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课件_第1页
《白杨礼赞》课件_第2页
《白杨礼赞》课件_第3页
《白杨礼赞》课件_第4页
《白杨礼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杨礼赞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同学们,杨树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树,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杨树的名句,你能说出几句吗?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宋•王雱《眼儿媚》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导入新课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宋•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唐•王之涣《送别》这节课我们跟随现代作家茅盾学习散文《白杨礼赞》,了解中国大地上与古诗词中不一样的杨树。21

出示学习目标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品味课文紧凑有力,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1234

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简介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展示自学成果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过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展示自学成果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托物言志,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一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

展示自学成果文体常识

象征又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主要是着眼于局部的语言表达效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展示自学成果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恹恹欲睡虬枝婆娑

dǐyānyín秀颀倔强大毡子主宰倦怠楠木suōqíjiànɡqiú

展示自学成果掌握字音dàizhānzăinán礼赞:虬枝:婆娑:坦荡如砥:旁逸斜出:无边无垠:纵横决荡:秀颀:潜滋暗长: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怀着敬意地赞扬的意思。枝叶扶疏的样子。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展示自学成果理解词义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美而高。颀,高。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21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语言干脆利落,节奏富于变化,气势恢宏,感情充沛。请大家认真倾听课文录音,然后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整体感知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语句看出来?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扬之情。从文中直抒胸臆的语句可以看出来:第1自然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自然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自然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自然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力求上进的精神。第9自然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

整体感知内容说说作者直抒胸臆的这些话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

第1段、第4段、第6段、最后一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与标题形成呼应。2

整体感知内容作者是从三个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不平凡,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分明的西北高原,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一一境美;白杨树自身的形貌不平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形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平凡,力争上游,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神美。

整体感知内容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给课文划分层次。全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第二部分(第2—4段):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3

整体感知内容第三部分(第5—6段):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第四部分(第7—8段):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其象征意义。第五部分(第9段):最后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

整体感知内容讨论:这篇课文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找出有关语句。不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4

整体感知内容“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整体感知内容

同学们,白杨树是怎样的树呢?有怎样优秀的品格?为什么会得到作者的高度赞美呢?请大家朗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理解白杨树形象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1

理解白杨树形象高原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根,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用烘托、映衬手法,先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场铺垫、蓄势。文章多次写到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1)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2)白杨树外部形态不平凡。(3)白杨树内在气质不平凡。2

理解白杨树形象白杨树外部形态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外部形态的总体特征?

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体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作者是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的。干:“笔直的干”“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突出了直。3

理解白杨树形象

枝:“笔直的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突出直而紧靠。叶:“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突出了它的向上。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突出“微微泛出淡青色”。

理解白杨树形象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不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4“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理解白杨树形象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

不矛盾。“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理解白杨树形象

小结:这篇文章分别描写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不平凡,白杨树自身的形貌的不平凡,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平凡,高度赞养了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理解白杨树形象

同学们,本文中的白杨树,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内涵的象征物。那么作者要通过白杨树表达怎样的感情呢?请大家仔细品读文章朗读并背诵课文第6—8段,探究下面问题:

体会象征意义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体会象征意义1

作者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为由树及人张本;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一一“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体会象征意义

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一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是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体会象征意义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2

体会象征意义

小结: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等是客观存在,但茅盾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其中,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和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运用了象征、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试找出相关的段落,体会这些写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写作特点1、象征手法: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学习写作特点2、烘托、映衬手法:高原景象,一望无际,“无边无根,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浪,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用烘托、映衬手法,先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场铺垫、蓄势。

学习写作特点3、欲扬先抑:第2段描述完高原景色后,接着写这样的景色带给作者的感受——先是感受到“雄壮”,接着又觉得有一些“单调”,为接下来写猛然见到白杨时“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衬托,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蓄足气势,这是欲扬先抑。第7段,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好女子”,紧接着说它“伟岸,正直,朴质”等等,夸它是“伟丈夫”,也是先抑后扬。本文抑扬手法的使用,一是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二是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学习写作特点4、对比手法:最后一段把楠木和白杨树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赞美楠木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

学习写作特点

课堂练习1、给加蓝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主宰()倦怠()地壳()恹恹()晕圈()婆suō()qiú()枝秀qí()zăidàiqiàoyānyùn娑虬颀

课堂练习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