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_第1页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_第2页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_第3页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_第4页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碘伏遇淀粉会变色

2、能大胆参加试验并尝试记录

3、体验科学试验的乐趣

活动预备:

淀粉画一幅、装有碘伏的喷壶一个

土豆、馒头、青菜、胡萝卜人手一份

记录单人手一份、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引发幼儿探究欲望

1、熟悉碘伏

师:谁能猜一猜我的喷壶里装的什么?

(引导幼儿从气味、颜色方面观看)

师:喷壶里装的是碘伏,小伴侣腿或者胳膊摔伤时,用它来消毒;打针前医生也会用碘伏消毒

2、出示淀粉画

师:谁情愿把自己看到的说一说?(什么都没有)

师:真的什么都没有吗?确定吗?

3、喷画

师:用装有碘伏的喷壶喷洒淀粉画,碘伏遇上淀粉变色,立即呈现漂亮的风景画

4、熟悉淀粉

师:原来我的.这幅美丽的风景画,不是用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画的,而是用它画出来的(出示淀粉,引导孩子摸一摸、闻一闻、观看颜色等感知淀粉)

师:淀粉是白颜色的,所以画画看不出来,而喷壶里装有碘伏,淀粉遇到碘伏后,就会变色,所以我们就能看到画的内容了

二、动手试验,查找淀粉

1、出示馒头、土豆、青菜、胡萝卜,查找淀粉

师:小伴侣们可不能小瞧淀粉,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含有淀粉,小伴侣猜一猜这些东西里面会有淀粉吗?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吗?(幼儿自主发表意见)

小结:用碘伏来帮忙,当和碘伏碰在一起变色的就有淀粉

2、讲解记录单

3、幼儿试验记录

三、共享记录单

延长活动:出示PPT,请小伴侣帮我看看这些东西里都含有淀粉吗?每人选2种自己最喜爱的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试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2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依据爱好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看纸棒。

老师:今日老师给小伴侣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觉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老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嬉戏

1、老师有爱好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观察有一位小伴侣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伴侣,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伴侣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伴侣听到你的好伴侣说的话了吗?

4、老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觉问题,和小问号交伴侣

1、提出疑问:

老师:刚才小伴侣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晰、洪亮,但也有小伴侣说听不清晰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晰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看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晰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觉听到的声音不清楚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看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看小

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觉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老师小结:原来有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窗声同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晰了。

五、延长:

1、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的传声筒,进行连接传声筒,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传声筒。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观看,发觉身边常见树木在夏季和冬季里的不同变化。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觉。

3、关注自然界中树木的落叶与不落叶(常绿)的现象,并产生奇怪   感。

4、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育幼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及快速应答力量。

【活动预备】

1、在夏秋季节里常常带领幼儿观看身边常见树木的生长状况,并留有照片或录像资料。

2、教学挂图《多彩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利用录像或图片关心幼儿回忆身边常见的树木在四季中的生长状况。

引起幼儿观看爱好。

师:今日我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录像,看看是什么时候拍的?这里面有谁呢?他们在哪里?又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边看边说说录像中的`内容。

师:你们都熟悉这里面的树吗?这些树上的叶子时候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么多的树叶?

二、引发幼儿再次查找、观看树叶的爱好。

师:猜猜看在冬天里我们身边的树木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树上的叶子还像我们夏天观察的那么多吗?你还能观察哪些树的叶子?让我们再去认真找找、看看。

三、带领幼儿实地观看各种树木在冬天里的变化。

师:好伴侣一起去院子里找一找,冬天里,你看到的树木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结伴查找并观看树木的变化,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们发觉什么了?树上还有叶子吗?你能观察哪些树上还有树叶,叶子是什么样的?哪些树上已经没有叶子了,变得怎样?

四、带领幼儿返园,借助录像进行集体沟通。

师:刚才我们出去做什么了?你和伴侣发觉了什么?

关心幼儿回忆与争论。

五、老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活动中的发觉。

师:夏天,很多树的叶子都长得特别茂密。冬天到了,树木的生长发生变化了,有的树叶落光了,变得光秃秃的;有的树上还有很多树叶,这些树木可真好玩。

师:各种树木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观赏教学挂图《多彩的树叶》,进一步感受树叶的种类和变化。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在讲解树木过冬的方法时,由于学问点比较多,加上问题过于琐碎,个别幼儿留意力便于分散,参加性不高,这是值得我深思的。盼望自己以后在设计提问时,留意问题的层次性,同时要留意面对全体,留意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在不同的进展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产生对图形的认知爱好。

活动预备:

1、颜色、大小、外形不同的图形胸卡若干。

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小卡片若干。

3、"家"四个(家门分别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我想有个家》,老师和幼儿手牵手轻轻走进活动室,幼儿排成两排坐在小椅子上。

2、老师提问:刚才这首歌好听吗?(好听)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不知道)老师告知你们:这首歌的名字叫《我想有个家》。

3、小伴侣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吗?(有)你们熟悉自己的家吗?(熟悉)可是今日有几个小宝宝不熟悉自己的家了,他们正焦急地哭呢?小伴侣咱们来看看是谁?(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原来是这些图形宝宝不熟悉是自己的家了,小伴侣咱们应怎么办呢?(帮他们找到家、把他们送回家)那你们熟悉它们的家吗?(出示图形宝宝的房子)请幼儿选一个自己喜爱的图形宝宝把它送回自己的'家。(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有没有小伴侣把图形宝宝送错了家的)

4、图形宝宝为了感谢小伴侣他们给小伴侣变了个魔术。(出示图形拼贴画两幅,引导幼儿说出每种物品是有那几种图形宝宝变成的)

5、图形宝宝不仅给小伴侣变魔术,他们还想和小伴侣们一起玩嬉戏,小伴侣你们喜爱玩嬉戏吗?(喜爱)

6、每个幼儿的胸前都贴有一个图形宝宝的胸卡,老师引导幼儿玩《找伴侣》的嬉戏,引导幼儿找相同的图形宝宝做伴侣。

活动延长:

引导幼儿到外面和图形宝宝玩其它的嬉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1、尝试用多种工具将黄豆从大米中分别出来。2、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将黄豆从大米中分别出来,是快捷、便利的工具。3、能运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想和试验结果,对探究活动感趣活动预备:

黑板、纪录表,幼儿标记贴,五个澡盆,内放大米和黄豆,漏勺、勺子、筷子、夹子、小桶人手一份,透亮     杯子5个活动过程:

1、以厨师阿姨遇到的问题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究的爱好师:厨师阿姨今日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把黄豆和大米不当心混在了一起,谁来想一想方法,用什么方法可以帮阿姨将黄豆从大米里面分出来?(鼓舞幼儿大胆设想和表达)2、幼儿依据工具进行猜想并进行记录师:今日,老师还给小伴侣预备了一些工具,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呀?(出示工具)请你猜一猜,这些工具中哪一种能最快、最便利地把黄豆从大米里面分出来呢?(鼓舞幼儿大胆猜想、叙述)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那一种工具最快、最便利,就把自己的小标记贴到这种工具的下面。(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想)3、幼儿操作并记录试验结果师:毕竟哪种工具又快、又便利呢?老师要请小伴侣自己动手来试一试。留意每一种工具都要用一用,都用过了再找出最快、最便利的那一种,最终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这一行的工具下面。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留意提示幼儿每种工具都要尝试,最终再记录结果。重点观看、指导幼儿使用漏勺,探究用法)4、结合记录表集体争论,发觉漏勺能更多更快的将黄豆和大米分开师:刚才,我们用了各种工具来分黄豆。试过以后,你觉得那一种工具最快、最便利?为什么漏勺能很快、地把黄豆分出来,而且看不见一粒米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使用漏勺的?(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讲解漏勺的使用方法)师小结:原来,漏勺上有很多的.洞眼,当我们用漏勺去盛米和黄豆时,米就会从洞眼中漏下去,勺子里只留下了黄豆。当漏勺中盛了米和黄豆时,我门只要用手轻轻地左右晃动,就能让漏勺中的米更多、更快地漏下来了。所以,漏勺是我们今日分黄豆最有用的工具。

5、竞赛:分黄豆师: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好玩的分黄豆竞赛,男孩子一组,女孩子一组,用漏勺将剩下的黄豆和大米分开,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多!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发觉肥皂的变化。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觉,并乐于和同伴、老师进行沟通。通过活动,产生开心的情感。

二、活动预备

小组操作用具:

A、筷子、洁净的小空瓶、空心管。

B、用过的表面光滑的肥皂、牙签。

C、各种肥皂和塑料小刀。

D、肥皂薄片和动物模具。

E、脸盆、肥皂和水、肥皂水。

三、活动过程

1、争论过程:我们都来说肥皂

师:小伴侣,你有没有看到过肥皂?你看到过的肥皂是什么颜色、什么外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师:呀!你们真棒,知道肥皂这么多颜色和外形。那你们有没有用小鼻子闻过肥皂呀?它有什么气味?(幼儿回答后)

师:你们说得真好。有的肥皂还有点药味呢,叫药皂。

师(小结):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外形,还有好多气味。

2、探究操作活动肥皂变变变

师:今日老师为你们预备了很多东西和肥皂玩玩变变变的嬉戏,好吗?

(1)熟识材料

师:看看你们桌上有些什么材料?

(2)熟识操作常规要求

师:在玩的时候请你们先看看你原来的肥皂是什么样子的?等你用这些材料玩过之后它变得怎么样了?要当心桌上的材料和工具。特殊是塑料小刀和牙签,别弄到小伴侣身上,在玩水时,要当心别弄湿衣服。

(3)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鼓舞幼儿大胆尝试,并和旁边的小伴侣讲讲请小伴侣讲讲你刚才是怎么样玩的?肥皂变得怎样了?

老师小结:你们真能干,发觉了肥皂这么多的变化,有的变小了,有的变滑了,还有的在材料的关心下变成其他的样子。

3、嬉戏活动:吹泡泡

师问:那这些肥皂水有什么用呢?

师:那我就一起来吹泡泡吧。

A、集体学吹泡泡

B、幼儿来到操场上吹泡泡、玩泡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豆的观看和试验,培育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能用较清晰的语言叙述自己的观看和发觉。

【活动预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争论:

(1)豆豆被泡大了。

(2)豆豆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认真观看。

说说我的发觉。

(1)观察一颗颗黄豆陆间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似乎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留意事项】

1、试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各个环节老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选择黄豆时要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8

一、活动题目:

小小染衣坊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染料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及观看力量。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洋葱皮、咖啡渣、红茶渣、绿茶渣各若干,锅、网勺、橡胶手套、敞口盘、明矾水、白色小手绢(幼儿人手一块)、白色T恤衫(幼儿人手一件)。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看一看:盘子里是什么东西?是从哪里来?

(1)是洋葱和茶叶渣。

(2)是咖啡渣、茶叶渣和洋葱皮。

(3)妈妈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选择试验物(咖啡渣、绿茶渣、红茶渣、洋葱皮),将其放人锅中煮沸。

说一说:我的发觉。

(1)现在锅里的水比刚才更深了。

(2)洋葱皮水煮成咖啡色。

(3)红茶渣煮的水颜色变成了黄绿色。

(4)水的颜色变黑了。

试一试:给手绢染色。

介绍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还需要稀释过的明矾水。

(1)我们把锅里的染料水,过滤出来以后,再染手绢。

(2)先把手绢放进染料里浸湿,绞干水分后,浸入明矾水中。再从明矾水中捞出手绢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复三次。

说一说:我的发觉。

(1)我的手绢变红了。

(2)我的.手绢颜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绢颜色变了一点点。

(4)我的手绢变成黄颜色了。

争论分析。

在染手绢的过程中,哪种材料最简单着色?

(1)洋葱皮煮的染料,最简单着色。

(2)茶叶渣煮的染料,能让手绢变黄。

(3)咖啡渣煮的染料,几乎看不出来。

六、留意事项:

1.材料使用时需要煮沸,因此,适合小组进行,以保证活动平安进行。

2.老师在明矾水的配制时要留意,明矾重量约为织物重量的10%。

七、拓展性方案线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9

一、设计意图:本月我们开展的主题是“在动物园里”,结合主题下的线索点“动物怎样睡觉”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幼儿对小动物特别感爱好,但他们仅仅停留在对动物形状的认知上,所以我通过“躺着睡觉的动物”“惊奇的睡”来让幼儿了解多种动物不同的睡觉特点,拓展幼儿的学问面。

二、活动目标:

1、感受动物的不同睡姿,比较动物不同的睡觉特点

2、引发连续探究的爱好。

三、活动重点:

了解几种动物不同的睡姿。

四、活动预备:《摇篮曲》音乐、PPT

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影图和音乐:我们睡觉了

1、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一幅月亮婆婆伴着人们睡觉的温馨画面呈现在幼儿面前。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如何睡觉的?

3、小结:我们小伴侣睡觉的时候有暖暖的被子,有软软的小床,我们躺在小床上香香地入睡了。

二、观看PPT,比较动物不同的睡觉特点。

1、师:和月亮婆婆一起去森林里看小动物是怎么睡觉的。

2、观看视频1《躺着睡觉的动物》

提问: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睡觉的呢?

3、小结: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小动物都是趴着或躺着睡觉的,这种姿态和我们人睡觉很像。

4、师:除了趴着睡,躺着睡觉,小动物们还会怎样睡觉?我们和月亮婆婆一起去找一找。

5、观看视频2《惊奇的睡》

提问:小狗是怎么睡的?小马是怎么睡觉的?长颈鹿是怎么睡觉的?蝙蝠是怎么睡觉的?小刺猬是怎么睡觉的?

6、小结:大自然特别奇怪,动物有着不同的睡姿,有的动物喜爱把身体盘起来睡,有的动物喜爱站着睡,还有的喜爱蜷成一个小球睡,真好玩!

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看看说说,发觉特点

三、连续探究,体验发觉的乐趣。

1、师:有没有夜里不睡觉的动物呢?

2、争论夜间不睡觉的动物

小结:猫头鹰,小猫等小动物它们由于白天的视力不好,而晚上视力特殊好,所以喜爱白天睡觉,而晚上出来活动。

3、引发新的争论:小鱼它每天都睁着眼睛,是不是小鱼从来不睡觉呢?

(活动延长:引导幼儿在区域中观看小鱼)

活动反馈:

这次活动虽然是一次科学学问的普及活动,但是由于我选取的.动物睡觉姿态都是比较典型和奇怪的,所以幼儿特别感爱好。我自己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也增长了许多关于动物睡觉的学问。

在活动中我通过图片展现的方法,使幼儿生动、直接地了解了小蛇、小马、刺猬、蝙蝠等奇怪的睡觉姿态,并且使幼儿通过争论了解为什么它会这样睡?孩子们争论地特别起劲,这和活动前我请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收集资料是分不开的。最终我用一个问题使幼儿的探究爱好能延长下去“小鱼一天到晚眼睛都是睁开的,它究竟睡不睡觉呢?”我将把幼儿收集到的资料投放到个别化学习中去,进一步拓展和延长。

今日的活动也让我感觉到作为老师在这方面学问的缺乏,对于一些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拓宽自己的学问面,才能更自如地面对幼儿的提问。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10

有益的学习阅历: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预备:

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预备一些小猪纸偶。

活动与指导:

1.分散活动“看倒影”。预备一些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让幼儿看水中的倒影:“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让幼儿分散活动,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儿拿着物品)。

活动后进行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