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某中学校服的标签上标注着“人造纤维:20%”,“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A.诺贝尔 B.海厄特 C.福特 D.夏尔多内2.下列发明创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国奥拓煤气内燃机 B.美国斯蒂芬森蒸汽机车C.美国本茨汽车 D.法国夏尔多内现代塑料3.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成果的是(

)A.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斯蒂芬森设计火车 D.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4.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材料旨在阐明(

)A.爱迪生的发明 B.美国科技崛起 C.“电气时代”到来 D.新能源的发展5.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说明(

)A.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结构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C.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 D.政治进步可以推动时代的发展6.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手段,牛奶是高风险食物,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消费旺盛。这说明了(

)A.工业化提高生活质量 B.牛奶提高了身体素质C.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 D.科技提高了牛奶产量7.“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出现材料中这种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早期殖民掠夺的积累 B.政治局面长期稳定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人口的迅速增长8.下表是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的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它反映了(

)国家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中国32.833.329.819.712.56.2印度24.519.717.68.62.81.7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57.214.723.6A.1900年美国的综合国力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B.从1750至1900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逐年减少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优势呈缩小的趋势D.工业革命前后印度的制造业水平位居亚洲第一9.根据下表分析,造成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年份生铁煤工业产量1860年100万吨1450万吨世界第四1913年3300万吨51350万吨世界第一A.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独立 B.缓和了美国经济大危机和社会矛盾C.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D.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10.下表所呈现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A.火车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数字时代11.下图反映出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其根源是A.两次工业革命开展 B.光荣革命完成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三角贸易形成12.全球经济演变的本质就是科技突破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工业革命都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B.两次工业革命最早都在多国同时发生C.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D.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13.1905年,莫尼在《富裕与贫困》一书中指出:“英国4300万人口创造的财富为17.1亿英镑,其中25万最富者占有的财富为5.85亿英镑,375万相对富裕者占有财富2.45亿英镑,3800万贫困者占有财富为8.8亿英镑。”对以上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B.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C.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14.有学者指出:大国的崛起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关于美国的崛起过程,从下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颁布联邦宪法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B.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大企业时代C.罗斯福新政迎来经济“黄金时期” D.“新经济”辉煌助推开始称霸世界15.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早期殖民扩张导致 B.美国独立战争影响 C.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D.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二、综合题16.习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发表演讲时说,文明只有特色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明因多样而交流】材料一

古代历史上,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明。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印度人以及中国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等,都曾举起过照亮世界文明的火把……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文明因交流而互鉴】材料二

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材料三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①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②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③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卡尔马克【文明因互鉴而发展】材料四

近代西方科技影响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近现代文明的进程。如表为《两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A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等进入时代蒸汽时代B(1)请举出古巴比伦人给世界留下的光耀千古的历史遗存;西汉初年,哪一宗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2)“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开通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3)依据材料三,将三大发明图片相对应的文字部分的序号填写在表格中。(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四中英文字母A、B的内容。(5)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17.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认识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摘编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二

下图所示图1:纪念币图2:1787年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图3: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材料三

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中图1是英国为纪念《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治体制?图2所示会议颁布了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图3所示文献反映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个时代?(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综合上述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哪些启示?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海厄特是小说家,福特发明了流水线式生产汽车的方法,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A项正确;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排除B项;发明汽车的是德国人卡尔·本茨,排除C项;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的是人造纤维,排除D项。故选A项。3.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运输领域的发明源于内燃机的发明,德国的狄塞尔发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汽车和飞机发明出来,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进步。因此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成果的是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D项正确;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斯蒂芬森设计火车,都是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4.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可知,这是说电对世界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也就是“电气时代”到来,C项正确;爱迪生的发明只是电气时代到来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排除A项;“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是在强调各国,不是只是说美国,排除B项;电只是新能源之一,不是全部,排除D项。故选C项。5.D【解析】【详解】由材料“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可见政治进步可以推动时代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非工业革命,而且没有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市场与生产技术革新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6.C【解析】【详解】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手段,有钱人对牛奶敬而远之。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消费旺盛。这说明了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促进了奶制品消费量的增长,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工业化,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牛奶提高了身体素质,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科技对牛奶产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7.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C正确;AB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C。8.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880年后英国制造业产量所占世界份额逐渐萎缩,美国所占份额逐渐扩大,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优势呈缩小的趋势,C项正确;表格只反映了中、印、英、美四国的制造业产量世界占比情况,不代表综合国力,而且美国综合国力超越英国发生在二战后,排除A项;各国制造业产量世界占比的此消彼长不代表中国制造业产量逐渐减少,清朝时期中国制造业发达,产量居于世界前列,排除B项;工业革命前后中国的制造业水平位居亚洲第一,排除D项。故选C项。9.D【解析】【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与1860年相比,1913年美国的生铁和煤产量大幅增加,工业产量也由世界第四跃升为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发明也比较突出,D项正确;早在1783年美国就已赢得了独立,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美国经济大危机发生在1929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故选D项。10.B【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B项正确;火车时代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排除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排除C项;数字时代的出现是在互联网广泛使用后,排除D项。故选B项。11.A【解析】【详解】从材料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841年到1877年中英国工业比重显著增加,农业、服务业人口比例下降,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展开,A正确;光荣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都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前,排除BC;三角贸易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排除D。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掌握工业革命影响知识点的基础上解答此题。12.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并出现了垄断组织,大企业或大资本家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大多数发明也是由英国人发明,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并没有紧密结合,发明者大多是工匠或者技师,发明成果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C项。13.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数据可知,占人口不到十分之一的最富者和相对富裕者却占有财富的将近二分之一,占人口大约十分之九的贫困者却占有大约二分之一的财富,因此题干明显体现社会的贫富分化。D项正确;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不是题干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排除A项;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14.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可知,1930年的美国处于第二次革命期间,福特生产方式指的是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迎来大企业时代,B项正确;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使经济出现缓慢恢复而不是“黄金时期”,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美国企图通过强大的经济和军事、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称霸世界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5.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发函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人口增长,C项正确;早期殖民扩张时,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此时还没有美国,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8世纪,题干强调的是从19世纪20年代到到1914年的人口变化,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世界体系形成与美国人口增长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1)《汉谟拉比法典》佛教。(2)新航路的开辟。(3)③①②。(4)改良蒸汽机电气时代。(5)具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积极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古巴比伦人给世界留下的光耀千古的历史遗存是《汉谟拉比法典》;西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因此“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开通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3)依据材料三“三大发明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知与③相关;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可知与①相关;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可知与②相关。(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