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标准化课件_第1页
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标准化课件_第2页
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标准化课件_第3页
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标准化课件_第4页
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标准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7/31

黄文辉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标准化培训

2023/7/312我们应该追求:

“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微生物让人类步步为营!2023/7/313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医学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疾病的分类越来越完善,而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检验也日趋精密复杂。在多数情况下,实验室检验比病人的主诉敏感、准确、客观,而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验结果。“君子慎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2023/7/314良好的标本是成功了一半!

为了取得准确的、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的检验的第一步。没有高质量的标本,再先进、再精密的仪器也得不出准确的结果,而很多采集标本的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有忽视了标本的采集质量而引起结果很大的偏差的经历。2023/7/315标本采集和运送是细菌培养成功的最最重要的关键;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常有护士或医生或病人自己完成,所以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事情,而且不知道问题所在之处,造成的后果是?......

临床医生最不能接受的问题:阳性率低、标本污染2023/7/316棉花纤维+竹/木条

抑菌区是因为:植物分泌出来的:脂肪酸;树脂;福尔马林;2023/7/317氯气,重金属与胶水的影响

推荐使用专业运送培养基

多用途运送系统–需氧+厌氧低氧化的环境–不会对标本的微生物造成损害拭子是深入培养基中来保护苛养菌与厌氧菌两面是以塑料密封,不透水和漏气–减少污染和维持缺氧环境流感嗜血杆菌在三种不

同的运送基的存活率2023/7/3110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样后立即送检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6.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2023/7/3111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标本采集时机标本采集方法标本的质与量标本的运送与保存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培养环境2023/7/3112“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标本采取。临床医师、护师及检验技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

——著名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专著ManualofClinicalMicrobiology的主编PatrickMurray细菌学试验的各种标本的运送及贮存条件

正常菌群的分布位部常见菌种皮肤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耻垢杆菌等口腔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菌、白色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奈瑟氏球菌、类白喉杆菌等鼻咽腔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眼结膜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胃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阴道乳酸杆菌、白色念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尿道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耻垢杆菌等152023/7/31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标准化操作2023/7/3116一、血培养指征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小时;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液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2023/7/3117二、采血时机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血培养,最好在抗生素使用前或停用抗生素24小时后,以寒战、发热时采集为宜。2023/7/31182023/7/3119

三、采血流程㈠消毒1、培养瓶消毒程序: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2、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需30秒以上)穿刺采血。㈡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成人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先注入厌氧培养瓶,避免注入空气,然后注入需氧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血从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2023/7/3120㈢注意事项1、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2、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生素的静脉处采血。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3、采血次数: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2023/7/31224、细菌性心内膜炎:在24小时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5、采血量: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采血量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8~10ml,婴幼儿每次培养瓶采血2ml。四、运送要求1、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小时内,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宜置于室温环境。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放入培养箱前,不应暂存于冰箱内。2、送检标本应正确粘贴条形码,注明采样时间和送检时间。3、安全防护:放标本的容器必须防漏,禁止将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2023/7/3130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化操作2023/7/3131一、采集时机宜为抗菌药物使用前的清晨第一次尿液。二、采集方法(一)、清洁中段尿1、女性:采集前用肥皂水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外阴,用手指分开阴唇,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2、男性:采集前用肥皂水或0.05%~0.1%的碘伏溶液清洗尿道口,擦干后上翻包皮,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二)、耻骨上膀胱穿刺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液采集。先用0.25%的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然后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cm处刺入膀胱吸取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2023/7/3132(三)、导尿管尿1、直接导尿法:使用0.05%~0.1%的碘伏溶液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2、留置导尿管法:医院内尿路感染中,临床最常用方法。采集前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则松管弃其前段尿液,使用0.25%~0.5%的碘伏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3、回肠造口导尿管法: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先用0.05%~0.1%的碘伏消毒吻合口,再将导尿管插入到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部采集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2023/7/3133(四)、小儿收集包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采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三、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并接种,室温下保持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如果不能及时运送或接种,应4℃冷藏。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8小时。2023/7/3134四、注意事项1.不应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2.尿液中不应加防腐剂或消毒剂3.若尿液培养前患者曾使用抗菌药物,应反复多次送检。4.多次采集或24小时尿液不应用于尿液培养。5.除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应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常规进行尿液培养。6.培养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菌落计数以及微生物种类等进行综合判断。手术部位感染标本标准化操作一、一般原则1.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且仅在有临床感染症状或伤口恶化或长期不能愈合时采集标本。2.皮肤或黏膜表面的清洁。⑴闭合伤口和穿刺物标本:消毒方法同血培养标本的皮肤消毒。⑵开放伤口: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伤口部位,不可以用消毒剂。3.采集新鲜的感染组织,避免采集浅表的组织碎屑。4.若可以采集穿刺物或活检标本,应避免拭子标本。二、容器1.较大的标本:含有少量生理盐水的带螺纹口的无菌塑料容器。2.标本较小或拭子标本:MW&ETRANSWAB运输培养基,适用于需氧和厌氧菌。三、采集方法㈠封闭性脓肿1.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2.若无法抽到脓液,应先皮下注射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再次穿刺抽吸脓液;若脓液过多,应先切开引流,在基底部或脓肿壁采集标本。脓液的量以大于1ml为宜。3.排除注射器内部及针头的气体,用无菌橡皮塞封闭针头送检;或直接打入血培养瓶中。疑为厌氧菌,应迅速将脓液打入厌氧血培养瓶中。㈡组织和活检标本1.采集足够大的组织,体积以1mm3为宜,避免在坏死区域采集。2.将小块的组织放在运输培养基内;较大的放在无菌容器中,并加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㈢开放伤口1.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浅表部位,去除表面的渗出物和碎屑。2.用拭子深入伤口的基底部或伤口-正常组织边缘部采集两个标本,分别用于培养和革兰氏染色。四、标本的标识填写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深部组织、表浅组织、脓肿和穿刺物等)、标本的来源(腹腔、腿和上臂等),记录标本采集的日期和时间及是否在使用抗生药物前采集,选择检查项目(需氧培养或厌氧培养)。五、标本的送检为了更好地分离病原菌,标本应在采集后的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送检时应保持标本的湿润(尽量采用运输培养基,组织可以放在生理盐水中)。在送检前或运送过程中,禁止将标本放于冰箱。若不能及时送检,运输培养基中标本应室温保存。但最长不可超过24小时。2023/7/3139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采

集及运送标准化操作

2023/7/31566、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分钟)。7、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洗入无菌容器内。四、运送和保存应在2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小时。2023/7/3158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运送标准化操作2023/7/3159【标本送检指征】1病毒性普通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怀疑为咽部链球菌感染,应做细菌培养。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3上呼吸道感染易并发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需送相应部位分泌物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2023/7/3160【标本的采集方法】嘱患者先用清水漱口,由检查者将其舌外拉使悬雍垂尽可能向外牵引,用压舌板将舌向下向外压,用无菌棉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悬雍垂的后侧,反复擦拭数次然后送检,拭子应避免触及舌、口腔粘膜和唾液。2023/7/3161生殖道标本的采集

1、男性标本:(1)如疑为急性淋病奈瑟菌或其他化脓性细菌感染应在清洗龟头部后,以碘伏或其他非粘膜刺激性消毒剂消毒后,挤出分泌物立即以无菌棉拭子采取,立即送检,或以专用的细拭子插入尿道口1-2cm,停留十余秒钟轻轻旋转采集标本置无菌容器。(2)如疑为前列腺炎、精囊炎的慢性淋病耐瑟菌感染应由医师按摩前列腺,以无菌手续自尿道口采取前列腺液送检。2023/7/31622、女性标本:(1)成年妇女自宫颈采取标本,应在扩阴器的支持下,选取有炎症或分泌物部位,先以无菌棉拭子拭去表浅层分泌物,再用另一拭子取分泌物送检。如做厌氧或真菌培养应另外采取标本。外阴糜烂: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无菌棉拭子擦洗,取边缘的分泌物至无菌容器,立即送检。(2)如未成年幼女疑患性病传播疾病时,不应使用扩阴器,以一无菌拭子在阴道口处采取分泌物送检。2023/7/3163粪便标本采集2023/7/3164【标本送检指征】1急性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腹痛,里急后重,往往伴有发热,大便性状为粘液便或脓血便。2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多为稀便,伴有全身乏力等症状。3无痛性大量水样便或米泔样稀便。4先吐后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集体发病史,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所致。5抗生素治疗后腹泻:常发生于长期抗生素治疗后,糊状便,排便次数增加。6高热惊厥:通常为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婴幼儿和小儿。2023/7/3165肠道正常菌群比较复杂,在肠道中菌群间有共生或过路、互不相干和制约关系等现象。一旦失去了正常生态平衡,在临床上的一个表现就是菌群失调症。如常住细菌在种群和数量上的比例失调就能引起慢性腹泻,因此在留取粪便标本时应注意防止细菌污染。2023/7/3166粪便标本采集时应挑取有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2—3g;液状粪便取絮状物,盛于灭菌的广口盒中,并及时送检和接种。在无法获得粪便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增菌液湿润直肠,将棉拭子插入肛门4~5cm深处(小儿2~3cm),轻轻转动一周擦取直肠表面的粘液后取出,盛入无菌试管或保存液中送检。2023/7/3167采集时间:

1.腹泻患者于急性期,尽量在用药前采集粪便;

2.伤寒患者于发病2w以后采集粪便;

3.怀疑霍乱时立即采集粪便送检。2023/7/3168厌氧菌感染培养标本

标本采集1.要注意避免标本污染和与空气接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2.用注射器抽取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胆汁、脑脊液或无菌手术抽出脓液;3.抽出液体标本后,要尽快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2023/7/3169厌氧菌感染培养标本

标本运送①标本采集后不得冰箱储存,必须尽快(半小时内)送实验室;②运送方法:a注射器运送(标本抽取后尽快排除空气)或接种到专门的运送培养基中直接运送;b含运送培养基的无氧小瓶运送;c厌氧罐运送(组织块);d大量液体标本运送时要装满标本瓶并立即驱氧,加盖运送;e一般不采用棉拭子法。2023/7/3170真菌感染培养标本

1)浅部真菌感染标本采集①皮肤:常规消毒皮肤,从皮肤癣菌皮损边缘刮取鳞屑,置无菌平皿内送检;皮肤溃疡则采集病损边缘脓汁或组织;②指(趾)指甲:消毒指(趾)指甲并去掉其表面部分,取可疑病变部分,用刀片修成小薄片5~6片,置无菌容器内送检;③毛发:采集根部断折处,至少5~6根送检。2023/7/3171真菌感染培养标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