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技工人才成成教育_第1页
建国初期的技工人才成成教育_第2页
建国初期的技工人才成成教育_第3页
建国初期的技工人才成成教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国初期的技工人才成成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的公司都在等待发展。各级组织和行业迫切需要许多有文化和技术的干部和工人,教育也面临着变化、重建和发展的问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在第五章教育文化政策中的第四十一条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在第四十七条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央教育部1950年上半年的工作计划,并在创办中国人民大学和工农速成中学,改进北京师范大学,编审中、小学教材,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等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在这次会议上还讨论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问题。并“要求全国的部队、机关、团体和学校都尽可能地为青年工农,首先是为多年参加革命斗争的青年和成年工农干部,办这样的速成中学。这批工农干部乃是我们祖国最宝贵的财产,我们必须负责将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分子,培养他们负担建设任务。为着同样的理由,我们应该大量办理工人业余补习教育”。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工农速成教育。为了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国工农快速发展战略措施,中央教育部要求各地建立快速发展的战略举措。1月,他直接指导了北京的第一个全国工农快速发展中学。这是目前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从1950年1月筹备,到4月开学,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当时中央教育部建立这所学校,目的是探索和开创工农教育“速成”的任务,具有“实验”的性质。由于中国人民大学肩负着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示范任务,为了解决人民大学的生源问题,由中央教育部举办的这所工农速成中学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工农干部、产业工人在短期内受到中等教育,以便进入人民大学及其它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培养成为新型高级知识分子,作为新中国建设的坚强骨干。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第一届学员仅在北京市范围招生,由学校向中央和北京市党政部门分配报名和录取名额,经中央组织部、中央人民政府人事局或北京市文教局审查,一律经过考试,合格后录取入学。中央教育部做出表率后,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工农速成教育。到1950年下半年,全国工农群众教育与工农干部教育有显著发展。老区农民入校学习人数达一千二百余万人,转为民校坚持常年学习的三百万人,全国工人入业余学校学习的七十万余人。部分地区结合实际还举办了工农速成小学,如山西工农速成小学入学一千二百五十余人。河北省组织起四万余人,太原市组织起一千五百余人的在职工农干部进行补习文化教育。虽然各地工人的快速职业培训非常发达,但一开始,教育、资金和学校制度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召开,对工农速成教育的各个问题又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由中央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市以上政府教育部门、工会文教部负责人及有关机关、团体、学校的代表,共计四百余人,并邀请了若干大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自9月18日开始,29日结束。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工农速成中学则是专为培养工农干部以及优秀的工农青年,准备将来升人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培养成高级建设人材为目的。这一种学校所收的学员,对他们的要求比较严格,一定要有高小毕业的文化程度,要有上进的志趣,有长期学习的决心,能修完高等学校的课程的人方合格。这种学校与文化补习学校的差别,主要是在升学。这是国家有计划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专家的一个重要步骤。不办这类学校,工农出身的人就无法在短时期走进高等学校的门。这类学校现在全国已开始试办了十八所,因为过去没有经验,方针上也不够明确,因此,在事实上,也许和我现在说的有原则的出入。这就希望大家在这次会议中,反复地讨论,务必使方针明确,并交换一年来的经验,设法解决它的教育标准、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师资等重要问题。”据原水利部机械局第一任局长李瑞生回忆,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在职职工的业余教育,从扫盲识字到基础文化班、专业技能班等各种模式,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抓大、中、小学教育,培养正规的急需人才;通过农村扫盲,举办工农速成中学等,在广大农村普及文化。因此,党中央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会议,亲自参加分组会议讨论,倾听大家意见,并按大会印发的代表名单与参加会议的代表合影。周总理在百忙中到会作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报告。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列席参加了全国第一次英雄模范代表大会,1950年国庆游园活动。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修正通过了: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职工业余教育、工农速成中学、工农文化补习学校三个暂行实施办法,及各级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组织条例等六项草案,将各种工农教育组织的任务、方针、制度、教学计划、经费、领导关系等问题,明文规定下来。会后,钱俊瑞和刘子久于1950年10月14日以《关于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的报告》的形式提交毛主席并中央书记处,随后报告被批转实施。报告对工农速成教育的各个方面又进一步进行了明确。1.工农教育的教育对象报告指出,当前工农教育的目标是“首先,要以培养工人干部和积极分子为重点,逐步扩大到有组织的青年、妇女和重视学习的工农。”工农教育的内容是:“古代地区的工农干部、活动人士和工农群众普遍以文化素养为主要内容,把公民教育、技术生产教育和健康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工农教育经费问题“主要由群众解决,由政府补贴”。大多数农民工和教师“以人为本,落实教育为民政策,尽可能聘请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作为骨干”学习的形式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标准化不是强制性的。2.工农教育的形式工农教育的形式分为:高中、工农文化学校、政府干部业余学习、职工业余教育和农民业余教育。工农速成中学的教育目标是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主要吸收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具有相当高小毕业程度,并在产业劳动三年以上的工农干部或工人,以中等教育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的为主,三年(必要时延长到四年)毕业,使其能升入高等学校深造。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工农速成中学分类教学计划,第一类为预备升入高等学校文史、财经及政法等科,以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为重点;第二类,预备升入高等学校理科、工科有关专业,以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重点;第三类,预备升入高等学校医科、农科及生物学科,以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为重点。工人和农民的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中等职业教育做准备的。工农文化补习学校设初级班与中级班,初级班招收初小程度的工农干部,两年毕业,提高到相当于高小毕业程度。中级班招收高小程度的工农干部,两年毕业,提高到相当于初中毕业程度。中级班分甲乙两类,甲类以文史课为重点,毕业后可升入政法、文教部门的干部学校或干训班;乙类以数理课为重点,毕业后可升入财经部门的干部学校或干训班。机关干部业余学习主要是对在职机关干部进行培训,凡不及初中程度的在职干部均以学习文化为主,以提高其文化和业务水平。为了统一工人和农民的学校的运作,政治委员会总理周恩来在14日发布了《关于在工人和农民中建立以便继续教育的指示》。指示明确规定了学校制度。“工人和农民的高中毕业年龄暂时确定为3年,必要时可以延长。它的课程相当于普通中学的基本课程。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修业年限暂定为二年,必要时得延长之,其课程相当于完全小学的基本课程。这两种学校的课程内容均须力求精简,使之切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及工农干部的特点。”规定了学生的来源和入学标准:“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学生,应由各机关、工厂、学校有计划地抽调或选送。入工农速成中学的条件为:参加革命工作三年以上的工农干部,或有三年以上工龄的产业工人,具有相当于高级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年在十八至三十五岁,身体健康者。入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条件为:参加革命工作三年以上的工农干部,年龄在十八岁以上者。各单位于选调学员时,须认识工农干部对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国家建设的长远利益,按照规定选送,不得敷衍充数。”明确了学生学习期间的待遇:“为了奖励优秀的工农干部及产业工人入学,凡对离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其原有的军龄、工龄应继续计算。供给制干部入学后,其政治和物质生活等待遇必须保持其原来标准。工资制干部按其相当等级受供给制待遇。工人按一般供给制待遇,学生入学后其家属生活确有困难者,得酌情予以补助。”规定了办学的责任主体:“工农速成中学,暂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及各大行政区教育部统筹举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可由各高级机关及省、市、县人民政府分别举办。”,教育部又1951年2月发布了《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对学制、课程、教学计划、组织编制、领导、经费等作了具体规定。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把工农速成中学作为中学的乙类进行了规定,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为三年至四年,招收参加革命斗争和生产工作达规定年限并具有相当于小学毕业程度的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施以相当于中学程度的教育;毕业后,得经过考试升入各种高等学校。至此,工农速成教育的办学有了明确的依据。1951年,郭沫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撰写了《文化和教育活动报告》。报告总结了近两年的教育发展,分析了当时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目前,我们的培训工作是什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85所高校,学生超过182.8万名。今年全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有一万七千四百余人。培养中级技术干部的技术学校,全国有五百零七所,学生十一万余人,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有六百零五所,学生十六万五千余人。普通中学,全国有四千零一十五所,学生一百二十九万余人,其中高中学生占五分之一,今年高级中学的毕业生有五万余人。当然,我们的工作比解放以前是进步了,但是离国家的需要却很远。”在这个分析基础上指出:“很明显,以目前这样数目的学校,采用目前的教育方法,是不能完成在短时期内为国家培养大量干部的任务的。但是我们又必须在目前的人力财力的条件下,尽一切努力、想一切办法来完成这个任务,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不能符合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此,报告再次强调了“必须开办大量的速成学校和速成班次”,“教学方法尽量切合实际,修业年限尽量缩短,并大量举办专修科、速成班、补习学校、补习班或函授学校”。1951年11月,中央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首次工农业高中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北京实验工农高中的经验总结经验。“未来,在有条件的地区,工农业高中的建立应该面向大学,教师和设备的问题应该相对容易解决。”为了充分利用高等学校资源,解决工农速成教育师资和设备问题,提高工农速成教育的质量,会后不久,教育部发出《关于工农速成中学附设于高等学校的决定》和《工农速成中学分类教学计划》,在各类高等学校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全国的许多高等学校相继设立工农速成中学,以便工人就读后直升大学。目前一些高等学校的附属中学的前身就是工农速成中学。根据中央会议精神,1952年7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下达文件,通知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正式移交中国人民大学领导,同年8月15日,完成接交手续,“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5年5月19日,国务院在北京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