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口分布与迁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1.gif)
![专题人口分布与迁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2.gif)
![专题人口分布与迁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3.gif)
![专题人口分布与迁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4.gif)
![专题人口分布与迁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7c056ab7da76ff09b3b2391830375cf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人口分布与迁移第1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人口密度表示,单位:人/平方千米。2006年:全国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135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约为:43人/平方千米)上海:2930人/平方千米(2008年)第2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口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1950年32.251.87.37.98.01.32004年88.171.729.321.120.53.7一、世界人口分布1、各大洲人口分布情况找出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洲,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原因是什么?阅读课本P15中的表格“世界各洲人口密度”:第3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11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13.2亿10.3亿>3亿2.35亿1.84亿1.5亿1.44亿孟加拉1.39亿尼日尼亚1.33亿日本1.27亿墨西哥1.05亿第4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阅读课本P16“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试分析人口稠密的原因。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第5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欧洲西部180人
南亚约300人
亚洲东部>250人
北美洲东部30~100人读图思考:在图上找出世界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在100人以上的地区和不足1人的地区。并分析世界人口分布有何趋势。四大稠密区的土地面积合计占陆地总面积的1/7,而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2/3。第7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读P.16《世界人口分布图》稠密区气候海陆位置地形开发历史经济水平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亚热带、温带季风温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季风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大西洋东岸大西洋西岸平原丘陵平原高原平原平原丘陵悠久悠久悠久短欠发达为主。传统水田农业生产地域;世界主要工业地带。欠发达。传统水田农业生产地域工商业和交通发达。工业集中地区。世界生产力水平最高地区。练习册:三/1/⑴第8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读图思考:在图上找出世界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1人的地区,填写练习册P6表格(2)。并说出人口分布特点。西伯利亚加拿大亚马孙河大自流盆地3、世界人口稀少地区撒哈拉沙漠青藏高原第9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稀疏区国家或地区自然条件①②③④⑤⑥亚寒带。气候寒冷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热带沙漠、大陆内陆。气候干旱高原、高山。气候寒冷读P.16《世界人口分布图》练习册:三/1/⑵西伯利亚加拿大亚马孙平原撒哈拉沙漠大自流盆地青藏高原等(阿拉斯加等高纬地区)(刚果河等)(我国西北、西亚、中亚等)第10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有三种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为什么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第11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地形地势水资源、海陆位置气候生产力水平开发历史交通二、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第12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密集;山区稀少。②气侯---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人口密集;过冷过热过干过湿人口稀少。③水资源---沿河沿湖及绿洲密集;干旱地区稀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城市,沿海)人口密集。历史因素:人口增长有惯性,开发早的地区,长期的繁衍,人口密集。如渭河平原、四川盆地。第13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思考:1、人口地理分界线2、分布特点3、原因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藏北高原为无人区)三、我国人口分布第14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人口地理分界线2、分布特点——极不平衡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东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1、地势低平,多平原;2、沿海,季风气候区,暖湿3、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西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1、多高山、高原,地势高;2、内陆,气候干旱或高寒。3、经济落后,交通条件差;第15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不是看人口分布得是否均匀,而是应该看该地区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否得到了最佳的结合最佳两种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系统保持了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衡量人口分布合理的标准:第16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劳务迁移菲佣:基本大学毕业,英语流利民工潮四、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第17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表现:(有长期和短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发达国家转移探讨农民工进城务工对流入地、流出地的影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第18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积极意义(1)激发和提高移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能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满足沿海地区和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消费市场。(3)改善迁入地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问题。(4)提高素质,带回资金,办厂开店,促进迁出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负面影响(1)使迁出地人口和劳动力过疏化、高龄化以及文化素质弱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2)不利于西部开发和贫困地区迅速脱贫。(3)不利于实行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4)对流入地的交通、环境以及社会治安造成压力,加重“城市病”。第19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荒漠化与移民(生态移民)2、难民迁移原因: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迫使人口向安全地域的迁移。第20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批阿富汗难民涌入巴基斯坦非洲难民第21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智力迁移
国内智力迁移——“孔雀东南飞”(“头脑外流”,“人才迁移”)
讨论智力迁移给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正负影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生活水平的差异第22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移民安置(外迁安置)其他形式迁移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图第23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我国移民状况流动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组织国内移民,支援内地和边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1、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2、从农村流向城市;3、内陆地区流向沿海地区第24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大型基础建设等务工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发展差异第25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人口容量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2、影响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越多,能够供养的人数也越多。其中:水资源影响最明显第26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并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思考:在清朝康乾时期的中国能否养活现在的13亿的人口?不能。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比现在低得多,现在开采和利用的许多资源在当时是不可能发现和利用的,环境人口容量比现在低第27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一个地区越开放,对外交往越频繁,贸易越发展,人口容量就越大。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什么样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人口容量。通常而言,消费水平和人口容量呈负相关。3、重要意义:它可以用来警示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要量力而行,重视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第28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根据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估计,应控制在16亿左右。目前(13亿)还没达到这个规模,但这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现有的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况且我国如今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已经相当突出: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平均的1/3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4,出现过度开采地下水的情况。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第29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生自查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稀疏区及原因世界人口分布趋势阐明某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形成原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两侧分布特征、原因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人口容量涵义、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第30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稠密区热量带海陆位置地形开发历史经济水平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亚热带、温带季风温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季风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大西洋东岸大西洋西岸平原丘陵平原高原平原平原丘陵悠久悠久悠久短欠发达为主。传统水田农业生产地域;世界主要工业地带。欠发达。传统水田农业生产地域工商业和交通发达。工业集中地区。世界生产力水平最高地区。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稀疏区及原因第31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稀疏区国家或地区自然条件①②③④⑤⑥亚寒带。气候寒冷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热带沙漠、大陆内陆。气候干旱高原、高山。气候寒冷西伯利亚加拿大亚马孙平原撒哈拉沙漠大自流盆地青藏高原等(阿拉斯加等高纬地区)(刚果河等)(我国西北、西亚、中亚等)第32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世界人口分布趋势主要有三种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第33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阐明某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形成原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密集;山区稀少。②气侯---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人口密集;过冷过热过干过湿人口稀少。③水资源---沿河沿湖及绿洲密集;干旱地区稀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城市,沿海)人口密集。历史因素:人口增长有惯性,开发早的地区,长期的繁衍,人口密集。如渭河平原、四川盆地。第34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两侧分布特征、原因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原因:1、地势低平,多平原;2、沿海,季风气候区,暖湿3、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原因:1、多高山、高原,地势高;2、内陆,气候干旱或高寒。3、经济落后,交通条件差。第35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劳务迁移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难民迁移原因: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迫使人口向安全地域的迁移。智力迁移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生活水平的差异第36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口容量涵义、影响因素涵义: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影响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水资源影响最明显)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第37页,课件共4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在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A.美国东部B.澳大利亚西部C.印度南部D.法国北部2.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A.内蒙古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B.黑龙江的漠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D.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Y/T 3412-2024细表面人造板
-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听评课记录2
- 瓦匠施工安全责任协议书(2篇)
- 生活技能培训服务合同(2篇)
-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听课评课记录1
- 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 -2、5倍数 》人教版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听评课记录2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听评课记录 9.2 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
- 一年级二年级奥数暑期培优题库
- 室内装饰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陪护协议
- 2024年-急诊气道管理共识课件
- 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南(中建内部)
- 小学语文中段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 2024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 (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浙教版2023-2024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 2024年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运动训练与康复治疗培训资料
- 经营开发部工作目标责任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