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及诗歌复习总结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及诗歌复习总结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及诗歌复习总结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及诗歌复习总结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及诗歌复习总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羁旅诗?

古代,诗人们或由于山长水阔,或战乱频仍,或久戍边关、或宦游不归、贬官异地;长期漂泊在外,滞留他乡。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熟悉羁旅诗常见意象:望月怀远: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鸿雁传书: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挖掘关键信息

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归”等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高适的《除夜作》,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生日。菩萨蛮韦庄【菩萨蛮】

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乐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的。可见《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萨并无关系,词牌的意思是“象菩萨似的蛮国人”。

韦庄

字端己,唐末五代诗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物之四世孙。

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请展开想象,用散文笔调描绘其中的意境。

注意点:

⒈想象合情合理

⒉想象优美丰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人说美丽女性的骨肉是水做的,若真如此,那么我想,必是江南的春水造就了美丽女性风情万种的骨肉。因为只有江南的春水,才会那么迷人,碧绿得比蓝天还要妩媚;只有江南的春水,才会那么醉心,清新得比白云还要柔情。柔情似水,水似柔情,在春日的闲暇里,与二三知心文友租一只画舫(fǎng,船),在温柔的江南烟波里,任意西东。江南不缺春雨的潇潇,在品酒论诗之余,相互枕藉舟中,静聆江南丝雨无数双纤手轻叩船篷的柔情蜜意。当睡意悄然袭来,江南春眠梦亦芳……(1)好在景美(2)好在生活美(3)好在人美

江南好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画船听雨眠【菩萨蛮】韦庄(其一)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其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知人论诗背景材料: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物之四世孙。广明元年(880)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藩镇混战,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表面上似乎盛赞江南的无限风光,接天秀色,但无论它“水碧于天”也好,“人秀似月”也罢,读来总觉那一抹有乡不得还,有家不得归的离愁怨意深切入骨,总也摆脱不得。《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①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乡之情。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蜀遭后期》张说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清江引•秋怀》张可久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王勃羁旅之人怀有什么样的情感呢?②叙写羁旅之苦,漂泊哀伤、生活潦倒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盂浩然《宿建德江》③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文人失意之情。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的《登高》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因兵役长年戍边,是羁旅行役诗,也可归为边塞诗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唯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注:此诗是王寂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问】: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羁绪”是漂泊的旅思,是谪官的愁思,是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是年华易逝的伤感,是宦海浮沉的厌倦……灵活解读苏幕遮周邦彦周邦彥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题材。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曾替朝廷管理音乐。著有《片玉集》,也称《清真集》。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周词以雕刻取胜,但这首《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周词中可算是少数的例外。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整幅画面清新自然淡雅。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讨论、探究: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讨论: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风荷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赏析总结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等;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虚实结合、衬托(正衬,反衬)、联想和想象等;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要更多注意:①乐景衬哀情②侧面落笔。①乐景衬哀情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推己及人,侧面落笔。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思妇闺情诗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伤春、思念心上人的感情。理解概念:1、闺怨诗。

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闺中的少妇不知道忧愁为何物,春日里浓妆艳抹,登上高楼观景,看到路边柳色青青,忽然感悟到自己的青春和这春天杨柳一样,转瞬即逝同样短暂,于是后悔让丈夫从军远行,去追逐功名,却留下她一人,辜负了大好春光。诗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白居易《伤春词》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2、宫怨诗。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评析]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

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比较李清照《一剪梅》和温庭筠的《菩萨蛮》总结闺怨诗的常见意象和感情基调。对形象的认知理解——抒情主体形象——作品刻画的形象(自我形象)(他人形象)飞卿之作多华丽雕饰之词藻温庭筠描绘女性,常以外在形式,如室内环境,衣着装饰、梳妆举止等展现。以外物为媒介带出女子的情感。温多运用象征、隐喻和暗示等手法,情感含而不露。读者读飞卿之作,常会引起联想,词藻华美,读者迷于斟酌,缺少共鸣。清照之作,以通俗浅白之语,谈谈道出。清照多将自我的情感寄于自然景物之中。清照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自然率真地体现女性的纯真细腻。清照之作,真诚白话,表达自身遭遇。读者易沉入诗境,产生共鸣。轩楼烛光画屏栏杆飞蛾鹦鹉

春景黄莺燕子杨柳落花芳草莲花

秋景鸿雁落叶衰草月亮夜色银河含蓄凄冷伤感哀怨悲慨总结意象诗歌情调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①王正之:名特起,工词赋。②小山亭:在湖北漕官衙内。③肖:经受。④画檐:画有图案或彩色的屋檐。⑤惹:沾住。⑥玉环:唐玄宗宠杨玉环,宠极一时,一在马嵬驿被赐死。⑦飞燕:汉成皇后赵飞燕,宠冠后宫,后被迫自杀。借思妇闺情寄寓自己的人生感慨总结闺怨诗的思想情感:离情别苦类美人迟暮类借此言彼类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4分)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再到写伤别之愁,最后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建章:宫殿名。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锁”字是诗眼。“锁”是“闭锁”之义。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描写宫女被禁锢的悲哀怨恨之情自然引出下面落红的自由。⑵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表现了宫女渴盼自由而不可得的痛苦。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闺怨诗的意象、情感诗歌思想情感题、炼字题、手法题的做题要求。自己总结: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而诗人天生敏捷,故而触之于怀,发而为诗,道出常人所不能言的离情别绪。空间的隔离感、时间的距离感、心理的距离感使送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送别诗的魅力——距离产生美

送别诗的常用意象送别诗的主要内容情感送别诗的常用手法送别诗中的典型意象

古人写诗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情感,而送别诗也不例外。这些意象被诗词作者不断沿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久而久之,读者往往只要借助交织在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就能捕捉到作者的情感趋向。那么,与离别结缘最深的意象有哪些呢?

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送别无名氏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送别诗常见意象:柳2、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1、“柳”与“留”谐音,杨柳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势。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柳与送别密切关联的原因: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李白

“惜别添壶酒,临歧赠马鞭。”——岑参《送杨子》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

临别之时,设宴饯行,殷勤劝饮,酒可以默默传递朋友的情谊,也可以暗暗消释离别的痛苦。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流水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流水,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水的悠悠流淌,象征离情的缠绵不绝;流水一去不复返,象征行人的渐行渐远;水的清寒冰冷,象征离别的凄凉悲苦。正因为水有多种象征意义,诗人才将送别之情投射于流水的意象之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芳草

芳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情,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这里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离别的愁情在“芳草”的意象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送别诗中常见的时间意象:傍晚山中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灵澈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即将离别的人来说,更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反衬)为何送别诗常用“傍晚”的时间意象?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长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劳劳亭歌》李白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谢亭》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李白

古人长途远行,往往亲故分别,再见难期,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当时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送别诗中常见的空间意象:南浦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送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古人既有陆上的送别之地,也有水边的送别之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送别诗中的情感

别离,是令人哀伤愁怨的,故古代诗人创作出了不少含悲忍泪的名篇;但别离所包含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它表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李

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表明自己的心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古今情”是契阔离别之情、壮志未酬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的复杂交织。送别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常见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寓情等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虚实结合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等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1:直抒胸臆

衢洲别李秀才

方干千山红树万山红,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离别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2:借景抒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3:托物寓情赠别二首(其二)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4:虚实结合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