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产业规划专题研究报告_第1页
城市新区产业规划专题研究报告_第2页
城市新区产业规划专题研究报告_第3页
城市新区产业规划专题研究报告_第4页
城市新区产业规划专题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认识篇1XXX:任重而道远1.1产业发展格局分析1.1.1宏观发展格局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因为自然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生产量逐年减少,而且在开发建设各资源城市时只考虑资源的开采,而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条件和因素,导致了诸多问题,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困境,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2007年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了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在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西部开发向纵深推进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继续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要坚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指出,下一步,西部大开发还将继续健全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机制,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完善土地管理体制,规范发展土地市场;由国家投资或需要国家批准或核准的重点产业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在西部地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1.1.2中观发展格局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为成渝经济区发展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建成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显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缩小到2.8∶1。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初步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0元,城镇化率达到60%。《规划》为成渝经济区确定了五大战略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XXX应抓住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机遇,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配套成渝经济区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链发展,带动产业提档升级。刘奇葆关于“两化”的重要讲话2011年7月23日,刘奇葆同志在XX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XX省工业化城镇化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和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开创XX现代化建设新局面。XX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这是着眼XX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工业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是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业化城镇化是XX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的历史过程,是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巩固和扩大XX在西部的优势地位,进而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的跨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把握XX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抢抓机遇重塑“XX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当前,XX省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只有选择走“两化”互动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有效解决我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深层次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的目标。XX努力打造五大经济区“十一五”期间,XX努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生态5大经济区。XX各市县发展水平差异大,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和XXX市。从五大经济区来看,成都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对XX经济发展的贡献最为突出,但其他三个经济区在人口集中程度、生态安全重要性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首先是成都经济区,对我省经济发展贡献最大,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利税、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总量指标,均占全省一半以上,人均指标则几乎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以上,高于其他区域1倍左右。其次是攀西经济区,攀西经济区虽然总量不突出(这应该是包括范围不大所限),但攀西经济区人均水平在全省较高,仅次于成都经济区,尤其是人均工业增加值;尽管该区域范围包括了经济较落后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市,其人均工业增加值仍然与成都经济区水平相当,是我省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攀西经济区要充分发挥独特的水能、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水电为代表的能源产业,以钒、钛、稀土为代表的新材料,以轨梁、管材和板材为代表的精品钢材,以早熟蔬菜、亚热带水果、花卉和中药材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新材料、精品钢材和亚热带农业基地。表SEQ表\*ARABIC12008年XX省五大经济区基本情况幅员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GDP(亿元)人均GDP(元/人)城镇化水平全省48.5813812506.31536837.4%成都平原经济区5.83054.46567.221500.842.6%川南经济区4.11739.52222.412776132.9%川东北经济区8.22515.524319664.231.3%攀西经济区6.7641.7111617391.333.3%川西北经济区23.7186.9169.69076.523.7%1.1.3微观发展格局XXX与周边城市比较表SEQ表\*ARABIC22010年攀西城镇群各城市基本情况对比城市总人口(万人)GDP(亿元)人均GDP(元/人)三次产业比重XXX121.41523.99431584.1:73.8:22.1凉山州453.28784.191730021.9:47.3:30.8西昌71.24213.003087013:43:44XXX与攀西城镇群其他城市之间发展对比,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主导产业明确,人均GDP高居周边各市榜首。XXX以资源型产业、化工、制造业为主,有明确的主导产业,然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市场发育不健全,区域中心地位不明显,城市功能有待完善。另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和同构化等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失衡影响城市综合发展。表SEQ表\*ARABIC32005-2009年XXX及周边6地市州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XXX4.7:69.4:25.94.5:70.5:25.04.8:71.3:23.94.5:73.3:22.24.8:70.8:24.4宜宾22.4:49.3:28.319.6:51.2:29.320.3:52.3:27.419.3:55.2:25.517.1:55.8:27.1凉山30.7:36.0:33.328.4:39.9:31.728.9:41.4:29.728.1:43.9:28.025.1:40.8:34.1丽江23.8:28.5:47.722.0:31.3:46.721.8:33.0:45.220.6:34.8:44.618.8:37.6:43.6大理29.0:33.3:37.727.9:35.6:36.526.5:37.0:36.526.1:36.7:37.225.6:35.8:38.7楚雄26.3:40.6:33.126.0:39.7:34.325.0:40.7:34.324.3:41.8:33.923.6:41.6:34.8昭通27.8:38.7:33.525.6:41.7:32.623.3:43.9:32.824.5:42.9:32.623.9:42.9:33.2XXX及周边六地市州均是资源富集区,矿产、水能、旅游资源普遍较为丰富,从XXX市与其他六市对比来看,劣势主要有:农业产业不大,2009年,一产占GDP比重仅为4.8%,远低于其他市州,对XXX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钒钛等资源开发技术要求高,高端产品研发难度大,技术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第三产业不强,旅游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客源不多,号召力不强,与周边丽江、大理等地差距明显,与凉山也有一定差距。具体如下:XXX依托矿产资源高度富集,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气候资源独具特色,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即倾力打造高水平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倾力打造阳光休闲的度假基地,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发展“6+2”产业,即钢铁、钒钛、能源、化工、矿业、机械制造6大传统产业和太阳能、生物工程两大新兴产业。从总量来看,XXX市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基本处于第三位,落后于宜宾市和凉山州;从人均来看,由于XXX市人口较少,仅111.58万人,各项人均指标基本处于第一位,且领先优势较为明显;从增速来看,无论是总量增幅、人均增幅,还是年均增幅,XXX市基本处于第三位以后,倒数一、二位居多,增长较为乏力。2009年XXX市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8%、70.8%、24.4%,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升0.1个百分点、提升1.4个百分点、下降1.5个百分点;在7市州中,XXX市呈现一、三产业比重最低,二产比重最高的格局,且一产比重远低于其他六市州,二产比重明显高于六市州;从第三产业比重来看,2005至2009年,仅三个市州比重有所提升,分别是凉山上升0.8%、大理上升1%、楚雄上升1.7%,其余四个市州均有所下降,其中XXX下降1.5%、宜宾下降1.2%、丽江下降4.1%、昭通下降0.3%,XXX市降幅居第二位,丽江虽然降幅最大,但仍然是7市州中唯一三产比重超过40%的。XXX市仍然要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产平稳较快发展。建设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早在1986年,针对攀西资源开发不充分、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XX省委、省政府就提请成立国家级的攀西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导小组。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报告并没得到批复。然而,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却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后,不少专家学者陆续建言,建立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区(特区)。1996年,攀西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2007年,XX省政府决定,以启动攀钢集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契机,争取国家支持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次年3月,省政府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直到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终于同意开展试验区建设前期工作。2011年1月,XX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正式提出,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建设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2011年6月16日,XX省政府召开专题会,研究并推动“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前期工作。“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面积2.6万平方公里,范围包括XXX市全境,凉山州的西昌市、冕宁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试验区钒钛、稀土资源储量占攀西地区的98%以上。现在,攀西地区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钛原料和钛制品生产基地。建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加快攀西资源科学开发,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攀西地区和XX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对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意义重大。1.1.4小结XXX对于全国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特色产业区,我国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XXX对于XX发展XX向南发展的桥头堡,区域性中心城市,西部钢铁工业基地。XXX对于攀西经济区发展攀西经济区中心城市,攀西钒钛产业经济核心区。1.2上位规划指导1.2.1国家层面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2010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文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胜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深入推进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充分肯定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把立足点放在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上,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意见六指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强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主要途径。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国土资源部决定在XX攀西地区设立铁矿国家规划矿区包括XXX、白马两矿区面积460多平方公里。铁矿作为我国重要的紧缺大宗矿产,尽管查明储量、开采量不断增长,但进口依存度持续攀升,目前超过50%。因此,极有必要加大国内铁矿找矿勘查力度,切实提高紧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设立铁矿国家规划矿区,就是对铁矿勘查开采管理做出宏观远景规划,有利于加强铁矿资源宏观调控。交通部将XXX列为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根据交通部公布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方案,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进一步完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将与国家高速公路网共同构筑全国便捷、高效的公路快速运输网络。根据布局方案,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数为179个,XXX市被列为枢纽城市之一。公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公路运输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尽快建立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公路运输系统,与其他运输方式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运输服务。国家体育总局提出“要把XXX建设成为冬季体育竞训基地”因为有独特的阳光气候条件,XXX是理想的体育运动冬季训练基地。这里年均气温20.3摄氏度,全年无冬,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0摄氏度以上。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300至2700小时,素有“太阳城”的美称。当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XXX却是阳光普照、温暖如春。此外,XXX1000米以上的海拔,对提升运动员的心肺能力和运动成绩十分有利。因此可以说XXX是中国冬季体育运动训练效果最好的地方,是体育健儿冬训最理想的城市之一。XXX现拥有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国家级手曲棒垒球训练基地、射击、射箭和飞碟训练基地。2009年,XX省运动技术学院红格训练基地也落户XXX。1.2.2XX省层面《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XX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纲要》中提到:完善次级交通枢纽。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建设XXX、广元、达州、广安等省界次级枢纽,扩大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在次级枢纽和节点城市间的有效衔接。抓好内江、自贡、XXX、华蓥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接续产业。以XXX、凉山、内江为重点,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钒钛钢铁生产工艺和技术,建设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钒钛工业园及西南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含钒钢生产基地。实现钒钛深加工产品和低微合金材料等规模化生产,构建较为完整的钒钛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钒钛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将绵阳、南充、自贡、泸州、XXX、宜宾、达州、内江等城市培育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3XXX市层面《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XXX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十二五”期间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未来五年X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纲要》紧紧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目标和“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环境优化,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加速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目标。对于XXX市而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地缘关系决定了其在川西南滇西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该发挥出更重要的引领作用。XXX市也明确提出要在未来几年里把XXX打造成攀西城市群和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1.3产业战略的使命使XXX由“资源型城市”转向“综合型城市”XXX是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可耗竭性资源、且总量有限,城市经济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显而易见。由此可见,XXX市应通过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逐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把XXX建设发展成为综合性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使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链的延伸XXX城市转型即产业转型,需要产业功能空间落实和城市规模拓展,新区是城市转型的物质空间载体、产业发展机遇。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西部钢铁工业基地,世界钒钛中心攀西地区资源富集,水电、钒钛等资源匹配良好,是全国优势资源的“聚宝盆”。钒钛磁铁矿的远景资源储量为90.6亿吨,其中:钛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位;钒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9%,居世界第三位。对于XXX这样一个有着几十年矿产开发经验的城市,它在开发钒钛资源、打造钒钛产业基地等方面,比较优势十分突出。2排除困难,加速发展2.1产业发展现状2.1.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征分析(产业发展)表SEQ表\*ARABIC4XXX2008—2010年GDP及三次产业分析GDP(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8年427.6119.33313.5394.75100.004.52%73.32%22.16%2009年424.0820.32300.06103.7100.004.79%70.76%24.45%2010年523.9921.49386.63115.87100.004.10%73.79%22.11%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XXX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23.9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86.63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86亿元,增长9%。图SEQ图\*ARABIC1XXX2008-2010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健康发展。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钒钛、钢铁、能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矿业和机械加工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成功跻身国家首批62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4.63亿元,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348.59亿元,增长20.5%。图SEQ图\*ARABIC2XXX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结构(2010年)图SEQ图\*ARABIC3XXX工业构成比重(十一五期间)图SEQ图\*ARABIC4XXX规模以上工业构成比重(十一五期间)农村经济平稳增长,粮食、水果、蔬菜、肉类总产量分别增长0.2%、9.8%、4.1%、3.4%,收购烟叶32万担,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2亿元,增长4.5%;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米易、盐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东区、西区、仁和区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正式启动,米易县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盐边台湾农民创业园挂牌并启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节水灌面2万亩,整治病险水库17座,大竹河引水工程等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图SEQ图\*ARABIC5一产中各产值比例(2010年)以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欢乐阳光节、金芒果节等活动精彩纷呈,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有力推进,“阳光花城”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实现旅游总收入42亿元,增长21%;烟叶仓储中心、密地现代粮食物流中心一期粮库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沃尔玛等知名企业入驻我市,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品市场表现活跃,城乡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图SEQ图\*ARABIC6X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一五期间)图SEQ图\*ARABIC7XXX旅游业收入与占GDP比重(十一五期间)2.1.2XXX现有重点产业分析钢铁(钒钛)产业XXX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利用型工业城市,其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资源,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钢铁工业(钢铁工业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半数以上)。XXX是我国西部最大、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和中国唯一的氯化法钛白生产基地及世界第二大产钒企业。钢铁企业以攀钢(集团)公司为主,位于城市中部、金沙江北岸的弄弄坪—攀密片区。攀钢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2010全年生产铁760.87万吨、钢747.66万吨、钢材693.8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17%、3.14%、5.19%;钒钛铁精矿787.83万吨,比上年增长12.17%;钒制品2.05万吨,比上年增长7.33%;钛精矿34.19万吨、钛白粉6.26万吨、高钛渣5.3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46.59%、5.94%、24.32%。实现营业收入432.46亿元;实现利润10.90亿元,比上年增加24.02亿元,扭转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XXX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被纳入国家《“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钢铁(钒钛)产业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钒钛资源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但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并不充分:钒钛磁铁矿生产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精加工产品较少,产业链较短,XXX最具竞争优势的钒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对规模的追求远大于对产业纵深发展的要求;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可耗竭性资源、且总量有限,因而使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不强。表SEQ表\*ARABIC52000-2007XXX市钢铁年产量在国内所占比重年份XXX市年产量(万吨)全国年产量(万吨)所占国内比重(%)钢铁钢铁钢铁20003634151285013101.482.83.2200136140915163.415554.252.32.6200237343218236.617084.622.5200340544222233.621366.681.82200438340128291.126830.091.31.520054113613532434375.191.11.1200647758741914.941241.591.11.420075025804896646944.6311.2表SEQ表\*ARABIC62000-2007年XXX市钛精矿、钛白粉年产量及在国内所占比重年份XXX市年产量(万吨)全国年产量(万吨)所占国内比重(%)钛精矿钛白粉钛精矿钛白粉钛精矿钛白粉200017.91.574.92923.95.12001201.5873322.94.5200221.91.594.93923.13.8200332.21.5132.24924.33.1200444.21.5154.26028.72.5200557.51.2190.57030.21.72006693.623285.629.74.22007746.5298.310024.86.5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攀钢及XXX也在不断发展;但钢铁年产量在国内钢企中的排名以及占国内年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产业面临升级和转型。特色钢铁产业链发展从两个方向推动特色钢铁产业链发展,一是对钢铁传统流程实施技术改造,不断降低吨钢综合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开发高附加值特色钢铁产品,提升经济效益;二是突破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工艺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直接回收铁、钒、钛及其他稀贵金属,开发钒钛微(低)合金化新钢材品种及特色铸锻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发展特色铸锻造机械产品。充分利用XXX钢、铁含钒、钛等元素的特殊性,开发生产含钒钛的具有耐磨、抗压等优异性能的特色铸造件、锻造件等机械产品,延伸钢铁产业链。XXX在国内钢铁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在不断下降,而在钒钛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不断提高。钒制品、钛精矿及钛白粉等的产量和所占国内的比重稳步上升。钒深加工产业发展以建成全球最大国际领先的钒产业研发制造基地为目标,提高低品位钒原料利用程度,提升冶金工业用钒产品规模和水平,重点发展钒中间合金,开发钒功能材料、钒电池等战略性高端产品。利用提钒尾渣回收钴、镍、铜、铬等金属,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钛深加工产业发展以最终建成全球重要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清洁硫酸法钛白粉,突破氯化法钛白工艺,深度开发各种高档专用钛白产品,加快发展海绵钛、金属钛、钛材等,完善配套化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要加强固废利用。重点对高炉渣、钢渣、硫钴精矿等综合利用价值高、利用产业链条长的固体废弃物开展规模化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经济价值,同时减轻废弃物对土地的占用及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充分回收利用冶金尾气、黄磷尾气、焦炉煤气中的余热余能以及一氧化碳,用于发电、燃料、化工原料等,实现节能和减少碳的排放,保护资源和环境。能源产业根据国际能源研究部门预测,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全球能源的比重将达到10%,在205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全球能源的比重将达到25%,在能源结构中起主导着作用,2100年将达到64%,太阳能光伏产业将是一个长期的朝阳产业。根据调查,XXX的太阳日照时数和光照辐射量均优于周边城市,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极其适合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目前XXX已被确定为西南太阳能产业发展基地,XXX新区应运用这一优势积极发展太阳能相关的高端产业,利用新区良好环境在新区引入国内外高级太阳能技术团队,为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开拓广阔的发展前景。煤炭工业。着眼工业发展大局,通过宝鼎矿区等延深勘探,摸清区域内的煤炭资源储量,开辟新的资源点。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整合煤炭资源,加强统筹调控,搞好综合利用,开发好焦油、煤气资源,积极利用境外资源。在2010年前,使全市的原煤年保障能力达到1500万吨左右,焦炭年产量控制在450万吨左右。电力工业。加快建设一批新的能源点,新增XXX发电公司27万千瓦装机、攀煤(集团)公司27万千瓦装机、工业开发新区自备电厂60万千瓦装机;开工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桐子林水电站、300万千瓦的观音岩水电站及总装机20万千瓦的一批小水电站,使XXX新增水火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左右(未含观音岩水电站装机300万千瓦)。逐步形成水火互济、丰枯调节的能源配置。加快电网改造和建设,搞好输变电站点的布局架构,进一步增强电力的调控能力。到2010年,全市水火电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左右,能源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左右。电冶化学产业电冶工业。以工业硅、电解铝为龙头,形成硅铝合金、铝材、铝制品等产业集群。磷化工。以黄磷为龙头,形成磷酸及磷酸盐系列产品的产业集群,实现磷系列产品14万吨的生产能力。煤化工。利用XXX丰富的煤及工业尾气,整合资源,油气并重,集群发展,重点突破,对煤焦油和工业尾气集中进行深加工,建立20-30万吨级煤化工基地。其它化工。通过整合周边资源,以盐化工为龙头,形成烧碱、氯碱、聚氯乙烯等系列产品,积极发展塑料化工。扩大油漆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适应市场需求。到2010年,电冶化学工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左右。其他工业大力发展机械加工制造业,重点是机车车辆、集装箱配套部件、交通公路防护栏、金属结构件、“小五金”、汽配及重型机械配件等产品;建材业重点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及中高档装饰材料,形成年产水泥220万吨、花岗石板材120万平米、陶瓷板100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食品饮料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稳定食糖生产能力,形成10万吨啤酒、1.5万吨果酒、1.0万吨葡萄酒、1.0万吨乳制品、30万担烟叶复烤等生产加工能力;非金属矿制品业抓好石墨、硅藻土、汉白玉、重晶石、石英砂、苴却石等资源的集约开发和深度加工;环保产业抓好工业及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兴办循环经济的环保型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发展调整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培育新兴产业,到2010年全市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50亿元左右,到XXX市建市50周年即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60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增加值达450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2.1.3XXX现有重点项目表SEQ表\*ARABIC7XXX现有重点项目表(部分)序号企业名称项目建设内容及意义项目性质固定资产投资销售收入1XX富邦钒钛制动鼓有限公司千万件级/年钒钛汽车制动鼓及100万吨/年焦化技改项目钢铁深加工4000008000002XXX市蓝天特钢有限公司机械装备制造用锻铸件技术改造项目。钢铁深加工335612100003XXX攀昆矿业有限公司1万吨/年钛锭钒钛深加工1320002050004XXX市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石墨生产线扩能改造项目。对现有中碳石墨生产线进行改造扩建,年产各类石墨及其制品5万吨。工艺升级73132000005XXX金光钒钛股份有限公司XXX市重要的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590001750006XXX攀昆矿业有限公司800万吨/年钒钛磁铁矿选厂。年产达到200万吨铁精矿、55.2万吨钛精矿、3.96万吨硫钴精矿、11.68万吨次铁精矿产能资源综合利用767721171547XXX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硫酸法金红石型钛扩能至10万吨项目。钛白清洁生产5000090000………………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投资在跨越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坚持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立足做大总量上项目,围绕调整结构上项目,瞄准市场需求上项目,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努力保持投资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使投资成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推手。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建得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向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鼓励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1.4小结XXX产业发展存在着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突出问题,二次产业占绝对比重,一、三产过低,产业结构失衡,基础条件较差、生产要素偏紧。从“钢铁之城”到“钒钛之都”的转变。XXX在国内钢铁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在不断下降,其钢铁年产量在国内钢企中的排名以及占国内年产量的比重不断降低,产业面临升级和转型。然而在钒钛产业上的优势和地位不断提高,钒制品、钛精矿及钛白粉等的产量和所占国内的比重稳步上升。钒钛、能源、化工、机械设备制造等多产业协调发展,但钢铁产业仍然一支独大。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钒钛、钢铁、能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矿业和机械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但钢铁产业在XXX规模以上工业构成比重中,仍占近50%。2.2现阶段发展中挑战与限制2.2.1城市功能的缺失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聚集体,其产业结构外向度高,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合作,它是工业和各种服务业的聚集地,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中心城市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中心”,如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等,中心城市通过这样的“中心”对区域发展起带动作用。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带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加强中心城市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组织和调控作用,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由于城市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广州、沈阳、成都、杭州、长沙、西安等少数特大城市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超过50%。可见,服务业的发展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实现的关键。表SEQ表\*ARABIC8XXX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现状城市功能现状交通枢纽尚未形成,起步阶段统筹城乡城乡差距较大,统筹发展不足物流较弱商贸流通逐步完善金融服务起步阶段信息服务创新(制度、科技)基础薄弱,有待发展文化教育XXX作为资源型城市,由资源采集区演化而来,是由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注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而获得城市聚集经济,因此具有相对分散和形成突发性的特点。另外,资源型城市职能单一,“先生产,后生活”,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就存在先天性不足。XXX第三产业(服务业)总量不足,比重明显偏低:不利于城市基本功能的完善和发挥,更不利于形成区域性的经济、金融、信息、文化和科教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XXX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要求。2.2.2城市现有产业体系的失衡产业资源依托性强,结构较单一,缺乏竞争优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不高、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不长、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经济增长乏力XXX市的资源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60%。第三产业基础差、素质低高新科技产业及服务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攀西地区未来的经济竞争力,制约了攀西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XXX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产业空间布局缺乏统一协调产业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散点状分布状态,点多规模小,缺乏统一的协调,占用土地面积大,基础设施利用率低,污染处理与防治设施缺乏,环境与效益问题突出。研究篇1日本九州1.1基本情况九州,位于日本西南端,是日本第三大岛,也是日本的重化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区之一。九州主岛面积3.65万平方千米,连同所属小岛面积约4.3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35万。由于九州处于东京至上海航线的中间位置,占地理条件的优势,自古以来被誉为“通向亚洲的门户”。近几十年,经过一系列改造,九州老工业基地已成功转型,现已成为世界闻名的“硅岛”和“车岛”。1.2发展历程九州工业区的形成始于明治维新时期。1901年,拥有第一座现代化高炉的国营八幡制铁所(新日铁公司的前身)正式投入生产,拉开了北九州工业化的帷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工业布局开始向沿海地区集中,九州的工业以八幡钢铁厂为据点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北九州地区聚集了大批工矿企业,奠定了以钢铁、煤炭、化工、造船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基地。在上世纪50年代,钢铁、化工、金属、陶瓷等重工业迅速聚集到九州,九州的工业产值已占到全国的8%。九州也一跃成为日本四大工业区之一,成为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柱。二战后,以煤、钢等重化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的九州日显疲态,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地位不断下滑,经济日渐萧条。经过20余年的改造,九州老工业基地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成功转型,产业结构实现了从重化工业为中心到以加工工业为中心的转换,并成为日本高科技产业、新兴工业的主要基地,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工业正逐步恢复到以前的地位。到了21世纪,九州地区的集成电路(IC)、汽车、陶瓷、环境、机器人、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集成电路、汽车产业已成为九州工业的支柱产业。2000年,九州地区集成电路产值15638亿日元,约占日本全国的30%,占世界的lO%。岛内集中了1000家从事半导体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事单位,东芝、NEC、瑞萨科技、索尼、日本IT、冲电器、雅马哈均在九州设厂。九州已成为日本和世界的重要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日本的“硅岛”。九州汽车产量约达69万辆,产值15190亿日元(2000年)。占全国的14,6%(2002年数据)。丰田、日产、大发、本田摩托均在九州设有工厂,九州又号称“车岛”。经过这一系列改造,九州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九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而第一产业明显下降,制造业内部结构也由钢铁、造船为代表的重工业型产业中心向以半导体、汽车相关产品为主的加工、组装型产业中心转换。对外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1.3经验借鉴1、科学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在其衰退之前培育替代产业九州的煤炭生产在196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此后急剧下猾,平炉炼钢、炼铝、造船、化肥等产业在1970年代也开始衰退。日本政府预见到这些产业的衰退趋势是不可能逆转的,因此早在1961年就出台了《促进低开发地区工业促进法》和《振兴产煤地区临时措施法>,1962年又出台了《促进新产业都市的建设法>,以立法形式积极主动地引导衰退地区引进、发展成长型替代产业。1965年三菱电机公司就在九州建造了第一座集成电路工厂,替代产业在主导产业衰退之前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逐步成长为新的主导产业。九州及早发展新兴替代产业,既减少了转型成本,又降低了转型风险。日本九州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扶植新兴产业的成效远比对衰退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显著,因此需要慎重对待衰退产业的技术改造。产业衰退是由产业的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的基本变化规律所决定的,是不可能被逆转的。对衰退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可以延缓其消亡的时间,却无力改变其衰退的命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在资源衰退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延长产业链,只会增加经济转型的压力。因而政府要科学预测产业发展趋势。要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通过政策诱导投资输入,扶持衰退地区的新兴产业成长,实现地区经济转型。2、根据地区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因地制宣发展替代产业九州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不仅拥有大量富余的廉价劳动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设施。九州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了合理的发展战略,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引进了对空气质量和水质要求较高、以生产和组装为主的IC工业。科学的发展规划使九州地区产业顺利转型,经济步入了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九州产业转型的经验说明,发展替代产业要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避免产业趋同;要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接续产业,不能搞统一模式。我国幅员辽阔,衰退地区资源先天条件、所处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状况和基础设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采取一种模式。3、调整衰退产业与扶持新兴产业结合。循序渐进推进产业转型针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日本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制定和采取了资金援助、失业培训等一系列援助政策和措施。日本政府为安置煤矿关闭后的失业人员制定了《煤炭矿业结构调整临时措施法》、《煤矿职工队伍稳定雇佣临时措施法》和《煤炭矿业年金基金法》,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失业的职工发放退职金和离职金;通过实施援助职业转换、办理职业训练和再就业援助等措施,使离职人员实现再就业和保障基本生活。避免因矿山关闭造成社会和经济混乱。这些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保持了经济环境的稳定,为产业的顺利转型奠定了基础。2德国鲁尔2.1基本情况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它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鲁尔工业区面积占到北威州总面积的10%。鲁尔工业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人。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现在仍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2发展历程20世纪的50年代之前,鲁尔区是德国经济奇迹的发动机,5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的变化,鲁尔区一度衰退了。从60年代开始,德国鲁尔工业区经过多年的改造,进行产业的转型,目前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总体来看,鲁尔工业区的经济结构转型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以再工业化为主题的结构转变阶段:1968-1973年。针对煤炭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态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鲁尔区以再工业化为主题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首批实现产能停产,把再工业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题。1968年出台的鲁尔发展规划是州政府第一个大规模结构政策计划,这计划围绕再工业化而确立的目标是:整顿及整合能源钢铁产业、扩大高校教育、财政扶持工业企业;(2)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结构转变阶段:1980-1984年。这一阶段鲁尔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加快新产业区的扩展。1980年出台的鲁尔行动纲领提出的结构调整目标是:扩大落实经济及技术政策措施、中小型企业作为创造就业的核心动力、大规模增扩建技术中心和培训设施;(3)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的结构转变阶段:1989-1999年。这一时期在再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鲁尔区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从1989年开始在欧盟的扶持下推进结构转变,欧盟给予的扶持面向未来的煤钢区域联盟,加强区域一体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4)以网络化和集群化为内容的结构转变政策:2000至今。为了进步提高德国鲁尔区得区域竞争能力,以网络化和集群化政策为主,依托区域实际经济优势,如能源业,物流,化工、网络建设。重点吸收企业参与,区域协调经济重点的分工和主导,对内对外共同推广本区域的竞争优势。经过30多年的经济转型,目前鲁尔工业区已经从德国的煤炭及钢铁制造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新经济区。2.3经验借鉴一、鲁尔工业区成功的转型经验(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资源枯竭地区的工业转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此,鲁尔工业区在转型之初就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他们在这里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有600公里高速公路,730公里联邦公路,3300公里乡村公路。拥有铁路线长度近10000km,年货运量超过150Mt。还有6条水运内航道,以及繁忙而高效的航空运输系统,组成了世界最完善的立体运输网络体系;包括核电在内的能源系统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投资商提供了最为迅捷的信息资源。使得投资商们在此投资可以获得比其他地方高得多的平均利润率,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投资商们的投资热情。(2)政府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投资政策,简化审批手续,以吸引外商投资。例如,为了吸引美国和全球化工企业投资,北威州政府采取了简化审批手续、提供政府资助和灵活用工等一系列措施。并促成德固塞和费巴公司合并,强强联合,推动和促进了区内化工产业的发展;政府转变职能,为企业多办实事好事。例如,凡是在鲁尔工业区新成立的公司都能得到低息贷款或部分无偿援助,中小企业条件更为优惠;政府以人为本,改善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吸引国外资金。(3)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在转型改造的同时,注意保持本地区传统历史文化。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当资源枯竭以后,当地政府不是简单地拆毁工厂,回填煤矿,而是政府投资,将工厂和矿山改造成为风格独特的工业博物馆,变成旅游资源,成为当地的著名风景线,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减少了拆迁所带来的工业垃圾的污染,而且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丰富的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在改造传统工业的同时,鲁尔工业区还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在鲁尔区有15万个规模不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5)重视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所有资源枯竭城市和地区在转产改造的同时都面临下岗工人二次就业的问题,因此职业技术培训是必需的。鲁尔工业区从1961年起鲁尔工业区在多特蒙德、波鸿、杜伊斯堡等城市陆续建立多所大学,开展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鲁尔工业区现已成为欧洲高校密度最大的工业区。另外,在该地区还设立了许多研究机构,为产业结构的转型输送大量技术成果。全区现有技术中心30多个,另外还有600多家技术开发公司。为促进技术转化,区内高校和研究机构还设立了多家“技术转化中心”,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这些做法都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6)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不排斥外国企业参与区域内的竞争,加速了产业的优化组合。例如德国著名的曼内斯曼公司,最初主要生产石油管道等工业产品,20世纪90年代转型为德国第二大电讯企业。2000年,该公司被英国沃达丰电讯公司收购,尽管德国人难以接受这一事实,但公司转手并未对当地就业造成任何影响。现在,沃达丰已成为德国现代通讯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7)注重生态保护。过去的鲁尔工业区由于是煤炭和钢铁等重工业生产基地,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没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所以空气污染十分严重。转型工作开始以后,当地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善被严重污染的环境,如限制污染气体排放量、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等。如今的鲁尔工业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宜人,居民区和工厂区都坐落在绿色植物群落之中,真正实现了生态城市的建设。二、鲁尔工业区改造经验的启示(1)老企业的改造首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起始于1968年,他们首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对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施行关、停、并、转,并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中去,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对其他大型企业改革也采取了基本稳定的政策,尽量实行渐进的方式。对于大企业的破产相当慎重,以免引起社会震荡。(2)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在加快老企业改造的同时,大力扶持新兴产业。这样做至少可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新兴产业(主要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首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以遗传工程为首的生物技术产业)可以迅速地积累资金,为老工业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第二,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此,鲁尔工业区所在地的北威斯特法伦州还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例如:凡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到北威州来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经济补贴。优惠的政策加上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使得北威州的新兴产业有了高速的发展。(3)筑起“社会保障”的大堤。鲁尔工业区另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经验是政府为每一个公民都筑起了“社会保障”的大堤,使得生活在那里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鲁尔工业区由于资源枯竭使得一大批工人失业,为了保障失业者能够安定地生活,德国政府为他们建起了必要的“社会保障”。在这里,完善的保险制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德国保险业的基本险种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补贴)、以及公职人员退休金和职工病假工资等。在这个福利网中开销最大的项目是养老金,年支出额达750亿欧元左右,占直接支出总额的1/3,支出占第二位的医疗保险,占支出总额的1/5。目前德国国民中大约有88%都处在法定的医疗保险系统之中。占支出份额较大的其他开支项目依次为失业补贴的劳动就业促进、公职人员退休金以及职工病假工资等。(4)实施矿区生态恢复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失业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鲁尔工业区在处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十分重视矿区的环境修复。把煤炭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列入整个地区发展规划,并为此专门成立整治部门,负责处理老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当一个企业关闭后,他们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关闭后的企业进行科学的环境评估,制定出周密的整改规划,科学地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以期迅速抹掉老矿区的痕迹,并在企业原址上建设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娱乐中心、栽树种草等。今日的鲁尔已成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同时大大增加了就业。这些成功的经验无不对我们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和重建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3中国大庆3.1基本情况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东南距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150公里,西北距齐齐哈尔市139公里,大庆市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46米。目前,大庆市人口27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36.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9.3%,农业人口140.4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7%,城乡人口比为100:103。大庆是中国第一大油田,亚洲第三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人居GDP位居东北所有城市之首。作为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五十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二十多亿吨,上缴利税一万七千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五百多亿美元;富有活力的农牧业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在国家统计局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名列第19位。3.2发展历程1959年9月26日,我国东北松嫩平原上的“松基三井”喷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中国石油工业历史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从1959年至1963年为大庆的油田发现和石油会战阶段。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从1960年起,大庆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短短三年的“大会战”拿下了一个大油田。从1963至1975年为大庆的快速增产阶段。先后开发了萨尔图、杏树岗和喇嘛甸三大主力油田,以平均每年增产3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产,并勘探准备了一批可开发的新油田。从1976年至2002年为大庆的连续27年“年产5000万吨”的高产稳产阶段。从2003年至今为大庆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根据新情况和新形势,制定了《二次创业指导纲要》,确立了创建“百年”油田、和谐油田的发展战略。大庆是伴随石油生产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成为至今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后,现已进入资源的后开采期。由于资源递减、开采成本递增、经济效率降低,大庆市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大量问题与矛盾也日益突出和激化,使大庆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不走世界上多数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衰竭而衰落的老路,大庆市大力发展“非油”经济,“石油经济”和“非石油经济”经济在大庆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77:23调整到2009年的56.8:43.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例由2008年的83.2:16.8调整为78.5:21.5。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种类日益丰富,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快速提高,大庆市的资源性城市转型步伐正在加快。大庆市已经由单纯的资源性城市初步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新兴综合型城市。3.3经验借鉴1、实施油化战略的同时,大力开发非油产业,加快产业接续要保证实施油化战略,做好油气勘探开发,建好石化大基地。全力支持石油企业和石化企业建设,全力支持石油、石化存续企业加速向新的经济领域迈进,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产,逐步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而且要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加快发展非油替代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大庆由资源性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一是加快发展地方工业,二是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三是发展现代第三产业,以带动传统第三产业。如快速发展商贸流通、旅游业、服务业等。在积极吸引和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兴办企业,促进大庆市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同时,突出产业和资源特色,把大庆发展成石油文化旅游胜地和以湿地为特征的生态旅游基地,带动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2加强政府职能,建立政企合作机制大庆市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政府与中直石油企业之间达成共识和共同合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资金和力量培育和发展接替产业,而且避免产生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不良竞争。政府应按照“继往开来、团结合作、优势互补、搞好服务、共同发展”的方针,千方百计支持大企业、服务大企业,为大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政务环境。石油企业也将由于破产关闭而形成的闲置资产、设备、厂房等方面的信息及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为大庆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存量资源。构建新型的政企合作机制是大庆的经验和原则。3解决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大庆市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的双重压力,而大庆市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和移民城市的典型特点,又使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就业问题,把增加就业机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其次要强化社会保障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维护职工根本利益作为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着力点,真心实意地为广大职工群众办实事,为实现大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基础。4克拉玛依4.1基本情况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加依尔山南麓,总面积为95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是一座典型的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石油和天然气是克拉玛依的主要矿产资源。克拉玛依的石油和天然具有气储量大、油层浅、质地优良等特点。油气田分布横向连片、纵向叠合,由多种油气层系和油气藏类型组成,便于开采、加工、运输和使用,所以被誉为“黑色的金子”。石油是克拉玛依的支柱产业,并在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油田勘探开发40多年来,原油产量连上新台阶,石油生产已建成克拉玛依和独山子等4个主要石油生产基地,是一个拥有地质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炼油化工、产品销售、油田建设、科研设计、机修制造以及生产服务等门类齐全的特大型石油联合企业。4.2发展历程克拉玛依这块昔日“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漠,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今天已成为大西北一个璀璨的明珠。陆续开发建成克拉玛依、百口泉、火烧山等28个油气田,建成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集输、石油工程和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石油石化工业体系,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加工基地之一。油石化产业是克拉玛依的经济命脉。50多年来,克拉玛依建设者顽强拼搏,转战天山南北,征战戈壁沙漠,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10月29日,位于黑油山脚下的1号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流。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166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9%,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1981年,原油产量达到384万吨,自此开始了连续28年的持续稳定增长。2010年,克拉玛依市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即建设油气生产、油气技术服务、炼油化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技术工人培训五大基地,加快发展金融、信息、旅游三大新兴产业,搭建高品质城市、最安全城市两大平台,把克拉玛依建设成为世界石油城(“世界石油城”是一座有鲜明石油特色的综合型城市,和通常意义上讲的资源型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对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具体化和升华)。4.3经验借鉴1、延伸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克拉玛依石油工业有着雄厚的基础,石油开采目前正处于稳定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对克拉玛依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向石油石化产业倾斜,想要在短期内改变其主导地位而发展全新的替代产业群将会非常困难,也不现实。因此,克拉玛依市政府提出了“巩固传统市场,开拓外部市场,吃油不靠油,发展多元经济”的产业发展战略,在巩固原有产业基础的同时,加大石油和天然气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延伸主导产业产业链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积极培育潜力大的替代产业作为中心城市必须是不同市场主体、要素的聚集中心,具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内生经济能量。工业结构单一的城市是不能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只有城市功能相对齐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城市文化、科技、政治职能之间相互相得益彰,这样的城市才能够对周围区域产生较强辐射作用,才会发挥出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功能,又能起到吸引与分散各种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作用。新区开发方案初步经济测算方案篇1产业发展总体思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地方产业网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在全球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我国过去凭借廉价劳动比较优势形成的后发优势正受到严峻挑战。XXX市的发展模式必须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深入发展优势产业,高端服务业横向发展匹配区域中心城市功能需求,大力发展新的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运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二产,带动二三产业共荣,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生产服务主导是国内外现代城市服务业的基本特征。XXX新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迅速扩张公共服务业,最终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公共性服务业为根本的产业大格局,实现从资源城市到综合城市的转型。2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2.1新区产业发展总体定位根据XXX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未来在整个城市的产业升级与转型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积极做大做强钒钛产业、钢铁产业、能源产业、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业、矿业这六大优势产业。运用钢铁生产新流程,提高钒、钛原料利用程度,加强钒、钛等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创造条件重点发展钒、钛功能材料等战略性高端产品,加快推进钒铝合金、钒电池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充分利用含钒合金钢优势,大力发展含钒钛铸锻件、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金属回收率,做大矿业产业集群,为战略资源开发基地提供资源保障,打造绿色矿业。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成稳定安全环保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着力培育太阳能产业和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设备制造、光伏材料等新兴产业,以及特色生物产业。形成开发与应用并举的太阳能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质咖啡基地、麻风树研发基地、薯蓣研发生产基地,葡萄酒生产基地等,创造城市新的增长点。利用阳光、运动、温泉、休闲为核心旅游元素,倾力打造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科技研发、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文化娱乐业、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消费性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区域辐射力,平衡城市产业结构,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今,城市已具有良好的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趋势明显,发展思路先进。XXX新区建设开发,可为城市优势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研发、商务金融、物资流通等生产性服务,同时新区也拥有城市综合服务业发展所必备的交通、生态、用地和政策条件。XXX新区的建设是城市升级与转型创造良好的空间平台,是优化城市功能、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新区作为城市重要的核心发展区,其承载着城市乃至整个川滇结合部地区产业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使命。新区未来将主要发展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产业和现代新兴综合服务业,带动整个地区快速、健康的发展。2.2新区产业选择准确把握产业分工和定位,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化加速期是形成一个地方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期。要从战略和长远的视野来审视XXX的产业定位,发挥优势,面向市场,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分工协作上,要对接国际国内市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国家对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定位,着力建设我国西部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参与和融入全球产业发展链,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定位置、拓展发展空间。在三次产业结构上,要突出工业的核心地位,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度提升工业经济实力。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做强工业实力的两大主攻方向,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集中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推进集群内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有效降低企业创新、生产和经营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推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要善于利用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创造的有利环境,注重发挥重大战略资源等优势,在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上取得更大突破。要处理好开放合作与工业发展的关系,把推进开放合作和实施工业总体规划更好地衔接起来。要重视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在政策支持、发展机会、服务环境等方面做到与引进企业一视同仁。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交通条件,发展现代物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产业发展要重视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以信息化为手段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提高科技含量。要创新科技体制,整合科技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新阶段推进工业化的一个高端切入点,有选择性地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走出一条工业发展可持续路子。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与基础,在网络化的区域竞争中,不同维度的产业发展策略,造就可持续的产业体系。本规划以产业发展策略为导向,在省市重点发展门类中,结合XXX的禀赋基础,决定主要产业门类。资源强化型策略。适用于资源依赖型产业,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产业资源等。依托资源优势,挖掘和强化资源的应用开发能力,并以此作为招商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