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蛋白质课件_第1页
营养师蛋白质课件_第2页
营养师蛋白质课件_第3页
营养师蛋白质课件_第4页
营养师蛋白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师蛋白质营养师蛋白质营养师蛋白质蛋白质(Protein)2蛋白质(Protein)2一、蛋白质的组成及分类蛋白质是人体氮的惟一来源。3蛋白质平均含N约16%。每克氮=6.25g蛋白质(即100÷16),氮与蛋白质的折算系数=6.25。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含N量→蛋白质含量样品中蛋白质百分含量(g%)=每g样品中含N量(g)×6.25×100%(凯氏定氮法)

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的分类:4氨基酸和肽的分类(一)氨基酸和肽:氨基酸(aminoacid)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分子中具有氨基和羧基,不同的氨基酸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肽:由两个以上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接成的化合物称肽(peptide)。由两个或三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二肽(dipeptide)或三肽(tripeptide)5通常将10个以下AA组成的肽叫寡肽(0ligopeptide);10个以上AA组成的肽称多肽(polypeptide)。6(二)氨基酸的分类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EAA):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直接供给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aminoacid):能在体内合成的AA,并非体内不需要,只是可在体内合成,食物中缺少了也无妨。7必需氨基酸种类蛋氨酸Methionine(Met)色氨酸Tryptophan(Trp)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赖氨酸lysine(Lys)苏氨酸Threonine(Thr)亮氨酸leucine(Leu)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缬氨酸Valine(Val)组氨酸Histidine(His)8非必需氨基酸(NEAA)天门冬氨酸Asparticacid(Asp)天门冬酰胺Asparagines(Asn)谷氨酸Glutamicacid(Glu)谷氨酰胺Glutamine(Glu)甘氨酸Glycine(Gly)脯氨酸Praline(Pro)丝氨酸Serine(Ser)精氨酸arginine(Arg)丙氨酸alanine(Ala)胱氨酸Cystine(Cys-Cys)9

条件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

定义:可以减少人体对某些EAA的需要的AA。半胱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可节约蛋氨酸30%)酪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可节约苯丙氨酸50%)计算食物EAA组成时,常将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合并计算。10(三)氨基酸模式及限制氨基酸1,氨基酸模式(aminoacidPatten)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即根据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以色氨酸含量为1,计算出其他氨基酸的相应比值。1112参考蛋白(referenceprotein)。鸡蛋蛋白质的AA模式与人体AA模式最为接近,在比较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常作为参考蛋白132,限制氨基酸

(limitingaminoacid)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EAA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使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与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模式相比,食物蛋白质中含量相对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1imitingaminoacid)。即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含量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类推。14第一限制氨基酸:大米、面粉---赖氨酸大豆---蛋氨酸玉米---色氨酸15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通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通过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补充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互补的要求:食物种类—?;食物种属—?互补的时间—?16蛋白质的分类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氨基酸构成特点?)动物蛋白质中的蛋、奶、肉、鱼等以及大豆蛋白质的AAP与人体蛋白质AAP较接近,从而所含的EAA在体内的利用率就较高。半完全蛋白:(氨基酸构成特点?)大多数谷类蛋白不完全蛋白:(氨基酸构成特点?)17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成分:人体各组织、器官无一不含蛋白质。具有最重要的生理功能。维持儿童的生长发育,成人的组织更新。182、构成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如核蛋白--构成细胞核并影响细胞功能;酶—参与体内所有生化反应;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激素—调节多种生理过程抗体即免疫蛋白--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防止水肿;运输功能;参与凝血过程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视力193、供给能量Pr→AA→脱氨基→α-酮酸→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1克蛋白质可产生4千卡热能。次要功能。

204.小分子肽的功能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促进钙的吸收;降血压;改善睡眠等。21三、氨基酸的代谢氨基酸池: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称为氨基酸池。食物Pr经消化而被吸收的AA(外源性AA)与体内组织Pr分解产生的AA(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参与代谢,也称为氨基酸代谢库。其中氨基酸的代谢产物---尿素,肌酐,尿酸,氨等可由尿排除体外。22氮平衡氮平衡是反应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丢失和代谢蛋白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氮平衡=摄入氮-(尿氮+粪氮+其他氮)零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健康成人应维持零氮平衡并富裕5%)正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儿童、孕妇、疾病恢复期等)负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饥饿、疾病、老年时)23四,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量”和“质”评价方法生物学法:通过动物或人体试验测定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化学分析法:通过对食物中的氨基酸分析,并与参考蛋白质相比较进行评价。24(一)食物蛋白质含量重要测定食物中的总氮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6.25,即得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252627(二)食物蛋白质消化率食物蛋白质消化率(digestibility):是指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数;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学方法之一。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281,蛋白质真消化率蛋白质真消化率(%)=食物N-(粪N-粪代谢N)食物氮粪氮来源:1)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2)脱落的肠粘膜细胞,消化液以及肠道细菌等所含的氮。×100%292,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即不计内源粪氮的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摄入N—粪N)摄入N表观消化率低于真消化率。×100%30影响蛋白质消化率因素蛋白质性质膳食纤维多酚类物质酶反应加工方法人本身的因素3132(三)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是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常用的生物学方法。方法:以体重增加为基础;以氮在体内储留为基础。331.生物价生物价(biologicalvalue,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生物价越高,说明蛋白质被机体利用率越高,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越高,最高值为100。3435I、F、U分别为摄入N、粪N、尿NFk为无N饲料期粪代谢NUm为无N饲料期尿内源N3637生物价对指导肝、肾病人的膳食以及蛋白质互补很有意义。对肝、肾病人来讲,应选择生物价高的还是生物价低的蛋白质?

38392,蛋白质的净利用率净利用率=×100%=消化率×生物价储留氮摄入氮403.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efficiencyratio,PER)是以动物体重增加为指标的方法;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蛋白质时所增加的体重克数。4142几种常见食物蛋白质PER:全鸡蛋3.92、牛奶3.09、鱼4.55、牛肉2.30、大豆2.32、精制面粉0.60、大米2.16。434、氨基酸分氨基酸分(aminoacidscore;AAS)蛋白质化学分(chemicalscore,CS),将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或参考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并按下式计算氨基酸分。44在实际计算某种氨基酸分时,首先将被测食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与参考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进行比较,比值较低者,为限制氨基酸。被测食物蛋白质中分值最低的必需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其分值即为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分。4546经消化率修正的化学分=化学分×消化率47五.蛋白质营养不良

及营养状况评价一、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二、身体测量体重、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胸围以及生长发育指数。三、生化检查48血液蛋白质血清白蛋白:35-55g/L前白蛋白:200-555mg/L血清运铁蛋白:2-4g/L纤维结合蛋白:200-280mg/L视黄纯醇结合蛋白:40-47μg/L49

六、蛋白质缺乏或过剩对机体的影响(一)蛋白质—能量缺乏症(PEM)主要原因:1.膳食中蛋白质和热能供给不足;2.消化吸收不良;3.蛋白质合成障碍;4.蛋白质损失过多;50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51PEM的治疗原则

*消除病因;*调整饮食(全面改善营养);*改进喂养方式;*纠正并发症。1)营养补充的原则:逐步增加;蛋白质和能量同时补充;婴儿要尽量保证母乳喂养。2)选择合适的补充途径:口服、管喂、静脉营养;3)补充维生素、矿物质;4)及时增加活动量。52(二)蛋白质过剩肥胖氨中毒(急性氨中毒、慢性氨中毒)蛋白质摄入过多与痛风病的发作有关过多摄入蛋白质使尿钙排泄增加53七、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成人:蛋白质摄入应占总热能的10-12%儿童:应12-14%54膳食参考摄入量RNI轻体力成年男子75g/日,女子65g/日中体力成年男子80g/日,女子70g/日重体力成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