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合作_第1页
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合作_第2页
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合作_第3页
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合作_第4页
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合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与合作

(医际关系)刘国彦(副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案例(一)2006年深圳山夏医院因为病人家属冲击医院,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医院在无奈之下,发给临床一下医护人员每人一项钢盔,以求自保。新闻照片登出后,引起一片哗然,“美丽的白衣护士头戴钢盔给小朋友打针”,画面带出了强烈的对比和无奈。

案例二2009年6月21,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一名“肾积水并尿毒症”重症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21日凌晨3时,家属拒绝迁移死者尸体,并将泌尿外科封闭,医生和病人都被关在病房里。随后,200多人手持木棍和匕首冲至医院,封锁门诊大楼,摆满花圈,并焚烧纸钱,见到穿白大卦的就打,有一名医生身中六刀,被送进医院抢救,另有10余名医护人员不同程度受伤。22日,市政府决定责成医院赔偿21万元。23日,医务人员忍无可忍,自发组织到市政府门前请愿,要求市政府作出解释,并严惩肇事凶手。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生一病人之间缺乏理解。打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破坏了良好的执医环境。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医患矛盾有激化的趋势。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近讲3/4的医生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的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医护人员士气低落。然而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并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问题。更是体制因素和媒体因素,国家对医疗的投入不足,居民自费比例较高。,媒体报忧不报喜,使医生的形象在公众中的评价有失偏颇。

良好的医际关系使得各环节医务人员互相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诊治工作;病人不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会感到顺利,可使病人就医心情舒畅,加快病人康复。有助于缓解医患紧张关系。

医际关系

医际关系是指在现代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医务人员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医疗工作的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特殊群体。具体地说,医际关系主要是指医生与、护士、医技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医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医际关系的基本类型

所谓医务人员之间关系模式,是指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具有一定普遍性、代表性的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样式。根据医务人员在共同的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我们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分为四种模式。(一)平等-合作型: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思想上、技术上、知识上、工作上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这是一种最佳的医际关系。(二)技术指导型:一方处于领导地位或权威地位,常见的师生之间、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之间的关系模式。(三)并列互补型:医务人员之间彼此视为对手,展开竞争的关系模式。(四)竞争合作型:医务人员之间互不服气、互不尊重、互相攻击、互相拆台的关系。改善医际关系的措施

尊重人和理解人

处理好医际关系处理好护际关系处理好医护关系领导者以身作则

①尊重人和理解人

尊重人和理解人,包括: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感情、意见、人格。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医学分科越来越细,每诊断、治疗一个病例,都可能需要几个科室通力协作,互相支持与帮助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也要相互保护。这是改善医际关系的总体原则。

案例三患者周某,男,76岁,工人。因患结肠癌在某医院住院手术治疗,术中因血压低需用多巴胺维持,医生开出医嘱,要求从硬膜外管输入多巴胺,护士虽然知道药典中没有多巴胺硬膜注入的使用说明,但她认为自己必须忠实地执行医嘱,否则,会使医生感到护士不尊重和信任自己,影响医护关系。因此,护士便从硬膜外管输入多巴胺,当输入30ml时血压回升,2小时后血压平稳。护士在术后护理时,无意中让家属得知这个事情,虽然后来经有关专家会诊一致认为,从硬膜外管注入多巴胺,对患者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但家属认为是医疗事故,医患之间产生纠纷。

②处理好医际关系

医生的职业本质上要求与其它医生合作。医生们应以患者生命和利益放到首位,应把诊疗上的需要放到首位。这是医际关系的原则。良好的医际关系并非简单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应以“患者至上,质量第一”为原则处理医际关系。医生之间互相推委,或自以为是,贬低别人,相互拆台是不正确的。医生之间应该在经验交流上不保守,学术上互相切磋而不封锁。

案例四一个孩子发热,夜班来看急诊,一进门家属就骂骂咧咧,说是这个孩子前几天咳嗽,打了四天针,都好些了,昨天看病的医生甲给他开了一个“芪斛楂”(qihucha)颗粒改善孩子的胃口(打针时间长了的孩子是会胃口差),结果一吃就发热了,而且家属看了说明书,说里面有黄芪,感冒咳嗽忌用。所以家属就抓住这一条,说就是吃了这个药才又发热的。医生乙只有耐心的解释,说孩子的发热不一定就是这个药物引起的,而且医生给你开这个药也是好意呀,目的是改善孩子的胃口,能更快的康复嘛。然后医生乙又给他查了一个血象,白细胞很高,所以又解释说,这个孩子肯定是又受风寒了,或者在前几天输液的时候被交叉感染了(儿科门诊一到秋冬就病人爆满,交叉感染是常有的事)。做了一大堆安抚工作才把病人安抚下来。如果不为同事补台,让患者去自己询问那个开药的医生,岂不就是激化矛盾了?

案例五

患者李某,男,16岁,左大腿肿大,经医生确诊为骨癌,需截肢。从病例中得知患者半年前曾来院就诊并拍片,但因当时病灶不明显,甲医生未能诊断出来,所以此次患者将截肢之苦。已医生在和家属谈话时将此事透露出去,使甲医生与患者家属关系急剧恶化,也使甲乙医生之间关系僵持。③处理好护际关系

护士之间有不同等级,也存在指导关系。由于工作经验及技术熟练的不同,在护理效果上有优劣之分;且每个护士有自己的护理分工。这就要求连续性很强的护理工作必须护理人员紧密配合。护士长是维护良好护际关系的主角,其作用是调节平衡护际关系,发挥整体力量,消灭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水平。案例六患者,女,76岁。咳嗽、憋气及发热2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入院后由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甲在患者右臂肘上3厘米处扎上止血带,当完成静脉穿刺固定后,由于患者的衣袖滑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止血带。随后甲外出,交护理员某乙继续完成医嘱。某乙先静脉推注药液,然后接上输液管进行补液。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多次提出“手臂疼及滴速太慢”等,某乙认为疼痛是由于四环素刺激静脉所致,并说:“静脉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经6个小时,输完500毫升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轻度肿胀,以为是少量液体外渗所致,未予处理。静脉穿刺9个半小时后,因患者局部疼痛而做热敷时,家属才发现止血带还扎着,于是立即解下来并报告护理员某乙,乙查看后嘱继续热敷,并未报告医生。止血带松解后4个小时,护理员乙发现患者右前臂掌侧有2×2厘米水泡两个,误认为是热敷引起的烫伤,仍未报告和处理。又过了6个小时,右前臂高度肿胀,水泡增多而且手背发紫,护理员乙才向医生和院长报告。院长组织会诊决定转上级医院,因未联系到救护车暂行对症处理。两天后,患者右前臂远端2/3已呈紫色,只好乘拖拉机送往上级医院。为等待家属意见,转院后第三天才行右上臂中下1/3截肢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但因患者年老体弱加上感染引起心、肾功能衰竭,手术后1周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为一级医疗责任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