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基本知识和 感情_第1页
诗歌基本知识和 感情_第2页
诗歌基本知识和 感情_第3页
诗歌基本知识和 感情_第4页
诗歌基本知识和 感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基本知识和感情第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2了解诗歌的分类

体裁分类诗歌

按内容

按形式

抒情诗

叙事诗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人、事的描述抒情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按来源

民歌文人作品第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3诗歌

现代诗歌古典诗歌(1919年“五四”始)

新诗旧体诗诗

古体诗近体诗(形成于唐代)豪放派婉约派第3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4古诗古体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

(格律诗)

绝句

律诗

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鹊楼》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排律

曲乐府诗

(又称“诗余”、“长短句”

)小令(短小的曲子)散曲剧曲

套数

传奇(《牡丹亭》)杂剧(《西厢记》)第4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5古诗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特点:(1)从字数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四言古诗:如《诗经》五言古诗:陶渊明《归园田居》七言古诗: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杂言古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但唐代诗人也写有不少古体诗。(3)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均为古体诗。(4)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第5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6古体诗举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会织素,十四学裁衣。(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第6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五绝七绝近体诗举例第7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对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第8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9近体诗(格律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和格律的诗歌,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特点:讲究押韵\对仗\平仄(体裁分类)(1)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2)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切记!)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第9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10

3、

是一种合乐而歌、字数固定、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又称诗余。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因最早是配乐的,都有词调,每个词调都有几个名称,叫做词牌。小令五十八字,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字以上。

第10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1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小令词牌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牌第1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1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上阕下阕词牌第1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13

4、散曲

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分为小令和套数(套曲)。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每一套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第13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歌1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曲牌曲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宫调名曲牌名第14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1.即事感怀。2.怀古咏史。3.咏物言志。4.写景抒情。5.边塞征战。6.羁旅行役。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辛弃疾的“舞榭歌台,英难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景中含情、融情人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其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第15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一.怀古诗词鉴赏二.咏物诗词鉴赏三.写景诗词鉴赏四.边塞诗词鉴赏五.乡思诗词鉴赏六.赠别诗词鉴赏七.喻理诗词鉴赏第16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

怀念古代的人物或事迹。1.形式标志:标题(咏)古迹、古人名(“怀古”、“览古”、“咏怀”)《乌衣巷》《贾生》《念*赤壁怀古》《咏怀古迹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第17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思想感情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本诗通过揭露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第18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思想感情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对比,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第19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古讽今,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

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连年战乱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2.思想感情

第20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①抒发世态沧桑、人事代谢、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如刘禹锡《乌衣巷》李白《越中览古》②忧国伤时,怀古伤今,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如刘禹锡《泊秦淮》③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渴望,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如《赤壁怀古》④怀古伤己,悲叹年华消逝,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伤痛。如《京口北固亭怀古》⑤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如王安石《题乌江亭》2.思想感情

第2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思想感情:

(一)感伤兴衰,借古讽今1、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2、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二)感慨身世,关照自我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类比对比,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三)别有寓意,启迪后人1、借古讽今,别有寄托2、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第2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常用意象:江水,草,鸟,月,烟云/烟雨,楼台,金陵,六朝等;4.意境特点:深远,开阔,空茫,苍茫等;5.风格:慷慨悲壮,苍凉悲慨,深沉感慨等;6.常用手法:用典,对比,反衬,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等。第23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山房春事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释:①春事:春天的景象。②梁园:亦名梁苑,即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中有各种山池洲渚,宫观相连,奇花异树,错长其间,珍禽怪兽,出没其中。当时著名赋家枚乘还特为写了《梁王兔园赋》,极颂其宏丽。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答:一二句先从远景的角度勾勒出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写尽了梁园的衰败,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自在其中。三、四句作者别开生面,从“庭树不知”的角度以乐景写哀情,其吊古之情便愈见伤痛了。第24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一.怀古诗词鉴赏二.咏物诗词鉴赏三.写景诗词鉴赏四.边塞诗词鉴赏五.乡思诗词鉴赏六.赠别诗词鉴赏七.喻理诗词鉴赏第25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写景诗词鉴赏第26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物描写的方法一是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第27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物描写的方法二是虚实结合,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注释:候馆:迎候、接待宾客的旅舍。上片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片写虚,通过

“行人”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思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28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物描写的方法二是虚实结合,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第29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物描写的方法三是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此诗重墨浓彩地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这首诗以色彩鲜明,清新怡人的美好风光反衬诗人强烈盼望归家的心情,抒发了作者长久旅居他乡的感慨。第30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物描写的方法三是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第3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物描写的方法四是观察角度的变化,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仰远近高低,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景?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答:第一句仰视,第二句俯视。这两句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上下两联组合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表达了作者对兰溪春潮鱼汛的喜爱赞美。第3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景物描写的方法一是动静结合二是虚实结合三是色彩的渲染四是观察角度的变化(俯仰远近高低)第33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问: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3答:(1)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2)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3)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第34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捎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溪景诚然至美,然而对于泛舟溪上的渔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拔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花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从诗的结构看,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使整个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的最精彩的点睛之笔.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一个“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一个“镜”字,使人感到月夜的静寂。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出自文人笔下。三、四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上下两联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也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表达了作者对兰溪春潮鱼汛的喜爱赞美。第35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第36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第37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问答格式第一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正确解答:这类问题,解答思路分为三步:1、概括意境特点

2、再现诗歌画面3、剖析作者情感第38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看写景的顺序:如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外而内等等,还可以用上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2、看描景的角度:如视觉(绘声绘色)、听觉(摹声)、嗅觉、触觉等,诗人会调动各种感官来写景。3、抓住景物的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4、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5、看层次安排:如总分、照应6、看词语的锤炼(动词、形容词、有活用的词)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问答格式第39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有何作用?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正确解答:1、借景抒情、以景衬情。2、点明时间(时令特点)地点(特定环境、背景)。3、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4、渲染一种氛围。5、烘托人物形象或心理或品格精神。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问答格式第40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后回答问题。《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答:诗中的环境所抒写的景象都暗合“秋词”的要求。金井梧桐,秋深叶黄,夜深霜重。作用:①点明题意,向读者暗示,这是一首宫怨诗;②渲染烘托凄清孤寂气氛,奠定哀怨感情基调;③烘托人物孤苦抑郁的心境。第4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山水田园诗鉴赏常用术语1.题材特点——2.思想内容——

3.表达技巧——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隐逸生活厌恶官场憎恶黑暗/高洁品格闲适淡泊安逸恬淡悠然自得1)描写景物的角度

2)描写景物的技巧

3)抒情方式

清新自然质朴冲淡清幽清丽淡雅淡远

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4.语言特点——第4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山水田园诗鉴赏常用术语3.表达技巧1)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2)

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拟人

3)、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第43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第44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一.怀古诗词鉴赏二.咏物诗词鉴赏三.写景诗词鉴赏四.边塞诗词鉴赏五.乡思诗词鉴赏六.赠别诗词鉴赏七.喻理诗词鉴赏第45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边塞诗知识点1

边塞诗主题一: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故乡亲人的凄苦。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陈陶)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第46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边塞诗主题二:

对将帅腐败无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第47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边塞诗主题之三:

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借以歌颂边塞,赞美军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第48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边塞诗主题四:对战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表现建功立业的报国激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问侠骨香。”王维“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处城。

杜甫第49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边塞诗的主要内容: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3、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4、边塞风光。

第50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塞下曲·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首诗情调高昂,用前代名将典故,抒发诗人报国杀敌、安定边疆的雄心壮志。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边疆戍卒怀乡思亲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本诗赞美了前线将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揭示了唐代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对深闺少妇的遭遇给予了深深地同情。第5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陈陶的《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认为,此诗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称它“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贾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魂”,显然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几番梦中相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本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其实,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次句写五千精良之兵,一旦之间丧身于“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二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可以说,若无前二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想亦难见后二句“用意”之“工妙”。原载:《唐诗鉴赏大辞典》第5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首诗情调高昂,用前代名将典故,抒发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主旨)“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人关。”这两句以两个典故表达了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希望活着回家。“伏波”,东汉马援曾封为伏波将军,他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定远”,东汉班超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晚年因久处边地而思归,遂上书皇帝说:“如自以寿终屯部,终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取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这两个典故引用,诗人用“惟愿”、何须”二词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一褒一贬。“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两句用两个典故表明杀敌卫边必须彻底的态度。前典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觳……晋人与姜戎要之觳而击之,匹马只轮无返者。”“海窟”,原义为大海,这里指瀚海,即塞外大沙漠,代指胡人居住之地。在此表明了坚决彻底消灭敌人的态度。后典出自《旧唐书·薛仁贵传》:薛镇守边疆时,“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这里是说杀敌不仅要彻底,还要留下得力将士,继续镇守边关。3.鉴赏要点这首边塞诗格调高昂,有盛唐边塞诗余韵。全诗写得苍凉悲壮,神采灵动,意气飞扬。“不坠盛唐风格。”(杨慎《升庵诗话》)此诗最为突出之处在于对典故的使用。四句中旬句用典,凝练形象,准确生动。第53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蓟中作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奋勇杀敌、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

第54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瑰奇壮丽边塞奇异风光为官公正,清廉无私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借以歌颂边塞,赞美军人。第55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公主琵琶:汉武帝以公主嫁西域乌孙王国,命制琵琶,使其作乐,以解乡思。“闻道”句:引用汉武帝不许攻西域不利的汉将李广返回玉门关的典故。轻车:汉有轻车将军,这里泛指将领。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汉武帝时,汉使从大宛采种栽入行宫之旁。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第56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总体归纳: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批判)家乡——思乡怀亲将士——艰苦生活(同情)、报国豪情(赞扬);其他很多边塞诗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有些诗歌是兼有以上思想内容第57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本诗采用虚实结合。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第58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一.怀古诗词鉴赏二.咏物诗词鉴赏三.写景诗词鉴赏四.边塞诗词鉴赏五.乡思诗词鉴赏六.赠别诗词鉴赏七.喻理诗词鉴赏第59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宿建德江》是一首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羁旅愁思的诗。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第60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鉴赏行旅诗角度归纳1.挖掘关键信息

行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2、留心景物意象行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耐,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②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③寒蝉:悲凉;④猿猴:哀伤;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⑥沙鸥:飘零,伤感;⑦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第6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注意常见手法

行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①乐景衬哀情。②侧面落笔。4.把握情感类别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第6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闺怨诗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从其内容上讲,主要包括下面几类。一、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第63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说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③《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①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②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饱含言外之意:“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③“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答“在”字好,言之成理也能得分)第64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杂诗唐·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本首通过写闺中少妇和征人两地之间的苦苦相思,揭露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在表现厌战、反战情绪中,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切和同情。

第65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寄夫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春宫怨·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若为容”是“怎样打扮”的意思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第66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二、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闺怨诗第67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送别诗第68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注释】鲍浩然,诗人的朋友。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析其妙处。(6分)答:①比喻、拟人。(2分)②妙处:江南的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眼波、秀眉和媚眼,含情脉脉;江南的山峰有如女子紧蹙的眉峰凝聚。作者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人格化,化为有情之物。笔调轻松活泼,比喻巧妙新颖别致,含蓄地表达了惜别的深情。(4分)【解析】这道题是对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及其运用的考查。这些修辞的运用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化无情为有情,使景物生动形象。

第69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注释】鲍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