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滋盛农业合伙企业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巴中市巴州区滋盛农业合伙企业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巴中市巴州区滋盛农业合伙企业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巴中市巴州区滋盛农业合伙企业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巴中市巴州区滋盛农业合伙企业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中市巴州区滋盛农业合伙企业生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巴中市巴州区滋盛农业合伙企业评价单位:二〇二一年十二月.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汇总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8-1。表3.8-1工程“三废”排放量统计表种类产污源强处理前产生量及浓度处置方式处理后排放量及浓度处理效率及排放去向废水施工期施工废水10m3/d经沉淀后回用/沉淀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0.6m3/d经旱厕收集用作农肥/用作农肥,不外排营运期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废水量11561.135m3/a经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预沉+厌氧UASB+两级AO工艺+生物氧化塘”工艺,进行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表1中浓度限值,其中氨氮、总磷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5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标准后,用于附近村社消纳土地灌溉,不外排。废水量11561.135m3/a用于周边土地消纳,不外排COD2538.4mg/L;29.347t/aCOD200mg/L;2.312t/aBOD1157.8mg/L;13.386t/aBOD100mg/L;1.156t/aSS775.6mg/L;8.697t/aSS100mg/L;1.156t/aNH3-N250.5mg/L;2.896t/aNH3-N80mg/L;0.925t/aTP41.7mg/L;0.483t/aTP8mg/L;0.092t/a粪大肠菌群220000个/L粪大肠菌群10000个/L蛔虫卵10个/L蛔虫卵2.0个/L废气施工期施工扬尘3.5mg/m3(平均浓度)洒水降尘、设置围挡、加强管理<1.0mg/m3无组织排放营运期猪舍恶臭NH3:0.209kg/h饲料合理配置,使用EM制剂,猪舍为密闭结构,采用漏缝板干清粪工艺,加强猪舍通风,加强厂区消毒,厂区喷洒除臭剂、种植绿化,无组织排放,处理效率95%无组织NH3:0.0105kg/h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规定值,对厂界外空气质量影响很小,对外环境无明显影响H2S:0.013kg/h无组织H2S:0.0007kg/h干粪棚NH3:0.02kg/h干粪棚密闭抽风收集(收集效率按90%,处理效率90%)后同污水处理站集水池、调节池、污泥池(均密闭)恶臭气体(收集效率按90%,处理效率90%)一并汇入末端设置的1套生物除臭装置,经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P1排放;UASB反应罐采用密闭罐体,产生的废气经脱水脱硫处理后通过火炬燃烧器放空燃烧;粪污处理区采取周边绿化、喷洒除臭剂等措施有组织NH3:0.00177kg/h无组织NH3:0.00196kg/hH2S:0.002kg/h有组织H2S:0.00018kg/h无组织H2S:0.0002kg/h污水处理站NH3:0.0033kg/h有组织NH3:0.0003kg/h无组织NH3:0.00033kg/hH2S:0.0003kg/h有组织H2S:0.00003kg/h无组织H2S:0.00003kg/hUASB厌氧生物处理工艺SO2:0.00005kg/h沼气经配套沼气收集系统、沼气净化系统处理后通过火炬燃烧器放空燃烧有组织SO2:0.00005kg/hNOX:0.0017kg/h有组织NOX:0.0017kg/h高温无害化处理一体机少量NH3、H2S高温无害化处理一体机为封闭式一体化设备,自带除臭器,间歇性不定期产生恶臭气体排入除臭器中,通过除臭器过滤处理后经过15m排气筒P2排放少量发电机废气少量TSP、NOx先由自身携带的废气净化装置处理,处理后经抽排风系统抽至机房顶排放少量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开挖弃土方/全部回填//生活垃圾10kg/d送至附近乡镇生活垃圾暂存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10kg/d去向明确运营期猪只粪便719.78t/a干粪打包袋装收集后在干粪棚内短时间暂存,出售给疏沃公司0去向明确污泥0.925t/a0去向明确栅渣0.3t/a0去向明确病死猪4.025t/a采用高温无害化处理一体机进行处理0去向明确畜禽医疗废物0.05t/a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0去向明确沾染毒性危险废物的废包装物0.1t/a0去向明确废包装材料3.2t/a交由废品回收站回收处理0去向明确生活垃圾2.738t/a送至附近乡镇生活垃圾暂存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0去向明确废脱硫剂0.055t/a厂家回收处置0去向明确废弃生物填料0.5t/a厂家回收处置0去向明确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施工期间各类噪声源强在75~105dB(A)之间合理布设高噪声设备、设置施工围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噪声限值噪声达标排放营运期设备运行噪声猪叫声:80dB(A)水泵:80dB(A)发电机:85dB(A)污水处理系统:75dB(A)运输车辆:70dB(A)空压机:90dB(A)高温无害化处理一体机:85dB(A)风机:85dB(A)加装减振垫、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对于运输车辆减速慢行、严禁鸣笛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噪声达标排放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自然环境概况4.1.1地理位置巴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坡,介于东经106°20′~107°49′,北纬31°15′~32°45′之间。市政府所在地西距重庆市450公里,南距成都市400公里,北距西安市650公里,与达州、南充、汉中、广元相邻。巴中行政区划分为三县两区(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巴州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东接通江、平昌,南邻仪陇,西连恩阳,北界南江。巴州区人民政府驻地——巴城,巴城为通(江)、南(江)、巴(州)、平(昌)、恩(阳)三县两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本项目位于巴州区玉堂街道寨子包村五组,地理位置见附图1。4.1.2地形、地貌、地质巴中属典型的盆周山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北部为深切割中山,中切割中山,中部为中切割低山、浅切割低山;南部为丘陵,沿河两岸及台状山顶有平坝。丘陵、平坝面积约为124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0%;山地占90%。最高海拔在北西部的南江县光雾山,为2507.0m;最低海拔在南部的平昌县黄梅溪,为268.3m,高差2238.7m。中北部山地,低、中山界线明显。中切割中山一般700~900m,多窄谷;深切割中山切割高达1200m以上,多峡谷;中切割低山切割一般600m,多“V”形谷、平底谷,称山区平坝。三级阶梯状构造,从北到南逐渐降低。北部深切割中山海拔1500~2000m,中切割中山海拔1300~1500m,中部中切割低山海拔800~1000m。中部低山,大多海拔400~800m;南部丘陵分布在海拔350~600m之间;平坝分布在海拔268.3~400m之间。另外,境内还有流水侵蚀、沉积、扇形地貌和重力堆积、残积地貌及喀斯特地貌。境内地质构造跨及米仓山台穹、大巴山弧形、川北台(坳)陷及川东新华夏四个二级构造单元。构造形迹以褶皱为主,断裂不发育;褶皱曲线呈弧形,岩层倾角变化频繁且有扭曲现象。境内西北为龙门山北东向褶皱带,北部是米仓山东西向褶皱带,东北与大巴山西向褶皱带相连,东南部邻华蓥山北东向褶皱带,南西是川中北西西向褶皱带。由于地处上述结构之中,并受其控制和影响,故越近中心,构造力愈微弱,褶皱呈环状排列,形成莲花状。褶皱由北向南形成30多个向(背)斜褶皱带。4.1.3气候、气象特征巴州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够稳定,春末夏初易出现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夏季旱、涝交替,雨热同季,常出现高温少雨的夏伏旱天气;秋季常出现秋涝和秋绵雨天气;冬季多雾和霜,降水较少。常年主要气象参数:年平均气温17.0℃,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3.6℃。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1100.9mm,其中5-9月降雨量占76.6%。年平均相对湿度77%,日最小相对湿度8%。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76天。全年日照1363.5h,占可照时数的31%。巴州区年平均风速0.9m/s,根据风玫瑰图,当地主导风向为北风以及西南风(NNW-N-NNE风频和约10%、SW-SSW-S风频和约10%),静风频率为60.2%。图4.1-1巴州区风玫瑰图地面风场特征:年日平均总云量<2成(晴天)日数28天,出现频率8%,年日平均总云量>8成(阴天)日数181天,出现频率50%;年日平均低云量<2成(晴天)日数238天,出现频率65%,年日平均低云量>8成(阴天)日数3天,出现频率1%。4.1.4水文特征1、地表水全市大小河流共有11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主要河流有巴河、南江河、恩阳河和通江河等7条,100km2以上的有45条,50km2以上的有138条,河流总长4342km,河网密度达0.33km/km2。河流均呈南北流向,树枝状分布,水位洪枯变幅大,部分溪河在枯水期有断流的现象。除南江县北部的焦家河属嘉陵江一级支流外,其余均属渠江水系巴河流域。全市多年平均降雨198.9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71.68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4.13亿m3,人均1996m3,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巴河流域属山溪性河流,调蓄能力较小,暴雨洪水特征明显,流程短,汇流快,易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水位流量关系比较稳定,高水为绳套,中、低水为单一关系,水位变幅大部份站都在10~23m,一次洪水历时一般6~24小时,峰顶历时0.1~1.5小时。据巴河流域主要控制站风滩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297.95m,最大流量26700m3/s,水位涨幅18~23m。水系图详见附图4.1-2。2.地下水巴中市位于川北红层,构造平缓,岩层倾角大都在5度以下。地貌以低山-丘陵地形。由于大气环流的改变和认为因素的影响,年降雨总量逐渐下降,而蒸发量却在不断增加。上述自然条件不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巴中市分布有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空隙裂隙水(层间水)和基岩裂隙水(包括构造裂隙水和风化网状裂隙水)三大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70%的泉点出露在砂岩或泥质粉砂岩的底部或泥岩的顶面,钻孔也多是砂岩顶部发现水位上升或涌水,可见砂岩是主要的含水层。以此为基础,在裂隙较多的地段,地形低洼,有利于降雨渗入补给、汇集时,将促进地下水的进一步富集。巴中市巴州区属于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白龙组K1b。青灰色砂岩和砖红色泥质粉砂岩夹砖红色泥岩,底部有一层不稳定的钙质砾岩。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与泥岩之比为3:1。胶结物中碳酸盐含量占4.5-21.96%,砂岩单层厚10-40m,裂隙2-4%。泉流量大于0.1L/s,地下径流模数0.1-1L/s•km2,钻孔涌水量100-200t/d。地下水属于构造裂隙水孔隙水。地下水流向与巴河、恩阳河流向近似,大体由北向南。上层含水层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本项目位置本项目位置图4.1-2巴中市水系图4.1.5土壤巴中市土壤主要由侏罗系莱镇组、白垩系城墙岩群砂页风化物和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而成,共分4个土类,7个亚类,9个土属,42个土种。所形成的土壤具有以下特征:土层较薄,土壤肥力中等偏下,中低产田面积较大。4.1.6生态环境植物资源:境域植物资源丰富,尤以北部为最。计有乔、灌木308种,草、藤本421种。源于植物的中草药(含家种、野生,根、茎、叶、花、果)1386种。根据植物的生长性能及自然环境,广泛分布在境域各地。乔、灌木林区多分布在北部山地,中部、南部亦零星分布。中药材资源最多的是通江、南江两县;牧草资源遍及境域。境域中部和南部,森林层次结构不明显,林相单纯,林下伴生马桑、黄荆、沙棘藤蔓、杜鹃等植物;北部森林成片的较多,但因砍伐过度,曾使森林面积锐减,后经“停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落实,现正处于恢复阶段。动物资源:巴中市家养动物有生猪、黄牛、水牛、火羊、南江黄羊、各类鸡、各类鸭、鹅、马、驴、蜂、蚕、犬、猫、各类兔等。野生动物多分布在森林密布的北部,中、南部很少。在森林面积的逐年减少、猎杀频繁、酷捞滥捕的情况下,境内动物资源遭到破坏。虎、豹濒于绝迹,珍稀动物遗留不多,其它动物逐年减少。经20世纪80年代调查,境内北部共有野生动物670种。其中鱼类4目、11科、44属、47种;两栖类2目、7科、9属、20种,爬行类3目、7科、14属、21种,鸟类16目、41科、120属、176种,兽类7目、21科、52属、67种,昆虫类50科、170种,其它类169种。中南部地区尚存野生动物290余种,其中兽类22种、禽类49种、水族及两栖爬行类43种,昆虫类170余种。根据现场实际调查,项目周围植被均为常见种,无珍稀野生动、植物。4.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及本项目特征,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基本污染物采用引用数据与补充监测方法进行评价。1.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有关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的规定,可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布的评价基准年(近3年中1个完整日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本次评价采用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0年巴中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数据。根据《2020年巴中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巴中市6项基本污染物均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达标区。表4.2-12020年巴中市空气质量状况评价因子平均时段现状浓度(ug/m3)标准限值/(u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浓度4.1606.83达标NO2年平均浓度23.04057.5达标PM10年平均浓度44.87064.0达标PM2.5年平均浓度28.13580.29达标CO24h平均1000.0400025.0达标O38h平均11816073.75达标2.其他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在《2020年巴中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达标区判定的基础上对其他污染物进一步开展环境空气补充监测。为了解本项目特征因子NH3、H2S、臭气浓度现状,本单位委托四川地风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2021年10月28日对本项目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具体监测情况如下:①监测点位设置1个监测点位,见表4.2-3。表4.2-3其他污染物补充监测点位基本信息监测点名称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相对厂址方位1#NH3、H2S、臭气浓度2021.10.22~2021.10.28项目南侧②监测项目NH3、H2S、臭气浓度。③监测频次及时间连续监测7天,4次/天,取1h平均值。④采样与分析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和推荐方法进行。⑤评价方法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采用单项污染物指数法,其评价公式为:Pi=Ci/Si式中:Pi——i污染物标准指数值;Ci——i污染物实测浓度值,mg/m3;Si——i污染物评价标准值,mg/m3;当Pi≥1.0时,表明大气环境已经受到该项评价因子所表征的污染物的污染,Pi值越大,受污染程度越重。⑥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表4.2-4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监测点位污染物平均时间评价标准/(mg/m3)监测浓度范围/(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达标情况1#NH37d0.20.07~0.090.35~0.450达标H2S7d0.010.002~0.0040.2~0.40达标臭气浓度7d/<10(无量纲)///因此,综上所述,本项目NH3、H2S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4.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的要求“应优先采用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的水环境状况信息,当现有资料不满足要求时,应按照不同等级对应的评价时段要求开展现状监测”。根据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0年巴中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20年渠江水系巴河流域总体水质为优,15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II类水质断面占比100%。与2019年相比,手傍岩断面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其余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均为无明显变好。本项目废水不外排,项目距离巴河约6.4km。4.2.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本项目位于巴州区玉堂街道寨子包村五组,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及配套消纳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特委托四川地风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4日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1、监测点位本次环评共设地下水监测点位6个,点位位置详见表4.2-5。表4.2-5地下水监测点位分布表序号点位编号断面位置监测信息11#(厂界内)项目西南侧水井(东经106.824753°,北纬31.913093°)水质、水位22#(厂界内)项目南侧水井(东经106.827476°,北纬31.912388°)水质、水位33#(厂界内)项目东南侧水井(东经106.828432°,北纬31.913774°)水质、水位44#(厂界外)项目东侧居民水井(东经106.833261°,北纬31.914672°)水位55#(厂界外)项目东北侧水井(东经106.831631°,北纬31.915530°)水位66#(厂界外)项目北侧水井(东经106.830205°,北纬31.918112°)水位2、监测项目1#、2#、3#点位检测pH值、氨氮(以N计)、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以CaCO3计)、铅、氟化物、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钾、钠、钙、镁、碳酸根、重碳酸根、水位;4#、5#、6#点位仅监测水位。3、监测周期及频率2021年10月24日,监测1次。4、监测结果地下水水位监测结果见表4.2-6,水质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2-7。表4.2-6地下水水位监测结果检测指标检测点位井深(m)水位(m)1#项目西南侧水井2-22#项目南侧水井2-23#项目东南侧水井2-1.84#项目厂界外东侧居民水井2-25#项目厂界外东北侧水井2.2-26#项目厂界外北侧水井2-1.9备注:以水井井口为基准面。表4.2-7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采样时间:2021.10.24检测点位检测指标1#项目西南侧水井2#项目南侧水井3#项目东南侧水井标准限值pH值(无量纲)6.5-8.5挥发性酚类/mg/L<0.0003<0.0003<0.0003≤0.002氨氮/mg/L0.4270.1070.054≤0.50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3.0总硬度(以CaCO3计)/mg/L354291308≤450钾/mg/L1.530.9880.986/钠/mg/L6.586.746.90≤200钙/mg/L134111116/镁/mg/L3.102.963.02/重碳酸根/mg/L442304336/碳酸根/mg/L<5<5<5/氯化物(以Cl-计)/mg/L8.0222.416.4≤250硫酸盐(以SO42-计)/mg/L7.7329.321.7≤250硝酸盐(以N计)/mg/L<0.0161.923.44≤20.0亚硝酸盐(以N计)/mg/L0.0030.0040.005≤1.00氰化物/mg/L<0.001<0.001<0.001≤0.05砷/mg/L<0.0003<0.0003<0.0003≤0.01汞/mg/L<0.00004<0.00004<0.00004≤0.001铬(六价)/mg/L<0.004<0.004<0.004≤0.05铅/mg/L<0.0002<0.0002<0.0002≤0.01镉/mg/L<0.00002<0.00002<0.00002≤0.005铁/mg/L<0.03<0.03<0.03≤0.3锰/mg/L<0.01<0.01<0.01≤0.10氟化物(以F-计)/mg/L0.3990.2350.162≤1.0溶解性总固体/mg/L368314335≤1000总大肠菌群/MPN/100mL<2<2<2≤3.0菌落总数/CFU/mL576458≤100总磷/mg/L0.060.010.0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本次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2、评价因子本次评价选取pH、氨氮、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作为评价因子。3、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评价法,公式为:——单项水质因子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i点)j的水质浓度,mg/L;Csj——水质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对具有上、下限标准值的指标pH,公式为:SpH,j=(7.0-pHj)/(7.0-pHsd)pHj≤7.0SpH,j=(pHj-7.0)/(pHsu-7.0)pHj>7.0式中,SpH,j——pH值的标准指数;pHj——pH值实测值;pHsd——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值;pHsu——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值。当评价因子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评价因子的水质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指数值越大,超标越严重。4、评价结果采用上述标准指数法,本项目各地下水评价因子标准指数见表4.2-8。表地下水水质评价因子标准指数统计表监测点位评价因子浓度评价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Sj值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pH(无量纲)7.26.5-8.50.1300耗氧量/mg/L1.5≤3.00.500总硬度(以CaCO3计)/mg/L354≤4500.7900总大肠菌群/MPN/100ml未检出≤3.0000菌落总数/CFU/ml57≤1000.5700氨氮/mg/L0.427≤0.50.8500溶解性总固体/mg/L368≤10000.3700硝酸盐/mg/L未检出≤20000挥发性酚类/mg/L未检出≤0.002000氯化物(以Cl-计)/mg/L8.02≤2500.0300硫酸盐(以SO42-计)/mg/L7.73≤2500.0300铁/mg/L未检出≤0.3000锰/mg/L未检出≤0.1000钠/mg/L6.58≤2000.0300亚硝酸盐/mg/L0.003≤10.00300氰化物/mg/L未检出≤0.05000氟化物(以F-计)/mg/L0.399≤10.400铬(六价)/mg/L未检出≤0.05000镉/mg/L未检出≤0.005000铅/mg/L未检出≤0.010002#pH(无量纲)7.26.5-8.501300耗氧量/mg/L1.3≤3.00.4300总硬度(以CaCO3计)/mg/L291≤4500.6500总大肠菌群/MPN/100ml未检出≤3.0000菌落总数/CFU/ml64≤1000.6400氨氮/mg/L0.107≤0.50.2100溶解性总固体/mg/L314≤10000.3100硝酸盐/mg/L1.92≤200.100挥发性酚类/mg/L未检出≤0.002000氯化物(以Cl-计)/mg/L22.4≤2500.0900硫酸盐(以SO42-计)/mg/L29.3≤2500.1200铁/mg/L未检出≤0.3000锰/mg/L未检出≤0.1000钠/mg/L6.74≤2000.0300亚硝酸盐/mg/L0.004≤10.00400氰化物/mg/L未检出≤0.05000氟化物(以F-计)/mg/L0.235≤10.2400铬(六价)/mg/L未检出≤0.05000镉/mg/L未检出≤0.005000铅/mg/L未检出≤0.010003#pH(无量纲)7.46.5-8.50.2700耗氧量/mg/L0.7≤3.00.2300总硬度(以CaCO3计)/mg/L308≤4500.680.0041.004总大肠菌群/MPN/100ml未检出≤3.0000菌落总数/CFU/ml58≤1000.5800氨氮/mg/L0.054≤0.50.1100溶解性总固体/mg/L668≤10000.6700硝酸盐/mg/L3.44≤200.1700挥发性酚类/mg/L未检出≤0.002000氯化物(以Cl-计)/mg/L16.4≤2500.0700硫酸盐(以SO42-计)/mg/L21.7≤2500.0900铁/mg/L未检出≤0.3000锰/mg/L未检出≤0.1000钠/mg/L6.9≤2000.0300亚硝酸盐/mg/L0.005≤10.00500氰化物/mg/L未检出≤0.05000氟化物(以F-计)/mg/L0.162≤101600铬(六价)/mg/L未检出≤0.05000镉/mg/L未检出≤0.005000铅/mg/L未检出≤0.01000由评价结果可知,各监测点位各项水质评价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4.2.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委托四川地风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2021年10月23日对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1、监测点位本次环评在本项目场界四周共设噪声监测点位5个,监测点位布置详见表4.2-9。表4.2-9噪声监测点位置分布表序号编号监测点位置11#项目厂界外东侧约35m处居民点,1.2m高处22#项目厂界外东侧约1m远,1.2m高处33#项目厂界外南侧约1m远,1.2m高处44#项目厂界外西侧约1m远,1.2m高处55#项目厂界外北侧约1m远,1.2m高处2、监测项目环境噪声。3、监测周期及频率2021年10月日~23日,连续检测2天,每天昼间、夜间各检测1次。4、监测分析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监测分析方法执行。5、监测结果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2-10。表4.2-10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日期监测结果标准限值昼间夜间1#项目厂界外东侧约35m处居民点2021.10.224641昼间:≤60dB(A)夜间:≤50dB(A)2021.10.2346402#项目厂界外东侧约1m远2021.10.2246412021.10.2346403#项目厂界外南侧约1m远2021.10.2246402021.10.2345404#项目厂界外西侧约1m远2021.10.2245402021.10.2346405#项目厂界外北侧约1m远2021.10.2246402021.10.234640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本次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评价结果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统计结果见表4.2-11。表4.2-11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监测时间监测点位评价结果[dB(A)]执行标准昼间结果夜间结果2021.10.221#46达标41达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46达标41达标3#46达标40达标4#45达标40达标5#46达标40达标2021.10.231#46达标40达标2#46达标40达标3#45达标40达标4#46达标40达标5#46达标40达标结果表明,本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点位昼夜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尚好。4.2.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用地性质属农业用地,评价委托四川地风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对项目所在地、配套消纳区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项目所在地、配套消纳区土壤的质量情况。1、监测点位本次环评在项目所在地、配套消纳区共设土壤监测点位4个,监测点位布置详见表4.2-12。表4.2-12噪声监测点位置分布表序号编号监测点位置经纬度11#项目场地内东侧表层样点东经106.455190°,北纬31.515375°22#项目场地内北侧表层样点东经106.83335269°,北纬31.91245127°33#项目场地内北侧表层样点东经106.83430073°,北纬31.91245127°44#项目北侧种植区表层样点东经106.83283853°,北纬31.91445253°2、监测项目1#、2#、3#点位监测项目:pH、砷、汞、铅、镉、铬、铜、锌、镍。4#点位监测项目:pH值、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全磷、全氮。3、监测周期及频率2021年10月23日,检测1次。4、监测分析方法按《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土壤全磷测定法》(NY/T88-1988)、《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HJ717-2014)中规定的监测分析方法执行。5、监测结果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2-13。表4.2-1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结果统计表采样日期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及监测结果标准限值1#项目场地内东侧0-20cm(红棕色、轻壤土、潮、砂砾含量2%)2021.10.23pH值(无量纲)5.85.5<pH<6.5镉(mg/kg)0.120.3铜(mg/kg)1150镍(mg/kg)2470铬(mg/kg)14150汞(mg/kg)0.5441.8砷(mg/kg)4.3640锌(mg/kg)80200铅(mg/kg)23.290采样日期监测项目2#项目场地内北侧限值0-20cm(红棕色、轻壤土、潮、砂砾含量3%)2021.10.23pH值(无量纲)6.05.5<pH<6.5镉(mg/kg)0.190.3铜(mg/kg)1750镍(mg/kg)1570铬(mg/kg)15150汞(mg/kg)0.6271.8砷(mg/kg)5.5740锌(mg/kg)78200铅(mg/kg)21.990采样日期监测项目3#项目场地内北侧限值0-20cm(浅棕色、砂壤土、潮、砂砾含量10%)2021.10.23pH值(无量纲)5.65.5<pH<6.5镉(mg/kg)0.220.3铜(mg/kg)1350镍(mg/kg)6070铬(mg/kg)16150汞(mg/kg)0.4311.8砷(mg/kg)4.2140锌(mg/kg)118200铅(mg/kg)25.390采样日期监测项目4#项目北侧种植区限值0-20cm(浅棕色、中壤土、湿、砂砾含量2%)2021.10.23pH值(无量纲)6.15.5<pH<6.5镉(mg/kg)0.100.3铜(mg/kg)1250镍(mg/kg)3470铬(mg/kg)15150汞(mg/kg)0.5821.8砷(mg/kg)4.9640锌(mg/kg)72200铅(mg/kg)21.190全氮(mg/kg)2.5×103/总磷(mg/kg)573/从表4.2-13可知,1#、2#、3#点位土壤样品中检出的监测因子浓度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1中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4#种植区土壤样品中检出的监测因子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表3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则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4.2.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位于巴州区玉堂街道寨子包村五组,该区域属农村生态系统,场区四周主要以经济林和农田为主,区域生物多样性单一。经现场踏勘,评价区域内无野生动物及珍稀植物分布,消纳区范围内目前主要种植大棚蔬菜、葡萄、桔子等农作物。第五章环境影响分析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于2021年3月在巴州区玉堂街道寨子包村五组开工建设,共修建了1栋妊娠栏舍、1栋分娩栏舍、1栋后备栏舍及1栋办公生活楼。目前建设单位已自行停止建设,1栋妊娠栏舍、1栋分娩栏舍、1栋后备栏舍及1栋办公生活楼主体工程已完工,环保工程及其他辅助工程等还未建设。5.1.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扬尘。来源于建筑物修建的基础开挖、地基处理、土地施工渣土堆场施工将增加车流量,加之临时路面未铺装硬化,导致路面起尘量增加,施工机械运行也会造成扬尘产生。新建建筑物施工期扬尘的起尘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气候条件、空气湿度、风速、采取的防护措施等。环评要求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扬尘污染:①施工现场用地的周边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围挡,并安装扬尘防护装置,实行封闭施工;施工场地定期喷洒水降尘,并对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尽快清除。②主要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并进行洒水抑尘,所有临时道路均需清洁、湿润,并加强管理,进出场运输车辆尽可能减缓行驶速度,以减少扬尘的产生。③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运输车辆出场时必须封闭,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抛洒现象。④禁止在大风天进行渣土堆放作业,风速大于3m/s时应停止施工。。建材堆放地点应相对集中,并采取防尘措施,抑制扬尘量。开挖出的土石方应加强围栏,表面用毡布覆盖。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厂区回填,不外运。⑤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水平内、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应避免扬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⑦同时,工地需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必须围档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施工期严格采取相应减缓措施后,施工期扬尘及汽车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1.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和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两部分。(1)施工生产废水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临时维修产生的含油废水和其他废水,废水中主要含泥砂,并带有少量的油污,悬浮物浓度较高,pH呈弱碱性。施工废水不得随意弃置和倾流,(2)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不在项目区食宿,高峰期施工人员约2030L/人·天计,产生量为0.6m3/d,主要含COD、BOD5、氨氮、SS等污染物质,生活污水依托农户旱厕收集后用作周围林地农肥,不外排。因此,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施工期废水不外排,对区域内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5.1.3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和机具(如锹、掘、夯、钎等)、装载机、运输车辆等,噪声源强为75~105dB(A),其强度详见第三章中噪声污染源分析。经进行声学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减模式,预测模式如下:L2=L1-20lgr2/r1式中:L2——距声源r2处声源值[dB(A)];L1——距声源r1处声源值[dB(A)];r1、r2——距声源的距离(m)。由上式预测单个噪声源在评价点的贡献值,再将不同声源在该点的贡献值用对数法叠加,得出多个噪声源对该点噪声的贡献值,采用的模式如下:式中:L——叠加后总声压级[dB(A)];Li——各声源的噪声值[dB(A)];根据前述模式,计算噪声随距离的衰减情况见表5.1-1。表5.1-1施工设备噪声随距离衰减后的声级值单位:dB(A)施工阶段声源声源强度[dB(A)]预测距离(m)10202550100150200土石方阶段挖土机78~9676706762565350冲击机90~9575696661555249空压机75~8565595651454239底板与结构阶段压缩机75~8868625954484542混凝土输送泵90~10080747166605754振捣器100~10585797671656259土地硬化阶段混凝土搅拌机(沙浆混合用)100~11090848176706764电焊机90~9575696661555249空压机75~8565595651454239装修、安装阶段电钻100~10585797671656259电锤100~10585797671656259手工钻100~10585797671656259从上表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施工期昼间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距离为施工场地外100m,夜间不施工。由外环境关系可知,南面距施工场地50m处分布有散户。为保护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评价要求施工期间采取如下降噪措施:(1)施工时采用降噪作业方式:施工机械选型时尽量选用可替代的低噪声的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压级;设备用完后或不用时应立即关闭。(2)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为降低施工噪声对外界的影响,项目方应将产生高噪声的作业点置于各区施工地块的北侧位置,以有效利用施工场区的距离衰减作用。(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倾倒石料等强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严禁夜间施工,杜绝夜间(22:00-6:00)施工噪声扰民;若工艺要求夜间必须进行连续作业的强噪声施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单位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在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后应对周边居民进行公示,方可进行。(4)商混输送泵降噪: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搅拌机和砂石料下料、进料时噪声的影响。商混输送泵地面铺设木板,四周打围进行作业。(5)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应低速、禁鸣,车辆对所经沿线道路两侧100m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应予以重视。(6)材料装卸采用人工传递,装卸、搬运钢管、模板等严禁抛掷;在室内施工时关闭窗户;在建设地块四周建设施工围墙,以阻隔噪声。(7)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成品窗;大型建筑构件,应在施工现场外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再行安装。(8)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噪声;不要采取噪声较大的钢模板作业方式;指挥塔吊时尽量使用信号旗,避免使用哨子等;在操作中尽量避免敲打砼导管;搬卸物品应轻放,施工工具不要乱扔、远扔;木工房使用前应完全封闭;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控制或禁止鸣喇叭,减少交通噪声。综上,通过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防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加之本项目与附近住户之间相隔天然屏障山体林地,可有效阻隔噪声。同时施工期噪声是暂时的,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停止,环评要求优化施工工艺,尽量缩短施工时间,进一步减小本项目施工期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5.1.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开挖土石方、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1)土石方(2)建筑垃圾包括渣土、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废竹木、木屑、刨花、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石子和块石等。废弃钢板、钢板等下角料分类回收,交废物回收站处理;产生的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等建以免影响施工和环境卫生。(3)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人员约20人,产生的生活垃圾为10kg/d,环评要求施工单位采取袋装收集后送入乡镇垃圾中转站,然后由市政环卫人员统一清运处理。外运以上各种建筑垃圾时,运输车辆不许超载,出场前一律清洗轮胎,用毡布覆盖,尽量避免轮胎上的泥土掉落至路面而造成扬尘。综上所述,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合理、去向合理,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5.1.5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植被破坏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场地较为空旷,项目范围内不存在珍稀保护动物,基本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无列入各级政府管理、保护的古树名木。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原有自然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施工单位对项目施工初期剥离的表土设置了专门的场地进行堆放,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及时将表土用于场地绿化覆土,并保证最大绿化率,最大程度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因此,项目建成后,通过绿化恢复,对植被影响较小。(2)对动物资源的影响项目所在地无珍稀保护动物。主要野生动物为蛇类等爬行动物,鼠类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及麻雀等小型鸟类动物。故项目建设对当地动物资源的影响不明显。5.1.6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水经处理后尽量回用,严禁向地下回灌。在此前提下,项目建设对地下水影响很小。5.1.7水土流失项目处于丘陵区域,施工期产生的水土流失现象应进行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造成场地内土质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故基础开挖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有:①施工过程中开挖使原有地表植被、土壤结构受到破坏,造成地表裸露,表层土抗蚀能力减弱,将加剧水土流失;②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因受地形和运输条件限制,不便运走时,由于结构疏松,孔隙度增大,易产生水土流失;③取土回填也易产生水土流失。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①建筑单位应避免乱堆乱弃渣土。②根据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的预测,工程开挖及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将对原地表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构成破坏,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予补偿。③在施工期为防止雨水径流对堆料场和渣(土)体的冲刷,采取编织带或其它遮盖物进行遮盖,减少损失。④动土前在项目周边建临时围墙、及时清运弃土、及时夯实回填土、及时绿化、施工道路采用硬化路面;⑤在施工场地建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场地,尽力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⑥项目建成后应尽快完善绿化,以改善项目的生态环境。综上,项目施工期只要做好相应水土保持措施,则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在严格落实了本环评提出的上述各项措施后,对环境影响很小,并可随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5.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5.2.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大气评价等级判断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18)中推荐的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通过分析,NH3和H2S为本项目最主要的污染物,作为本项目的大气评价因子。根据HJ2.2-2018规定,当同一项目有多个(含2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项目干粪棚、污水处理站均位于粪污处理区,将粪污处理区视为一个污染源。其计算结果如表5.2-1、表5.2-2。表5.2-1无组织废气的等标排放量和污染负荷评价表无组织源污染物排放量Qi(kg/h)评价标准Coi(u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最大落地浓度(ug/m3)最大浓度落地点(m)评价工作等级妊娠栏舍NH30.00512006.681513.36380IIH2S0.0003107.85560.7855680II分娩栏舍NH30.00392005.9911.9876IIH2S0.0003109.214530.92145376II后备栏舍NH30.00152003.410556.821128IIH2S0.0001104.54740.4547428II粪污处理区NH30.002292001.36462.729247IIH2S0.00023102.755070.275547II表5.2-2有组织废气的等标排放量和污染负荷评价表有组织源污染物排放量Qi(kg/h)评价标准Coi(u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最大落地浓度(ug/m3)最大浓度落地点(m)评价工作等级P1排气筒NH30.002072000.09430.18865201IIIH2S0.00021100.191960.019196201III计算出本项目Pimax为9.21453%,1.0%≤Pimax<10%,根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18)中大气评价等级划分原则,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预测模式根据项目情况及拟建地块周边环境状况,结合项目所在区域污染气象特征,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规定的方法,采取估算模式AERSCREEN进行预测分析,估算废气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及距离。2.预测因子及预测范围本项目选取NH3、H2S作为预测因子。3.污染源参数4.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废气主要为NH3、H2S,采取估算模式进行计算,其计算参数见表5.2-3。表5.2-3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农村人口数(城市选项时)/最高环境温度/℃39.5最低环境温度/℃-7.5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区域湿度条件湿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海岸线熏烟考虑海岸线熏烟否岸线距离/km/岸线方向/°/项目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特征参数见下表。表5.2-4有组织排放大气污染源特征参数统计表污染源排气筒高度(m)烟气温度(℃)排气量(m3/h)污染源种类排放速率(kg/h)P1排气筒152010000NH30.00207H2S0.00021表5.2-5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源特征参数统计表污染源面源参数年排放小时数/h排放工况污染物源强(kg/h)长度/m宽度/m有效高度/mNH3H2S妊娠栏舍64.3553.838760正常0.00510.0003分娩栏舍72.624038760正常0.00390.0003后备栏舍451338760正常0.00150.0001粪污处理区401558760正常0.002290.000235.正常工况下预测分析采用AERSCREEN中估算模式计算项目废气在正常工况下排放在各预测点位的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2-6。表5.2-6正常工况下有组织(P1排气筒)排放废气预测结果一览表一P1排气筒有组织大气预测结果汇总二P1排气筒排放废气预测结果(NH3)三P1排气筒排放废气预测结果(H2S)表5.2-7正常工况下无组织排放废气预测结果一览表一无组织排放废气预测结果汇总注:表中污染源SR00000001表示妊娠栏舍,SR00000002表示分娩栏舍,SR00000003表示后备栏舍,SR00000004表示粪污处理区。二妊娠栏舍无组织废气大气预测结果(NH3)三妊娠栏舍无组织废气大气预测结果(H2S)四分娩栏舍无组织废气大气预测结果(NH3)五分娩栏舍无组织废气大气预测结果(H2S)六后备栏舍无组织废气大气预测结果(NH3)七后备栏舍无组织废气大气预测结果(H2S)八粪污处理区无组织废气大气预测结果(NH3)九粪污处理区无组织废气大气预测结果(H2S)由上表可知,项目运营期,项目最大占标率为9.21453%,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有关标准要求。本项目为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见前文。污染物排放量核算1.项目大气污染物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5.2-8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污染物名称污染源拟采取措施排放情况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NH3妊娠栏舍饲料合理配置,使用EM制剂猪舍为密闭结构,采用漏缝板干清粪工艺,加强猪舍通风,喷洒除臭剂、种植绿化0.04470.0051分娩栏舍0.03420.0039后备栏舍0.01270.0015粪污处理区0.02010.00229H2S妊娠栏舍0.00260.0003分娩栏舍0.00220.0003后备栏舍0.00090.0001粪污处理区0.001990.00023NH3合计0.11170.01279H2S0.007690.00093表5.2-9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序号排放口污染物核算排放浓度(mg/m3)核算排放速率(kg/h)核算排放量(t/a)1P1排气筒NH30.2070.002070.01812H2S0.0210.000210.00182、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5.2-10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序号污染物年排放量/(t/a)1NH30.12982H2S0.009493、非正常排放量核算项目非正常工况主要考虑废气处理设施(生物除臭装置)维护不到位,处理效率降低到设计处理效率的一半。项目非正常排放核算详见下表:表5.2-11项目非正常排放量核算表序号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原因污染物非正常排放浓度(mg/m3)非正常排放速率(kg/h)单次持续时间/h年发生频次/次应对措施1粪污处理区废气处理设施维护不到位NH32.070.02070.5h1次立即对粪污处理区喷洒除臭剂,并对生物除臭装置进行检修H2S0.210.00210.5h1次经预测分析,在正常工况下,项目产生的各类废气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后排入环境空气中,完全能够满足规定标准要求,不会改变环境空气质量级别现状,满足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项目排放废气对环境空气影响不明显。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计算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粪污处理区周边种植绿化且定期喷洒除臭剂;猪舍采取加强管理、通风、选择优质饲料等措施减少恶臭气体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对于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但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的,可以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以确保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外的污染物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通过导则推荐模型AERSCREEN估算模型计算得到项目妊娠栏舍无组织氨和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80m,浓度为13.363μg/m3、0.78556μg/m3,占标率为6.6815%和7.8556%;分娩栏舍无组织氨和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76m,浓度为11.98μg/m3、0.921453μg/m3,占标率为5.99%和9.21453%;后备栏舍无组织氨和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28m,浓度为6.8211μg/m3、0.45474μg/m3,占标率为3.41055%和4.5474%;粪污处理区无组织氨和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47m,浓度为2.7292μg/m3、0.2755μg/m3,占标率为1.3646%和2.75507%,本次计算取最大值浓度为氨13.363μg/m3、硫化氢0.921453μg/m3。与当地环境空气背景值(硫化氢最大值4μmg/m³,氨最大值90μmg/m³)叠加后,氨预测浓度为103.363μg/m³,硫化氢预测浓度为4.921453μg/m³,小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的标准值(氨200mg/m³,硫化氢10mg/m³)。因此项目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不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综上所述,本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且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不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因此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卫生防护距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可按下式计算: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L——工业企业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m);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从GB/T13201-91中查取,A取400,B取0.01,C取1.85,D取0.78;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出无组织排放恶臭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如表5.2-12所示。表5.2-12无组织排放气体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览表生产单元污染物名称计算系数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m)卫生防护距离取值(m)妊娠栏舍NH3A=400,B=0.01,C=1.85,D=0.780.53650H2S0.66050分娩栏舍NH30.42550H2S0.73850后备栏舍NH30.34950H2S0.50450粪污处理区NH30.22450H2S0.55050项目猪舍、粪污处理区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截图(2)与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相关的规定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按Qc/Cm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卫生防护距离;但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c/Cm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该高一级,则为(以恶臭源猪舍、粪污处理区边界100m包络线)。(GB18055-2012)中规定:养猪场年存栏500~10000头,卫生防护距离200~800m,养猪场年存栏10000~250000头,卫生防护距离800~1000m。本项目位于巴州区玉堂街道寨子包村五组,属于复杂地形,年存栏量2875头。因此,本次评价确定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以猪舍、粪污处理区边界200m包络线)。根据现场踏勘,卫生防护距离内原有6户居民,建设单位已全部租赁,用作安全管理用房,因此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边界200m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学校、医院、住户等敏感点,不涉及环保搬迁,且环评要求: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和集中式居民房等恶臭敏感点及食品、医药等敏感企业。(3)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及相关规范要求,本环评确定本项目最终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该距离以猪舍、粪污处理区边界为起点、向外计算。同时本项目在猪舍、粪污处理区设置粪污处理区边界为起点,在上风向、下风向以及侧风向均设,200m的卫生防护距离。项目建成后,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学校、居民聚集点等恶臭敏感点,本项目无环保搬迁。除此外,为使卫生防护距离有效,保证恶臭排放能够满足要求,应定时对猪场进行2天清理清扫一次,夏季每5天,冬季每一周用水冲洗一次,同时清理清扫并控制用水量。环境保护距离的执行:该距离内不得建设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等禁建设施。体对周边农户的影响。柴油发电机废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柴油发电机设置于配电房内,发电机只有在停电时才使用,使用频率低,且采用0#柴油,产生的废气经自备消烟除尘处理后,经通风管道引至配电房外排放,区域环境空气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沼气燃烧废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须完全利用,不得直接向环境排放。经净化处理后通过输配气系统可用于居民生活用气、锅炉燃烧、沼气发电等”的规定。本项目沼气经脱水、脱硫净化后通过火炬燃烧器放空燃烧。经净化后的沼气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后的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环境影响很小。大气评价结论(1)环境可接受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式ARESCREEN分别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经计算,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NH3占标率最大的为6.6815%、落地点80m,H2S占标率最大的为9.21453%、落地点76m,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量较小,对环境影响可接受。(2)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无超标点,不需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边界为起点,在上风向、下风向以及侧风向均设置200m的卫生防护距离。项目建成后,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学校、居民等恶臭敏感点,本项目无环保搬迁。除此外,为使卫生防护距离有效,保证恶臭排放能够满足要求,应定时对猪场进行清理、清扫,定期冲洗、消毒,,并在清理清扫时控制用水量。环境保护距离的执行:该距离内不得建设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等禁建设施。同时,建设单位应切实做好环境管理、加强对恶臭气体的监管,尽可能减少恶臭气体对周边农户的影响。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完成后,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与结论进行自查,见附表。5.2.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运营后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由厂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用于附近村社消纳土地灌溉,不外排,不设置废水排放口。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相关要求,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主要评价内容包括:(1)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2)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评价。由于本项目不涉及依托污水处理设施,故本次仅对项目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减缓措施有效性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进行评价。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本项目建成后排水实施雨、污分流,雨水经过雨水沟渠收集后排放至厂区外的排水沟内。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猪尿液、猪舍冲洗废水、设备冲洗废水、喷淋塔废水以及职工办公生活污水。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拟采用干清粪工艺,大大减少了污粪产生量。根据工程分析,项目营运期废水产生总量为31.674m3/d。其中:养殖废水排放量为30.269m3/d,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1.405m3/d。猪场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收集后,进入拟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采取工艺进行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旱地标准浓度限值,其中氨氮、总磷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5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的要求后,暂存于田间拟建贮存池,全部用于附近村社消纳土地灌溉,不外排。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消纳区面积约为474亩>理论需要消纳土地面积257亩。废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周围农田、林地消纳,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甚小。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评价1、废水处理工艺本项目实施雨污分流,雨水经养殖场内雨水沟渠收集,雨水经过雨水沟渠收集后排放至厂区外的排水沟内。本项目拟采用1/2漏缝板清粪工艺,经固液分离后的干粪打包袋装收集后在干粪棚内短时间暂存,出售给疏沃公司制成有机肥排;废水经过污水管(埋地)收集后全部送至厂区废水处理设施处理,经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后综合利用。本项目内的粪污沟均采用防渗漏、防腐蚀的管材。职工生活污水由于排放量小,收集后同养殖废水一并处理。针对本项目污染物浓度高,易生化的特点,拟进行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旱地标准浓度限值,其中氨氮、总磷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5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的要求后,暂存于田间拟建贮存池,全部用于附近村社消纳土地灌溉,不外排。本项目拟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5.2-1。干粪棚干粪棚脱硫脱水燃烧排放干粪棚干粪棚脱硫脱水燃烧排放图5.2-1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废水处理工艺如下:①格栅渠:用于截留废水中较大块悬浮固体、漂浮物、纤维和固体颗粒物质等杂物,包括猪毛、遗落下的塑料等。防止粗大悬浮物堵塞后端构筑物孔道、闸门和管道、损坏水泵等机械设备,减少后端处理产生大量浮渣,保证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②暂存池:收集各生产线的废水,减少一次性来水过大,对固液分离机设备的处理能力起到缓冲作用,在经过暂存池调节的污水由提升泵抽至固液分离机进固液单元;暂存池中均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物料搅拌,使得废水能够均质均量的混合均匀的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中,防止废水中悬浮物沉积在池底部,无法抽到后一工序进行有效分离。③固液分离:采用水切固液分离机,间隙0.3~0.5m/m,通过潜污泵将粪污抽至主机,经斜筛网过滤,粪水从斜筛网留下,通过固液分离机出水管流入初沉池中,斜筛网上过滤出来的分闸经过绞龙的二次挤压脱水,完成固液分离,分离后液态粪污含固量不超过3%。干粪打包袋装收集后在干粪棚内短时间暂存,出售给疏沃公司制成有机肥。④初沉池: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初沉池,在预沉池内靠重力沉降除去大部分细小悬浮颗粒,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后送干粪棚暂存,得到的废水进入气浮装置;⑤气浮装置:废水进入混合反应器,在混合反应器中加入混凝剂、絮凝剂以形成可分离的絮凝物;经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气浮装置,在进水室污水和气水混合物中释放的微小气泡(气泡直径范围30~50um)混合,这些微小气泡粘附在污水中的絮体上,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气浮体,气浮体上升至水面凝聚成浮渣,通过刮渣机刮至收渣槽;在进水室较重的固体颗粒在此沉淀,通过排砂阀排出,系统要求定期开启排砂阀以保持进水室清洁;污水进入气浮装置布水区,快速上升的粒子将浮到水面;上升较慢的粒子在波纹斜板中分离,一旦一个粒子接触到波纹斜板,在浮力的作用下,它能够逆着水流方向上升;所有重的粒子将下沉,下沉的粒子通过底部刮渣机收集,通过定期开启排泥阀排出。气浮装置可去除废水中的无机颗粒和部分有机物质。⑥集水池:气浮处理后的废水进入集水池,在集水池中停留3.3h,进一步混合均衡废水水质,保证污水系统稳定运行。其后,污水通过水泵提升进入UASB反应器。⑦UASB厌氧生物处理工艺: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要处理的废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即二沉池),废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沼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⑧两级改良型AO处理工艺:本工艺分为一级(A)缺氧区、一级(O)好氧区、二级(A)缺氧区、二级(O)好氧区。一级缺氧区主要进行硝化及反硝化反应:硝化过程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氮转化为硝酸氮。反硝化过程是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硝酸氮和亚硝酸氮还原为氮气。混合液从一级缺氧区进入一级好氧区,在该反应区内进行去除BOD5、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采用活性污泥法,将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去除,进一步降解COD,并通过硝化过程将氨氮转化成硝酸盐。利用聚磷菌(小型革兰式阴性短杆菌)好氧吸P厌氧释P作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磷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贮藏在菌体内而形成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二级缺氧区强化了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二级好氧区可保证二沉池之后废水不出现低溶氧的现象,避免引起氨氮访谈的情况,进一步去除混合液中的BOD5、使后续的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更彻底。⑨三沉池: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三沉池进行沉淀处理,将好氧细菌形成的好氧菌体及死亡脱落的SS去除。部分污泥通过污泥泵抽入缺氧区中,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中做污泥处理。⑩混合池、终沉池:废水进入混合池后,向废水中加入PAM、PAC絮凝剂,以形成絮凝物;终沉池为斜管式沉淀池,絮凝物在沉淀池内部进行自然沉降,沉淀池下部设置斜斗,污泥集中于斗中,通过污泥泵抽送至污泥池。处理后废水进入生物氧化塘。⑪生物氧化塘:生物氧化塘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作为初始能量的推动下,通过生物氧化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以作为再生资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处理和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本项目处理完成后的废水输送至周围农田用于灌溉。2.项目设计污水处理能力可行性31.6743.处理工艺的可行性,不外排。符合《四川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川农业函【2017】647号)中10.1条推荐工艺,即“种养循环”模式,与《畜禽养殖业污染4.废水还田可行性①消纳面积合理性分析本项目所处为西南农村农业区,周边多为耕地,本项目废水消纳土地以种植大棚蔬菜、葡萄、桔子为主。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农办牧〔2020〕23号)文件,对配套土地充足的养殖场户,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具体要求及限量应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和《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5246),配套土地面积应达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要求的最小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