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千古儒学 修身为本》-《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语文-《千古儒学 修身为本》-《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语文-《千古儒学 修身为本》-《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语文-《千古儒学 修身为本》-《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语文-《千古儒学 修身为本》-《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工作单位:授课老师:课型:新授课学科:语文一、教学内容分析《论语》十二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论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我们所效法。本篇课文以修身立德为焦点选取了《论语》中的十二章,展示了孔子关于君子修身修什么、怎么修的基本观点。文章采用语录体形式,言简义丰,隽永深远,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能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外,更应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熏陶。因此,我将本篇课文的研习制定为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和学生一起研习文章的修身立德思想,将先秦儒家的思想智慧转化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三、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2、研习君子修身的智慧,修养身心,养育人格。3、思考《论语》在新时代的思想价值。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研习君子修身的智慧,修养身心,养育人格。

2、难点:思考《论语》在新时代的思想价值。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应用

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课堂导入:俗话说“十人九儒。”儒家的思想可以说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告诉为政者必须首先端正自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成为很多人为人处世的格言。在《论语》十二章中,至圣先师孔子从君子修身的角度为我们再度呈现了千古儒学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研习《论语》十二章。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回想学过的积累过的《论语》中的名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从中揭示贯穿于整堂课程的主题——修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整体感知全班齐声朗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翻译下列重点语句。与第一课时的知识进行衔接,巩固文言知识,为研习思想做准备。深入研读问题一:再次诵读全文,找出《论语》十二章中涉及修身内容的章节。问题二:每组至少选择两章从怎么修身的角度来分析每章的内容。(先朗诵、再分析)通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讨论中各抒己见,理解文章的深刻思想。学生各抒己见,理解更加深刻。拓展延伸在新时代下,《论语》十二章中的这些语句可以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从本课中任选两句或者三句用到你的文章中,以“时代新声”为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可结合自身经历,也可结合社会时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结合社会现实,书写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与现实的互动性,进而从中借鉴适用于当下或未来发展的有益因素。课堂总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关于君子修身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精神,贯穿与我们中国人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让我们将这种浸润在我们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文化转变为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深化主旨。《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能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外,更应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熏陶。因此,我将本篇课文的研习制定为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和学生一起研习文章的修身立德思想,将先秦儒家的思想智慧转化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效果分析本节课,采用揭题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整体感知部分为了与第一课时的知识进行衔接,并且巩固文言知识,设计了翻译下列重点语句的环节,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并且学会运用文言知识。在深入研读部分,我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设计了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为:再次诵读全文,找出《论语》十二章中涉及修身内容的章节。通过再次诵读,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进行高度概括。第二个问题为:每组至少选择两章从怎么修身的角度来分析每章的内容(先朗诵、再分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讨论中各抒己见。在拓展延伸部分,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与现实的互动性,进而从中借鉴适用于当下或未来发展的有益因素。在学生自主发言之后,教师对学生有疑问或者没有选择的章节进行讲授、补充和总结,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语文的研习和熏陶。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的及时点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基本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论语》十二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论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我们所效法。本篇课文以修身立德为焦点选取了《论语》中的十二章,展示了孔子关于君子修身修什么、怎么修的基本观点。文章采用语录体形式,言简义丰,隽永深远,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评测练习一、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

片段读写练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问题。(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2)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在上述两则文字中,孔子对他大加赞扬。B.颜回勤于学习,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即由一点能推知十点。C.孔子希望大家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D.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子贡以雄辩著称,孔子批评他说话过于谦虚。2.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表示,“吾与女弗如也”应理解为“我与汝均不如”。据此联系上述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孔子的教育技巧。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问题。(1)(樊迟)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①,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②,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注]①皋陶:上古时期东夷部落的首领,曾在舜的手下做过管理刑政的官,以正直闻名天下。②伊尹:商汤时的贤能辅相,为商朝的建立和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3.请结合第一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分析“举直”的含义,试简要写出分析过程。4.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指出,“举直错诸枉”有哪些意义?三、微写作。5.学校计划举办以“《论语》修身思想与现代社会青年成长”为主题的论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要求:引用《论语》中的原文,200字左右。模拟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B.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C.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D.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路性情粗野,刚直好勇。他曾经欺侮孔子,后来被孔子以礼诱导,最终拜孔子为师。B.子路自尊自信,不慕虚荣。孔子认为子路即使穿着破旧袍子和穿着皮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会感到羞愧。C.子路精于政事,能力出众。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可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事务。D.子路尽忠职守,不避危险。卫国政乱时,子羔劝他不要进城,子路以“不避其难”为由拒绝了,最终玉碎当场。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2)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4.孔子之前曾预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后闻听卫国政变,断言“嗟乎,由死矣”,而子路果真死了。你认为孔子的判断有哪些依据?请简要说明。(4分)高考练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不仅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释义及用法,还要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从而全面理解并准确翻译重要字词和文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分)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至掩卷而诵,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注]①江陵公:指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②蹠戾:乖舛,谬误。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试必雄其曹偶雄:称雄B.酬以馆选 酬:应酬C.以乐留都山川 乐:喜爱D.为所不知后人计 计:考虑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4.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