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回延安》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贺敬之回延安1精选课件回延安2精选课件

同学们大都爱听歌、唱歌,有一种距离我们这个时代较远的歌曲形式,它就是主要流行于陕北一带的“信天游”。“信天游”,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是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贺敬之在1956年写下的这首《回延安》,看看作者是怎样采用“信天游”的表现形式以诗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情感的。3精选课件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3、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4、学习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5、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4精选课件自学提纲

1、结合课文下的注释,了解作者。

2、朗读诗歌,体会所写的主要内容。

3、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4、学习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5精选课件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并没有冬天》、《贺敬之诗选》等。贺敬之6精选课件创作背景

诗人1940年奔赴延安,1946年因工作需要离开。六年中在延安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炼,经历了生命史上最难忘的时期。1956年,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下了诗作《回延安》和散文《重回母亲的怀抱—延安》。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的深厚而真切的无产阶级感情。这首诗,发表在1956年6月《延河》上。7精选课件写作背景:“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8精选课件特色简介

诗歌所采用的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陕北民歌“信天游”(又名“顺天游”)的形式,这种民歌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常为两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长的可以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多作蝉联,多用叠字,多用衬字,既有急徐相替之美,又有刚柔交织之妙。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因而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和民歌特色。9精选课件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用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体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感情构成了诗的源泉,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露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10精选课件字词积累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白羊肚(dǔ)树梢(shāo)糜子(méi)满窖(jiào)脑畔(pàn)气喘(chuǎn)眼眶(kuàng)11精选课件有感情的齐读课文12精选课件分别用三个字给每部分起个名字,并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回延安。表达诗人离别延安十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第二部分:忆延安。回忆十年前在延安的生活,展现诗人和延安的血肉关系、母子深情。第三部分:话延安。描写亲人欢聚一堂,亲切叙旧的热烈场面。第四部分:看延安。写今天在延安城看到的崭新面貌,表现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第五部分:颂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表达作者的惜别之意。13精选课件

朗读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兴奋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

(3)话延安,欢聚话今昔

喜悦

(4)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5)颂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

思路结构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之情。14精选课件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5精选课件一、回延安:抒写诗人离别10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与亲人相见的喜悦之情。16精选课件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对母亲延安的眷念夙愿已偿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动作急遽,极写感情的深挚17精选课件拟人欢迎场面的热烈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动作干脆利落18精选课件一开头,兴奋快乐的情感就像强有力的大手把人牢牢抓住!接下去,那些具体而带有强烈特征性的句子,把眼前的景色和人物带到我们的跟前、心上来!真像一个久客他乡的游子一旦回到了故乡。延安啊,这革命的摇篮,这伟大的“母亲”,诗人带着多少情意倒入了你的怀抱!

——臧克家19精选课件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怎样表达他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写“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去体味、联想。(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20精选课件二、忆延安:回忆自己在延安时期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和延安的血肉关系、母子深情,表现出对延安的感激和怀念。21精选课件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养育之恩比兴手法22精选课件“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兴即起兴——先从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委婉含蓄,寓意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23精选课件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火热的战斗和学习的生活党的培育之恩对母亲延安的怀念和感激24精选课件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的艰苦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作者长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梢树枝树根根,紧连一起一样,延安与作者,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人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现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为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对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2.“手把手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合作交流解读探究25精选课件三、话延安:描述亲人欢聚一堂、亲切话旧的热烈场面。26精选课件选择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渲染延安人民热情招待客人的浓烈氛围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27精选课件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比喻、夸张滔滔不绝的热烈场面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28精选课件3.第三部分,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1)环境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民的热情、好客;(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3)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合作交流解读探究29精选课件四、看延安:喜看延安城市新面貌,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30精选课件夸张比喻排比、拟人拟人、比喻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31精选课件

4.“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1)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的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用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合作交流解读探究32精选课件延安旧貌换新颜33精选课件五、颂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34精选课件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从延安向全国扩展的大好的革命形势35精选课件枣园毛泽东旧居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回顾延安历史,延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滚延河水不断向前36精选课件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念之情37精选课件

5.结尾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越发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但是,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相反,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合作交流解读探究38精选课件6.诗歌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1)“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的到“回”字,首尾呼应。

(2)虽然作者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作者怎能舍得呢?用了这样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与延安的无法分割的感情。

(3)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作者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未来,诗人顺着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的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39精选课件7.探究体会诗中作者真挚炽热的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头扑进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40精选课件这首现代诗的特点一、着眼于抒情。1、抓住自己对延安的亲情来写,反复咏叹。2、诗歌前后相承,紧扣住延安: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二、全诗学习和借鉴了陕北信天游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比兴手法使用很巧妙。三、语言的口语化、适当的地方化。陕北的口语,给人以清新质朴之感。41精选课件四、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把诗歌的内容表现得形象、生动,而且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亲切、热烈42精选课件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延安是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具体语句:“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等。43精选课件第一部分用了大量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之情。而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达情意更加强烈。44精选课件第一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双手搂定宝塔山”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再次把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延安比作母亲,把对延安的热爱表达出来了。“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欢乐的气氛。45精选课件第四部分的中心句是什么?诗人是怎样围绕这一中心写的?中心句是“母亲延安换新衣”。先用夸张句“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总起,表明变化之大,接着选取了一些典型形象来表现延安城的巨变,最后归纳总结。46精选课件诗歌运用了大量的叠字、口语,请说说其特点和作用。叠字的大量运用,带有陕北口语的特色,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诗中的叠字词语,有表事物的,如“树根根”“羊羔羔”等;有表数量的,如“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有表情态的,如“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还有表颜色的,如“白生生”等。还有如“登时”“莫要”等陕北口语的入诗,都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对诗人形象、生动地抒发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47精选课件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回”字是全诗的诗眼,“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显得无比亲切,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感情,而“去”“到”没有这种效果。48精选课件再读诗

请同学们请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1、圈出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并和大家讨论与分享其表达效果(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引导)根据“从

(字词、句),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49精选课件如题目中的“回”,“回”意味着重先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容易使人联想到回家、回乡,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园,拉近(突出/写出)了诗人和延安的密切关系。又如:开头第一部分中“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50精选课件

2、诗中运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小组合作分析其中的表达效果。根据

诗句中的可知,采用

(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51精选课件四、拓展探究(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