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类生物多样性_第1页
真菌类生物多样性_第2页
真菌类生物多样性_第3页
真菌类生物多样性_第4页
真菌类生物多样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菌类生物多样性第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前言

在台灣我們常常可以見到許多蕈類,不僅在山野之中,有時在住家附近或公園裡也可見到。許多人喜歡它們如小傘般的可愛外表,也有人著迷於某些可食用菇類的特殊風味。以下介紹幾種具有特色的蕈類:

1.有毒蕈類

2.可食蕈類

3.食毒不明蕈類第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有毒蕈類第3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墨汁鬼傘分類: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目、鬼傘科、鬼傘屬、墨汁鬼傘種。

蕈傘:又稱作酒精鬼傘,呈卵形,隨著成熟擴展而變成稍具臍突狀,灰至灰褐色,會從邊緣緩慢溶解沒有顯著的蕈幕殘留物。

蕈褶:邊緣白色,相當緊密。蕈柄:基部有紅褐色細纖維。毒性:墨汁鬼傘與酒一起食用時是有毒的。徵狀包括有面紅、反胃、嘔吐及心跳紊亂,於食用後20分鐘至2小時會出現。

第4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藍變灰斑褶傘

學名:CopelandiacyanescensSing.分類:傘菌目、鬼傘科。菌蓋:初為鐘形,後平展形,表面有細短絨毛蓋緣則具顯著灰褐色條紋。菌褶:灰黑色惟褶緣具白色粉狀物。菌柄:表面具粉末,碰觸極易脫落。菌柄和菌肉受傷後迅速變成青藍色,為本菌典型特徵,故名之。

毒性:本菌為單生性之腐生菌。誤食後引起神經致幻型中毒症狀。第5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土紅粉蓋鵝膏學名:AmanitarufoferrugineaHongo

分類:傘菌目、鵝膏科菌蓋:初近球形,後為圓頂至平展形,中央部位稍下凹,表面有明顯橙褐色粉狀物,以手碰之極易脫落,蓋緣具明顯溝紋。菌肉薄。菌褶:離生,菌柄圓柱形,向頂端漸細。毒性:有毒,誤食引起神經致幻及腸胃炎中毒症狀。

第6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黑毛樁菇

學名:Paxillusatrotomentosus(Batsch:Fr.)

分類:傘菌目、樁菇科菌蓋:初為半圓形,後平展中央下凹,蓋緣稍內捲且呈波浪般花瓣狀,表面具細絨質之黃褐色細毛。菌肉厚、淡黃褐色。菌褶:密,容易整片與菌肉分離;菌褶在菌柄處呈分叉現象。幼菌之菌柄初為側生後轉為偏生,表面密生栗褐色長絨毛,味苦難聞。毒性:誤食後引起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第7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簇生黃韌傘學名:Naematolomafasciculare(Hudson:Fr.)分類:傘菌目、球蓋菇科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平展,表面淡鮮黃色,惟中央橙黃色至紅褐色。菌褶:密且具小菌褶,初黃色,老熟後呈青褐色。初期蓋緣及菌柄上部具蛛網狀之菌幕殘留,菌柄黃色,表面具絹絲光澤般之纖維質。毒性:誤食後引起腸胃炎型中毒症狀,嚴重時可致死。

第8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毒蠅傘

學名:Amanitamuscaria(L.:Fr.)Pers.

分類:傘菌目、鵝膏科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平展,老熟時蓋緣上揚,表面具粉質之角錐狀鱗片,黃色至橙黃色,蓋緣較淡色且具溝紋。菌褶:密、離生、白色,長短不一。菌柄白色,基部稍膨大如球且具黃色環帶狀菌托。膜質菌環位於菌柄上部,下垂且易脫落。應用:誤食引起腸胃炎型及神經致幻型中毒症狀。第9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鱗柄白毒傘

學名:Amanitavirosa(Fr.)Bertillon分類:傘菌目、鵝膏科菌蓋:白色,初鐘形至圓錐形,後呈平展形,惟菌蓋中央具淡黃色圓頂突起,表面平滑,濕時具黏性,菌肉白色。菌褶:離生,向頂端漸細,基部膨大呈球狀,表面具白色纖維鱗片。菌環上位,白色,膜質。菌托:白色袋狀。毒性:極毒,屬於肝損害型中毒,誤食後嚴重損害肝、腎、心藏及大腦等,致死率極高。

第10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厚鱗條孢牛肝菌

學名:Boletellusananas(Curt.)Murr.分類:牛肝菌目、松塔牛肝菌科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呈扁平圓頂形,表面被覆叢毛狀紅褐色鱗片。幼菌幕基部為白稍帶黃色,老熟時則形成紅褐色鱗片殘留在蓋緣。菌蓋:初為黃色,老熟後則變成深褐色。菌肉淡黃色,受傷後立即變藍色。菌柄表面具紅褐色纖維狀條紋,白色基部膨大。

毒性:誤食後引起腸胃炎型中毒症狀。第1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黃粉末牛肝菌

學名:Pulveroboletusravenelii(Berk.&Curt.)Murr.分類:牛肝菌目、牛肝菌科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平展,菌蓋及菌柄皆密布黃色易掉落的粉末,此為本菌最顯著的特徵。菌管:淡黃色,受傷後轉變成藍色。黃色菌環位於菌柄上部,極易脫落。本菌為群生性之菌根菇菌。毒性:誤食後引起腸胃炎型中毒症狀。第1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黑耳

學名:ExidiaglandulosaFr.分類:銀耳目、黑耳科子實體:灰褐色至黑色,初為群生之小囊,後囊與囊相互融合聚集成團,外形呈腦狀或不規則波浪狀,表面具疣狀突起物即為其子實層面。本菌為群生性至相互融合之腐生菌,外形與木耳幼菌近似。毒性:誤食引起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第13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可食蕈類第14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天狗鵝膏

學名:Amanitaceciliae(Berk.&Br.)Bas分類:傘菌目、鵝膏科形態描述:平展形,濕時具光澤且略有黏性,平滑,暗褐色,蓋緣色較淡,表面有灰褐色之菌幕殘片附著,蓋緣全緣,初內彎而後平展,具輻射狀紋。菌肉薄,白色。菌褶:密,離生,白色惟褶緣灰褐色,具小褶。表面密生與蓋同色之纖維狀鱗片,無菌環,菌托似灰褐色綿質物,呈不完全輪狀分佈於菌柄基部。毒性:可食,惟相近之種類,常有毒性,食前須注意區分。

第15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橙蓋鵝膏

學名:Amanitahemibapha(Berk.&Br.)Sacc.subsp.hemibapha

分類:傘菌目、鵝膏科形態描述:子實體初為白色膜質外菌幕包圍之卵圓形。平展形,惟中央有圓頂突起,紅色至橘紅色,蓋緣有明顯溝紋。菌褶黃色,離生,有小褶。菌柄:圓柱形,向頂端漸細,表面淡黃色,其上夾雜橘紅色斑紋。菌環膜質,橘黃色。毒性:為美味食用菌。第16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點柄鉚釘菇

學名:Gomphidiusmaculatus(Scop.)Fr.分類:傘菌目、鉚釘菇科形態描述:初圓錐形,後呈平展,有時中央部位下凹成淺漏斗形,濕時黏,乾時有光澤,淡紅褐色,偶有黃色斑駁夾雜其間。菌褶:延生,疏,初白色,後呈紅肉色,褶間有橫脈相連,褶緣鈍不平整。圓柱形,稍黏,與菌蓋相近且基部帶黃色,表面具黑色點狀細鱗,有時密布造成下半段表面呈黑色孢子橢圓形或近紡錘形。毒性:可食第17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紅汁乳菇

學名:LactariushatsudakeTanaka分類:傘菌目、、口蘑科形態描述:扁平中凹形,表面橙黃色至土黃色,具較深色之同心環帶,濕時稍黏。菌肉粉紅色,具黃色產乳菌絲。菌褶:延生,不等長,具橫脈,褶緣平滑,鮮橙色。粗圓筒形,肉質空心,與蓋同色。毒性:可食與藥用.第18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紅樅乳菇

學名:Lactariuslaeticolorus(Imai)Imazeki.分類:傘菌目、口蘑科形態描述:初扁半球形,中央臍狀下凹,邊緣內卷,後呈平展形,濕時黏,初橙黃色,後色變淡,具明顯環帶,傷後變綠。菌肉初白色,後呈橙黃色,乳汁橙色,量少,傷不變色。菌褶:直生或稍延生,稍密,褶間具橫脈,老熟後變綠。菌柄近圓形,淡橙黃色,表面具凹窩為其特徵。毒性:可食

第19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黑乳菇學名:LactariuslignyotusFr.分類:傘菌目、口蘑科形態描述:平展中凹,黑至黑褐色,有輻射狀皺紋,被覆絨毛。菌肉白色,傷後變紅色,乳汁水狀,清乳白色,流出後變紫紅色,不具腥味,嚐之有苦味。菌柄中生、細長。毒性:食用菌。第20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亞絨蓋乳菇

學名:LactariussubvellereusPeck分類:傘菌目、口蘑科形態描述:初扁半球形,中部下凹,後呈漏斗形,被覆短絨毛,無環紋,邊緣初內捲後漸平展,白色帶淡。菌褶:密,常分叉,直生至延生,白色至淡黃色,傷後變肉桂色。菌柄向下稍細,被覆短絨毛,乾後呈肉桂色。毒性:藥用,據報導此菌含有抗癌物質。

第2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桂花耳

學名:Guepiniaspathularia(Schw.)Fr.分類:花耳目、花耳科形態描述:子實體匙形至漏斗形,上半部常裂開成不規則、扁平之瓣片,膠質,橙黃色,擔子器上部呈Y字形,不孕面密生白色之短絨毛。毒性:無毒,可食。第22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長裙竹蓀

學名:Dictyophoraindusiata(Vent.:Pers.)Fisch.分類:鬼筆目、鬼筆科形態描述:子實體幼時卵形,具包被,成熟時包被破裂,柄伸長外露,包被遺留柄基部形成菌托,菌拖灰白色,菌蓋鐘形,上有暗綠色之黏性孢子,具明顯網格,頂端平且具穿孔。毒性:屬腐生菌,大陸已可人工栽培大量生產,兼具食用與藥用;食用時須先除去菌托,並洗淨菌蓋上黏液。

第23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樹舌

學名:Ganodermaapplanatum(Pers.)Pat.分類:非摺菌目、多孔菌科形態描述:半圓形或扁平,初呈灰色,老熟變褐色,表面具同心環狀稜紋,蓋緣厚而鈍或薄而銳。淺栗色而近表處為白色。菌管分層顯著,圓形,白色至淺黃色,傷後立即變為暗褐色。毒性:藥用,據報導此菌具止痛、止血、化痰、清熱等功效。第24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繡球菌學名:SparassiscrispaWulf:Fr.分類:非摺菌目、繡球菌科形態描述:子實體肉質,從菌柄上多分枝成扁平花瓣狀,邊緣波浪彎曲至扭曲,小枝交錯密集成一大叢,形成灰白色繡球花,乾後硬而脆。子實層生於瓣片下側,擔子器四孢型,棒狀。毒性:為珍貴食用菌,香味佳美,在英國叫花椰菜菌(Cauliflowermushroom)。

第25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食毒不明蕈類

第26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紅托鵝膏

學名:AmanitarubrovolvataImai分類:傘菌目、、鵝膏科形態描述:初卵形漸為鐘形至完全平展,表面黃橙色至鮮紅色;中央部位微凹且被覆鮮紅色之粉質鱗片,蓋緣則具淡黃色之輻射狀溝紋。菌肉薄,白色。菌褶稍密,離生,白至淡黃色。菌柄:由基部向頂端漸細,淡黃色,其上被覆粉質鱗片;基部膨大成球根狀,且被覆輪狀排列之鮮紅色粉質鱗片,膜質菌環上位。毒性:食毒不明。第27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紡錘佛手菌

學名:PseudocolusfusiformisLlyod分類:鬼筆目、籠頭菌科形態描述:子實體初呈白色球形,基部具白色根狀菌絲索吸收養分。老熟後裂開伸出菌柄及3枝長圓柱狀之橙紅色之托腕,托腕頂端連接而略呈彎曲弓狀,托腕由中空之小室組成;橫切面顯示托腕內側為一大型中空小室,內側表面著生墨綠色黏液,並有腥臭味發生,此即孢子著生處。毒性:食毒不明。第28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掌狀花耳

學名:Dacrymycespalmatus(Schw.)Burt.分類:花耳目、花耳科形態描述:子實體膠質,初為橘黃色腦狀,後分裂成多數小片狀突起,擔子器不分隔,只有一室,頂端呈字型毒性:食毒不明。

第29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幹小皮傘

學名:Marasmiussiccus(Schw.)Fr.分類:傘菌目、口蘑科形態描述:鐘形至圓頂形,淡土黃色或紫紅色,表面具帚狀細胞及輻射狀溝紋。菌肉薄,如皮質般具軔性菌褶疏。毒性:食毒不明.第30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俄亥俄蠟蘑

學名:Laccariaohiensis(Mont.)Sing.分類:傘菌目、口蘑科形態描述:初圓頂形,後呈中央微下凹之平展形,表面具細鱗片,粉紅肉色。菌肉薄,濕時可見菌蓋面與菌褶接觸處所形成之輻射狀條紋。菌褶疏,直生至稍延生,肉色。菌柄與蓋同色,表面纖維狀。毒性:食毒不明

.第31页,课件共35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叢傘絲牛肝菌

學名:Filoboletusmanipularis(Berk.)Sing.分類:傘菌目、口蘑科形態描述:菌蓋寬,初圓頂形後呈平展形,表面平滑暗灰色,惟中央錐形部位色較淡。濕時從外可見透明之菌管。菌管直生,管口呈輻射狀排列,表面粉狀,淡灰色。毒性:食毒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