或4的图中,若沿竖直方

向切去一定厚度,海绵的下陷格数保持不变。你认为他们的猜想依据是:。

3.为了估测小强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课外活动小组实验过程如下:

(I)用台秤称出小强同学的质量为55.5kg;

(II)为了测量地面的受力面积,活动小组将小强同学的鞋底印在一张带有正方形方格的白纸上,通过鞋

底印占有方格的个数(大于半个方格面积的计数,小于半个方格面积的不计数)及每个方格的面积计算出

地面的受力面积;

(III)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小强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中得到的鞋底印如图所示,图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cm?。小组同学在进行该步骤时发现图

中鞋底印占有的方格个数太多,计数比较麻烦,分析图后发现可以根据图中方格的行、列数计算出图中全

部方格的总数为,再用步骤(ii)的方法找出鞋底印外的方格个数为,该鞋底印的面积为

cm2;

(2)为方便计算,取g=l()N/kg,小强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

(3)为了使结果更加的精确,请提出你的建议o

4.小明想探究图甲中的膜被不同粗细的针(表)刚刺破时所受压强是否相等。A针对膜的压力?随时间变

化,膜刚被刺破时,压力达到最大值,尸£图象如图乙所示。

针的编号AB

针与膜接触面积/m?7x10-83.5x10,

(1)膜刚被刺破时,A针对膜的压力句为N,

(2)。至七这段时间,A针对膜的压强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⑶B针刚刺破图甲中的膜时,测得针对膜压力为3.5N,此时B针对膜的压强为PR,则PAPn(选填

5.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选填“漏气”

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Pa;

(P^=1.0X103kg/m3-g取10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

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加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P=(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O次表示)。

6.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恃点,如图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甲乙丙1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乙图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

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丙图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

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甲图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通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丁图所示.使胶管内

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

有____.

(4)使装置保持丁图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瓶

和胶管里的液面相平,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

7.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

己知:①a、b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保持不变);②a点压强等于a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左管内气

压P1之和;③b点压强等于b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P2之和;④液体1和液体2密度不同.该小组

同学先关闭K2打开K和K1,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验.再关闭K1打开K和K2,重复上述操作,具体

数据记录如表:

(1)以下研究过程所用到的方法与本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明显不同的是

A.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C.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

D.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

(2)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所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

(3)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

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8.如图所示,在海平面测定大气压强时,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

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

(1)看到的现象是:;

A.管内水银不下降

B.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

C.管内水银下降到与水银槽液面相平

(2)将玻璃管向上缓缓提起,且玻璃管口未离开水银槽液面,在这一过程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

如果换用口径略大的玻璃管进行实验,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装水银的玻璃管长度有下面三种,则选择实验不会成功;(选填序号)

A.70cmB.90cmC.110cm

(4)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管中的水柱下降,

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向上喷出。(均选填“会”或“不会”)

9.如图所示,是某学校科技节上展示的两件作品,小明为此作了以下解说:

甲乙

(D甲是简易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

璃管的——有关;所用的测温物质是煤油而不是水,这是因为煤油的一—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

的热量时,玻璃管内液柱变化更为明显;

(2)乙是简易的气压计,当外界气压减小时,玻璃管内液柱的液面会_____;

【提出问题】小华发现甲、乙的构造非常相似,提出乙是否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把两装置中的小玻璃瓶同时没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乙装置中玻璃

管内液柱上升更明显,这是由于瓶内的_____受热膨胀更显著,故乙也能做温度计使用;

【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人们很早就发明了如右图所示的气体温度计,当外界环境气

温升高时,该温度计中的管内液面会,但由于受外界、季节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

响,所以,这种温度计测量误差较大。

10.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

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

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多大?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应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A.①③;B.①@;C.②③;D.②④.

(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口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

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

这是为什么?

11.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

面积为4X10W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

4.4kgo

Tw

(1)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N(g取10N/kg),大气压的测量值为Pa;

(2)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3)根据大气压的知识我们知道: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实验第一次测出了

大气压的值;

(4)1标准大气压:p匠Pa,粗略计算时可取为IXIO'Pa,相当于一cm高水银柱产

生的压强。

12.如图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

静止时液面相平。

(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

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

则此时U形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Pa(5=10N/kg)。

(2)图2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_____,

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

方气压____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

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o

13.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

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同学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及飞机模型,按图

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机翼轴线

①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挡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次

实验并计算升力的平均值;

②改变迎角的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

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若要进一步“探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则需要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