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1页
【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2页
【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3页
【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4页
【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初中物理说课的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创新要点说教学评价与反思一、教材分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主线是:凸透镜的基本知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应用。由此可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而且也初步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一、说教材分析教材安排

教材中实验探究是这样安排的:先给出凸透镜的焦距,再让学生观察u>2f、2f>u>f、u<f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把观察结果记录表格中,分析得出结论,也就是直接给出放大像与缩小像、虚像与实像的分界点。突破传统

先不交待凸透镜的焦距,让学生亲自用凸透镜观察不同性质的像,同时记录物距和像距,再把使用同焦距的凸透镜得到的几组数据用excel表格进行排序处理,得出虚像与实像的分界点、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操作知道实像与虚像的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知道物距与像距的定义。

3、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与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

2、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能力。4、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规律运用于实际现象的解释的能力。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3、要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的科学实践,并强调在数据采集的时候应有实事求是、严谨操作的态度。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

本节重点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上。因为这是学生在物理课上经历的第二次探究实验,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缺乏经验,因而把它作为重点。一、教材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难点在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可利用Excel表格的辅助处理突破难点。1.知识储备

初二的学生对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的较少,但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对凸透镜有所了解,能明确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知道物距与像距的概念,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二、学情分析2.技能储备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从技能上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二、学情分析3.学习心理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二、学情分析观察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1.学生体验,提出问题2.师生合作,制定方案3.分组实验,收集数据4.分析归纳,总结规律5.实践运用,检验规律6.归纳小结,共同提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六个步骤:五、教学过程1.学生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体验一: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近距离观察同桌的眼睛,然后观察凸透镜慢慢远离时的眼睛,再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教室窗外的景物所成的像。通过这几次像的对比,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距有关的猜想。四、教学过程1.学生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体验二:让学生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竖着并排放置,同时观察同一张图片,学生通过对比,所观察到的像是不同的,进而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的猜想。

通过以上两个体验活动,学生可以从中感悟到凸透镜成像是有规律的,物距和焦距都会影响到所成的像,由此完成猜想。四、教学过程2.师生合作,制定方案首先是选择实验器材:凸透镜、电子发光体、光屏、光具座这是我利用这些器材做的实验照片,由此可以看到实验清晰,有像的正倒之分、左右对称之分,效果比较好。四、教学过程2.师生合作,制定方案学生安装器材时提醒他们:可以从左到右依次为发光体、凸透镜、光屏,也可以从右到左安装(依次为发光体、凸透镜、光屏)。

安装时注意强调发光体、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物距(U)像距(V)

找到清晰像以后要准确找到物距、像距进行测量记录,还要记录成像的特点(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实)四、教学过程2.师生合作,制定方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本次实验虽然没有规定物体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但是要告诉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性、渐进性。可将物体由远及近靠近透镜或者物体由近及远远离凸透镜,然后分别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以及成像的性质。四、教学过程2.师生合作,制定方案

接下来是学生分组: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若干个小组):给各大组焦距分别为5cm和10cm的透镜若干个,学生进行实验时,观察成缩小倒立像、放大倒立像、正立放大像时的物距和像距,把数据记录表格中。四、教学过程3.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四、教学过程3.分组实验,收据数据这是实验后任取f=10cm的三个小组的没有排序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中。四、教学过程4.分析数据,总结规律经过排序后的数据f=10cm2f=20cm四、教学过程4.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拓展思考:通过上面数据表格和规律表格思考几个问题:1、物体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时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是怎样的?2、凸透镜有无正立实像和倒立虚像?五、教学过程5.实践运用,检验规律练习:将发光体放在2f左侧,所成的像在哪个范围内?成像性质又是怎么样的?f2ff2f四、教学过程6.归纳小结,共同提升利用作图法进行规律的归纳总结,直观形象四、教学过程6.归纳小结,共同提升实验探究过程总结1.学生体验,提出问题2.师生合作,制定方案3.分组实验,收集数据4.分析归纳,总结规律5.实践运用,检验规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制定方案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规律交流、讨论、评估6.归纳小结,共同提升知识总结、能力提升五、说创新要点1、用电子发光体代替蜡烛:

(1)电子发光体亮度高,成像清晰,不受气流影响。

(2)电子发光体高度稳定、也能在光屏上测出像的高度,更利于比较物像大小;

(3)容易区分像的正倒(包括左右对称);

(4)发光体更趋近于平面光源,像距更准确。

(5)电子发光体节能、环保、操作简便,避免了蜡烛的空气污染,污物污染,耗费量大,更有明火带来的安全隐患。2、利用电子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突破难点。3、将实验探究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