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题型中文字叙述题的解题策略一、文字选择题的解题策略选择题大多由题干和选项组成,由单选和多选之分。生物学中常见的为单选题,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辨析为主。解答选择题,一审题要严,二方法要对.审题严,是指通过阅读题干和选项,弄清题意的过程.它又分两步:一是全面准确地发现已知条件或要害;二是透析出已知条件的内涵。方法对是指解选择题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否则,轻则浪费时间,重则前功尽弃。解选择题的方法主要有作答法,排除法,计算法,推断法,比较法等要做到全面准确地发现已知条件或要害,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一些:⑴避免思维定势、⑵避免概念混淆、⑶排除迷惑条件、⑷找出隐藏条件、⑸简化已知条件、⑹图示已知条件、⑺找到关键词及词组、⑻明确条件提出的角度、⑼全面发现表达形式、⑽全面把握知识结构等。一、找画关键字词,注意限定条件1.一个基因型为AaBb(基因自由组合)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配子时,能形成的精子类型有多少种?2.假设一段信使RNA上有600个碱基,其中A150个,G250个,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多少?如果答案是”4种”题目应该怎么改?题目改为”初级卵母细胞”又如何?
改为”氨基酸数目最多有多少”又如何?3.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99年上海题)
A.高尔基体
B.核糖体C.叶绿体
D.中心体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关键字词:
限定条件的种类:时间、原因、影响限定的程度:根本、直接、最终选择的方向:肯定、否定常见限定条件:一个和生物体,种类和数目,染色体数目中的个数和对数,最多和最少,主要和次要,可能和最可能,一切和绝大多数,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特性等。二、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题干中没有明确给出,而隐藏在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图形、图表、曲线、生产实践或题目给予的新信息中的条件。隐含条件是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1.兔子的精子中DNA重量为4×10—12g,则其受精卵进入有丝分裂中期的DNA重量为
A、4×10—12gB、8×10—12gC、16×10—12gD、大于16×10—12g2.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03年新课程全国理科综合题)A、甲B、乙C、丙D、丁三.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切忌“想当然”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干或选项中附加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题干,排除干扰。1.已知某人的精原细胞中有26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该人形成精子的基因组合类型最多为()A.226
B.223C.262D.2×262.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细菌细胞中也没有线粒体,其呼吸作用的方式是()A.只进行无氧呼吸B.只进行有氧呼吸C.一般不进行呼吸
D.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四.全面准确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律,克服思维定势,不要“想当然”。1、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组织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A.0B.N/4C.N/8D.N/16很多学生想当然的认为“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单倍体育种”2.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卵细胞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C.胚细胞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3.某些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03年广东高考题)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种DD五.解决“不知所问”题目的关键是要“知其所问”、“知其所考”。1.以下所含DNA分子最小的是()A、细菌B、噬菌体C、烟草花叶病毒D、Y染色体B二、资料信息题题型分析1、题型特点:资料信息题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主要题型之一。这类题目通常是以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社会或生产实际中的某个事件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和线等形式向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并依据信息、提出一组相关问题,要求同学们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物呈现的特征,进而解答这组有关问题。因此,其结构主要是由“事件、信息、问题”三部分组成。2、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阅读资料、理解信息(2)整合信息、抓住关键(3)运用信息、组织答案(既要明确题目中的的事件及信息类型)(针对题目中的设问,分析所给信息,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第一步是解题基础,第二步是解题关键例:并指I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_____,父亲的为_____,母亲的为______。(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路:(1)阅读资料、理解信息首先要阅读题目中的文字信息,找出所考的知识点。解题思路:(1)阅读资料、理解信息首先要阅读题目中的文字信息,找出所考的知识点。是单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2)分析整合信息分析所给信息,将文字信息转化成遗传图解。(3)回答问题三、实验题型及应对策略1、实验评价题
(实验方案纠错改进)实验评价题是实验题型中最简单的一种题型,试题中给出一套有毛病的实验方案。要求找出错误及不合理处,并加以改正、补充。2002年夏季全国“理科综合”试卷中的21题的前三问为实验评价题。这类题主要考查实验分析及评价能力。(1).看有无对照实验,如果有,看对照实验设计是否合理。(2).看实验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3).看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4).看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的是否合理。药剂的配备、使用及用量的大小。(5).实验结果的验证是否合理。应答策略:例2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将试管分别放入25℃、60℃的水中和冰块中,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两支试管中的pH=6.8,第三支试管中的pH=4,摇均后维持各自温度5min。(3)在三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均。观察并记录:(略)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请回答:[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___[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的内容。解析:本题是比较典型的实验评析题。按解题程序:
1、看有无对照实验?再看对照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有有两个变量:温度、PH。所以不合理。2、看实验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3.看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基本合理。4、看实验仪器、药剂的使用的是否合理?试管没有标号。溶液没有量的描述。5.实验结果的验证是否合理。基本合理。[1]按此步骤不能得出以上实验结论。
[2]a.试管上没有做标记,应用字母或数字进行标记如三支试管上分别标记A、B、C。b.步骤(1)(2)中加入试管中的两种溶液应有量的描述,如步骤(2)中应补充3%的可溶性淀粉2ml。c.实验组与对照组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两组中存在酸碱度和温度两个变量,应只有一个温度变量,酸碱度应一致,pH应都为6.8(只有答出pH就可以)。
问题答案2、实验设计题
主要考查实验的方法、原理、技能和技巧等。在目前实验考查尚难以做到动手操作的情况下,设计、分析实验的思路和方案就成了主要的形式。这类试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实验设计题是一种开放型的试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思路。应对策略:
1.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所给实验仪器及试剂、材料的操作及用途。2.确定与此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在条件、目标与原理之间寻找关联点,再设计出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3.设计实验步骤: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注意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顺序;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验证分析。
解答这类题时还要注意充分利用题目的条件,如果给出了实验的材料及试剂,那么要注意所给的材料与试剂要充分利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不能用题目条件中没有的材料与试剂;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没有用上,那得考虑实验步骤中是否还有考虑不周之处。例3:课题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们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们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于是该同学就假设了“造成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问题:参照上述题目中所给出的有关材料,请设计一个实验对该同学的假设进行验证。解析:本题为实验设计题,按应答策略R细菌产生了一种物质,并且不利于其他细菌的生存。①本题的实验目的要求:验证“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③实验假设:④观测指标:细菌的生长情况⑤单一变量:R细菌的有无②实验原理: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中可正常生长。⑥无关变量:培养基的成分、温度、PH值本题没有给出实验的材料用具,但从题干中可知:需要R细菌、其它细菌、培养皿、培养基等实验设计思路:设置对照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菌生长状况是否相同,得出实验结论。综合上述思维过程,可构建出本实验的实验步骤设计的关键就是如何设计对照实验。抓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进行对照组(R细菌的有无)的准备。二是对照组的设置(注意单一变量原则)。三是对照组的使用。四是对照组的观察。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皿,分别加入相同营养成分的等量培养基,编号甲、乙。
第二步:在甲培养基上接种R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细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R细菌,作为对照。第三步:在这两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其他细菌。
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让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繁殖。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状况本题如果要求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怎样答题?要用比较性的语言预测各种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1)、如果两个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状况相同,则证明R细菌没有产生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2)如果两个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状况不同,接种过R细菌的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状况较差,则证明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根据本题的提供的信息,不会出现这种可能。能否出现以下结果?两个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状况不同,接种过R细菌的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状况较好,则证明R细菌产生了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解答实验设计题的关键:1、审准目的、条件和原理。2、找出单一变量,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实验设计步骤一般分为三环节:1、进行对照实验的准备:将相关的实验材料、用具等平均分组并编号;2、对照组的设置:施加实验变量(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最适)、3、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结合题意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对象)。
(三)预测实验结果: 解题思路:1.
验证性实验:根据相关原理解题,结果唯一;2.
探究性实验:遵循完整性原则(将所有的可能性排列出来,并排除不符合实际的情况)。3、实验分析题(属于资料信息题)这类试题以实验为背景,通过图、文、表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实验情境,要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解读、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推测和预期等,解决题设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这类试题是资料信息题的一种主要类型。例4: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水煮沸,冷却后,取2mL淀粉溶液和2mL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在37℃条件下保持20分钟左右。上述过程中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纸袋内最初无色逐渐变蓝色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而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浅褐色。请分析上述出现的原因。34(1)最初无色的原因是
。(2)逐渐变蓝色的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
。(4)玻璃纸袋外液体的颜色为什么始终是浅褐色的?
。(5)已知唾液的PH值为7,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值为2。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使混合液的PH值为3,混合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
,简述理由
。
怎样解答这类题?按资料信息题的解题步骤(1)阅读信息,找出所考知识点该题主要考查了半透膜、碘与淀粉溶液的显色反应,酶的特性等知识点。做本题应具备的知识: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及离子通过,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淀粉分子比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酶具有专一性,唾液里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与碘液不显蓝色反应。酶的催化功能必须在适宜的温度、酸碱度条件下进行,当PH值为3的时候,唾液淀粉酶失活,胃蛋白酶仍具有活性,此时,胃蛋白酶将唾液淀粉酶水解为多肽。(1)最初无色的原因是
。(2)逐渐变蓝色的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
。(4)玻璃纸袋外液体的颜色为什么始终是浅褐色的?
。(5)已知唾液的PH值为7,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值为2。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使混合液的PH值为3,混合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
,简述理由
。
碘液没有进入玻璃纸袋内碘液进袋内,遇淀粉显蓝玻璃袋内的淀粉逐渐被水解为麦芽糖,蓝色逐渐褪却淀粉的分子比较大,不能穿过玻璃纸袋多肽(5)已知唾液的PH值为7,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值为2。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且混合液的PH值为3,混合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
多肽,简述理由:当唾液和胃液混合后,PH值为3的时候,唾液失活,不能消化淀粉,胃液仍有活性,但胃液不能消化淀粉,此时的唾液淀粉酶被胃液消化成多肽,新增加的物质是多肽。四.信息迁移题题型分析:1题型功能:具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考查学生接受处理信息、加工利用信息、反馈表达信息、迁移创新信息的能力。本质上考查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
2信息迁移题题型结构特点:既提供一个全新的自然科学背景,如提供一段文字材料、图解、曲线、图表资料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资料,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生物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3.解题思路:阅读材料→知识搭桥→信息迁移→确定答案新情境、新材料、新信息和新问题。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
第一步:快速浏览材料,弄清题意和要求回答的问题。
第二步:针对问题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和句,从中提取与问题目标相联系的有关信息。紧接着必须尽量与教材内容挂钩,所谓“题在书外,意在书中”,所供资料必定要运用教材理论去解释,理解,因此,一定要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
第三步:结合问题目标要求,对提取的信息加以组织,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步:表述问题的答案和进行反思。
难点在于第2、3步,即如何提取和组织信息。例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分析回答:1983年,美国科学家Ceck和Altman分别在研究原虫和植物病毒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小分子物质—“核酶”,这种特殊物质不仅能够与病毒基因链的特定部位以碱基互补的方式结合,而且还能在此部位上对基因进行切割,将其剪断,破坏其完整结构。(1)核酶的化学本质
。(2)若某DNA分子被核酶切割部位的碱基序为ATTCC,则该核酶的识别部位的碱基序列是
。
(3)核酶被科学家形象地成为“分子剪刀”,它在医学上有十分广阔地应用前景,如
。(4)核酶的发现表明,RNA具有基因和酶的双重功能,Ceck和Altman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试指出其理论重大意义。与问题目标相联系的知识信息来源问题目标新信息已知信息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与病毒基因链的特定部位以碱基互补方式结合一定部位对基因可进行切割、剪断、破坏结构①②①③④核酶碱基互补配对DNA限制性内切酶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1)核酶的化学本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首大学《教育学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大数据框架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鉴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色彩构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合唱团Ⅴ》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民宿租房承包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大宗贸易柴油合同范本
-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评论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发放贷款代偿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部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重点:古代文化常识
- 自然教育课程的追寻与实践
- 音乐厅设计方案
- 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生活中的标志》课件
- 2024年云南烟草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产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及解读
- 2022年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
- 废气设施施工方案
- 薄荷的栽培技术
- 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