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_第1页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_第2页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_第3页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_第4页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专题12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狭义: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所产生的灾害(水旱灾害、风灾、火山爆发等)广义:包括人为影响而引起的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注意: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区别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1、广泛性2、突发性3、频发性4、群发性5、破坏性地质灾害地震

地震多发生在地壳破碎、地球内能易于释放的构造带处,由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灾害严重。地质灾害崩塌崩塌是在急陡坡或河、湖、海岸上发生岩石崩解、塌落的现象。崩塌妨碍航道、影响交通、毁坏堤坝、破坏房屋。有的崩塌由地震引发,有的崩塌由地下地层被水溶蚀、出现空洞引起。流水对地下松散碎屑物的冲蚀而使河岸、海岸、湖岸崩塌,称之为“崩岸”。地质灾害滑坡滑坡是斜坡上大量土体、岩石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坡陡壁直的地方,尤其是河岸的两侧。形成条件:岩体内部有软弱面或破裂面,岩体有临空面,外部存在诱发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暴雨水的浸泡润滑或人类在滑坡体上的建筑过重或破坏坡角稳定等。地质灾害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等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很多泥石流都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大大加重水土流失,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此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等,不合理开挖土地,破坏了山坡表面,也容易造成泥石流气象气候灾害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流域内降雨持续、集中(如大暴雨、特大暴雨等)造成的。凌汛、海啸和风暴潮等有时也会引发洪涝灾害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于东部季风区。这里全年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径流易快速形成,加之地势低平、植被破坏,洪水频繁发生,灾害加重。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

气象气候灾害旱灾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和地表径流水位大幅下降,使农作物和牧草严重减产或绝收,人畜饮水困难,即形成旱灾。非洲撒哈拉以南和西亚地区是世界上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我国形成了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即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农业上常将旱灾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华北地区“十年九春旱”。江淮地区出梅后因雨带北移常造成伏旱。华南和西南地区有些年份经历夏涝秋旱。气象气候灾害台风台风形成于热带、亚热带的广阔高温洋面,主要在纬度5°~20°之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构成。发生在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习惯上称为飓风气象气候灾害寒潮

寒潮是在冬半年里中高纬度冷高压反气旋环流形势下发生的一种大范围剧烈大风降温天气现象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是强大的反气旋强寒潮天气可以影响到华南。气象气候灾害霜冻灾害害霜冻灾害是指在最低气温高于0℃的较温暖季节里,在晴朗天气下,由于辐射降温,夜间土壤、植物表层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时的短时间低温,造成冻害。我国霜冻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早春与晚秋我国自然灾害发生与分布的主要特点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繁成灾人口多,灾情严重地域分异明显旱灾主要出现在东部灾害带的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松辽流域、珠江流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台风多见于东南沿海灾害带;雪灾、大风、寒潮主要出现在青藏高原灾害带和中部灾害带的内蒙古高原;地震主要发生在辽南、华北、西北、西南;滑坡、泥石流以西南地区山地最盛,川、滇、黔交界地带为多发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在山区滥砍滥伐,毁林开荒,加剧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使河流的含秒量增加,造成水库、河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在平原地区围湖造田,使天然湖泽面积缩小,失去或减弱对径流的调节能力,使洪涝灾害危害加大。人类滥垦草场,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沙化,使沙尘暴天气大量增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人类的生产活动会诱发地震,如修筑高坝、水库和矿山开采都可能诱发水库地震和矿山地震。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广泛使用农药,加剧物种灭绝,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某些物种失去天敌控制,暴发性疯长,造成严重的生物灾害。防灾减灾的对策发展科技,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意识教育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建设防灾减灾的步骤1、灾害预防2、灾害预报3、灾害监测4、救灾赈灾5、灾后重建例题:例1.下列图示的关于自然资源、能源、水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例题:

例2.在下面的我国森林、草原、耕地和荒漠面积的条形统计图中,从上至下所表示的各种土地资源的顺序是A.耕地、森林、荒漠、草原B.荒漠、耕地、草原、森林C.耕地、森林、草原、荒漠D.耕地、荒漠、草原、森林

例题:例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环境保护知识,请你设计出解决下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不足的两种最佳办法:

北疆绿洲地区

云南山地河谷

珠江三角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