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_第1页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_第2页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_第3页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_第4页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篇一: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30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3000字---安娜的爱情周晓榕每个人都对爱情充满了神往,有真正神往的,有外表上再也不相信爱情的。所有人心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给爱情留有一个位置。这些人对于爱情,有得到过的,有没有得到过的,有得到过然后被伤了的。但是得到过真正爱情的人真的不多。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它填补了许多人心中留着的爱情位置的一些空白,让人在文字里跟着安娜·卡列尼娜和伏伦斯基去享受爱情的无穷魅力和惟妙惟肖的销魂。安娜·卡列尼娜是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女人,是个丰富多彩的女人,是个真实可感的女人。首先,安娜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她惊艳,使几乎所有人过目难忘,并喜欢了她。上帝给她的这个恩赐,使她在获得爱情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开了第一步。而第二步呢,就是她因仁慈和英勇而造就的不可阻挡的人格魅力;她喜欢读书,写出让专业作家赞叹的小说,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深深吸引了男人;她真诚,真实,老实,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蔑视当时社会的传统风俗,她的纯粹使男人可以为她献出一生。但是人无完人,安娜的失败不仅在于她所处的社会和所爱的人,还在于她对如何拥有爱情的偏执。安娜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家庭里,和丈夫卡列宁生了一个得意的儿子,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过着得过且过的贤妻良母的生活。安娜不爱虚荣,丈夫显赫的政治地位并没有给她带来多么大荣耀感。安娜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内心世界犹如大海冰山,犹如一座摇摇欲试的火山口——尽管她自己也许是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安娜父母早逝,寄居在姑母家里,寄人篱下的生活,给安娜埋下了不平安感,以致,导致了日后在爱情中的不平安感。后来由姑母包办,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自主意识的长期压抑助长了安娜日后的反叛精神。说说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他一心扑在权力上,野心勃勃,虚伪,自私。当安娜告诉他自己爱上了伏伦斯基,卡列宁首先担忧的是自己声誉的受损,继而因为妻子的不忠而疏远亲生儿子。他是一个连自己妻子出轨都引不起他对妻子行为愤怒的人,一个连亲生儿子都不怜悯的人,这个家庭的情感生活就是一滩死水了。最后,卡列宁不同意安娜离婚,就是想置安娜长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也是把安娜逼向绝路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杀害安娜的刽子手之一。当然,杀害安娜最大的刽子手是道貌岸然的当时社会。说说伏伦斯基。他本来是个花花公子,他不想结婚,不刻意追求爱情,但是他喜欢漂亮女人。他潇洒倜傥,仪表堂堂,是众多女人的梦中情人。是安娜改变了他,是他不由自主和安娜产生的爱情改变了他。他为安娜舍弃了一切,前途,声誉,地位,他陪安娜度过了一段美妙的光阴。爱情可以是阶段性的,永久的爱情很少,很少。只要经历过一段美妙的爱情,就是最幸运的人。像爱情天梯里的爱情,也是只有他们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高山顶才得以到善终。那里远离社会,远离人群,为爱情开拓了一个真空的世界。而伏伦斯基在激情渐渐冷却了以后,尽管爱情照旧,但是思想和生存的需求,使他不得不面对事实。他需要自由,不愿意只被爱情关起来。在爱情之外,作为男人,还有许多天地需要翱翔。然而不幸的是,安娜把爱情看作自己的唯一,把爱人看作自己的唯一,在决定离婚就会得不到儿子后,更是如此。她不知,作为女人,也要有自己的自由,也有爱情之外的旷阔天空。她不知,爱了一个男人,也不能把自己全部交出去,也要有自己的心的角落,供自己累了歇歇,伤了默默舔舐伤口。她不知,爱了一个男人,就要给他自由,也包括结交异性朋友的自由。她不知,毫无根据的妒忌,会毁了爱情。安娜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源于此。而造成伏伦斯基的悲剧,也有他自己的因素。他曾经给予安娜的无与伦比的爱,让我敬仰。但是,他后期与安娜的相处缺乏耐心和等待,而是采取了冷漠。这种冷暴力把安娜推向了死亡,也把自己推向了活着的死亡。至始至终,我相信伏伦斯基是爱安娜的。安娜的死,把他的魂也带走了,这不单单是内疚,更多的是对安娜的爱。两个如此爱着的人,竟然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这不得不让人感慨爱情在现实面前的脆弱。

爱情很浪漫,很美妙,但是现实很残酷,且多变。这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是需要爱情中人的智慧和慧根的。怪不得,现下许多人谈爱情而色变。怪不得,爱情大多数只停留在歌曲里,诗歌里、小说里、散文里,爱情在那里泛滥成灾。怪不得只停留在人们美妙的想象里、镜子里、梦里。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很深化地提醒了这一点。成功地描写了爱情,爱情的脆弱也是列夫·托尔斯泰这本巨作的成功之一关于爱情和道德呢,它们也是一对矛盾。婚外情向来被看作是不道德的,只因为它会伤害孩子,伤害许多人。适可而止的婚外爱情,如?廊桥遗梦?,男女主人公把现实中的爱情留在廊桥旁边的四天里,把心中的爱情留在廊桥边遗留下来的梦里,一直到两人生命的终结。?廊桥遗梦?之所以感动了许多人,也在于对爱情的诠释。真正的爱情是超出道德之外的,是至上的。道德,如必须一夫一妻制,仅仅是某一个阶段社会的规定,而尊重人性是永久的。比方列文。记得书本开始不久,列文对人说过,“我对于堕落的女子抱着一种厌反感,厌反感。〞但是当被列文曾经认为过的堕落女人安娜站在他跟前并跟他亲切交谈时,列文内心里一下子就难以抗拒地对安娜坠入了情,而自己羞得满脸通红。那时,列文已经追到了他心爱的女人,结了婚,婚姻美满,他非常爱她的妻子,妻子也非常爱他。尽管事后,列文遏制住了自己的这个苗头。可见,世俗的认定在一切美的事物面前,是毫无阻挡之力的。这是人性使然,不受自己的意志支配。对爱情的爱,对异性的爱是美妙的原始的人性。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责备和苛求受人性指使的客体了。假设一下,假设安娜像?廊桥遗梦?主人公一样,把一切埋在心里,或者也可以私下里与伏伦斯基幽会,做一对至始至终的情人,也未尝不可。但是安娜太天真了,她太追求完美了,以致在现实面前走到了绝路。我假设一下,假设卡列宁同意离婚,假设安娜给伏伦斯基一些自由,假设伏伦斯基对安娜忍让一些,耐心一些,等待一些,他们是完全可以把他们的生命完善在爱情里的。安娜有没有负罪感呢,有的,她是个仁慈的女性,她对于丈夫卡列宁和儿子有负罪感。毕竟她没有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一些虚伪的人对她的轻蔑,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尽管这些人在暗地里也是男盗女娼的。安娜英勇地把自己的爱情公布于天下,与那些私下里做着风流事而外表上冠冕堂皇的人相比,安娜显得多么高尚与高贵。安娜是个弱女子,但是做出了让整个社会都震惊的举动,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仍是卡列宁妻子身份的角色与伏伦斯基到国外度假,生活在了一起。列夫·托尔斯泰成功地用他塑造的安娜,鞭挞了社会的虚伪,人性的虚伪。她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她的纤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我喜欢安娜,为她的真性情,为她为爱情献身的英勇精神。当安娜得到爱情时的宏大幸福感包围她时,她会尽情享受这上天的恩赐。而当她独处时,尤其在死之将至时,负罪感就会压倒一切。产后病危,安娜把身边痛苦万状的伏伦斯基放一边,把他们的爱情放一边,只让丈夫完完全全地饶恕她。而当安娜痊愈了,逃过了鬼门关,又完全投入了伏伦斯基的怀抱,决定要为爱情抛弃一切包括在自己心目中与伏伦斯基并列的爱的儿子。列夫·托尔斯泰把人性的复杂性,多面性,反复性描写到了极致。安娜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作家用来抖包袱,用来吸引眼球,用来为政治效劳的符号式人物,或者好到离奇,或者坏到

透顶,或者不合情理的人物。这些,也是?安娜·卡列尼娜?获得宏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喜欢?安娜·卡列尼娜?。

篇二: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相信但凡读过或者接触过托尔斯泰作品的人,都会被他的文学作品深深吸引。这位颇具传奇的文化巨匠通过自己的作品全面展示着19世纪的俄国风貌。其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富饶,融汇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钦叹不已。

在托尔斯泰全部作品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在这三部代表作中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三部巨著之中艺术上最为完好的一部,并且表达了托氏思想和艺术开展道路的过渡与转变,可以称之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据理解,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的社会背景是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那个时期关于家庭的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残忍的画面接连展如今他眼前,而一个妇女因为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更是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原因之一。

在课上我们理解了托尔斯泰的几部作品,当老师在讲解?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时,还让我们看了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并由美国女星苏菲·玛索主演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不能像文字一样将人物的思想与心理描写的特别细致,所以我特意又找来?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来细细品味。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书中有着两条几乎是平行的线索,我们甚至可以将之看成是两个剧场:一个是以安娜为中心,一个以列文为中心。而中间,全仗奥布郎斯基一家的连接,才使一部书不被分成两部。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外表上似乎是在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而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借由此文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用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并在当时强大的社会言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经历了重重曲折、在社会的宏大压力以及遭受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打击后,与渥伦斯基那所谓的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被遗弃,最后安娜身着

那一袭与渥伦斯基初次见面时自己所穿的黑色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卧轨,完毕了自己绝望的爱情与生命,安娜单独承当了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的后果,给人们留下了无限悲伤。

有人说在描写女性的作品中,?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无疑是一流的,在万千作品的女性人物中,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最为饱满的一个。她敢爱敢恨,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这无疑是极具反叛精神的。当时的社会婚姻只不过是政治的附属品,是极为物质和利益化的。因为婚姻大都并非建立在爱情的根底上,所以很多人在婚后会出现有情人的行为,但是人们为了声誉、地位却极其虚伪的维持着这种外表的婚姻关系。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却在这种情况下突兀的显示出了自己的疯狂,对真爱追求的疯狂,记得小说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浩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这无疑是她的真性情,而这一“不检点〞的举动也将她的私情“暴露〞了出来,并且在事后疯狂的她竟然还对丈夫说出了“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当然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还塑造了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等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但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最具光芒的,最为激情与活力的。

虽然小说只是以家庭婚姻为根本单位而展开的,但托尔斯泰目光非常的锐利,并且可以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络非常明晰,他的小说是

真实的,是当时俄国的“一面镜子〞。而这来自于他的智慧,来自于他敏感而浩瀚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他的老实。我相信托尔斯泰和他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一定会触动着当时乃至今后很多的人。

记得老师在讲完?安娜·卡列尼娜?时说:“当爱情成为一个女人生命全部的时候,也就是她悲剧生活的开始。〞虽然不能只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安娜·卡列尼娜?,但是,相信看过这部书的女性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有更大的触动,托尔斯泰的安娜死了,死在了19世纪的俄国,但是托尔斯泰想表达的安娜思想还在,并将与?安娜·卡列尼娜?一直随时间辗转下去,不再是悲剧。

篇三: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绝望的灿烂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初读?安娜·卡列尼娜?时,我还是个15岁的半大不小的孩子。如今,我已经20岁了,上了大学了,重拾?安娜?,让我有种似曾相识却又截然不同的感受。初读时,只明白了一件事:女主人公安娜和男主人公渥伦斯基产生了可耻的婚外恋,而且有了孩子,经过一系列情感与理性的纠结,渥伦斯基最终还是抛弃了安娜,安娜痛不欲生卧轨自杀了。那时的我不明白,如此简单的甚至俗套的故事怎么会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如今终于有些懂了:安娜,并非我想的那么不堪,她只是在追寻心目中的那份真爱。然而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又怎能允许那样的爱存在呢?

“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它的人物是分不出明显的好与坏的。〞正如安娜这个绝美的女人一样,一方面,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聪明、典雅、质朴、活泼,她的单纯、沉静、沉着、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然而另一方面,她确确实实的出轨了,向所有人宣布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还产下了一名男婴——谢廖沙。关于安娜的形象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仅以我个人所学所感为凭借,谈一谈我心目中的安娜是怎样的形象。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安娜着实是个美艳绝伦的女子。就连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得意、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颖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安娜的情敌吉娣,即使眼睁睁看着她夺走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

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假设你仅仅把安娜看成一个花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安娜不仅外表美丽,她的内在,也着实让人着迷。安娜是一个老实、英勇、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虽然我本人并没有经历过爱情,却也可以体会到安娜这种对真爱的忠贞不渝。出轨,非但不能说明安娜放纵,反而证明了她对真爱的决然的追求。然而,安娜生活的年代和社会背景却不能允许这种追求存在。

19世纪的上流社会,允许你有偷情的风流韵事,却不能容忍公开的成认爱情。然而,安娜对于爱情的态度是坦诚的,当她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渥伦斯基时,她坦诚的向卡列宁成认,自己爱上了别人,并无法再和他生活在一起。安娜对爱情的追求不仅是执着的,而且是大胆的,毫无隐瞒的。在如今看来,安娜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可笑的是,上流社会的那些妇女之所以歧视安娜,不是因为安娜的出轨,而是因为安娜公开地成认爱情。在她们眼中,偷情反而能成为风流韵事的“佳话〞,而安娜这种坦诚的行为那么被视为令人唾弃的荡妇行为。甚至连渥伦斯基的母亲,开始也是怂恿渥伦斯基去追求安娜的,这样会让自己的儿子在上流社会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当她意识到儿子和安娜的感情是真的时,态度马上就发生转变,她骂安娜是个荡妇,勾引自己的儿子。这种上流社会的荒唐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安娜不顾一切的反叛精神,而这种反叛精神造成了她悲剧性的命运,也造就了她的经典形象。

安娜的优秀和不同反响还在于她自我意识的清醒,在于她对爱情、个性的追求。这一方面,安娜有着和资本主义者共通的思想。起初安娜比其他贵族妇女多的只是活力和活力,但她照旧是活在封建枷锁下的奴隶。和机械死板、毫无生趣的卡列宁维持着毫无感情可言的婚姻,可是这一切随着渥伦斯基的到来而消失了。安娜开始意识到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这是安娜在觉悟中鉴定的呼声。安娜自我意识的觉悟,反映的是时代的进步。是对束缚女性思想的社会观念和宗法制度的挑战。

不过即使安娜是走在时代的前沿,她仍旧有着那个时代女子所共有的性格特征。她对于爱情大胆坦诚,这并不意味着她内心没有愧疚。相反,对于她的丈夫卡列宁,她始终都背负着沉重的负罪感。在愤然离家出走的过程中,安娜也在不断的忏悔。她

在病危的时候,唯一的心愿不是:“渥伦斯基,我爱你。〞而是向卡列宁忏悔:“饶恕我,完全饶恕我,我坏透了。〞在她临死的那一刻,她还在忏悔着:“上帝呀,请饶恕我的一切吧。〞而且,每当她想到自己的儿子谢辽沙是,负罪感更是由之而来。在享受爱情甜蜜的同时也备受忏悔的折磨。

安娜纵有千般好,但人无完人,她在性格上也存在着缺陷,或者说女人天生的通病。那就是缺乏平安感。她对渥伦斯基付出了全部的爱情,而所要求的回报也是宏大的。她不断地要求渥伦斯基要像自己爱他一样爱她。她对渥伦斯基的爱可以说是强悍的、专横的、毫无自由可言的。只要渥伦斯基出去和朋友吃饭而回去晚了,安娜都会显得不快乐。安娜的爱已经专横到病态的地步。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