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_第1页
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_第2页
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_第3页
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_第4页
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摘要:通过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历史档案,本文从马锡五本人的经历入手,结合“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时期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司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现今司法改革中对“马锡五审判方式”借鉴应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以期能使“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今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效,早日使我国走出一个个的司法困境。关键字:马锡五审判方式;背景;群众路线关于马锡五本人1899年1月8日,在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一家贫苦农家的窑洞里呱呱坠地了一名男婴,起名为马锡五。马锡五家境贫困,只读了两三年的私塾就辍学了,放过牛、拦过羊,后来在一家店铺当了“账房先生”。1930年,马锡五开始跟随刘志丹“闹红”,1934年春参加了部队,参与组织红个工农武装,之后搞后勤行政工作,管过粮食,当过国民经济部长,自1936年起,马锡五历任迁驻环县河连湾、曲子镇的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庆环分区刑侦督察专员公署专员以及当时驻庆阳城的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副专员、专员等职。在1942年至1943年的高干会议上,马锡五和他的战友马文瑞、王维舟都被树立为陕甘宁边区的模范干部。而且在1942年2月3日,毛泽东为马锡五亲笔题词:“一刻也不要离开群众”1943年3月,马锡五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的庭长,是他从事司法工作的开端。他经常携卷下乡,深入基层,进行巡回审判,深入群众,解决了许多疑难缠讼的案件。马锡五主持审理过若干案件,华池县封捧儿的“婚姻申诉案”、曲子县苏发云兄弟的“谋财杀人案”、合水县丁丑两家的“土地争议案”,等等,都是被人称颂至今的经典案例。他根据当地的司法工作实践,创造了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司法战线立了一面旗帜。1946年4月,马锡五被当选为陕甘宁边区的高等法院院长。他相继又成功地审理了若干案件,不断丰富发展了他的审判方式。新中国诞生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长兼西北军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他走遍了陕、甘、宁、青、新,巡视各地司法工作,携卷核查上诉案件,亲自审理了诸如王秀庵诬告案等疑难案件。自此,“马青天”的美名,传遍了大西北。1954年9月,马锡五又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他仍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同时,在此期间撰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司法工作》、《关于当前审判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等论著,总结了人民司法工作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我国法制建设应当遵循的正确原则。1962年4月10日凌晨3时,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家,在北京与世长辞了,享年64岁〔1〕。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背景分析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根据马锡五同志从事司法工作的经验,总结、提炼和发展而成的一种审判模式。其精髓就是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使法院的裁断赢得群众的广泛拥护〔2〕。马锡五审判方式对今天的司法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的,但若想取得“马锡五审判方式”继承后的重大改革成效,还原其产生的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时期的经济环境根据相关史料查明,在地理位置上,陕甘宁边区位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包括陕北、陇东和宁夏东南。北起长城线的陕北府谷和宁夏盐池,南迄陕西宜川、富县,东接黄河,西部和宁夏的豫旺、固原相连,南北约900华里,东西约800华里。1937年,陕甘宁边区的面积为129608平方公里,1944年为98960平方公里[3]。陕甘宁边区东靠黄河,北起长城,西接六盘山脉,南临泾水,南北长近500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辖有延安、绥德、三边、关中和陇东5个分区,20余县,约150万人,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从自然条件来看,边区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夏秋干热,背面沙漠风沙较大,冬春寒冷,温差变化大,雨量不足,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而且常年发生旱、涝、冰、冻、霜、虫等灾害。[4]总之边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着边区的产业结构,边区的产业结在“陌生人社会”不再具备马锡五当年所面临和熟悉的乡情民意,社会的流动性加强。〔9〕其次,也许它更适合用于一些简单案件的审理。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愈发加强,以期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也已成为主流。面对大量的纠纷,法官倘若案案都到现场收集证据,结合民众了解民意,到现场去开庭,恐怕,从经济和社会效率来讲,都不是完美的。而现代社会的纠纷往往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解决此类纠纷,就必然要求法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素质,要求案件审理要严遵程序,在此基础上追求最为公正的审判效果。所以,以“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调节手段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纠纷,才是司法讲求效率的有效途径。群众路线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实质所在,是应该得到推崇的,也是当今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的有效举措之一。但“马锡五审判方式”所折射出的走群众路线这样一种大众司法化理念是否具有普遍性的使用价值?以“张院长新政”的典型实践是否值得学习效仿?司法改革的路途仍然是艰辛和布满荆棘的,其中的诸多问题,仍然值得因时因地的细细思考的,切不能盲目西化,也不能盲目而不假思索的拿来就用。参考文献:覃丹,肖和.法曹英贤马锡五.发展,1995,(03).张立勇.论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人民司法,2009,(07).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4年,甲5)[Z].内部资料,1994.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陕西师范大学,2005.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20.李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02).陕甘宁边区判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