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利4G分析工具介绍课件_第1页
鼎利4G分析工具介绍课件_第2页
鼎利4G分析工具介绍课件_第3页
鼎利4G分析工具介绍课件_第4页
鼎利4G分析工具介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鼎利4G分析工具介绍V2.0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鼎利4G分析工具介绍V2.0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常用指标定义(增加补充)信令流程介绍答疑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常用指标定义(增加补充)信令流程介绍答疑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持和服务类1.31.4干扰类指标1.5时延类指标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1覆盖类指标采样点覆盖率:根据RSRP和SINR两个字段进行判定RSRP和SINR的门限条件同时满足时,记为覆盖采样点,门限条件可设置脱网采样点计入分母中,作为总采样点的一部分。同时RSRP为主字段的所有有效采样点作为总采样点里程覆盖率:根据RSRP和SINR两个字段进行判定以GPS的距离之和,记为总里程。脱网里程计入总里程中(GPS一个点/S)以满足条件的RSRP和SINR的距离之和,作为覆盖里程注:若两个相邻的点,一个点满足条件,一个点不满足条件,此时覆盖里程算一半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1覆盖类指标采样点覆盖率:SINR信干燥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20~50dB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在需要考虑的测量频带上,承载小区特定参考信号RE的功率线性平均值(以W为单位),如果UE使用接收分集,则上报的值应该等效于所有分集支路功率值的线性平均-141~-40dBm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即N×RSRP/RSSI,其中N为测量带宽中的RB个数,分子和分母应该在相同的资源块上获得-40~-6dBRSSI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即由终端从所有源上观察到的总接收带宽功率,包括公共信道的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邻信道干扰、热噪声等-125~0dBmRSRP:接收信号功率的平均值;RSRQ:是RSRP和RSSI的比值,也就是RSRQ=RB个数*RSRP/RSSI。差别仅在于协议规定RSRQ相对于每RB进行测量的。RSSI:是在这Symbol内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包括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邻区干扰信号,噪音信号等)功率的平均值SINR:信噪比。覆盖率定义由SINR和RSRP同时决定从定义来看RSRP相当于WCDMA里CPICH的RSCP,RSRQ相当于CPICHEc/No.在小区选择或重选时,通常使用RSRP就可以了,在切换时通常需要综合比较RSRP与RSRQ,如果仅比较RSRP可能导致频繁切换,如果仅比较RSRQ虽然减少切换频率但可能导致掉话当小区收到干扰的时候,SINR会降低,但是RSRP不一定会降低。因此RSRP决定于覆盖,而SINR决定干扰。SINR越大,CQI越大,速率越高。若存在mod3或mod6干扰,SINR会降低。第一章常用指标定义1.1覆盖类指标SINR信干燥比(SignaltoInterferencSINR与RSRP关系主要结论:空扰下,RSRP越大SINR越高;加扰后,RSRP增加SINR呈上升趋势,但在有些点存在起伏波动干扰因测试环境不同,分布情况也不同,RSRP不随加扰条件的趋势而变化,理论上RSRP与SINR不存在正比关系,测试中邻小区干扰稳定,RSRP值越大的点一般离邻小区基站距离越大,受邻小区干扰越小,SINR变大RSRP对应的SINR:相同RSRP值下,密集基站因邻小区干扰较强,SINR值较低,RSRP值越大两区域的SINR差距减小,此对应关系只适用于杭州测试RSRP(dBm)SINR(dB)加扰(密集区)加扰(大间距)-110-4.3-2.5-105-0.80.4-1001.51.7第一章常用指标定义1.1覆盖类指标SINR与RSRP关系主要结论:RSRP(dBm)SINR(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持和服务类1.31.4干扰类指标1.5时延类指标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2业务建立类指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100%

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UE发出的“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收到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表示成功E-RAB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次数/E-RAB请求建立次数×100%E-RAB请求建立:查找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若信令中存在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的DRB-ToAddModifyList,则表示为E-RAB建立请求E-RAB建立成功:收到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注:若RRCconnectionrequest重发,表示上一次RRC建立失败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2业务建立类指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ATTACH成功率=ATTACH成功次数/ATTACH尝试次数×100%

ATTACH尝试次数:UE发出的attachRequest消息ATTACH成功次数:收到attachcomplete消息,表示成功ATTACH失败次数:收到attachreject消息,表示失败SERVICE成功率=SERVICE成功次数/SERVICE尝试次数×100%SERVICE尝试次数:以UE上发ServiceRequest作为服务建立请求;SERVICE成功次数:以收到包含无线承载建立信息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作为服务请求建立成功(RRC重配置连接成功)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2业务建立类指标注:若servicerequest重发,表示上一次service业务失败ATTACH成功率=ATTACH成功次数/ATTACH尝试次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持和服务类1.31.4干扰类指标1.5时延类指标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3业务保持和服务类指标无线掉线率主要反映的是终端在业务过程中的无线连接的掉线情况。无线掉线率=无线掉线次数总和/无线业务建立成功总次数*100%无线业务建立成功次数:针对FTP业务,区分A/B算法。软件默认采用B算法。符合国际ETSI标准规范。采用以90秒作为一次无线业务建立成功无线掉线次数:1)在业务过程中,若收到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记为一次掉线;若重建失败导致的多次连续重建,只算为一次掉线;2)在业务过程中,若没有收到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重建立过程,终端返回RRCIDLE或脱网状态,记为一次掉线;注:上述两种情况的掉线不重复计算

终端切换失败后,在第一次RRC链路重建成功的,不计为掉线;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3业务保持和服务类指标无线掉线率主要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3业务保持和服务类指标每RB平均下载量(含掉线)和(不含掉线)指标定义:反映LTE系统下行传输性能指标,指示平均每RB承载的数据量,单位:bit/RB每RB平均下载量(含掉线)=PDCP层数据下载量(含掉线)/下载时间内调度RB数总数。每RB平均下载量(不含掉线)=PDCP层数据下载量(不含掉线)/下载时间内调度RB数总数注:掉线是以一次FTP业务中,没有收到lastdata,但收到了FTPdownload/uploaddrop事件,同时drop事件的原因码是datalinkfailure或timeout或nodataRB总数,

是用PUSCHScheduledRBCount/slot或PDSCHScheduledRBCount/slot如PDCPthroughputDL/RB=PDCPthroughputDL/PDSCHScheduledRBCount/slot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3业务保持和服务类指标每RB平均下载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持和服务类1.31.4干扰类指标1.5时延类指标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4干扰类指标边缘SINR用于衡量小区边缘的干扰情况及网络质量算法:SINR采样点,从小到大排序,取CDF(累计概率分布)5%对应的值。连续SINR质差里程占比用于衡量SINR质差的里程,尤其针对DT的情况计算公式:连续SINR质差里程/LTE测试里程其中:SINR质差里程定义为持续10秒且70%的采样点SINR<-1dB的连续路段。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4干扰类指标边缘SINR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4干扰类指标上行初始HARQ重传比率指标定义:上行重传的TB总数在总的传输TB数中的占比,反映系统保证传输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间接反映空口的质量。计算公式:上行HARQ重传比率=上行总重传TB数/上行总传输TB数下行初始HARQ重传比率指标定义:下行重传的TB总数在总的传输TB数中的占比,反映系统保证传输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间接反映空口的质量。计算公式:下行HARQ重传比率=下行总重传TB数/下行总传输TB数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4干扰类指标上行初始HARQ重传比率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持和服务类1.31.4干扰类指标1.5时延类指标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覆盖类指标1.11.2业务建立类指标业务保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5时延类指标RRC连接建立时延指标定义:网络的RRC建立时延,反映数据建立的时延情况计算公式:RRC连接建立平均时延=RRC连接建立时延总和/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E-RAB连接建立时延指标定义:网络的E-RAB建立时延,反映数据承载建立的时延情况。计算公式:E-RAB连接建立平均时延=E-RAB连接建立时延总和/E-RAB连接建立成功次数其中:E-RAB连接建立时延为收到E-RAB连接请求到发送E-RAB连接建立成功的时间差。ATTACH平均时延ATTACH平均时延=ATTACH时延总和/ATTACH成功次数其中:以终端发起ATTACHREQUEST作为一次ATTACH尝试,到终端发送ATTACHCOMPLETE的时间计为时延。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5时延类指标RRC连接建立时延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5时延类指标切换时延分为:控制面时延和用户面时延控制平面切换时延:统计UE发送Measurementreport到UE在目标小区发送第一条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之间的时间。用户面时延:通过UE接收包的时延来进行计算(原小区接收的最后一个包和目标小区接收第一个包的时间差)。常用指标定义第一章1.5时延类指标切换时延分为:控制面时延常用指标定义补充切换算法12单双流算法重叠覆盖算法34Mod3/mod6干扰算法常用指标定义补充切换算法12单双流算法重叠覆盖算法34Mod1

切换算法切换判决发送上行Measurementreport给出测量到的小区ID切换请求收到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给出目标小区ID,频点,切换类型切换完成发送上行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切换完整流程:常用指标定义补充1切换算法切换判决发送上行Measurementrep1

切换算法常用指标定义补充1切换算法常用指标定义补充1

切换算法切换失败1:发送了切换请求之后,开始计时。在T304之间内是否有收到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如果没有,就判断为切换失败。2:在两个切换请求之间,是否存在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的流程,如果存在任何一条重建信令,就判断为切换失败。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的完整流程为:手机发送上行的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手机收到下行的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手机发送上行的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complete举例:两个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之间,出现了connection重建,此处为切换失败常用指标定义补充1切换算法切换失败Connectionreestabl切换算法12单双流算法重叠覆盖算法34Mod3/mod6干扰算法常用指标定义补充切换算法12单双流算法重叠覆盖算法34Mod3/mod6干扰2

单双流算法单/双流流量占比指标说明:统计单、双流占比,反应传输数据量的大小指标定义:单/双流数据量总和/(单流数据量总和+双流数据量总和)其中:单流数据量和双流数据量通过TB_SIZE来计算单流数据量总和:当PDSCHTBSIZECODE0为有效值时,PDSCHTBSIZECODE1为无效值时,统计PDSCHTBSIZECODE0平均值*个数双流数据量总和:PDSCHTBSIZECODE0和PDSCHTBSIZECODE1均为有效值,PDSCHTBSIZECODE0平均值*满足条件的采样点个数+PDSCHTBSIZECODE1平均值*满足条件的采样点个数常用指标定义补充2单双流算法单/双流流量占比常用指标定义补充切换算法12单双流算法重叠覆盖算法34Mod3/mod6干扰算法常用指标定义补充切换算法12单双流算法重叠覆盖算法34Mod3/mod6干扰3重叠覆盖算法1.判断当前点的小区个数是否大于等于门限(包括主服务小区和邻小区)2.满足条件1的情况下,再判断每个小区的RSRP的取值是否在设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门限范围内(RSRP是集合里的)3.以RSRP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判断最强与最弱是否满足界面设定差值同时满足条件1-3,记为重叠覆盖点重叠覆盖度重叠覆盖度为1:表示没有重叠覆盖的点。即为Normal点。以蓝色底表示。重叠覆盖度为2:表示重叠覆盖点为2个小区的点(只要有2个小区就算,不管是主服务小区还是邻小区)重叠覆盖度3-8:同上。注:此算法不区分主服务小区和邻小区。即在小区列表中,只要满足门限设置的范围,差值也满足就记为重叠覆盖点。比如,当前点上主服务小区的RSRP不满足,但是邻小区满足。那这个点也记为重叠覆盖点常用指标定义补充3重叠覆盖算法1.判断当前点的小区个数是否大于等于门限(包切换算法12单双流算法重叠覆盖算法34Mod3/mod6干扰算法常用指标定义补充切换算法12单双流算法重叠覆盖算法34Mod3/mod6干扰扫描邻小区列表,如果邻小区PCI跟服务小区PCIMOD3/6相同,同时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RSRP差值在设定的门限范围内或邻小区RSRP大于服务小区的RSRP,给出MOD3/6的干扰小区,记录服务小区的RSRP,RSRQ,SINR,DL/ULPDCPTHR,记录邻小区的RSRP,RSRQ,完成第一步后,根据RSRP和SINR的门限找出问题点,找到问题点后,在指定的范围内(可选项,如<=500m)查找干扰小区:从路测数据分析,以当前点为圆心,500m为半径画圆,凡是在这个范围内,小区占用到的跟该点服务小区PCImod3/6相等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只要其RSRP满足门限值,且和该点服务小区RSRP差值也在门限范围内,就列为MOD3/6干扰小区4Mod3/mod6分析算法常用指标定义补充扫描邻小区列表,如果邻小区PCI跟服务小区PCIMOD3/非绿色的采样点表示在邻小区中存在mod3/6的干扰小区。红色扇区表示主服务该采样点的主服务小区蓝色扇区表示mod3/6的干扰小区汇总结果可得知mod3/6干扰小区占比情况,以及干扰严重的topcell4Mod3/mod6分析算法常用指标定义补充非绿色的采样点表示在邻小区中存在mod3/6的干扰小区。汇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常用指标定义(增加补充)常见信令流程介绍答疑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常用指标定义(增加补充)常见信令流程介绍答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Uu接口:是终端和接入网(EUTRAN)之间的接口。主要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常见的Uu接口信令:RRCConnectionRequestRRCConnectionSetup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MasterInformationBlock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DLInformationTransfer…………….ULInformationTransfer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Uu接口:是终端和接入网(EUTRAN)之RadioBearerSetup(无线承载建立)RadioBearerRelease(无线承载释放)RadioBearerReconfiguration(无线承载重配置)TransportChannelReconfiguration(传输信道重配置)TransportFormatCombinationControl(传输格式组合控制)PhysicalChannelReconfiguration(物理信道重配置)MeasurementControl(测量控制)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配置)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RadioBearerSetupRadioBearer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常见的Uu接口NAS消息:AttachrequestAttachacceptAttachcompleteDetachrequestDetachacceptActivatedefaultEPSbearercontextrequestActivatedefaultEPSbearercontextacceptAuthenticationResponse…………AuthenticationRequest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常见的Uu接口NAS消息:Attachr系统消息介绍2.12.2基本信令流程切换信令流程2.32.4典型流程介绍及案例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系统消息介绍2.12.2基本信令流程切换信令流程2.32.4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1系统消息介绍在LTE中系统信息广播消息分为3种类型:由众多IE组成。包含一定数量的最基本且被传输次数最多的信息。如BCH上传输的信息由众多IE组成。包含评估一个UE是否被允许接入到一个小区相关的信息,并定义了其他SI的调度相关信息主信息块(MIB):系统信息块(SIB1):系统信息(SI):由众多IE组成。用于传送一个或多个SIB信元(SIB2~SIB12)。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1系统消息介绍在LTE中系统信息广播UEeNodeB系统消息流程-空闲

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1系统消息介绍UEeNodeB系统消息流程-空闲

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1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1系统消息介绍UEeNodeB系统消息流程-连接态

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1系统消息介绍UEeNodeB系统消系统消息介绍2.12.2基本信令流程切换信令流程2.32.4典型流程介绍及案例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系统消息介绍2.12.2基本信令流程切换信令流程2.32.4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创建MME到S-GW,及S-GW到P-GW,和P-GW到外网的会话UE身份识别、鉴权和安全模式确认。随机接入过程,完成UE到eNodeB的RRC连接建立过程,并请求初始化UE上下文39附着流程

UEeNodeBMMES-GWP-GWPCRF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创建MME到S-GW,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附着流程

UEeNodeBMMES-GWP-GWPCRFUE初始化上下文,完成UE能力查询和安全模式激活,如果初始化请求中携带了UE能力,则不进行查询完成上下文建立。重配SRB1和无线资源配置,建立SRB2及默认承载,完成附着请求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附着流程

UEeNod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没有设置"active"标识,则TAU完成后释放NAS信令连接如果TAUaccept分配了一个新的GUTI,则UE需要回复TAUcomplete,否则不用回复空闲TAU流程-完成后直接释放

UEeNodeBMMEUEeNodeBMME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没有设置"active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TAUaccept未分配新的GUTI,则UE不需要回复TAUcomplete设置有“active”标识,则TAU完成后直接数据传输空闲TAU流程-完成后数据传输

UEeNodeBMMEUEeNodeBMME上下行数据传输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TAUaccept未连接态TAU流程

UEeNodeBMME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连接态TAU流程

UEeNodeBMME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ServiceRequest流程

UEeNodeBMMES-GWP-GWPCRF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ServiceReq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ServiceRequest流程

UEeNodeBMMES-GWP-GWPCRF数据传输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ServiceReq寻呼-空闲态

UEeNodeBMME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寻呼-空闲态

UEeNodeBMME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寻呼-连接态

UEeNodeBMME如果默认承载的QoS无法满足产生本次寻呼请求的业务,则需建立专用承载数据传输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寻呼-连接态

UEeN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专用承载建立-UE触发

UEeNodeBMMES-GWP-GWPCRF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专用承载建立-UE触发专用承载建立-UE触发

UEeNodeBMMES-GWP-GWPCRF数据传输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专用承载建立-UE触发

UEeNodeBMMES-GWP-G专用承载建立-网络侧发起

UEeNodeBMMES-GWP-GWPCRF数据传输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2基本信令流程专用承载建立-网络侧发起

UEeNodeBMMES-GWP-系统消息介绍2.12.2基本信令流程切换信令流程2.32.4典型流程介绍及案例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系统消息介绍2.12.2基本信令流程切换信令流程2.32.4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3切换信令流程eNodeB内切换流程

UEeNodeB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3切换信令流程eNodeB内切换流程常用信令流程第二章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