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1页
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2页
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3页
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4页
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三、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四、社会学习理论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1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1、实验的背景与过程:(1)背景: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活动时,发现了“心因性分泌”现象。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2人物简介

巴甫洛夫(IvanPavlov,1849~1932)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人物简介巴甫洛夫(IvanPavlov,1849~3(2)过程:■

条件反射之前:NS(铃声)—→无唾液分泌UCS(牛肉)—→UCR(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之中:CS(铃声)+UCS(牛肉)—→UCR(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之后:CS(铃声)—→CR(唾液分泌)[注释]:NS=nutriastimulus(中性刺激)UCS=unconditionedstimulus(无条件刺激)UCR=unconditionedresponse(无条件反应)CS=conditionedresponse(条件刺激)CR=conditionedresponse(条件反应)(2)过程:4

5可见,人和动物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所谓的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conditioning)

,就是指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的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代替了原来自然引发反应的刺激,而建立的反射。可见,人和动物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6(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1、习得律: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2、消退律:在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最终消失。(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7(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3、泛化律: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与新刺激和原来刺激的相似程度成正比。4、分化律: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之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条件作用过程。(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8(三)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研究

1、华生的恐惧情绪形成实验

2、琼斯的恐惧情绪消除实验

(三)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研究91、华生的恐惧情绪形成实验约翰·布鲁德斯·华生(Watson,johnBroadus1878—1958),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婴幼儿心理教养》。1、华生的恐惧情绪形成实验约翰·布鲁德斯·华生(Watson10

华生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制约情绪反应):“LittleAlbert”实验:将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华生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制约情绪反应):11

华生和其学生雷纳(Rayner)1920年对一个约1岁大的小男孩做了一个实验,让这个原本十分喜爱小白兔的男孩后来见了小白兔就大哭,并扩展到看见任何白色的玩具动物都害怕。他们的做法是:在小白兔出现的时候,发出一个足以令小男孩恐惧的巨大声响。

华生和其学生雷纳(Rayner)1920年对一个约1岁大的122.琼斯的恐惧情绪消除实验

(反制约情绪反应)1924年,琼斯(Jones)利用经典性条件情绪反应原理,从事了一项反条件情绪反应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惧怕小动物的34个月大的男孩。其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喜欢的食物高兴

白兔惧怕

白兔+喜欢的食物高兴

白兔高兴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原来的条件反射形成不久的情况。对于已形成比较久的条件反射,则用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比较好。2.琼斯的恐惧情绪消除实验

(反制约情绪反应)1924年,13B.F.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人,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HamiltonUniversity获文学学士HarvardUniversity获硕士、博士学位(1930,1931)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B.F.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操141923:EdwarddiedsuddenlyBegantutoringthesonofprofessor,ArthurPercySaundersMetRobertFrostdecisiontobeawriter1922:

MovedtoClintonandstudiedatHamiltonCollege(1922-1925)1923:1922:

MovedtoClintonan15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1、理论基础: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巴甫洛夫、华生和桑代克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经典条件反射是个体学习和行为建立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而且还有更主要的学习途径存在。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16(2)联结——试误学习理论这一学习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结论提出的。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而联结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盲目尝试,不断地淘汰错误反应,保留正确反应的渐进过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基础。(2)联结——试误学习理论172、经典实验:■斯金纳学习理论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是斯金纳在“桑代克迷笼”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设计的一种实验装置。■实验结论,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影响着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2、经典实验:18经典实验经典实验19SkinnerBoxOPERANT

CONDI

T

I

O

N

INGSkinnerBoxOC20(二)基本观点1、条件反射的类型:结合相关的理论,在自己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斯金纳将条件反射分成两类:■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是S型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是R型反射。(二)基本观点212、行为与学习的类型:■与两种反射相对应,斯金纳将经由两种反射所建立的行为分别叫做: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因此,学习也相应地分成两类:反射学习和操作学习。■斯金纳更重视操作学习,他认为操作学习更能代表人在实际中的学习情况,人类的学习大部分都是操作学习。2、行为与学习的类型:223、强化理论:强化是指在条件作用中,凡是能够增加操作行为反应概率的一切刺激和事件都是强化。它可以被区分成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时,这种刺激的增加就是正强化,如给予食物或奖励;▲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时,此种刺激的减少就是负强化,如回避电击或处罚。3、强化理论:23(一)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的产生过程简单地说,认知行为学习理论产生的背景就是行为主义理论在发展、演变及其应用的过程中,逐步接受、融合认知的观点而发展起来的。三、认知行为学习理论三、认知行为学习理论24(二)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基本内容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就形成了认知行为矫正(cognitivebehaviormodification)。认知行为矫正将行为改变的焦点放在个体的知觉、思想、感受、归因、期望、信念、想象、自我语言以及其他内部心理活动上。其主要观点是:影响个体的情感和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认知过程的障碍。因此,认知行为矫正就是通过改变个体的不良认知达到问题行为减轻或消除的一种思想和方法。他高度重视研究个体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法。(二)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基本内容25◆不良认知:就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和思想。它们往往会导致情绪障碍和问题行为。◆认知行为矫正与传统的行为治疗的比较,传统的行为治疗主要通过环境的影响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认知行为矫正,则注重通过个体认知方式的改变,达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协调,从而实现问题行为的矫正。◆认知行为矫正与精神分析疗法的比较,认知行为矫正重视个体目前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即注重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中的事件;而精神分析则偏重以往经验,特别是童年经历对目前问题行为的影响,即注重潜意识而忽视意识中的事件。◆不良认知:就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和思想。它26(三)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代表观点1、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理论概要:艾里斯认为,行为者的情绪困扰乃是由个人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所以要教导行为者学习“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以消除行为者的情绪困扰。该理论又叫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建立的相应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境中,个体的情绪及行为后果。(三)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代表观点27◆不合理信念的特点:●绝对化要求:就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产生或必定不会产生的信念。●过分概括化:是指一种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分概括化;对他人的过分概括化。●过分夸大化:这是一种消极的想法,即认为某一事情的发生会十分可怕,非常糟糕,是灾难性的。这种想法使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中不能自拔。◆不合理信念的特点:282、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理论概要:贝克是受过严格的精神动力疗法的训练。在长期观察抑郁症等情感失常者的行为表现后,深刻感到认知过程是这些病症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他的《认知治疗与情绪异常》一书中指出,行为者的感情和行为大部分取决于行为者本人对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与行为反应。2、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29认知行为疗法的出发点是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的原因。贝克论证说,抑郁症病人往往是由于错误地做出逻辑判断而产生抑郁,由于歪曲了事实的含义而自我谴责。一件很小的事情,会被抑郁症病人看成是生活中已经完全绝望的表现。因此,抑郁症者对自己总是做出不合逻辑的推论,用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的思想去解释所有的事件。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行为者不良的、歪曲的认知和观念。

认知行为疗法的出发点是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的原30◆认知歪曲的主要形式:●任意推断:在证据不充分时,便草率做结论。●选择性概括:仅依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过度引申:仅依据个体从事的某一事件,就做出关于个体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夸大或缩小:对事物的意义做出不客观的评价。●过分绝对化: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不能一分为二地、客观地看待问题。◆认知歪曲的主要形式:31四、社会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及其实验研究1、观察学习的含义: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就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替代性(间接性)学习。由于观察学习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习得和个体社会化的历程,因此这一理论也称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四、社会学习理论(一)观察学习及其实验研究32人物简介班杜拉(A.Bandura,1925-)1925年生于加拿大1952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1953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至今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兴趣在于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人物简介班杜拉(A.Bandura,1925-)33(二)学习的交互决定论1、目的:以环境、个体(包括认识和动机)、行为三者的交互作用为理论框架,试图揭示人的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起源问题。2、交互决定论的基本观点:(1)行为、认知和环境三因素互为因果,组成相互作用系统。(2)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二)学习的交互决定论34经典实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1968年)经典实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1968年)35(三)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1、榜样及其示范行为的特征:(1)榜样的特征:榜样受人尊敬、社会地位高、能力较强、拥有权力且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等时,更容易被观察者模仿学习。(三)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36(2)示范行为的特征:▲独特性与复杂性:独特而且简单易学的行为容易成为观察者学习的对象;▲流行性:榜样的行为越流行越容易被模仿,如各种大众传媒中的榜样行为极易成为“时尚”;▲功能性:被奖励的榜样行为比被惩罚的榜样行为更容易被模仿。(2)示范行为的特征:372、观察者的特征:观察者自身的因素也是影响观察学习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观察者的信息加工能力与情绪唤醒水平:信息加工能力强、情绪唤醒水平高的个体,能从观察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模仿的质量也就越高。(2)知觉定势:观察者过去的知觉定势,会影响他们在观察中抽取什么特征,以及如何对所见所闻做出解释。2、观察者的特征:38(3)人格特征:缺乏自信、经验缺乏、低自尊、依赖性强的个体更容易模仿。(4)先前经验:一般而言,先前获得强化经验的行为在当前的观察学习情景中,将比较容易受到注意。由于不同观察者在上述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会产生不同水平的观察模仿,如直接性模仿;抽象性模仿、创造性模仿等。(3)人格特征:缺乏自信、经验缺乏、低自尊、依赖性强的个体更393、榜样与观察者的关系特征: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模仿学习。3、榜样与观察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