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刑事法律制度
第一章刑法
第一节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和范围(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者和管理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法制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给予怎样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而言之,刑法就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刑法作为整个法律体系的保障法,它与其他法律一样,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属于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刑法和其他法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表现在:刑法制裁的犯罪行为与其他法律制裁的违法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不过是其他违法行为的最高表现形式;刑法是其他法律得以实施的有力保证。它们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两者适用的制裁手段的性质和程度不同。
第一节刑法概述刑法的解释
刑法解释的概念:即对刑法规定含义的阐明。(二)刑法解释的效力
1.正式的刑法解释主要指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立法解释指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规定含义所作的阐明。
2.非正式的刑法解释其中,学理解释极具研究价值,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学理解释无法律效力,但正确的学理解释有助于理解与把握刑法规定的含义,对刑事立法和司法都具有参考价值。1、扩大解释:341条:“出售”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116条:“汽车”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
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答案】D
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
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
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
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第一节刑法概述(三)刑法的使用范围一、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它解决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基于各国社会政治情况和历史传统习惯的差异,在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的原则不尽相同。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几种:1.属地原则2.属人原则3.保护原则4.普遍原则目前,多数国家的做法是采用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其他原则为补充。
第一节刑法概述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含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具体包括:(1)领陆(2)领水(3)领空根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以下两部分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适用我国刑法。1.我国的船舶、飞机或其他航空器。2.我国驻外使领馆。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第一节刑法概述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二)“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发生的绝大部分犯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因此,我国全国性刑法的效力原则上无法及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但是,全国性的刑法仍然存在对发生于该两个特别行政区内的部分犯罪进行适用的可能性。例如,对于内地机构派驻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犯罪,仍然适用全国性的刑法,由内地司法机关予以管辖。第一节刑法概述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第7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根据《刑法》第10条的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该法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该法予以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第一节刑法概述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根据《刑法》第8条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其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五、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这条规定对国际犯罪确立了普遍管辖权原则。第一节刑法概述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1.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2.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1.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2.自然失效三、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第一节刑法概述三、刑法的溯及力1.从旧原则,即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2.从新原则,即对于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新法一律具有溯及力;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法(行为时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应按旧法处理;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应按新法处理。上述关于刑法溯及力的诸原则中,从旧兼从轻原则既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又适应实际需要,因而为绝大多数的刑事立法所采用。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即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第一节刑法概述三、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第12条第2款规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二、刑法的基本原则难点:1罪刑法定原则的运用;2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解和立法体现。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则包括:1罪刑法定原则;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3罪刑相适应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和宗旨(一)罪刑法定,包含两方面内容:1
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2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其具体内容包括:(1)刑法应当是成文法,排斥习惯法;(2)禁止绝对不确定刑;(3)禁止类推适用,包括禁止司法类推和类推解释;(4)禁止重法有溯及力。因为刑法第12条对刑法的溯及为规定采取“从旧兼从轻”,所以,并非绝对禁止法有溯及力,只是禁止事后重法的溯及力。在“事后法”较轻的场合,根据“兼从轻”的规定,新法有溯及力。(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宗旨,是维护法制、保障个人的权利免受国家滥用刑罚权的侵害。最基本的要求是:犯罪与刑罚应当具有明确性。其价值基础是公民自律和(罪与罚的)可预知性。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二、罪刑法定原则的运用主要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例如,一对男女公然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此为犯罪,即查遍刑法未见有公然性交罪的规定,故属于法无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认为犯罪。三、罪责相适应原则的理解(一)理解上注意,它强调的是刑罚的轻重,与客观的罪行和主观的责任相适应,即与罪和责(罪+责)这两个东西相适应。客观的罪行主要指的是己经发生的犯罪事实及其危害性,比如说,杀死了一个人,或者把一个人打成重伤,或者盗窃了3万元的财物,这是客观的杀人、伤害、盗窃犯罪事实及其危害。而主观的责任主要指犯罪人个人的情况和犯罪后的表现,如主观恶性深浅再次犯罪的危险性以及犯罪后坦白、自首、立功表现,等等。主观的责任主要涉及:二、刑法的基本原则(1)责任年龄。主要是未成年人,比如,张三、李四犯盗窃罪。张三40岁,李四16岁,2人在相同的情况下盗窃了价值相同的财物,或者2人共同盗窃、客观作用相当,判刑会不会相同?可能会不同。不同不是说客观的罪行(事实)不同,而是他们的主体和主观情况即年龄不同,这就涉及他们的罪责不同。国家对青少年采取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让他们相对于成年人承担较轻的责任。这不是因为客观罪行不同,而是因为年龄不同形成的责任差别。(2)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和另一个精神正常的人犯同样的罪行,比如说,都是在相同的情况下故意杀死了一个人,处罚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不是因为罪行不一样,而是他们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假如是在精神完全错乱的情况下犯罪,甚至还不负刑事责任。这也就反映出行为人状况的差别对责任的影响。属于责任能力的情况还有如关于聋哑人、盲人的法律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刑法的基本原则(3)罪过形式。故意罪和过失罪,责任不同。都是造成了一人死亡的结果,故意和过失的处罚是大不一样的。因为涉及主观恶性的程度不同。(4)累犯。累犯表明行为人比较容易再次犯罪,不容易教育改造,从对社会威胁的角度看,责任应当重一些。(5)犯罪中止。相对于犯罪未遂、预备的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相当宽大。法律规定犯罪中上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中止犯自动放弃犯罪,再次犯罪的危险性较小,因此从保护社会安宁的角度来看,其与未遂犯、预备犯比较,责任较轻,从而导致刑罚轻重的差别。二、刑法的基本原则(6)犯罪后的表现。犯罪以后有悔罪表现,与司法机关合作的,从减省诉讼成本、缓解与社会对立的情绪考虑,责任较轻,自然处罚也较轻。因此,犯罪后有悔罪表现的,如坦白、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等,通常是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如果有立功、自首表现的,还是法定可以宽大处罚的情节。按理说,犯罪既成事实后,比如,张三杀死了一个人,李四入户盗窃了5000元的财物,原来的犯罪事实是不会改变的了。如果仅仅着眼于对过去既存的犯罪事实进行处罚,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不应对处罚己经发生的犯罪发生影响。可是现代的刑法制度在处罚犯罪时,不仅仅考虑过去以及发生的犯罪事实本身,还要考虑犯罪后的表现,甚至预测犯罪人将来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大小,适用刑罚。因此,如果行为人有自首、立功表现的,法律规定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这从轻、减轻处罚的根据是什么?是过去那个既存的不可改变的客观犯罪事实还是那个事实之外的表现?显然是那个事实之外的表现。可见,刑罚的轻重不完全取决于过去的犯罪事实,还要考虑犯罪以后的表现。有自首、立功的表现,过去的罪行就得到宽大处理;没有这样的表现,就扎扎实实地处理。这反映出刑罚的轻重不仅和过去的犯罪事实相适应,还要和犯罪人的个人情况、主观的恶性深浅以及犯罪以后的表现相适应。如适用缓刑,要考虑不致危害社会,这实际上是对行为人将来表现的预测。而依据这种预测,可能导致适用有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缓刑。这都说明,罪行的轻重虽然要求和犯罪的事实相适应,但是并不完全,还考虑与刑事责任相适应。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二)这个原则的立法、司法体现。刑法中哪些制度或者司法中考虑哪些因素体现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和刑事责任相适应?比如说,甲某因为是累犯受到从重处罚,体现了什么原则?回答应当是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体现在哪一方面?回答是体现了刑罚轻重与刑事责任相适应的方面。1刑罚的轻重与罪行相适应的主要体现*:犯罪结果的大小、轻重影响到刑罚的轻重,如预备犯、未遂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犯罪的数量、金额的多少,影响刑罚的轻重,等等。2刑罚轻重与刑事责任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对未成年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坦白自首立功的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的从宽处理;对中止犯的宽大处理;对过失犯罪处罚比故意犯罪轻;对累犯从重处罚,等等。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习题及分析]1罪刑法定原则的运用。主要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例如,一对男女公然在公园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二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
聚众淫乱罪;B
组织淫秽表演罪;C
寻衅滋事罪;D
无罪。对此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即查遍刑法未见有公然性交罪的规定,故属于法无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认为犯罪。难点是“说有容易说无难”。要说一个行为在法律中没有规定为犯罪,就需要对法律非常熟悉,熟悉到不会“挂一漏万”的程度,这很难做到。所以遇到这类涉及罪刑法定原则的运用问题,采取排除法比较简单。上例中那对男女的行为明显不具有B、C的特征,也不符合聚众淫乱罪的特征,因为聚众淫乱罪的“聚众”至少需要3人以上,二人是不能构成该罪的。排除其他选项,自然得出无罪的结论。二、刑法的基本原则类似的例子如,甲、乙2人于1997年2月在结扎手术证明书上偷盖医院印章,伪造4份医院证明并出售给他人,获利400元。甲、乙2人的行为:A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B构成伪造事业单位证件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非法经营罪。首先,涉及罪刑法定原则,因为修订后刑法中对于伪造事业单位证件行为没有规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认为犯罪。其次,涉及法律适用问题(刑法溯及力的从旧兼从轻原则),该案发生于修订后的刑法生效以前,依修订前刑法,伪造事业单位文书是犯罪行为,但审判是在1997年10月1号以后,依照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轻法(修订后的新法),认为无罪。再如,两个人关在旅馆里面拍裸体照,后来被人发现了,这个行为当然不好,但是能不能认为是犯罪呢?不能。因为法律中没有规定这种行为是犯罪。2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刑相适应原则:A对累犯从重处罚;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D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二项内容,即与“责任”相适应的理解,应当认为:A、B、C、D四项体现出刑罚的轻重与刑事责任相适应方面的内容。三、追诉时效一、时效的概念和意义刑法中的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行刑时效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对犯罪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规定追诉时效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第二,有利于打击现行犯罪活动;第三,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二、追诉时效的期限(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三、追诉时效二、追诉时效的期限时效延长:《刑法》第88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时效中断:《刑法》第89条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按照《刑法》第89条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追诉时效的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所谓犯罪之日,就是犯罪实施并既遂之日。但是,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犯罪的概念和构成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严重社会危害性,即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二)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三)应受刑罚惩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丁某,女,15周岁。一日骑自行车回家,行至一坡路时,回车速快,撞着同方向行走的李某左脚的左侧。丁从自行车上摔下,将李压倒在身下。丁即将李送往医院。但李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丁某应否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为什么?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解答:丁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丁某未满16周岁,对过失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不具备犯罪的主体资格而不成立犯罪。3
甲某看到一辆自行车没有上锁,心想弟弟正好缺辆自行车,就趁人不注意时,将该车骑回家,送给弟弟使用。该自行车价值300元。甲某的行为: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犯罪;B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C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偷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D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解答:A、C。对于轻微的偷摸行为,从性质上讲也是“盗窃”。但这种情形通常通过治安行政处罚来解决,不纳入刑事司法渠道解决。为了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分则对盗窃罪加上了“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限制,与总则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相辅相成。因此,对本案被告不定罪,从分则的角度看,其不具备盗窃罪“数额较大”的程度要件;从总则犯罪概念的角度解释,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犯罪的情形。二者是一般规定与专门规定的关系。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犯罪构成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二)犯罪构成要件,是指从同类案件形形色色的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带有共性的,对于犯罪性质和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的事实(三)犯罪构成要件具有法定性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一)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二)有助于准确定罪,分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三)有助于正确量刑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按照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犯罪的一般客体二、犯罪的同类客体三、犯罪的直接客体(一)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二)主要客体、次要客体和随机客体(三)物质性犯罪客体和非物质性犯罪客体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犯罪对象的概念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在于: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承担者,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特征犯罪客观方面,又称犯罪客观要件、犯罪客观因素,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客观方面具有如下特征:
(一)客观性(二)具体性(三)多样性(四)法定性二、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一)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依据(二)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客观标准(三)是正确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基础(四)是影响正确量刑的重要因素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即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基本特征:(1)主体特定性(2)有意性(3)有害性(4)刑事违法性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根据危害行为的基本特征,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一)欠缺有意性的行为
1.反射动作,是指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瞬间作出的身体本能反应
2.睡梦中或精神错误状态下的举动
3.身体受暴力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4.不可抗力引起的行为(二)欠缺有害性的行为(三)欠缺刑事违法性的行为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一)作为所谓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特殊性在于:
(1)作为的外在表现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2)作为不是仅指单个的举动,而是通常由一系列积极的举动组成(3)作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作为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两类:(1)利用行为人自身条件的作为。包括
1)利用自身身体条件实施的作为
2)利用自己的自然身份实施的作为
3)利用自己的法定身份实施的作为(2)利用外力条件的作为。包括
1)利用他人的作为,即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行为
2)利用动物的作为
3)利用物质工具的作为
4)利用自然力的作为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二)不作为所谓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构成刑法中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特定义务一般有三个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2)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3)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对人或事如果采取不作为的方式,也就是什么都不做,是“静态的”,对于那人或事来说是不会产生妨害或者造成损害的。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对一个人或事物而言,如果什么都没做采取的是一个消极的态势,应该说是不会产生危害的因此,不作为构成犯罪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就是负有某种“义务”,或者说是作出某种积极行为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这个不作为构成犯罪义务的来源通常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法律的规定,二是职务上业务上的要求三是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四是先前行为引起的。这个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指的是:行为人先前的行为使他人的利益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因此就产生了阻止这个危险状态继续恶化、生成危害结果的义务。在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交通肇事撞伤人了,对肇事者而言就产生了救助伤者的义务,防止他死亡的义务。这是一个最为常见的由先前行为(肇事)所引起的(救助义务。对于旁观者而言,承不承担这个义务?不承担因为他人受伤的状态不是旁观者造成的,那么就没有这个救助的法律义务。对旁观者最多只有道义上的期望,但是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如果有某种义务,情况就不同了。比如说,有这样一个例子:某甲走亲戚,嫌亲戚招待不周,就有所怨恨。因此他就想把亲戚家一个5岁的小孩带回老家去。某甲也才十八九岁,不是很大。把小孩带到半道上,这孩子又哭又闹,他招呼不住了。一不耐烦,就随便把小孩遗弃在一个小树林子里面,不管了,自己就走了。这个孩子在3天之后死掉了,是因为冻饿而死。这种情况之下,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一个死亡结果。但是大家注意,他有没有对这个孩子采取暴力杀害行为,比如说,掐、打、直接弄死。表面上是由于孩子没有得到他人的照料而死亡。但实际上是行为人不予照料、不予看护而导致的死亡结果。而这个不予照料、看护对别人而言,不发生责任问题。除非他的法定监护人如孩子的父母等另外就是实施先前行为的人即把孩子带出来的人负有责任。行为人把孩子带到一个无人看护、无人救援的境地,那么行为人实际上对他的安全就负有义务,有保证孩子安全的义务。行为人把孩子带出后又弃之不管,导致死亡结果,行为人应该负责。因此法院判决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这种不作为行为和直接将孩子杀死的行为是相当的,所以定故意杀人罪。这是因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不作为而构成犯罪的例子。关于因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如对自己照看的精神病人就有防止他侵害别人的责任或者义务;对于在街头捡拾的婴几来说,捡拾人实际上应该承担照料的义务。因此,随便捡来是可以的,但是随便扔出去可不可以见是不可以的。因为捡拾的行为己经表明捡拾人承担了对这个孩子的照看责任,必须要履行好。不能认为是任意捡来的就可以任意地抛弃出去,那是不行的。以上是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义务前提。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危害结果的含义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犯罪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它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属于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结果。我国刑法学界通常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危害结果,指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其含义是:(一)危害结果可以是实际损害,也可以是现实危险状态(二)产生危害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危害行为(三)危害结果具有客观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四)危害结果具有法定性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规定包括如下几种情况:1.在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概念中明确规定危害结果。2.以对直接客体造成某种有形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3.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现实危险状态,作为某些故意犯罪既遂的标准。4.以发生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5.以发生某种特定的严重危害结果,作为此罪与彼罪区分的界限。6.以造成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程度,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一、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二、因果关系的相对性三、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四、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五、因果关系的复杂性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六、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七、不作为犯罪中的因果关系八、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犯罪主体的概念(一)犯罪主体的含义通常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单位成为犯罪主体,以刑法分则规定的为限,可见自然人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则不具有普遍意义。本章第五节专门对单位犯罪加以阐述,其余各节均限于研究自然人犯罪主体问题。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仅就自然人犯罪主体而言)的共同要件有两个: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2.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三)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1.定罪方面2.量刑方面二、犯罪主体的分类(一)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二)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一方面,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控制能力的具备以辨认能力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人虽然有辨认能力,但也可能不具有控制能力而并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我国刑法采取四分法(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凡不属刑法规定的无责任能力的人及限制责任能力的人,皆属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例如,在我国刑法看来,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完全无责任能力人,为不满14周岁的人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仅限于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犯罪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也称相对有责任能力。例如,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中间状态,是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又称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责任能力人有四种情况:(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又聋又哑的人;(3)盲人;(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所谓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二)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即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一个“拟制”的人的犯罪(三)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三、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三种立法例:一是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代表人、主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均处以刑罚;二是转嫁制,即单位犯罪的,只处罚单位而对直接责任人员不予处罚;三是代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转嫁制和代罚制可统称为单罚制。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三、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是,当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单行刑法或附属刑法规范)另有规定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的,则属例外。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亦可称为犯罪的主观要件,按照刑法理论界之通说,它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一)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二)犯罪的主观方面与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三)罪过在刑法规定的犯罪中有着不同的结合方式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犯罪故意的概念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一)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认识的内容2.认识的程度(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希望或者放任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犯罪故意的类型(一)直接故意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间接故意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实践中,间接故意的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2.行为人为实现一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发生。
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甲欲开枪杀二,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二重伤,同时导致二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2002’)A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B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C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D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解答:B、C、D。打击错误,在有犯罪故意的情况下,对误击的性质相同的对象承担故意责任。想像党合,从一重罪处断。本题与第11题、第14题的法律要点相同。
甲、二2人住在山区,当地野猪危害庄稼的情况严重。听说邻县使用“电猫”效果很好,就去观摩取经,并买回一台“电猫”。甲、二2人安装好“电猫”,并在野猪可能出没的山上拉上裸电线,距地面40厘米。在裸线通过的路口上均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的时间为:晚7点开电,早6点收电。村民丙某盗伐林木,于早5点30分触电死亡。甲某的行为:A
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
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
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解答:A、C。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区别。18甲某带其子(4岁)在公园游乐场玩耍时,其子因与同龄儿童乙某争抢坐位从旋转电马上摔下,头部磕起一个大包。甲某生气,将乙某拉过来打了一个耳光。乙某母亲见状质问甲某,并乘机咬了甲某手腕一口。甲某恼怒中顺手将乙某推了一把,乙某踉跄了几步摔倒,头部恰好撞上石阶的破口锐角上,致使头破血流,因神经受压而死亡。甲某的行为:A
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D
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间接故意。解答:C。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意外事件的区别。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犯罪过失的概念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特征:1.行为人的实际认识与认识能力不一致
2.行为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致二、犯罪过失的类型(一)疏忽大意的过失1.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有预见的义务,又有预见的能力。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犯罪过失的类型(二)过于自信的过失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
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一、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所谓犯罪的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即是指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之通说,犯罪的目的一般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目的。由此可见,行为人对某种危害结果所持的希望、追求的心理,实际上就是犯罪目的的内容。所谓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冲动或者内心起因。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二者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第一,二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都反映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第二,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它来源于犯罪的动机,是犯罪动机的延伸和发展;而犯罪动机对犯罪目的的形成又具有促进作用,犯罪目的是犯罪动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第三,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它们所反映的行为人的需要是一致的。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其区别在于:第一,二者形成的时间先后不同。第二,同一种犯罪的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则可能有所不同。第三,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种不同的犯罪目的,而一种犯罪目的也可以为多种犯罪动机所推动。第四,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第五,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三、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一、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所谓犯罪停止形态,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在客观上所呈现的某种状态。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只有犯罪成立与不成立问题,不存在犯罪的既遂、预备、未遂、中止等形态。犯罪的停止形态,实际上仅指直接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直接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包括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
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二、犯罪停止形态与刑法其他问题的关系(一)犯罪停止形态与犯罪阶段(二)犯罪停止形态与定罪(三)犯罪停止形态与量刑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一、犯罪既遂的概念1.犯罪既遂的目的说2.犯罪既遂的结果说3.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说犯罪既遂是指已经成立直接故意的犯罪行为,其客观方面齐备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构成要件的犯罪形态。二、犯罪既遂的类型(一)行为犯的既遂(二)举动犯的既遂(三)结果犯的既遂(四)危险犯的既遂
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概念应当是:行为人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尚未着手实行的犯罪形态。犯罪预备的特征是:(一)客观上实施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二)主观上是为了实行犯罪(三)行为人没有着手实行犯罪(四)犯罪行为停留在预备阶段是行为人不能控制的原因所致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二、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异同三、预备犯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根据这一规定,犯罪未遂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二)犯罪没有得逞(三)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二、犯罪未遂的类型(一)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二)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三、未遂犯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即具有中止犯罪的自动性(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四)犯罪中止必须有效地阻止了犯罪既遂的出现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二、犯罪中止的类型(一)预备行为的中止和实行行为的中止(二)实行终了的中止和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三)个犯的中止与共犯的中止(四)放弃一次侵害的中止和放弃重复侵害的中止三、中止犯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四节共同犯罪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简称共犯,它是相对于单独犯罪的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一)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二)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三)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第四节共同犯罪三、共同犯罪的认定(一)非共同犯罪的若干情形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2.单方故意与单方过失行为共同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3.两人以上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4.同时犯、先后犯不构成共同犯罪。5.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二)理论上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1.仅参与共谋,未参与犯罪的实行的,是否构成共同犯罪?2.片面共犯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第四节共同犯罪四、共同犯罪的形式(一)以共同犯罪能否任意形成可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与必要的共同犯罪(二)根据共同犯罪的形成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三)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来划分可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与复杂的共同犯罪(四)根据共同犯罪有无组织形式来划分可分为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第四节共同犯罪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一)主犯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之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之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根据《刑法》第26条第4款之规定,对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四节共同犯罪二、从犯及其刑事责任(一)从犯的概念
《刑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二)从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四节共同犯罪三、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一)胁从犯的概念和特征根据《刑法》第28条规定,所谓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二)胁从犯的认定(1)注意胁迫的有无和强弱。(2)注意区分胁从犯的犯罪行为与意外事件的界限。(3)注意区分胁从犯的犯罪行为与紧急避险的界限。(4)注意被胁迫者的转化。(三)胁从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四节共同犯罪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一)教唆犯的概念和特征根据《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具体而言,就是指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主要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客观上,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2.在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二)认定教唆犯应当注意的问题
1.对于超出教唆人教唆范围的犯罪,教唆人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2.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有教唆他人犯特定的罪与非特定的罪之分。第四节共同犯罪四、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二)认定教唆犯应当注意的问题3.对于在刑法中已从教唆行为中分离出来的带有教唆性质的犯罪,不宜作为教唆犯来处理。4.教唆犯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对于教唆犯,一般应按他所教唆的罪定罪。(三)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9条规定,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2.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第五节罪数一、区分罪数的意义正确区分罪数,有利于准确定罪,正确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并对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二、判断一罪与数罪的标准1.犯意标准说2.目的标准说3.行为标准说4.法益标准说5.个别化标准说或折中标准说
6.构成要件标准说7.因果关系标准说8.法规标准说9.犯罪构成说第五节罪数一、实质的一罪(一)想象竞合犯
1.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和特征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种罪名的犯罪。特征:(1)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2)一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
2.想象竞合犯的刑事责任我们认为,对于想象竞合犯,原则上择一重处断。但是,如果一行为所触犯的数罪名,在刑事责任上分不出轻重的,应当按照该行为通常会触犯的罪名处罚。如果按照某一种犯罪处罚更为妥当的,应当按照更为妥当的犯罪处罚。第五节罪数一、实质的一罪(二)继续犯
1.继续犯的概念和特征继续犯也称持续犯,通说认为,“继续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其犯罪虽已既遂,但其犯罪行为仍在进行之中。换言之,就是一个行为持续地侵害着同一个客体”。我们认为,继续犯是指违法行为着手实施后,在停止之前持续地侵害同一客体的犯罪。特征:(1)行为人着手实施了持续侵害同一客体的行为。(2)行为人必须出于实施特定继续犯罪的故意。(3)行为对客体的侵害和不法状态必须是同时继续。
2.继续犯的刑事责任对于继续犯只要按照刑法分则的规定处理即可,无须按照数罪并罚。第五节罪数一、实质的一罪(三)结果加重犯
1.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和特征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与该行为的性质不相一致的严重结果,法律规定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特征:(1)行为人实施了一种犯罪行为。(2)一行为造成了两种犯罪结果:基本结果与加重结果。(3)法律规定加重其法定刑,而不是加重其罪。(4)行为人对两种犯罪结果出于不同的罪过。
2.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结果加重犯因有加重之结果而须加重其刑。从我国刑法的规定看,结果加重犯均有单独之法定刑档次,即比基本犯多一个或者多个量刑档次,并且只能对加重结果适用。第五节罪数二、法定的一罪指本为数罪,法律明文规定为一罪的犯罪行为。(一)结合犯指由于刑法的特别规定,将本来是数种独立罪名结合规定为另一新罪名的犯罪。通说认为,典型的结合犯为《日本刑法》第241条规定的强盗强奸罪。
1.结合犯的特征(1)行为符合数个独立且各异的犯罪构成要件。(2)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在一起,另成立一个新罪。(3)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必须同时发生。(4)数个原罪必须基于一定程度的客观联系,并依据刑法的明文规定而被结合为一个新罪。
2.结合犯的刑事责任由于结合犯都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所以对结合犯的处罚只能依照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执行。不过在具体量刑时,应当把握结合犯的处罚应高于单独原罪的处罚。第五节罪数二、法定的一罪(二)惯犯惯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以犯罪所得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或者腐化生活来源,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同种)犯罪行为,刑法明文规定对其以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理论上一般把惯犯分为两种:一种是常业惯犯;另一种是常习惯犯。
1.惯犯的特征(1)从主观方面看,行为人犯罪的恶习已经很深,乃至形成了某种病态的犯罪习性,即形成了特定的心理倾向和目的。(2)从客观方面看,行为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犯罪行为。(3)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腐化生活的来源。(4)构成惯犯,必须以现行行为构成惯犯为前提。
2.对惯犯的处罚惯犯既然以刑事法律明文规定为特征,那么对惯犯的处罚自然也有相应的明文规定。第五节罪数三、处断的一罪处断的一罪,是指本为数罪,但在实际处罚时,鉴于数罪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按照一罪处理的犯罪类型。(一)连续犯
1.连续犯的概念和特征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连续犯同一罪的犯罪故意,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特征:
(1)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2)实施了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3)数行为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实施。(4)数行为触犯同一罪名。
第五节罪数三、处断的一罪(一)连续犯
2.连续犯的刑事责任
在我国,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和现行刑法的规定,连续犯属于一罪,不按照数罪并罚处理。一般是按照一罪从重处罚或者在较高的法定刑档次内处罚。根据《刑法》第70条、第71条规定,对于连续犯,在处罚时没有发现全部的罪行,在处罚后才发现还有同种罪行没有处罚的,如果行为人的刑罚没有执行完毕,应将新判处的刑罚和尚未执行的刑罚加起来实行数罪并罚;如果刑罚已经执行完毕,还可以单独定罪量刑。第五节罪数三、处断的一罪(二)牵连犯
1.牵连犯的概念和特征牵连犯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特征:(1)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目的。(2)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单独看数行为都是独立成罪的行为。(3)数行为之间有必要的或必然的牵连关系。(4)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分别触犯了不同罪名,即与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不相同的罪名。2.牵连犯的刑事责任对于牵连犯的处罚,应当坚持法律有规定的,从法律规定,分别按照数罪并罚或从一重处断的方法处罚。对于法律没有规定如何处罚的牵连犯罪,应当按照刑法理论的通说,从一重处断。第五节罪数三、处断的一罪
(三)吸收犯
指行为人实施数个性质不同的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存在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从而导致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另一个犯罪行为,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定罪,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特征:1.行为人实施了事实上构成数个性质不同的犯罪的行为。
2.数个犯罪行为之间有吸收关系。
3.必须触犯数个罪名或者处于数个不同的犯罪形态。
4.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意,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的犯罪目的而实施数个犯罪行为。第六节刑罚概述所谓刑罚,是指国家对犯罪人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刑罚惩罚的结果不仅会使犯罪人的某种权利和利益被剥夺或者被限制,而且同时也是以国家的名义表明对犯罪人及其犯罪行为的谴责和否定评价。一、刑罚是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而使用的特殊工具二、刑罚是统治阶级为制裁犯罪而使用的一种特别强制方法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第一刑罚的体系第二主刑第三附加刑第四非刑罚处理方法第六节刑罚概述一、刑罚的分类我国刑法把刑罚方法划分为两类,即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而不能附加于其他刑罚适用的刑罚方法。我国刑法将主刑确定为五种,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是指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的刑罚方法。我国刑法所规定的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刑法》第35条还有一个特别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可见,驱逐出境具有附加刑的性质。但是,由于驱逐出境只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因此没有作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刑罚方法规定在附加刑的种类之中。二、刑罚的排列我国刑罚的主刑和附加刑采用了从轻到重的排列方法。第六节刑罚概述一、管制指对犯罪人不实行关押而放在社会上由公安机关依靠群众监督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一)管制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人(二)管制的执行内容按照《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必须遵守以下规定的内容:(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第六节刑罚概述(三)管制的刑期计算
《刑法》第38条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第69条规定,在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第41条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四)管制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五)管制的刑满解除
《刑法》第40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第六节刑罚概述二、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就近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一)拘役的适用对象——罪行虽然较轻但仍然需要关押的犯罪分子(二)拘役的执行内容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凡是参加劳动的拘役犯,都“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犯在执行期间每月可以回家一天到两天,回家期间应当计算在拘役的刑期之内。第六节刑罚概述(三)拘役的执行机关和执行场所
《刑法》第43条规定,拘役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拘役的执行场所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凡建立了拘役所的地方,都应当在拘役所执行拘役;另一种是尚未建立拘役所的地方,应当“就近”执行拘役。(四)拘役的刑期计算
《刑法》第42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第69条规定,在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第44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第六节刑罚概述三、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强制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一种自由刑,是我国刑法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刑罚方法。(一)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适用于刑法所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二)有期徒刑的执行内容
《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第六节刑罚概述(三)有期徒刑的执行场所《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四)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
《刑法》第4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在下述三种情况下,有期徒刑有可能超过15年:《刑法》第69条规定,在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刑法》第50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人,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也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47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第六节刑罚概述四、无期徒刑指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在监狱强制进行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一)无期徒刑的适用对象罪行严重,但不够判处死刑,而判处有期徒刑又不足以惩罚其罪的犯罪分子。(二)无期徒刑的执行内容《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就执行内容而言,无期徒刑与有期徒刑基本是相同的。第六节刑罚概述(三)无期徒刑的执行场所《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四)无期徒刑的执行结果无期徒刑本身是对犯罪人的终身监禁,是没有刑期计算问题的。但在我国的刑罚执行实践中,无期徒刑的执行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犯罪人不认罪、不悔罪,确实在监狱中服刑终身;另一种是犯罪人由于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而被减为有期徒刑。事实上,绝大多数无期徒刑犯都由于被减刑而转化为有期徒刑,真正执行无期徒刑的是极少数。
第六节刑罚概述五、死刑死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生命的一种刑罚方法。在我国,死刑包括两种不同的执行制度: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一)死刑立即执行指审判机关对犯罪人判处死刑后,判决生效即执行死刑。1.死刑的适用对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死刑的核准执行依照《刑法》第48条的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六节刑罚概述(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即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通常简称为死缓。1.死缓的适用对象《刑法》第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2.死缓的考验期限死缓犯有两年的缓期执行考验期限,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确定以前先行羁押的期间,不计算在死缓的考验期限之内。3.死缓的考验结果(1)死缓的减刑。死缓犯如果在死缓考验期限内没有再故意犯罪,死缓二年考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不仅没有再故意犯罪,而且还有重大立功表现,则要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死缓犯在死缓考验期限内有过失犯罪,仍然应当减为无期徒刑。(2)死刑的执行。死缓犯如果在死缓考验期限内又故意犯罪,经查证属实,则应当执行死刑。附加刑一、罚金罚金,是指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一种刑罚方法。罚金是一种财产刑,是对犯罪人财产权益的剥夺。(一)罚金的适用对象罚金主要适用于贪财图利以及与财产有关的犯罪。(二)罚金的数额确定
《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在确定罚金数额的时候,既要考虑犯罪情节的轻重,还要考虑犯罪人的实际缴纳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罚金刑起到应起的作用。
第六节刑罚概述(三)罚金的缴纳执行根据《刑法》第53条的规定,包括四种情况:(1)犯罪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缴纳或者分期缴纳罚金,这可以称为犯罪人的主动缴纳。(2)犯罪人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有能力缴纳而不缴纳罚金,由人民法院强制缴纳。(3)对由于犯罪人隐匿、转移财产而使罚金不能全部缴纳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4)在罚金缴纳期间,犯罪人由于遭遇无法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原判决确定的罚金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第六节刑罚概述二、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是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资格。(一)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外,刑法分则条文中有的规定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二)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第六节刑罚概述(三)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期限根据《刑法》第55、56、58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期限包括以下4种情况:(1)判处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同;(3)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原判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或者原判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第六节刑罚概述(四)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计算(1)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转让及技术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门窗材料采购及安装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信用担保二手房购买贷款合同样本3篇
- 武汉托管班2025年度教师招聘与素质教育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勘察设计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仓储物流中心设施维护与安全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合同风险评估合同2篇
- 深圳市2025年度房地产股权交易合同(含工业地产)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历史遗留问题)范本3篇
- 南充化工码头管网施工方案(初稿)
- 2023年消防接警员岗位理论知识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
- GB/T 30285-2013信息安全技术灾难恢复中心建设与运维管理规范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任务单
- 第一章 运营管理概论1
- 《创意绘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论文)6000字》
- 主体结构验收汇报材料T图文并茂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 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课件
- 施工现场装配式集装箱活动板房验收表
- 电力业扩工程竣工验收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