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及流变_第1页
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及流变_第2页
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及流变_第3页
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及流变_第4页
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及流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及流变地域文化具有根源性和表层性特征,正因为具有根源性特征,所以地域文化的具体特征涉及并体现到社会结构、生存状态、民情习俗、人文精神、文化形态等诸多方面。其中,作为文化样式或文化形态之一的电视文化就蕴涵和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某些本质特征。

对大连电视地域文化特征的静态观照

电视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电视要有意地创造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来适应大众;从源流的角度来看,电视也在有意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承载和蕴涵着地域文化的本质特征。本文将从第二个角度来分析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的特征总要多多少少地在它的文化产品中刻下印记,或通过文化产品予以呈现。对大连电视来说,虽然诞生的时间不足40年,但在它身上已表现出了大连地域文化的一些根本特征。本文以最能体现电视文化特征的电视剧、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和电视栏目为例对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来进行说明。

1.对以齐鲁文化为基因和内核的传统(根源)文化的固守和弘扬

大连文化在形成初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后期由于海上通道的畅通,更多的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因此与东北、北方地区的古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成分是中原文化而不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对大连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是最根本和最深远的,因此,在大连的文化特征中,基因与内核就是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对天道、人道和天人关系的探索;俯仰天地的人文情怀;奋发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大连电视台近40年问创作的电视剧“农村三部曲”、都市平安夜、相依年年、《守望幸福》、《闯关东》,电视艺术片有轨电车奏鸣曲》、《大树》,电视纪录片《海路十八里》、《凝固的记忆》等都植根现实,对民族、国家、家庭(家园)和人的命运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体现出浓烈的齐鲁文化色彩,也是对传统(根源)文化的固守和弘扬。

2.对外来文化借鉴、吸收和融合的电视文化国际化趋向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大连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敏于借鉴、敢于吸收、勇于创新的品格,具有浓厚的国际化色彩。近现代时期由于殖民文化的肆虐和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使大连成为国内接受外来文化最早最多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连又成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健康积极的外来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迅速地引入并开始渗透,为大连的地域文化增添了国际化色彩;2l世纪以来,文化交流、借鉴的频繁和深入加快了大连地域文化的国际化趋向。在大连的电视文化特征中,国际化色彩表现得非常突出。从电视纪录片《沿着莱茵河》、《俄罗斯散记》等一系列跨国制作的大型电视节目,到连续举办多年的《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广场文艺晚会》和《世界名师时装展演》,都透射出浓厚的国际化趋向。

5.以浪漫和时尚为色彩的现代电视文化潮流由于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等种种原因,在大连的地域文化构成中,现代文化占着优势地位。在大连人的精神世界中,对现代文化的接受较快,并且更乐于接受现代文化的形式而非本质。因此,现代文化外层中的浪漫、时尚色彩在大连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尤为明显。对浪漫和时尚的追逐也成为大连电视节目创作中的重要理念并逐渐形成一种现代电视文化潮流。许多主题性晚会和节庆性晚会以浪漫和时尚为创作风格,以大海、少女、槐花、沙滩为创意元素,通过现代手段的渲染,营造出妙不可言的视听效果。这些电视节目既是上述创作理念的结果,同时通过累积、叠加、丰富和提高,逐渐形成了大连电视文化中浪漫时尚的现代化潮流。

对大连电视文化特征的动态流变分析

地域文化的特征不是亘古不变的,在其本质特征和品格没有被颠覆的前提下,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地域文化的某些非主流和非本质特征也在动态流变中发生着调整和转化。大连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也是如此。

1.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从“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辘、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到《都市平安夜》——大连电视地域文化特征的第一次转型:从对东北乡村文化的张扬到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创作于l988至l992年的“农村三部曲”电视连续剧,全剧有着浓烈的东北乡村文化气息,人物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语言形态等要素组合起来,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东北乡村的文化风情画卷。“农村三部曲”显示了大连电视对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自觉追求,该剧在中央电视台和诸多电视台的轮番播出也提高、加重了大连电视在传播和张扬东北乡村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地位。l994年,随着l2集电视连续剧《都市平安夜》以及几档反映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的电视栏目《寰市写真》、《大连月谈》等的出现,又体现出在开放和发展日益加剧、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大环境下,大连电视文化创作中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其中城市题材电视剧都市平安夜》揭示了改革开放给城市人带来的观念冲击,完成了大连电视地域文化特征的第一次转型:从对东北乡村文化的张扬到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面对电视所服务和影响的观众,电视工作者在文化创作上的主观转换。

2、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年前后,从《突围》、《你好,西拉沭沦》到《三古娘一个兵》、《午夜有轨电车》、《东方风云》、《咱那些日子》——大连电视地域文化特征的第二次转型:从寻求文化突围到多元文化的共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l7集电视连续剧突围》应潮而生,它以理性的目光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处,它告诉人们:只有通过精神上的突围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这部电视剧以鲜明的探索性和试验性为大连的电视文化打了前卫却深刻、创新却冷静的特征。

之后,还拍摄了反映人情冷暖和人性善恶,具有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精神的难舍真情))(2000年,l6集)、相依年年))(2000年,2集);反映变革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奋斗发展,具有鲜明时代文化色彩的世纪之约(2002年,l2集)、《希望的田野》(2002年,23集);反映普通人生活,具有平民文化色彩的《离婚女子驿站》(200年,20集)、《小巷总理》(2000年,2集)、杨洋三嫁(2001年,23集)等作品。这一阶段,大连电视剧创作数量繁多、题材丰富、主题多样、形式创新,引领了世纪之交大连电视地域文化特征的第二次转型。

5.近几年,从亲情电视剧《守望幸福》、《大姐》、《家有九风》、《继父》到历史文化题材、地域文化题材电视片《凝固的记忆》、《海路十八里》、和电视剧《闯关东》——大连电视地域文化特征的第三次转型:从绚烂的多元文化向沉静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回归。

这一阶段,反映人间真情,体现传统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亲情伦理剧以较高的密度涌现,《大哥》(2002年,20集)、《大姐》(2004年,l9集)、《守望幸福》(2004年,22集)、《家有九凤》(2005年,26集)、《继父》(2006年,29集)掀起了一轮轮收视热潮,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精品电视剧不断涌现的同时,以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凝固的记忆》和海路十八里》以另一种电视样式展现了地域文化的浓重魅力,打动了日益挑剔的电视观众,并为电视理论界所称道。至此,大连电视地域文化特征完成了从绚烂的多元文化向沉静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回归的第三次转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频繁深入,可以预见,电视的地域文化特征还会出现一些变化:一是不同地域的电视文化中共性的成分会越来越多,个性的成分会越来越少(但永远不会消失)。然而,越来越少的个性才是地域电视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二是电视地域文化特征的变化或转型会越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