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锚杆(索)无损检测技术与仪器(含孔底器)课件_第1页
04锚杆(索)无损检测技术与仪器(含孔底器)课件_第2页
04锚杆(索)无损检测技术与仪器(含孔底器)课件_第3页
04锚杆(索)无损检测技术与仪器(含孔底器)课件_第4页
04锚杆(索)无损检测技术与仪器(含孔底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博士锚杆(索)无损检测技术1整体概述THEFIRSTPARTOFTHEOVERALLOVERVIEW,PLEASESUMMARIZETHECONTENT第一部分2提纲背景原理仪器生产标准化进展孔底监测器体会3

国家级科技型企业,成立于1965年,隶属招商局集团,现有职工1800余人,注册资金2亿元。有桥梁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平台。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可培养硕士、博士,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在锚固与预应力领域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其中博士20人),具有40多年的技术积累。采用先进技术,大兵团联合开发。已推出预应力张拉监控系统、锚下预应力检测系统、抗震锚索、自适应锚索、安全型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索无损检测仪、锚索(锚杆)孔底监测器等高新技术产品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简介4锚杆(锚索)使用量大——边坡加固、隧道支护公路每年>10000km维系安全——特别是预应力锚索隐蔽性强——“定时炸弹”长度短缺灌浆不饱满张拉不到位预应力损失锈蚀断裂浆体开裂质量重灾区隐患高发区检测难度大检不了检不准检得慢1.技术背景5可见,应加强锚杆(索)检测工作。包括:

■施工质量检测与控制

■运营状况检测与评价6(1)拉拔试验—规范中采用的方法

(2)仪器监测

(3)无损检测现有检测方法:7891011121314拉拔试验:价值有限无损检测:明显优势152.基本原理

应力波反射法。发射应力波,沿着锚杆(锚索)传播,接收反射回波。信息提取,从而判断锚固状态163.检测仪器国外仪器1980年,瑞典GendynamikAB公司,4~6m1990年,美国矿业管理局,锚杆超声波检测仪2002年,德国DMT公司,锚杆超声波检测仪.<4m断杆位置2003年,英国Aberdeen大学等,GRANIT锚杆试验系统

铁科院,1987,TM-1锚杆质量检测仪样机,无产品淮南矿业学院,90年代,MJ-1锚杆检测仪.2-4m,无产品长江工程地球物理研究院,2000,LX-10锚杆检测仪重庆交科院、长盛,2007年,AD锚杆(索)无损检测仪国内仪器17锚杆索无损检测技术与仪器现状(1)理论未完全解决

(2)没有锚索检测仪器,少量短锚杆检测仪

(3)技术瓶颈:

■反射信号不明显

■锚索检测激发和接受问题

■灌浆判断复杂

■既有锚索锚杆检测……

(4)普遍采用应力波反射法

(5)缺少专业分析软件18锚杆(索)无损检测仪19技术进步:

(1)理论未完全解决——建立实测特征信息库

(2)反射信号不明显——孔底反射器

(3)锚索检测点问题——自激自收系统

(4)频率信息的利用——自动激发

……AD-10锚杆(索)无损检测仪2021

仪器性能:

检测指标(锚杆):长度、灌浆饱满度、灌浆缺陷等

检测指标(锚索):锚固段长度、自由段长度、

锚固段灌浆质量等AD-10锚杆(索)无损检测仪2223244.工程检测运行状况:

(1)长度

(2)浆体状况

(3)工作预应力

(4)锈蚀施工质量:

(1)长度

(2)灌浆状况

(3)有效预应力检测评价指标:25重要的准备工作:

安装孔底监测器建立对比数据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水电水利工程锚杆无损检测技术规程》(DL/T5424—2009)

2.《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5.标准化进展40锚杆(锚索)无损检测面临的技术瓶颈:

对较长的有粘结锚杆(锚索),由于应力波传播距离较长,能量不断衰减,到达底端后,大部分继续透射,少部分反射

因此,反射回波十分微弱,难以判断锚索底端,难以判断灌浆质量。影响了检测的准确性,不能真实的反映锚索(锚杆)的锚固质量6.孔底监测器41孔底监测器4243444546基本原理:

在锚杆(锚索)外露端激发应力波,应力波沿锚杆(锚索)传播,传播至底端时,孔底监测器的反射体将应力波全部反射

为此,可在锚杆(锚索)底端安装孔底监测器,准确判断锚杆(锚索)底端,并增强反射率,提高锚杆(锚索)检测准确性47提问与解答环节Questionsandanswers48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