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200字(论文)】_第1页
【浅析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200字(论文)】_第2页
【浅析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200字(论文)】_第3页
【浅析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200字(论文)】_第4页
【浅析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2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浅析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TOC\o"1-3"\h\u16946摘要 17964引言 312572一、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概述 426904(一)个人破产概述 4324181.破产的定义 4120872.个人破产的界定 43276(二)个人破产的特征 574871.破产原因的复杂性 5191312.破产财产的独特性 5221393.破产后果的救济性 69363(三)个人破产立法模式 67284二、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11207(一)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 81551.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 86772.破解法院执行难的需要 882253.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911603(二)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可行性 990891.个人征信体系初具规模 9152562.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9183303.财产登记制度相对健全 106706三、结论 119281参考文献 12

引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公民手中的财富越来越多,个人债权债务关系也因个人资产的增多变得愈加复杂。当个人因经营投资失败、房贷危机、过度消费、天灾、意外等种种原因导致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背负巨大债务、资不抵债、支付不能、停止支付时,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可以对其个人予以救济,债务人只能陷入无休无止的债务追索。从长久的制度设计来看,既不利于债务人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关于2016年以来人名法院化解“执行难”的工作报告中有提到,破解执行难需要支持个人破产制度。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明确指出,“研究推动建立私人破产制度和相关支持机制,重点解决个人破产案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最高人民法院也明确表示:创建和完善破产渠道。为进一步完善制度,研究建立非营利法人、非法人单位、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等市场主体破产制度;拓宽破产制度范围,畅通债权债务主体退出渠道。2020年8月26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会议正式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这一创新立法已成为一场具有重大改革意义的“破冰运动”。从该法律制定的框架上看,在破产程序的设计上,规定了破产清算、重整、和解和简易破产程序。整体上将企业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融合在了一起。但是,从整部破产条例体现的思路与内容来看,破产原因主要是因为商业因素所导致。如果是基于这一原因,那么在企业破产法里面,已有关于公司破产的相关规定。如果再增加个人破产,就会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普通合伙人的无限责任相冲突,存在法的效力位阶问题。并且,该条例对于正在执行的案件、终止执行的案件,缺乏溯及力问题的交代。若是可以溯及既往,会导致正处于失信被执行状态中的人员以破产债务人的身份申请个人破产,必然给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造成大量案件负担。一、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概述(一)个人破产概述1.破产的定义目前,每个国家都在自己的破产法中定义“破产”。德国破产法第1条规定:“债务人的债权人通过清算债务人的资产分配收益金额、或通过改变重组计划,特别是为了维持公司而共同支付。对诚实债务人剩余债务的减免。”因此,德国破产法中的破产概念强调诚实的债务人有可能收回债务和债权人相互偿还债务。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条规定:“公司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不能清偿的,必须依照本法的规定清偿。”因此,我国破产立法中破产的概念强调对企业债权债务的处理[1]。2.个人破产的界定早期有关破产法的规定实际上就是指有关个人破产的法律规定,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还是以商个人或者商合伙的形式出现,并未形成今天的公司法人规模。据考证,破产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arotta”,意思是砸烂长椅。据说,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属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在长期市场交易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商业交易习惯。每一位进行市场交易的商人,都会在自己的摊位前放一把长椅。当商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的时候,债权人便会把长椅砸烂,用以表示该商人经营上的失败。后来,人们把这种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倒闭的状态称为破产。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原则上将个人破产以破产法或破产令的形式纳入破产法范围。不同国家对个人破产时“私人”的定义有不同的规定。法国破产法第5章专门针对个人破产,第625条规定: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然人、农民或在经济活动登记册中登记的自然人或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人,法人的法定或事实上的董事司法重组或清算应由作为该人常驻代表的自然人管理。由此可见,法国个人破产的适用主体主要是具有商个人性质的自然人[2]。中国学术界对个人破产中的“个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个人”是一般民法意义上的“自然人”,“个人破产”也指“自然人”的破产;第二种观点认为,破产的私人不仅仅包括具有民法意义的自然人,而且包括其他人,范围应扩大到“法律上或事实上以承担无限责任为基础的经济实体和自然人破产。”然而,这两种观点并不适合我国国情,而且两者都有争议。首先,在民法理论中,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获得民法能力的人,是相当于法人的主体,但在实践中破产对象不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还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其他非法人组织。因此,将“个人”等同于“自然人”的解释无疑将破产主体的适用范围缩小了。其次,从我国《民法总则》改变《民法通则》中民事主体二元论的角度讲,将非法人组织扩大到民事主体中,亦是在证实个人与非法人组织,也就是经济实体是相并列的概念,若将经济实体纳入进个人的范畴,会造成法律体系的混乱,与通常的理解习惯相悖[3]。笔者认为,个人破产时的“个人”应界定为在法律上对经济实体和自然人的破产在一个经济单位内负有无限连带责任的个人,可以解释为经营中的自然人破产和普通自然人破产。(二)个人破产的特征一部完整的破产法应包括个人破产和企业破产。无论我国个人破产法是以单独立法,还是以与企业破产融为一体的形式立法,二者之间势必存在着不可切割的联系。但在这些联系之间,势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凸显出了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特征[4]。1.破产原因的复杂性破产原因在学术界被称为破产限制,是指导致平民证明潜在破产的原因。当一家公司失去偿付能力而破产时,公司偿付能力的损失主要是由管理不善追溯造成的。因此,公司破产的原因是个体的。与公司破产的原因不同,私人破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和复杂的。学界将个人破产的原因分为三类:民事型破产、商业型破产和制裁型破产。民事型破产主要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消费,如车贷、房贷、生活借贷等过度贷款导致入不敷出,无力偿还债务。商事型破产又被称为经营性破产,指个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进行经济投资导致的破产,如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制裁性破产是一种被动型破产,不同于前两种类型的破产是由于自身原因主动造成的破产。制裁性破产是指无论被宣告破产者是否达到破产的界限,只要被宣告破产的企业法人的领导人对企业破产负有严重的经营责任,即宣告该领导人破产[5]。2.破产财产的独特性首先,企业申请破产时,其财产范围包括企业法人申请破产时所拥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利益。当个人申请破产时,其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并非都属于破产财产,有一部分财产被划分为自由财产。这部分财产只能由破产人自由支配和使用,任何人无权干涉。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个人在申请破产后其主体资格后续依然存在,仍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这就意味着需要考虑到破产人及其扶养人的基本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其次,由于企业和法人本身具有一体性,因此不存在财产划分上或者认定上的困难。然而,个人破产既可以作为自然人个体单独一人破产,也可以作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一方当事人破产,同时也可以作为家庭中的某一成员破产。因此,当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财产混合在一起时,哪一部分归属于个人财产的破产范畴,难以认定[6]。3.破产后果的救济性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死亡,当公司破产清算后依法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企业法人主体资格不再存在,也就是法人已“死亡”,不用考虑后续发展问题。当个人破产宣告后,仅仅意味着先前的债权债务关系结束,主体本身并未死亡,依法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然存在。因此,基于人道主义精神考虑,在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中都规定了自由财产制度,失权复权制度和破产免责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个人破产中所特有的,任何国家的破产法律都没有在企业破产中规定这些制度[7]。(三)个人破产立法模式在破产法律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上,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一般破产主义,赋予企业法人、合伙、商自然人、消费者破产能力。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特殊影响的行业,如银行业、保险机构、铁路交通等主体的破产,予以特殊的规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或排除其破产能力。但在处理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程序和模式时,各个国家的规定却大相径庭。有的国家单独立法,有的国家统一立法。在单独和统一立法模式之下又规定不同的程序选择[8]。例如,加拿大,制定《破产与资不抵债法》和《结业与重组法》两部破产法律,《破产与资不抵债法》适用于一般企业或个人破产清算、重整;《结业与重组法》适用于债务总额超过500万加元的大型企业、公司重整案件。日本现行破产法规根据破产程序及主体的不同,分别单独立法,主要由清算型《破产法》重整型《民事再生法》《公司更生法》和日本新《公司法》中的特别清算程序、金融机构的倒产处理、国际倒产构成。在美国在《破产法典》中规定破产清算、有固定收入的个人债务调整、重组程序,债务人自由选择适用符合自己条件或者对自己更加有利的破产程序。法国将个人破产归入法国商法典第六卷困境企业中的第五章——个人破产及其他禁止措施中。此外,一些国家首先单独立法,然后协调立法,如英国,最初发展为处理私人和公司破产的双规制模式,但1986年英国破产法将个人破产与公司破产法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在私人破产和公司破产的情况下,对于是合并还是分立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则,只要其制定适应该国的国情。[9]。二、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法律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经过立法者长久的推敲专研才能制定出来,在立法阶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施行阶段更是需要司法、执法人员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法律适用产生的后果,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行。与每位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法律在制定前,有必要对该法律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该法律有无制定的必要性,有无适用的可能性[10]。(一)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必要性1.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中也是鼓励更多的群体投身于创新创业。国家为鼓励创新创业,在激励政策、孵化基地、简政放权等事关创业者起步的方面下了大功夫,创业者在创业时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但是,在创业者创业失败后如何采取补救措施,相关法律制度并没有规定。企业破产后固然能通过破产清算程序使企业不复存在,从市场主体中退出,然而个人创业失败后面对高额的债务如何从市场中退出,却是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自身资金不充足的创业者,尤其是通过贷款获得的资金,一旦创业失败,足以将创业者的生活打入深渊。同时,个人作为企业股东、权益合伙人,在公司借款合同中要求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条款,投资协议合同中的“对赌回购”条款和公司法规定的“人格否认”制度等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某些情况下,个人需要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都迫使我国急需改善营商环境,将个人作为破产法律制度保护的市场主体之一[11]。2.破解法院执行难的需要我国一直采用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采取的限制高消费、公布失信者黑名单、参与分配等措施,在债务人有能力清偿债务却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况下,确实能够解决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之间利益冲突的问题。但在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即使对债务人采取上述措施,也无法解决债务人足额偿还欠款的问题。与此同时造成法院案件的积压,债权人对法院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误解,以及执行人员并不会起到任何效果的对债务人归还欠款的催促,浪费法院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国际上亦普遍认为,债务人因无力清偿债务而采用个人破产制度,造成债权人部分利益受损,同不可抗力、意外事件一样,属于债权人自己本身应承担的法律风险。3.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频繁接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同样促进了各国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经济交流。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体系,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无论是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破产法律制度来构建的自己国家的破产法律制度,还是通过长期发展形成独具自己特色的破产法律制度,当事人都可以寻求破产法律制度的救济。然而,由于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缺失,如何妥善处理跨国之间的破产法律问题纠纷,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与此同时,当外国人来我国投资经营失败陷入财务困境时,我国公民不能通过个人破产程序获得司法救济,也就不能通过个人破产制度真实了解到债务人是否在国外存有资产,是否有能力清偿债务。如果直接走强制执行程序,在域外司法协助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最终结果势必会损害我国债权人的利益。因此,无论是从世界各国法律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保护我国债权人利益的客观现实角度来看,我国都应当将个人破产能力纳入到破产法律制度体系内,构建并实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12]。(二)我国个人破产立法的可行性1.个人征信体系初具规模现在,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一个“政府+市场”的双轮驱动征信市场组织已经建立。国有征信服务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的国家信用信息数据库,市场驱动的信用信息服务主要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市场化征信机构。201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表示,我国的征信系统数据库目前正在接收来自3500多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9.9亿自然人和超过2600万公司和其他法组织的信用数据。该系统每天接收555万份个人信用信息通知和30万份企业信用报告。百行征信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首个征信机构,在不到1年的时间已签约600多家机构的信用信息。2.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无论是商自然人破产还是消费者破产,也无论是债务人自己向法院申请破产还是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都需要走破产程序。虽然自由财产制度和破产免责制度对债权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给予了一定的保障,但个人征信上的污点,某些意外事件的出现,财产上的困顿还是会让债务人的生活跌入深渊,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财产上的困顿更是难以使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个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陷入困境的破产人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为了防止这一状况的发生,就需要寻求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让债务人能有基本的生活来源,安心生活,渡过困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手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到现如今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包括社会抚恤、住房补助、慈善事业、补充医疗及商业保险等的社会保障制度。表2-1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进行了大致列举。3.财产登记制度相对健全企业法人在成立之初需要对资产进行注册登记,成立之后需要建立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等相关财务会计账簿。资产确定方面清晰明了,即使存在隐匿资产、逃避债务的行为,通过会计账簿、财产登记清单、工商局财产变动状况分析,也能对资产予以找回。与企业法人不同,个人很少对自己的资产进行管理,对收支状况进行详细的列明。这就导致个人申请破产时法院难以审查个体的财团范围,也难以确定应该给债务人留存多少自由财产。有观点认为,个人财产信息不明确将难以保证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顺利施行。时至今日,我国居民对商品的支付方式,早已从现金支付转变为手机支付。对小额闲散资金的处理,从留存在家或者存入实体银行,转变为存入网上银行或者其他线上非银行支付账户。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自2016年7月1日起均已进行实名认证,否则,不能使用相应的支付款功能。也就说,无论是线上资产,还是线下资产,均已要求实名认证。因此,我国个人财产信息已相对明确,个人财产信息的踪迹并非无迹可寻。三、结论在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执行程序(执行和解程序、参与分配程序)长期承担破产程序的任务,也接受了破产程序应适用的各种危机。2019年以来,浙江省台州市中院、浙江省温州市中院、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以及山东省高青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