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高考历史全部整理遵照考纲之世界史部分_第1页
华师大版高考历史全部整理遵照考纲之世界史部分_第2页
华师大版高考历史全部整理遵照考纲之世界史部分_第3页
华师大版高考历史全部整理遵照考纲之世界史部分_第4页
华师大版高考历史全部整理遵照考纲之世界史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位于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著名史诗,泥版文书保存。三、《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A)汉穆拉比颁布,楔形文字写成。1、目的:为更有效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3、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第2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地理位置(A):非洲东北部,大致相当今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尼罗河流经全境(注意流向:由南而北)。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三、金字塔的象征意义(A)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四、象形文字与纸草(A)象形文字:发明于BC3500年以前,复杂难懂,为少数人所掌握。纸草:纸草为古埃及人最普遍的书写材料(之前是刻刀和石头)。第3课古代印度。一、种姓制度(A)①、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②、特点: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同。③、对种姓制度的评价: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的社会发展、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消极: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工作缺乏兴趣,缺乏创造性,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积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安于现状,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二、佛教创创始、经典(A)1、创立的时间:BC6C2、创始人:悉达多3、地点:北印度(今尼泊尔)4、佛教的经典: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又称三藏经或三藏。三、《摩诃婆罗多》(AD4C)和《罗摩衍那》(AD2C)两部梵文史诗,古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多为神话传说,但反映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前者)及雅利安人扩张(后者)的情形。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一、古希腊的地理位置(A)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二、城邦的特征: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三、古典时代(A)BC5C至BC4C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联想:希波战争(马拉松之战)四、雅典民主政治:(B)雅典是希腊城邦中最典型影响最大的。1、特点: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2、原因: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3、过程:BC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BC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BC5C以后,尤其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时代”。4、评价:积极: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消极: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一、荷马史诗(A)BC9C,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二、帕特农神庙(A)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建筑,方顶柱廊式结构,古朴浑厚,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三、哲学与史学:(A)1、哲学——“三大哲人”(师徒关系):苏格拉底:人要认识自己、探讨哲学的伦理道德意义。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名言:“吾爱吾师,吾尤(更)爱真理”。2、史学:欧洲的“历史”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代表作——《历史》。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一、罗马共和国(BC509—BC27)的开始(A)BC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起初是贵族寡头政治——>共和制度,向外扩张。二、罗马帝国(A)1、BC27年,“奥古斯都”屋大维,罗马帝国建立。2、2C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3、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中世纪开始的标志。(联想:476年左右中国古代在哪一时期?)三、基督教的创始、经典(A)①、1C上半叶,耶稣创立基督教,巴勒斯坦,经典——圣经(《旧约》和《新约》),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提倡逆来顺受、精神忏悔、希冀来世。②、对下层民众的感召,是犹太下层民众反抗罗马帝国暴政和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运动的产物。③、392年,被宣布为罗马国教。第9课罗马法体系。一、“十二铜表法”(B)1、颁布:BC451年—BC450年,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不断斗争,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2、特点: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3、意义: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明文公示、按律量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二、“公民法”与“万民法”(B)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的法规和文献。万民法: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链接:罗马对外扩张的产物)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帝国全体公民有公民权。三、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C)体现在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上(从奥古斯都开始,统治者重视法律)罗马法对欧洲各国制度的影响深远。(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对罗马法的整理和编纂的完成)局限性:奴隶不具有任何权利。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第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一、伊斯兰教的创始、经典(A)1、时间:公元6C前后2、地点:阿拉伯半岛(西亚)3、创立者:穆罕默德4、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第11课奥斯曼帝国。一、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A)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率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二、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及其影响:(A)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帝国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第12课封建制度。一、西欧封建制产生和基本确立时间(A)6C下半叶产生,11C前后基本确立(西欧封建制形成因素:日耳曼因素——氏族制;罗马因素——隶农制)二、“采邑改革”及影响(B)时间:8C上半叶推行者: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影响:(1)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2)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3)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三、庄园的特征(B)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第14课城市的复兴。一、城市的自治(B)1、中世纪城市的自治:背景:中世纪城市都建于封建领地之上,受领主盘剥。目的: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争取城市自治,夺取司法权和行政权。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常用的两种手段)。结果:经过斗争,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自治权。一些城市取得了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一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处于各级封建领主的控制之下。二、等级君主制:(B)1、背景:12C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与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2、形成:自13C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产生。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3、特征: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利。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4、意义: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C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15课、中世纪文化大学的兴起(A)(11C末,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1、兴办原因:①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阶层经济活动的需要,要求开展世俗教育。②教会为更大范围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创办。特点:重视神学教育,教师享神职人员待遇;相对独立,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与教会、地方政府无隶属关系。影响: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有助于学术研究摆脱教会控制,利于师生自由探索,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世界近现代史第四册第一单元15-16C西欧社会的演变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B)1、形成背景: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2、形成时间:15C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15C东西方的交流(A)1、时代背景:15C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的需求增加。2、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传播基督教。3、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4、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二、新航路开辟的简况(A)15、16C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时间

支持国家

探险家

航线1487年

葡萄牙

迪亚士

西欧——好望角1492—1498年

西班牙

哥伦布

西欧——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1497年

葡萄牙

达•伽马

西欧——好望角——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1519—1522年

西班牙

麦哲伦

环球航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a、积极方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b、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意大利文艺复兴(A)a、发源地:意大利b、代表人物: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马基雅弗利(《君主论》)等。c、内容: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二、马丁·路德(A)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1517年,《关于赎罪券的功效》,抨击出售赎罪券的行为,拉开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路德强调“信仰得救”,否定教会的救赎作用,否定教权神授。16C30S以后,路德宗成为德国新教派三、宗教改革的意义(B)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的反教会反封建的社会改革运动。它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单元17-18C资产阶级革命单元核心概念:(1)从17C中叶到18C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2)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第5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B)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经济专卖,搜刮民众。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b、17C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圈地运动促进农牧场和手工工场的发展c、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2、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B)1、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第6课启蒙运动一、启蒙思想家(A)1、17C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2、18C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a)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建立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代表作《论法的精神》被称为“理性自由法典”。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是法律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主张三权分立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b)伏尔泰:著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泛,是启蒙运动的泰斗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开明专制,实行政教分离。宣传自由平等思想。倡导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思想。(c)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系统阐述了人类的平等和自由问题,认为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提出天赋人权理论。发展了社会契约论,形成人民主权说,建立民主共和国。(d)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宣传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赞同社会契约论,认为自由是天赋的,人民有权反对违反契约,践踏人民权利的君主。二、批判君主专制(B)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三、宣扬自由和平等(B)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启蒙思想家们也积极倡导平等,认为人们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利。四、影响(B)17—18C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一、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A)1775年列克星敦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2、《独立宣言》(A)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二、联邦制度的确立(B)1、确立: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根据宪法,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民选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利,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2、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8课法国大革命一、三级会议的召开(A)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二、革命爆发的标志(A)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2、《人权宣言》(B)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示人权和公民权利,成为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三、拿破仑称帝(A)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2、《法国民法典》(B)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通过对外战争,在占领地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孕育(B)1、定义: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2、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a、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通过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最早形成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b、国外市场: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海外殖民控制了欧洲、美洲、亚洲的广大市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c、国内市场:圈地运动。d、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e、资本: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f、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g、能源和原料:煤炭资源的开发、圈地运动使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二、蒸汽机(A)1782年,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革最重大的技术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三、“世界工厂”(A)至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其工业品生产总量占世界的一半,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称霸世界奠定强大物质基础。四、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B)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阶级结构:贵族、乡绅的社会影响力下降,农民人数减少,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c、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如现代工厂制)和新法规(如社会立法)的产生。d、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血汗工厂)e、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五、现代工厂制度(B)a、现代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的生产。b、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到19C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c、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人沦为机器的附庸,遭受残酷的剥削,社会矛盾激化,造就了一支有组织纪律性的工人阶级队伍。)第11课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六、“血汗工厂”(A)a、工业时代初期,早期工厂制度被称为“血汗工厂”。工人在监工的监视下,从事高强度的机械化劳作,他们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得不到必要的教育,受到残酷剥削,女工和童工的处境更加悲惨。七、社会立法(B)a、原因: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b、社会立法首先从工厂法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c、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八、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C)工业革命促成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和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的社会矛盾,也因此趋向尖锐,并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第四单元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第1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A)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二、《共产党宣言》(A)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单元核心概念:(1)19C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北美、中东欧和亚洲。美国通过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向着世界强国的道路迈进;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在中欧迅速崛起;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扩张,又经历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跻身资本主义国家之列。(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3)新兴强国后来居上,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14课美国的扩张和强盛美国南北战争(B)1、背景19C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2、过程: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1863年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3、意义: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德意志的统一(A)1、背景19C中叶,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各邦国中,普鲁士邦的综合实力最为强大。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2、过程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3、意义:德意志民族结束了中C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德国资本主义因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统一是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因此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第16课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一、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及影响(A)1、时间:17C下半叶(1689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使俄国强大起来,效法西欧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2、影响: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俄国摆脱落后(如自17C下半叶俄国手工工场开始建立,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强化了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二、废除农奴制(B)1、背景:19C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发展缓慢。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政治危机。2、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理农民。农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办法。3、影响: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B)1、背景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1868年,西南各藩的武士,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武装倒幕。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明治政府。2、内容:1868开始,明治政府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a、政治上: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各地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废除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b、经济上: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撤除关卡、行会,废除身份等级制度,允许人民自由择业,鼓励工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c、文化教育上:派遣留学生,兴办现代教育;开化社会文明d、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宣扬武士道精神。3、影响: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使日本成为强国。保留了天皇制度,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给走向军国主义道路买下伏笔。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力时代的来临(A)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于19C70S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1)政治条件: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政局相对稳定(2)资本条件:欧美主要国家都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积累了进一步创业的资本(3)科技条件:科学理论的突破和技术发明、创新,也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4)市场条件:欧美和日本等国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5)劳动力条件:自由劳动力;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电机的发明和运用4、电力时代的到来19C末,电作为新能源逐步推广应用于工业、城市公用事业及大众日常生活,电力时代来临了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2)钢铁冶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材料上的钢铁时代(3)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交通运输),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4)化学工业成为重要生产部门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特别是美国与德国。(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的新兴产业,最早形成大企业与垄断资本。大企业和垄断资本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二、大企业与垄断资本(B)1、大企业的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下,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出现了将各个生产环节集中于一体的巨型企业。2、垄断资本的出现在巨型企业出现的过程中,资本的集中程度也不断提高,通过企业合并、联合,形成了垄断资本。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的新兴产业,最早出现垄断。3、垄断出现的影响(1)大企业与垄断资本,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表现。(2)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第19课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A)1、殖民体系形成的时间:19C末20C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世界殖民大国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3、殖民统治形式:殖民地:完全丧失独立性,在政治和法律上直接处于附属地位,在财政、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也都从属于宗主国。半殖民地:是独立国家向殖民地国家过渡的形式,名义上保持政治独立,但经济、财政和外交依附性很强;西方国家强迫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种种特权。4、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引发地区冲突的根源,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大规模战争的祸根。第五册世界史部分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A)1、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2、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战争结束1、一战结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第1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B)1、巴黎和会的召开(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2)地点:巴黎凡尔赛宫。(3)与会国:一战的战胜国(4)主导国:美国、英国与法国(5)三巨头及其意图:美国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作为“世界和平的纲领,尤为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英国劳合·乔治坚守传统的英国外交思想,在维持英国霸权地位的同时保证大陆力量的均衡。法国克列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6)结果:签订《巴黎和约》,其中对德的《凡尔赛和约》为核心。《凡尔赛和约》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第二部分是对德和约,对德国实行严惩(a.关于德国领土问题,b.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c.关于限制军备问题,d.关于赔款问题)(7)影响:形成了战后西方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体系2、国际联盟:(1)时间: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2)依据: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3)主要机构:国联大会、理事会、秘书处(4)宗旨:国际联盟的主要使命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5)实质: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6)结果:国联自身力量不足,尤其缺乏对大国的制约力,无法有效维护世界和平。30S后期,名存实亡。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B)1、背景:凡尔赛会议后,欧洲的政治秩序暂时得到稳定。然而在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秩序却仍然没有建立起来。英、美和日本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2、目的: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3、时间: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4、参加国:美、英、日等九国5、地点:华盛顿6、成果:(1)美、英、法、日签订《四国条约》,终止英日同盟,保证四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与和平关系.有利于美国。它拆散了英日同盟,解除了对美国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障碍。(2)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美、英、日、法、意的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该条约提升了美国的海军实力,英国的海上优势开始丧失,日本的海军力量发展受到限制。(3)九国签订《九国公约》,保证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削弱了日本在中国的势力。中国政府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却未被采纳。使中国由日本独霸的局面又回复到了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7、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三、战后世界1、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A)(1)一战后的英国经济——债权国到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2)一战后的英国殖民体系——英联邦的形成背景: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本土与自治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殖民体系渐趋瓦解。过程:为挽救颓势,1926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自治领与宗主国以“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决议,英联邦正式形成。⊙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A)一战中,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崩溃。波兰复国,中欧地区小国林立。eg: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B)(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新的国际格局: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2)是20C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它所奠定的国际格局,为20S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3)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以战胜国与强国意志为出发点,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与利益,并却缺乏有效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它无视殖民地人民的要求,继续维护殖民体系,并对苏俄采取排斥态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暂的“休战”。第四单元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第14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A)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第八单元“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第27课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一、危机的影响(B)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生活水平大幅降低;2)产生深刻的政治影响,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突起;3)对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蔓延;4)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重大缺陷,动摇了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第28课罗斯福新政一、国家调控经济(B)1、规范金融秩序政府整顿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2、解决大规模失业的问题,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政府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吸收大量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工程。此外,政府还成立民间工程署,以完成工程计划与支付工资。3、调整工农业生产。在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在农业方面,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二、社会保障措施(B)1、尝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罗斯福政府首先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其次,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2、协调劳资关系:罗斯福政府为了推进劳资谈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对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政府还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第29课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墨索里尼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A)背景:战后意大利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巴黎和会中意的领土要求被拒引发狂热民族主义浪潮。墨索里尼于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组建工业复兴协会,国家垄断形式全面干预经济,目标是满足国防需要,扩军备战。二、二二六事变与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A)1936年,二二六事变后,军部确立统治地位,正式建立日本法西斯统治。三、纳粹体制的特征(B)1933年希特勒建立纳粹体制。其特征: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在政治上,确立一党专制元首独裁。在经济上,松财政,紧货币,实现全民就业和经济复兴;经济恢复后,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在文化上,纳粹宣扬民族共同理论,强化社会统制,推行排犹政策。在对外政策上,扩军备战。第九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英、法绥靖政策(A)1937年,英国绥靖派首领张伯伦出任首相1938年,英、法默许德、奥合并,并通过《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以为这样便能保住“五十年和平”。第31课战争的爆发与扩大一、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A)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第3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A)1、(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随即确立共同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2、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3、(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4、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提出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苏联随即表示赞同。5、10月初,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美、英两国扩大对苏援助。6、(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多国家参加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经罗斯福提议,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确保彼此合作并保证不同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二、《开罗宣言》(A)1、开罗会议时间:1943年11月参加者:美、英、中三国首脑内容:发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三、德国和日本的投降(A)1、德国的投降时间:1945年5月8日概况: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2、日本的投降(1)欧洲战争胜利后,盟军加大对日本的攻势。6月起,美军轰炸日本本土(2)8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辅助记忆:代号分别是小男孩和胖子)(3)远东苏军向盘踞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发起进攻(4)中国军队也全面反攻。(5)结果: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美、苏、中、英等同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国际格局(C)使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德、意、日惨败,英、法削弱,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战后形成了苏美两极体制的国际格局。第六册世界史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重建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一、雅尔塔体制的形成(A)1、雅尔塔会议(1)时间:1945年2月(2)与会国:美、英、苏(3)内容:确定联合国组织章程;决定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并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2、雅尔塔体制(1)雅尔塔体制的内涵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2)雅尔塔体制的评价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权益。二、联合国(A)1、联合国的成立(过程)(1)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共同宣布决定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2)1944年敦巴顿会议上命名这个未来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并初步拟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资格等条文(3)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定联合国的组织章程。(4)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5)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2、联合国的宗旨:“和平、友好、合作、协调”3、总部:设在美国纽约4、重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注:安理会的职权:重大的政治问题由大会和安理会讨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苏、英、法、中,所有实质性问题必须得到5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享有大国否决权)三、布雷顿森林体系(A)(1944年—1973年)1、布雷顿森林会议(1)背景: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美英两国同时公布各自的设计方案,最终,以美国方案为基础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2)时间:1944年7月(3)内容:根据美国方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根据协议,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宣告成立(4)结果: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2、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注:1947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23个国家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一、冷战的序幕和开始(A)1、冷战的序幕: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拉开了冷战的序幕2、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口,向国会宣读咨文,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的目标。这篇咨文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被称作“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二、马歇尔计划和莫洛托夫计划(A)1、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时间:1947年目的: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2、莫洛托夫计划时间:1947年原因:苏联为防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内容: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在此基础上成立经互会。北约和华约(A)1、北约(1949年)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发展:北约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2、华约(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以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东西对峙的两极格局。三、柏林危机(A)(1)背景: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2)起因:1948年春夏之交,西方占领当局宣布在西占区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3)过程:苏联随即以保护苏占区经济为由,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4)结果:双方都不想诉诸武力,经过秘密谈判,苏联于1949年5月结束封锁。德国的分裂成为定局: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一、美苏争霸的重要史实(A)1、60S:美国凭借优势力量推行对苏遏制政策,使苏联的“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设想无法实现。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年,艾森豪威尔、赫鲁晓夫)与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肯尼迪、赫鲁晓夫)均以苏联的退让告终。2、70S:军事实力上升的苏联向美国霸权发起全面挑战,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张到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美国则陷入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的泥沼中,不得已采取战略收缩。3、80S:美国里根政府为改变在美苏争霸中的被动局面,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进一步强化军备竞赛;苏联因经济发展停滞,军费开支沉重,转而全面收缩第11课冷战的结束一、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A)1、东欧剧变(1)背景:20C80S中后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给东欧各国提供了摆脱苏联控制的条件(2)表现: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迭,相继摆脱苏联集团2、德国统一(1)过程:1989年下半年,民主德国局势动荡。联邦德国总理趁势公布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苏美英法同两个德国政府商讨统一外部问题。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3、意义:德国的统一成为结束冷战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二、苏联解体与冷战的结束(A)1、时间: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徐徐降落,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的白、红、蓝三色国旗。2、结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告终,冷战结束。第四单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